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中医饮食调理穴位保健
鼻咽癌的中医治疗

鼻咽癌的中医治疗作者:朱雪莹李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1年第10期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及其侧壁的恶性肿瘤,以中国南方、东南亚、非洲北部和部分地中海沿岸国家高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且鼻咽癌占我国头颈部肿瘤的首位。
临床表现有鼻塞、回涕带血、耳鸣、复视、头痛及颈淋巴结肿大等。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化疗方案的完善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疗法的出现,目前鼻咽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可达80%。
中医学并无关于“鼻咽癌”的病名,就其临床表现而言,类似于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鼻渊”,亦可散见于“控脑痧”“鼻痔”“失荣”“上石疽”等病证的描述中。
现代医学尚未明确鼻咽癌的病因,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和饮食习惯,以及EB病毒感染有关。
中医肿瘤学则认为鼻咽癌的发病原因与先天因素、外界毒邪侵袭,以及七情所伤有关。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药有增敏减毒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延长生存期。
鼻咽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为人体吸入自然界清气之门户;咽为胃之门户,为摄入自然界水谷之气的门户。
因此,鼻咽癌的病位主要在鼻咽及肺胃。
肺为娇脏,其性清肃,不耐寒热,六淫之邪从外入侵,客于肺胃之门户,鼻咽受当其冲;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主通降,脾胃互为表里,脾不运化,痰湿内生,上犯鼻咽。
同时,鼻咽也是防御外界的六淫之邪入侵人体的关卡,鼻咽功能正常,可以调动人体正气抗邪于表,使邪气不能入侵人体内部脏腑,从表而解。
若人体内在脏腑功能失常,加上六淫外侵,邪气留止,同时与体内之气滞、血瘀、痰凝、热毒等病理因素搏结日久,则会产生癌毒。
肿瘤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鼻咽癌也是如此。
医学家对其见解也是各执一词。
但有一点为大家所公认,即鼻咽癌及其他肿瘤的产生都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不足,即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具有抗癌、固癌的双重作用,正气具有抗邪的本能,癌毒一旦产生,正气即做出反应,发挥抗癌的能力。
收藏!常见癌症的配穴应用

收藏!常见癌症的配穴应用在临床中俞老根据切脉诊断出内脏和经络病变,然后进行取穴治疗。
经过总结归类,以最常用的穴位为主,得出了以下的癌症配方。
这些配方适用于初学针灸治癌而尚未掌握切脉辨证前使用。
在掌握了切脉诊断内脏和经络病变后,要以整体调整经络和内脏病变为主,对这些配方中的穴位还是要考虑的。
用这些穴位治疗后,大多数能起到缓解症状、减轻病痛和延长生命的作用,一般可延长3~6个月,个别患者肿块可消失,恢复健康。
01食管癌一、主穴:天鼎、止呕、巨阙、上脘、中脘、内关、足三里、厥阴俞、膈俞、脾俞。
二、配穴:1、根据癌变所处部位决定的配穴①颈段:天窗、人迎、扶突、气舍、大杼、肩中俞、风门、脾俞、大椎、身柱、中府、压痛点。
②中段:气户、俞府、膻中、乳根、承满、膏肓、肺俞、心俞、魄户、神藏、压痛点。
③下段:乳根、期门、不容、承满、梁门、肺俞、心俞、肾俞、压痛点。
2、耳针配穴:①耳部压痛点;②耳部瘀斑色素点;③耳诊测定敏感点。
三、症状治疗1、胸骨后疼痛:①华盖、乳根;②胸前六穴(胸骨两侧的肋间隙);③内关。
2、背部疼痛:①对应压痛点;②外关、后溪。
3、进食梗阻①内关:针向上感应达胸前。
②放血疗法:咽部两侧针刺放血(用于患者初来就诊进流汁亦困难时)对改善吞咽困难有效。
放血部位在扁桃体前腭下方。
放血方法:用自制长柄三棱针。
每侧针刺3~4次。
针刺后嘱患者用力咳嗽,把黏液及痰血吐出。
放血前后,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朵贝氏液)漱口,以免感染。
