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石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
为了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提高能源自给率,加大对油气田产能建设的投资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告将对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在已探明储量油气田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田块内现有油气井的产能,进一步挖掘和开发该油气田的潜力。
具体工作包括对现有油气井的改造提升,投入新的油气井,并加大对下游油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
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为X亿元,时间跨度为X年。
三、可行性研究结果1.经测算,目标油气田的总储量为X亿桶。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成本效益分析,该油气田的开发具有较高的经济回报率和市场前景。
2.项目建设所需的技术方案和装备设备已经在国内取得成果。
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验证,有助于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效率和产能。
3.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政策,对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的支持和配套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四、项目风险与对策分析1.油气价格波动风险:由于油气市场的波动性,油气价格难以预测,可能对项目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采取合理的价格保护措施,并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3.油田地质风险:针对油田地质情况不确定性,合理评估地质风险,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和设备,增加油田勘探和开发的成功率。
五、项目预期效益1.通过提高油气田的产能,增加国内油气供应,提高能源自给率,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2.项目运营后,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预计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年,投资收益率为X%左右。
六、项目实施方案1.针对现有油气井,进行改造提升,采用先进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2.合理布置新的油气井,开展新储层的钻井工作。
3.投资搭建新的油气处理设施,提高油气开采和处理的效率。
4.加强科研攻关,推动油气田技术创新,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水平。
中国油页岩综合利用研究及工业前景

关 键词 : 页岩 ;页岩 油 ;综合利 用 ;可行性 油
中 图分 类 号 :E 9 T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6 7 (0 7 0 -0 5 5 10 -7 2 2 0 )60 0 —0
油 页岩 属 于 “ 常 规 油气 资 源 ” 以资 源 丰 富 、 非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
全国中文 核心期刊 矿业类核心期刊 ( A— D规 执行优秀期 c JC 范》 刊
一
定 的进展 , 为下 一 步 油 页岩 综合 利用 奠 定 了技 术
定 了广 阔 的盈 利 空 间 。当然 , 提取 页 岩 油后 的副 产 品还有许 多其 它用 途 , 涉到具 体开 发利用 时 , 牵 经济
有 利 的特性 和开发 利用 的可 行性 而 被 列 为 2 世 纪 1
非 常重要 的接 替能 源 , 和石 油 、 然 气 、 它 天 煤一 样
都是 不可 再 生 的化 石 能 源 , 近 2 0 在 0 a的 开 发 利 用
中, 人们对 其资 源状况 和主要 性质有 了一 定 的了解 , 在 开采及 应用方 面积 累 了不 少经 验 , 随着 新技 术 的 不 断研发 和投入使 用 , 页岩 必将 在 中 国的经 济 发 油
维普资讯
全国中 文核心期刊 矿业类 期刊 (A— D 核心 C JC 规范》 行优秀期刊J 执
ri
中 国油 页 岩 综 台 利 用 研 究 及 工 业 前 景
张 文忠 , 汤达祯 , 永毅2 李 丹梅 , 杨 , 许 浩
(. 1 中国地 质大学 ( 北京 ) 北京 108 ;. , 003 2 昆明冶金 高等 专科 学校 ,-南 昆明 603 ) Z - 503
年产6000万块页岩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述: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年产6000万块页岩砖项目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析。
该项目旨在利用当地丰富的页岩资源,建设一座容量为6000万块的页岩砖生产线,以满足市场对砖材的需求。
一、市场需求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对砖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本地区砖材市场每年市场需求量达到7000万块,而当地的生产供应能力仅为1000万块,供不应求的状况存在。
因此,年产6000万块的页岩砖项目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潜在利润空间。
二、资源条件分析:本地区拥有丰富的页岩资源,其矿藏量充足,并且分布广泛。
经过初步的勘探和取样测试,页岩资源指标达到了生产砖材的标准要求。
因此,本项目具备充足的资源保障。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页岩砖生产技术相对成熟,生产设备和工艺已有成熟的标准和方案。
本项目拟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项目还将聘请具有相关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经济效益分析:根据初步预测,年产6000万块页岩砖项目的投资规模为100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采购、厂房建设以及初始运营资金等。
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的销售价格,项目的年销售收入可达到8000万元,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
预计项目的年净利润为1500万元,预计回收期为5年左右。
因此,该项目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页岩资源开采和制砖生产过程中,对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项目将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手段,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年产6000万块页岩砖项目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潜在利润空间,拥有充足的资源保障,技术可行性高,经济效益较好,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各个方面的细节,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页岩油勘探开发方案(三)