02胃癌一、主穴:上腹部肿块围针,巨阙、上脘、中脘、日月、天枢、气海、足三里、内关。
二、配穴: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人迎、太渊、阳溪、解溪。
三、症状治疗1、虚寒胃痛:公孙。
2、反胃腹痛:①中魁;②劳宫;③少泽。
3、胃冷食不化:魂门、胃俞。
4、胃中积食:璇玑、足三里。
5、不能食:通里。
03肝癌一、主穴:章门、期门、肝俞、太冲、痞根、内关、公孙、肿块围针。
二、配穴:①背缝;②外关、足三里;③支沟、阳陵泉④膈肝俞;⑤耳针:肝区。
鼻咽癌的中医食疗方

鼻咽癌的中医食疗方饮食调度的常用配方及制作办法有:1、无花果炖肉:配方:鲜无花果120g(干品60g),瘦猪肉120 g办法:别离洗静切块,同入锅中加水过量,加调料过量,煮至肉烂,喝汤吃肉。
成效:医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咽痛,有健脾和胃、消肿解毒效果。
2、山药莲苡汤:配方:山药30g、莲子(去心)30 g,薏苡仁30g,办法:加水过量,慢火炖熟,加白糖少量,每日1次,量部限,连服15天。
成效:医治各期鼻咽癌属脾虚者,有健脾益气,清心安神之效。
3、养津饮:配方:雪梨干、芦根各50 g,天花粉、玄参、荠菜各25 g,麦门冬、生地黄、桔梗各15 g,杭白菊20 g办法:同煎去渣取汁,每日1次,分2次温服。
成效:医治鼻咽癌津液亏本,唇舌枯燥者,有滋阴生津,凉血利咽的效果。
4、猪鼻寄生汤:配方:猪鼻1个,刺铜树寄生、苦楝树寄生、黄皮果树寄生各30g(诸寄生以鲜品为佳)葱白30 g,办法:同煮至肉烂汤浓,喝汤吃猪鼻,隔日1剂,连服10剂为1个阶段。
成效:医治鼻咽癌伴有鼻塞和颈部淋巴结肿块者,有扶正补虚,解毒通窍的效果。
别的,其他可以用作饮食医治的药物与食物——罗汉果、百合、枇杷果、花旗参、山药、莲子、黄芪、党参、冬虫夏草、胡萝卜、荸荠、白萝卜、西红柿、莲藕、雪梨、柠檬、山楂、枸杞子、无花果、苦瓜、蘑菇、丝瓜、生薏苡仁、沙参、麦门冬、生地黄、玄参、玉竹、白果、甜杏仁、川贝母、天花粉、葛根、鲜乌梅、菱角、冰糖及瘦猪肉,水鱼、乌龟等。
注重事项:1.注重歇息,劳逸结合。
2.注重口腔卫生,常常漱嘴。
一年内防止拔牙。
3.饮食均衡,多食蔬菜、生果。
4.少食用咸、熏、烤、腌制品。
5.戒烟酒,忌食辛辣影响食物。
6.不宜进食过于枯燥、粗糙食物。
7.鼻咽癌放疗、化疗时间的饮食,应该简单消化、新鲜甘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的营养物质,如海带、紫菜、龙须菜、海蜇等。
8.常常口含话梅、橄榄、青梅、无花果等,可影响唾液排泄,减轻枯燥症状。
鼻咽癌食疗

鼻咽癌多进食营养价值高、所含必须氨基酸较刘全、配伍比较好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及动物的瘦肉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花生、香菇、西红柿、柑橘等。
(常用药物和食物:茅根汁、芦根、甜杏仁、大生地、黄精、石斛、红枣、生板栗、鲜蜗牛肉、绿豆水、荸荠、白萝卜、白梨、柑桔、山楂、鲤鱼等。
)戒烟戒酒及辛辣食物,不食烟熏、油炸、火烤、腊制腌制菜,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不良嗜好,克服各种不适反应,坚持进食,保持放疗按计划完成。
【宜】1)宜多吃具有抗鼻咽癌作用的食物,如大叶菜、芋艿、魔芋、黄瓜、蒲公英、猕猴桃、蟾蜍、青蛙、僵蛹、蛇肉、淡菜。
(2)宜食具有防护化疗、放疗副作用的食物:无花果、茄子、核桃、绿豆、赤豆、葵花籽、油菜、柿饼、乌梅、西瓜、黄瓜、南瓜、芦笋、柠檬、大枣、泥鳅、塘虱、蟹、鸡血、黄颡鱼、鳗鱼、鲨鱼、青鱼、鲎、海蜇、猪脑、羊脑、鸭血、鹅血、鲛鱼、海参。
【忌】(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咯血时忌燥热性食物,如韭菜、葱蒜、桂皮及油煎食物。
(3)忌肥腻食物。
一些菜谱:<冰糖杏仁炖西洋参>清甜可口,润肺养颜,乃一式不可多得且四季皆宜之上品糖水。
用料:西洋参10克切片,冰糖50克,南杏5克。
做法:将西洋参与冰糖及南杏放入炖盅内,加入热水,隔水猛火炖半小时即可。
<西洋参煲鱼汤>功能:清热补虚,四季皆宜。
用料:西洋参10克切片约250克鲫鱼一条,红枣姜、盐少许。
做法:将鲫鱼洗净,放入锅中剪至半熟,洗净备用;闷锅水滚放入鲜鱼、红枣、美洲牛牌西洋参、姜盐再滚,收慢火煲约半小时。
<西洋参冲水>西洋参之最简便服用法,味道甘香,解渴怡神。
功能调理胃气提神及解洒清热。
用料:西洋参5克切片制法:将西洋参片用清水洗净,放入杯内倒下滚水,盖好闷约3分钟即可饮用,亦可加水反复数次饮用。
<百合银耳羹(可加莲子)>鲜百合100克,银耳20克,冰糖30克。
将银耳用温水浸泡1小时。
哪些穴位按摩防鼻咽癌?

哪些穴位按摩防鼻咽癌?1. 什么是鼻咽癌?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位,由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的癌变引起。
鼻咽癌的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吸烟、饮酒)、病毒感染等有关。
2. 按摩在鼻咽癌防治中的作用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鼻咽癌的防治中,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相关症状,并提高治疗效果。
3. 哪些穴位适合按摩防鼻咽癌?3.1 鼻咽穴鼻咽穴位于人体鼻腔和咽喉交界处的缺刻处,按摩该穴位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增加鼻咽部位的氧气供应,增强免疫功能。
具体按摩方法为:•手指轻柔按压鼻咽穴位,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按摩2次,每次5分钟。
•每次按摩后,用温水漱口清洁口腔,以避免细菌感染。
3.2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后方,第一颈椎棘突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该穴位可以舒缓颈部肌肉紧张,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强颈部的免疫功能。
具体按摩方法为:•手指轻柔按压风池穴位,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按摩2次,每次5分钟。
•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压造成不适。
3.3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前臂内侧,两骨之间,尺骨和桡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该穴位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机体抵抗力的提高。
具体按摩方法为:•用手指轻柔按压曲池穴位,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按摩2次,每次5分钟。
•按摩时要注意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肌肉过度紧张。
3.4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方,第七颈椎棘突下方,胸椎棘突上方的凹陷处。
按摩该穴位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具体按摩方法为:•手指轻柔按压大椎穴位,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按摩2次,每次5分钟。
•按摩时要注意可以借助按摩器具或者按摩椅,帮助放松颈肌肉,提高按摩效果。
4. 注意事项•在按摩前,先用温水清洁双手和按摩部位,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老中医分享中医药治疗鼻咽癌心得体会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癌症,发病以中年人为主,慢慢有青少年化的趋势。
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治疗。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治疗鼻咽癌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抑杀大量的癌细胞,缩小瘤体,还能控制癌肿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中医了解不深,今天就邀请一位老中医为我们分享一下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心得体会。
老中医袁希福介绍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据《袁氏族谱》记载,袁氏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行医,到嘉庆年间已经远近闻名,独成一派,尤其善治疑难杂症。