页岩油勘探开发方案1. 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石油资源的开采难度与成本逐渐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页岩油作为一种非常丰富的非常规油藏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由于页岩油的特殊性质,其开发过程面临着一系列技术和经济挑战。
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可持续的页岩油开发,需要进行产业结构改革。
2. 工作原理:页岩油勘探开发方案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技术,确定潜在的页岩油资源区域。
这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分析等。
(2)水平钻井:利用水平钻井技术,在页岩油层中钻探水平井眼。
水平钻井能够增加油井与页岩岩层的接触面积,提高开采效率。
(3)压裂:通过压裂技术,将水、砂和化学添加剂注入井眼,以打开页岩岩层的裂缝,释放储存在其中的油气。
压裂技术是页岩油开发中的关键环节。
(4)生产与采收:通过井筒,将释放出的油气输送至地面,然后进行分离、净化和储存。
最后,将油气输送至市场。
3. 实施计划步骤:为了实施页岩油勘探开发方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技术研发:进行页岩油开发相关技术的研发,包括水平钻井技术、压裂技术、油气分离技术等。
(2)资源评估:通过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评估潜在的页岩油资源量和质量。
(3)项目规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包括资源开发区域的选择、钻井和压裂的顺序安排等。
(4)实施开发:按照项目规划,进行水平钻井和压裂作业,开展生产与采收工作。
4. 适用范围:页岩油勘探开发方案适用于具有丰富页岩油资源的地区,例如美国的巴肯油页岩、中国的长庆油页岩等。
5. 创新要点:页岩油勘探开发方案的创新要点包括:(1)技术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钻井技术、压裂技术和油气分离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和产量。
(2)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3)环保创新:开展环境影响评估,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页岩油勘探开发方案,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石油产量: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页岩油的开采效率,增加石油产量。
油页岩开发和利用简介

油页岩开发和利用简介油页岩是指灰分高于50%的腐泥型固体可燃矿产。
是一种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泥质岩,经过加工可以提炼出以液态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人造石油。
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它与石油、天然气、煤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在近200年的开发利用中,其资源状况、主要性质、开采技术以及应用研究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油页岩油母页岩燃烧的油页岩一、油页岩基本知识1、定义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含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它和煤的主要区别是灰分超过40%,与碳质页岩的主要区别是含油率大于 3.5%。
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可以得到页岩油,页岩油类似原油,可以制成汽油、柴油或作为燃料油。
除单独成藏外,油页岩还经常与煤形成伴生矿藏,一起被开采出来。
油页岩主要是由藻类等低等浮游生物经腐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而生成。
一些微小动物、高等水生或陆生植物的残体,如孢子、花粉、角质等植物组织碎片,也参与油页岩的生成。
油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具有微细层理、可以燃烧的细粒沉积岩。
油页岩中有机质的绝大部分是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的成油物质,俗称“油母”。
因此,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
油页岩是一种能源矿产,属于低热值固态化石燃料。
一般地,国际上常以每吨油页岩能产出0.25桶(即0.034吨)以上页岩油的油页岩称为“油页岩矿”,或者将产油率高于4%者的油页岩称为矿。
过去,我国将含油率在5%以上的油页岩定为富矿,并计算储量;含油率在5%以下的油页岩定为贫矿,不计算储量;也有将油页岩产油率低于6%者定为贫矿,高于10%者定为富矿。
2、物理性状油页岩外观多呈褐色泥岩状,其相对密度为1.4~2.7。
油页岩中的矿物质常与有机质均匀细密地混合,难以用一般选煤的方法进行选矿。
含有大量粘土矿物的油页岩,往往形成明显的片理。
3、组成主要包括油母、水分和矿物质。
①油母。
含量约10%~50%(干基),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富含脂肪烃结构,而较少芳烃结构。
辽宁成大投资250亿元开发油页岩

辽宁成大投资250 亿元开发油页岩
有一种神奇的石头,当它经过冷却或高温蒸馏后就能产出石油,这种石头叫油页岩。
3 月12 日,从吉木萨尔县经贸委了解到,由辽宁成大股份公司作为大股东的新疆(成大)宝明公司油页岩开发一期项目正在做前期建设,他们准备从新疆的石头里榨油。
据了解,该项目总体规划是用5 年至8 年的时间,总投资约250 亿元,分三期建成产量为200 万吨/年的页岩油生产规模。
油页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干馏)后可获得页岩油,它可以作为燃杆油或进一步加工制成汽油、柴油和下游石化产品,被称为人造石油。
而它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我国的分布较广但不均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山东、山西、吉林、黑龙江、陕西、辽宁、广东、新疆9 个省区。
据《全国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显示,截至2008 年年底,全国含油率在3.5%以上的油页岩总资源量7391 亿吨,其中查明油页岩资源储量1100 亿吨,但全国油页岩勘查工作程度很低,资源查明率为15%,探明率仅为1%。
仅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还无法判断新疆油页岩的具体储量。
据新疆(成大)宝明公司介绍,目前,原油、汽油、柴油已经归属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企专营,通常企业和资本很难进入。
而油页岩,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文件进行约束,通常企业和资本都可以进入。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寻找可替代能源的步伐正悄然加快。
目前国家经贸委已将油页岩综合利用列入国家双高一优导向计划。