袁希福祖上名医袁积德等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治病。
同治十年、光绪元年,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袁积德为“奉直大夫”,两幅圣旨及诸多医书秘本传至袁希福手中,至今已整整八代。
袁积德著述甚多,《袁氏医方》等手写本真迹价值连城,直到一偶然机会,才被新闻媒体传播。
几年来,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深圳等地多家医疗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先后派人前来洽谈,欲出巨资购买《袁氏医方》等珍贵资料,有的甚至开出了上千万元的天价,均被袁氏第八代传人袁希福婉言回绝。
如今袁氏第八代传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铭记先祖遗训,秉承先人遗志,继承祖业,经过三十余年的潜心钻研和临床实践,在先人基础上独创的“三联平衡疗法”,有效救治了一位又一位海内外肿瘤患者,使《袁氏医方》进一步发扬光大,造福人民。
老中医袁希福治疗鼻咽癌的心得体会1、不走弯路就是捷径临床上有很多鼻咽癌患者由于不当的治疗导致病情延误,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网上有非官方统计数据称,临床上大约三分之一的鼻咽癌患者是死于不科学、不合理的杀伤性治疗。
所以“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是老中医袁希福几十年来的临床工作的重要体会。
有很多鼻咽癌患者在治疗中最常见的弯路就是坐等复查失良机,而不走弯路其实在治病中预防的思想要有所体现。
中医鼻咽癌的名词解释

中医鼻咽癌的名词解释中医学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被国内外广泛认可和应用。
鼻咽癌作为一种严重的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而在中医学中,对于鼻咽癌也有着它独特的名词解释和理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西医学在对于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鼻咽癌作为一种肿瘤疾病,在中医学中被归类为“实质性肿瘤”或“瘰疬”,其中的“实质性”一词用于描述与气血、脏腑组织的关系。
而西医学则更多地注重病变的解剖学特点和生理学表现。
从病因看,中医学认为鼻咽癌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学将之归类为“感邪入侵”、“痰湿郁滞”、以及“气血不调”等。
其中,“感邪入侵”是指外界的邪气通过鼻腔进入体内,破坏了正常的气血运行,逐渐形成了肿瘤;“痰湿郁滞”是指体内湿气的滞留和不良的代谢积聚,导致痰液的形成,病理过程中痰湿郁滞与癌肿是相互关联的;“气血不调”是指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势必影响到肿瘤的发展。
从治疗角度看,在中医学中,对于鼻咽癌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药治疗或针灸疗法。
其中,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
一些中药如猪苓、榧子、霍山石斛等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
针灸疗法则通过针刺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学治疗鼻咽癌是综合辨病治病的方法,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南,根据患者病情的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中药或针灸方案。
中医学在鼻咽癌治疗中非常重视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病因等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学还注重疾病的防治结合。
在中医理论中,饮食调理也被认为是重要的一环。
佐餐食疗、辨证施治、鼻腔保湿、避免暴晒等,都是中医治疗鼻咽癌的辅助手段。