长庆油田页岩油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长庆油田页岩油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
由于页岩油采用体积压裂准自然能量的开发方式,页岩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
长庆油田是国内重要的页岩油开发区域,如何实现水资源高效、低成本、可持续的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庆油田页岩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和环保减排,为国内页岩油开发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庆油田;页岩油;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1、绪论1.1 研究背景长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在页岩油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综合应用三维地震、页岩油测井精细评价、水平井轨迹导向等技术,实现了页岩油甜点的有效预测,采用地质导向开采技术和低成本材料,成功开发了低成本压裂封隔和桥塞等关键工具,使得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
虽然长庆油田在陇东地区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取得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突破和成功,但是目前面临着页岩形成机理认识不清、页岩油资源量评价不准确、生烃和成藏机理不明确、单井产量低、投资成本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难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长7页岩油勘探开发更进一步扩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庆油田立足页岩油强化成因机理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混合水体积压裂实验,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流。
因此,长庆油田页岩油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开展该项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页岩油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我国陆上湖相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1.2 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是长庆油田页岩油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页岩油开发已经成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长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区,页岩油是其重要的接替资源,但开发过程中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2月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号:S1110500版次:I I I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2月项目名称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一期项目建设单位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建设单位负责人胡军胜项目名称: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一期项目编制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露天矿负责人干馏厂负责人校对翁兴波王忠鑫陈晓菲马美秀曾明明审核张洪李伟李森林总设计师李慧智黄建宁审定李慧智郭振文李森林曹惠民总工程师马培忠李森林院长马培忠谢咏山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概述 (1)1.1.1 项目概况 (1)1.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1.2编制单位、编制依据和原则 (3)1.2.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 (3)1.2.2 编制依据 (3)1.2.3 编制原则 (4)1.3项目背景、建设意义 (5)1.3.1 项目背景 (5)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投资意义 (5)1.4项目范围 (8)1.5研究结论 (8)1.5.1 资源储量 (8)1.5.2 项目建设环境 (8)1.5.3 产品市场 (8)1.5.4 建设规模 (8)1.5.5 投资 (9)1.5.6 经济效益分析 (9)1.6存在问题和建议 (10)1.6.1 关于露天矿剥采工程外包 (10)1.6.2 关于采掘场、排土场边坡监测 (11)1.6.3 关于端帮压矿的回收开采 (11)1.6.4 关于《勘探报告》 (12)1.6.5 关于石长沟改道及公路改线 (12)1.6.6 关于油页岩矿体风化带 (12)1.6.7 关于地下水控制及疏干防排水 (13)1.6.8 关于山顶部分进行抛掷爆破的建议 (13)1.6.9 关于采掘场边坡角度优化的建议 (13)1.6.10 页岩油深加工 (14)1.6.11 人力资源问题 (14)第二章市场预测 (15)2.1页岩油 (15)2.1.1 产品用途 (15)2.1.2 页岩油的加工 (15)2.1.3 市场预测 (18)2.2煤焦油 (19)2.2.1 产品用途 (19)2.2.2 市场分析 (19)2.3硫磺 (20)2.3.2 市场预测 (21)2.4干馏渣 (21)2.4.1 产品用途 (21)2.4.2 国内外市场预测 (23)2.4.3 新疆本地干馏渣利用市场预测 (23)2.5竞争力分析 (24)2.5.1 资源优势 (24)2.5.2 技术优势 (25)2.5.3 产品优势 (25)2.6项目风险分析 (25)2.6.1 政策风险分析 (25)2.6.2 环保审批风险分析 (26)2.6.3 技术风险分析 (26)2.6.4 成本高风险分析 (27)2.6.5 资源风险分析 (27)2.6.6 市场风险分析 (27)第三章生产规模、总工艺流程、产品方案 (29)3.1建设规模 (29)3.2总工艺流程 (29)3.3产品方案 (30)3.4主要产品规格及质量标准 (30)3.4.1 页岩油 (30)3.4.2 煤焦油 (30)第四章油页岩露天矿工艺方案 (31)4.1矿田境界与资源储量 (31)4.1.1 矿田境界 (31)4.1.2 开采境界 (31)4.1.3 资源储量 (39)4.2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45)4.2.1 设计生产能力的合理性论证 (45)4.2.2 露天矿工作制度 (46)4.2.3 露天矿设计服务年限 (46)4.3采掘场及排土场边坡稳定 (47)4.3.1 地质条件分析 (47)4.3.2 采掘场边坡稳定 (50)4.3.3 排土场边坡稳定 (53)4.3.4 边坡监测 (54)4.4开拓与开采 (55)4.4.1 首采区及初始拉沟位置 (55)4.4.2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61)4.4.3 开采工艺 (64)4.4.4 开采参数与开采方法 (78)4.4.5 露天矿运输 (83)4.4.7 主要设备选型及数量 (91)4.4.8 穿孔爆破 (104)4.5开采进度与计划 (107)4.5.1 矿建工程量 (107)4.5.2 剥采比及开采进度计划 (109)4.5.3 排弃计划 (115)4.6地下水控制及防排水 (118)4.6.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118)4.6.2 地下水控制 (119)4.6.3 采掘场排水 (120)4.6.4 地面防排水 (122)4.7产品方案与生产系统 (123)4.7.1 产品方案 (123)4.7.2 生产系统 (123)第五章油页岩干馏厂工艺技术方案 (133)5.1原料净化及出渣单元 (133)5.1.1 概述 (133)5.1.2 物料平衡表 (133)5.1.3 主要设备 (134)5.2干馏单元 (134)5.2.1 干馏炉概述 (134)5.2.2 工艺技术比较和选择 (134)5.2.3 新疆油页岩的理化指标 (146)5.2.4 主要工艺参数 (149)5.2.5 加热炉 (150)5.3油回收单元 (155)5.3.1 油回收工艺技术比较 (155)5.3.2 油回收工艺选择 (157)5.3.3 油回收工艺说明 (158)5.3.4 主要设备选择 (160)5.3.5 原材料及产品的数量及规格 (161)5.3.6 消耗指标 (161)5.4脱硫单元 (161)5.4.1 概述 (161)5.4.2 主要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162)5.4.3 工艺流程简述 (165)5.5煤气站 (169)5.5.1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站简介 (170)5.5.2 煤气站 (170)5.6储气柜 (171)5.7空气供应 (172)5.8成品油储运系统 (173)5.8.1 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73)5.9干馏厂自控方案 (174)5.9.1 概述 (174)5.9.2 全厂自控方案 (174)5.10工艺设备技术方案 (178)5.10.1 概述 (178)5.10.2 设计程序 (178)5.10.3 主要设备及结构特点 (179)第六章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 (180)6.1原料供应 (180)6.1.1 油页岩及煤炭资源 (180)6.1.2 油页岩及煤炭供应 (180)6.2辅助材料供应 (181)6.3水、电、汽供应 (181)6.3.1 消耗量 (181)6.3.2 水电汽的来源 (182)第七章建设条件 (183)7.1地理概况 (183)7.1.1 位置与交通 (183)7.1.2 地形地貌 (183)7.1.3 水文及气象 (183)7.1.4 经济状况 (184)7.1.5 环境状况 (185)7.1.6 地震烈度 (185)7.1.7 油页岩露天矿总体开发现状 (185)7.2主要建设条件 (185)7.2.1 资源条件 (185)7.2.2 生态环境 (208)7.2.3 电源条件 (208)7.2.4 水源条件 (208)7.2.5 交通运输条件 (209)7.2.6 资金条件 (209)7.2.7 外部协作条件 (209)7.2.8 供热条件 (210)7.3结论 (210)第八章总图运输 (211)8.1设计依据 (211)8.2设计原则 (211)8.3油页岩露天矿的平面布置 (212)8.3.1 工业场地位置选择 (212)8.3.2 总平面布置 (213)8.3.3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215)8.3.4 防洪排涝 (217)8.4油页岩干馏厂的平面布置 (217)8.5油页岩露天矿的运输系统 (220)8.5.1 地区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 (220)8.5.2 运量﹑流向及运输方式 (220)8.5.3 公路 (221)8.6油页岩干馏厂的运输系统 (222)8.6.1 厂外运输 (222)8.6.2 厂内运输 (223)8.7其他 (223)8.7.1 油页岩露天矿的其他部分 (223)8.7.2 油页岩干馏厂的其他部分 (226)第九章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229)9.1给排水 (229)9.1.1 概述 (229)9.1.2 设计依据 (229)9.1.3 设计范围 (230)9.1.4 给水水源 (230)9.1.5工业场地给水系统 (232)9.1.6 排水系统 (233)9.1.7 油页岩露天矿设计范围 (234)9.1.8 油页岩干馏厂设计范围 (237)9.1.9 厂区给排水管网 (247)9.1.10 厂区污水处理站 (247)9.2供电及通讯 (251)9.2.1 设计依据 (251)9.2.2 供电 (252)9.2.3 通讯 (262)9.3供热及通风 (280)9.3.1 采用的规范标准 (280)9.3.2 气象参数 (280)9.3.3 采暖 (281)9.3.4 通风与除尘与空调 (287)9.3.6 油页岩露天矿的建筑物与构筑物 (290)9.4动力设施 (299)9.4.1 采用的规范标准 (299)9.4.2 蒸汽系统 (300)9.5维修及检化验 (303)9.5.1 油页岩露天矿机电维修设施 (303)9.5.2 油页岩干馏厂的机修 (306)9.5.3 中央化验室 (306)9.5.4 定员 (307)9.6油页岩干馏厂的土建部分 (314)9.6.1 设计依据 (314)9.6.2 土建设计 (315)9.7油页岩露天矿的专业仓库 (317)9.7.2 加油站 (318)9.7.3 材料库 (318)9.7.4 现场混装炸药车地面制备站 (320)9.7.5 爆破器材库 (324)第十章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 (327)10.1概述 (327)10.2编制依据及采用的主要标准 (327)10.2.1 国家有关法规 (327)10.2.2 采用的标准及规定 (327)10.3能耗指标分析 (328)10.3.1项目地能源供应情况 (328)10.3.1.1露天矿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328)10.3.2 油页岩露天矿能耗指标分析 (330)10.3.3 油页岩干馏厂能耗指标分析 (330)10.4节能措施 (331)10.4.1 油页岩露天矿的节能措施 (331)10.4.2 油页岩干馏厂的节能措施综述 (337)10.5减排措施 (338)10.5.1 卡车尾气排放 (338)10.5.2 污水排放 (338)10.5.3 噪声 (339)10.5.4 粉尘 (339)10.6资源综合利用 (340)10.6.1 资源种类与资源量 (340)10.6.2 疏排水及污废水利用 (341)10.6.3 伴生资源利用 (341)第十一章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342)11.1编制依据 (342)11.1.1 编制依据 (342)11.1.2 环境质量标准 (342)11.1.3 技术规范 (342)11.1.4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342)11.1.5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343)11.2环境保护 (343)11.2.1 本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343)11.2.2 本项目的污染处理措施 (347)11.2.3 环境管理及监测 (354)11.2.4 事故防控措施 (355)11.2.5 风险防范措施 (356)11.2.6 环保投资 (358)11.2.7 本项目的环境影响 (359)11.3水土保持 (359)11.3.1 水土流失现状 (359)11.3.3 水土流失治理及土地复垦 (361)11.3.4 水土保持监测 (363)11.3.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364)第十二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66)12.1编制依据 (366)12.1.1 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366)12.1.2 采用的标准、规范 (366)12.2建设项目生产中危险有害因素 (367)12.2.1 油页岩露天矿中危险有害因素 (367)12.2.2 油页岩干馏厂中危险有害元素 (370)12.3建设项目生产中安全措施 (374)12.3.1 油页岩露天矿生产中安全措施 (374)12.3.2 油页岩干馏厂生产中安全措施 (385)12.4安全卫生管理 (387)12.4.1 油页岩露天矿的安全卫生管理 (387)12.4.2 油页岩干馏厂的安全卫生管理 (389)第十三章消防 (391)13.1编制依据 (391)13.2建筑防火及消防设计采用的规范及执行的规定 (391)13.3建设地区的消防现状及本工程的消防站设计 (391)13.3.1 消防设计 (391)13.3.2 给水消防站 (392)13.3.3 消防水管网 (392)13.3.4 厂级消防站规模 (392)13.3.5 危险区域的消防检测及报警方式 (392)13.3.6 消防设施的启动控制及通讯联系 (393)13.4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93)13.4.1 主要火灾爆炸危险物品 (393)13.4.2 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94)13.4.3 工程防火和消防措施初步方案 (396)13.5安全防火措施 (400)13.6建筑防火及消防措施效果预测与评价 (401)第十四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403)14.1油页岩露天矿的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403)14.2油页岩干馏厂的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404)第十五章项目实施规划 (408)15.1油页岩露天矿的项目实施规划 (408)15.1.1 露天矿移交标准 (408)15.1.2 施工准备 (409)15.1.3 建设进度计划 (410)15.2油页岩干馏厂的项目实施规划 (412)15.2.1 建设周期的规划 (412)第十六章投资估算 (414)16.1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用编制依据 (414)16.2设备费用编制依据 (414)16.3其他费用编制依据 (414)16.4工程预备费编制依据 (414)16.5估算不含备品备件费用 (414)16.6投资估算构成表 (414)16.6.1 建设投资构成 (414)16.6.2 投资估算 (414)第十七章财务分析 (419)17.1编制主要依据 (419)17.2基础数据 (419)17.2.1 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 (419)17.2.2 项目评估期 (420)17.2.3 流动资金估算 (420)17.2.4 基准收益率 (420)17.2.5 产品收入 (420)17.2.6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摊销 (420)17.2.7 各项税率 (421)17.3总成本估算 (421)17.3.1 工资及福利费 (421)17.3.2 主要原、辅助材料及燃料动力费 (421)17.3.3 维修费 (421)17.3.4 其他费用 (421)17.3.5 年均生产期总成本费用 (422)17.4税金及利润估算 (422)17.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422)17.6清偿能力分析 (422)17.7盈亏平衡分析 (423)17.8敏感性分析 (423)17.9财务评价结论 (423)第十八章风险分析 (425)18.1项目主要风险分析 (425)18.1.1 市场风险 (425)18.1.2 工程风险 (425)18.1.3 经济风险 (425)18.1.4 政策风险 (425)18.1.5 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425)18.1.6 社会风险 (426)18.1.7 技术风险 (426)18.1.8 营运风险 (426)18.1.9 人员风险 (426)18.1.10 风险等级划分 (426)18.1.11 风险因素及风险程度分析 (426)18.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428)18.2.1 技术方面风险对策 (428)18.2.2 经济风险对策 (428)18.2.3 市场风险对策 (428)18.3风险管理手段 (428)18.3.1 控制型风险管理,即采取控制技术,达到避免和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因素危害的目的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投资环境分析,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环评报告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咨询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第一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总论第一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背景一、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名称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承办单位三、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主管部门四、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拟建地区、地点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六、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七、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结论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三、选址四、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技术方案五、环境保护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七、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进度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九、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十、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四节存在问题及建议第二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第一节社会宏观环境分析第二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相关政策分析一、国家政策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准入政策三、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技术政策第三节地方政策第三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第一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提出的背景一、国家及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发展规划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第二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发展概况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及其成果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四、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第三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现状与差距二、发展趋势三、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四、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四节投资的必要性第四章市场预测第一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产品市场供应预测一、国内外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市场供应现状二、国内外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市场供应预测第二节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一、国内外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市场需求现状二、国内外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市场需求预测第三节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一、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产品目标市场界定二、市场占有份额分析第四节价格现状与预测一、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第五节市场竞争力分析一、主要竞争对手情况二、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三、营销策略第六节市场风险第五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国内生产企业现状一、重点企业信息二、企业地理分布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四、企业从业人数第二节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一、华北区域二、东北区域三、西北区域四、华东区域五、华南区域六、西南区域七、华中区域第三节企业竞争策略分析一、产品竞争策略二、价格竞争策略三、渠道竞争策略四、销售竞争策略五、服务竞争策略六、品牌竞争策略第六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第一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产销状况分析第二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第三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第四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获利能力分析第五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成本费用分析第七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第一节市场调查一、拟建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四、替代产品调查五、产品价格调查六、国外市场调查第二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市场预测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三、价格预测第三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市场推销战略一、推销方式二、推销措施三、促销价格制度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第四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一、产品方案二、建设规模第五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第八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第一节资源和原材料一、资源评述二、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三、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第二节建设地区的选择一、自然条件二、基础设施三、社会经济条件四、其它应考虑的因素第三节厂址选择一、厂址多方案比较二、厂址推荐方案第九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应用技术方案第一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组成第二节生产技术方案一、产品标准二、生产方法三、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六、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第三节总平面布置和运输一、总平面布置原则二、厂内外运输方案三、仓储方案四、占地面积及分析第四节土建工程一、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二、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三、建筑材料四、土建工程造价估算第五节其他工程一、给排水工程二、动力及公用工程三、地震设防四、生活福利设施第十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第一节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一、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的地理位置二、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三、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四、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五、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六、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七、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八、交通运输情况九、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十、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第二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一、主要污染源二、主要污染物第三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第四节治理环境的方案一、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三、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四、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五、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第五节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第六节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第七节环境影响评论结论第八节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二、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三、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四、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第十一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第一节企业组织一、企业组织形式二、企业工作制度第二节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一、劳动定员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第十二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一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各阶段一、建立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管理机构二、资金筹集安排三、技术获得与转让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五、施工准备六、施工和生产准备七、竣工验收第二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进度表一、横道图二、网络图第三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费用一、建设单位管理费二、生产筹备费三、生产职工培训费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五、勘察设计费六、其它应支付的费用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估算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二、流动资金估算第二节资金筹措一、资金来源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筹资方案第三节投资使用计划一、投资使用计划二、借款偿还计划第十四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第一节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一、生产总成本估算二、单位成本三、销售收入估算第二节财务评价第三节国民经济评价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第五节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一、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三、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四、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五、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六、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七、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第十五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第一节建设和开发风险第二节市场和运营风险第三节金融风险第四节政治风险第五节法律风险第六节环境风险第七节技术风险第十六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我国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我国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二、促进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发展的对策第二节我国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三节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一、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投资机会分析二、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分析第四节我国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投资风险一、政策风险二、环境因素三、市场风险四、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投资风险的规避及对策第十七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结论与建议一、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二、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三、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四、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五、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六、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第二节我国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第十八章财务报表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第二节投资受益分析表第三节损益表第十九章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1、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位置图2、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3、主办单位近5年的财务报表4、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5、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总平面布置图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8、100万吨页岩油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概算表9、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10、现金流量表11、现金流量表12、损益表1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14、资产负债表15、财务外汇平衡表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7、流动资金估算表18、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19、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2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2、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服务流程: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2.双方协商报告编制费、并签署商务合同;3.我方保密承诺(或签保密协议),对方提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