疗程中还应遵循诊断观察和综合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学对于鼻咽癌的名词解释和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手段,中医学在治疗鼻咽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抗癌常用穴位及辨证施治

抗癌常用穴位及辨证施治
一般认为选穴与手法是取得针灸良好疗效的关键,下面介绍一下治疗癌症常用的选穴方法和穴位名称。
1、根据穴位的功效选穴
(1)温补阳气常用穴:关元、气海、神阙(灸)、命门、足三里。
(2)补脾益肾常用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三阴交、内关、公孙、肾俞、命门、气海、关元。
(3)养血升白常用穴:大椎、肾俞、关元、命门、胃俞、脾俞、肝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气海、内关、太溪。
(4)气阴双补常用穴: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溪、太冲、气海、肾俞、肝俞。
(5)软件化痰常用穴:丰隆、公孙、行间、阴陵泉、鱼际、间使、合谷、外关、脾俞、肺俞。
(6)活血化瘀常用穴: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太冲、阴陵泉、血海、百会、大椎、脾俞、膈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白果淮山粥
功效:健脾益氣,養肺除痰
材料:白果20粒 做法: ➢1. 將所有材料洗淨,白果去殼、皮及芯, 與淮山及百合先浸水30分鐘 ;瘦肉切片。 ➢2. 燒開水,下所有材料(連浸水),水滾 後改慢火煲成粥,下鹽調味即可。 淮山、百合各20g 瘦肉、白米各150g
(2) 杏仁百合湯
2. 放射治療
中醫認為放射治療所使用的放射線屬火邪,火 性炎上,會耗傷人體津液,故病人會出現患部 紅腫發熱、咽乾咽痛、口乾口渴、小便黄、大 便乾等熱性癥狀。 因此,中醫多以養陰生津、清熱扶正之法治療。
3. 化學藥物治療
中醫認為化學藥物治療會損傷正氣,以致氣血 虧虛。 因此,中醫多以扶正固本、益氣養血之法治療。
功效:健脾補虛,養心安神 材料:生熟薏仁、蓮子各30g 陳皮1個 去核黑棗或紅棗8粒 瘦肉各500g 做法: ➢1. 所有材料洗淨,薏仁、蓮子及大棗先用水 浸軟;瘦肉切件出水。 ➢2. 燒開水,下所有材料(連浸水),水滾後改 慢火煲2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3. 陰血虧損 (氣血兩虧)
表現: ➢ 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 手足麻痺,無力,厭食,惡心,嘔吐; ➢ 脈細或細弱,沉細,偶有結脈; ➢ 舌質暗淡、嫩紅,苔灰暗或光剝。
4.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副作用會引起皮疹、腹瀉、身體疲勞 等。
➢ 中醫認為腹瀉、身體疲勞表現為正氣損傷,以 致氣血虧虛,脾虛腹瀉。因此,中醫多以扶正 固本、益氣養血之法治療。 ➢ 若出現不同程度的熱毒反應:皮膚上容易長出 瘡痘、皮疹,出現發熱、疼痛等,屬於中醫 「血熱」證型,用清熱涼血之法。
適合鼻咽癌放射治療後 中醫食療
➢1. 所有材料洗淨,雪耳浸水分小份;瘦肉 切件出水。 ➢2. 燒開水,下所有材料,水滾後改慢水煲1 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2) 雪梨燉杏仁
功效:清熱生津,潤肺化痰 材料:雪梨1個 做法: 南杏30克 無花果3粒
➢1. 所有材料洗淨,雪梨去芯去核切件;南 杏以小量水浸30分鐘;無花果切開。
《瘍科心得集》:「失榮者由肝膽久鬱,惱怒 不發,營虧絡枯,……生於耳前後及項間,初 起如栗子,頂突根收,如虛痰瘤之狀,按之石 硬無情,推之不肯移動,如釘著肌肉者是也。」
中醫角度看鼻咽癌
中醫角度看鼻咽癌的發病,主要與「肺熱內盛」 相關,且因「情志內傷」 、 「飲食失調」、 「正虛邪襲」、「地域因素」所致。 1. 肺熱內盛,氣血凝滯 鼻咽癌始於肺熱 : ➢肺開竅於鼻,肺氣通於鼻,咽屬肺系; ➢肺熱引致上焦熱盛,迫血離經出現鼻衄, 繼而氣血凝滯,津液結停,致鼻塞而變生 癌腫。
功效:滋陰潤肺,袪痰止咳 材料:豬肺250g 南杏、百合各30g 去核紅棗或黑棗5粒 瘦肉250g 做法: ➢1. 所有材料洗淨,將豬肺用水徹底沖洗, 用手擠去豬肺內氣管中的水及泡沫;南杏、 百合和大棗用水浸軟;瘦肉切件出水。 ➢2. 燒開水,下所有材料(連浸水),水滾後 改慢火煲1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中醫飲食治療
中醫飲食治療,稱為「食療」。 「食療」,就是通過飲食方法,來達到強 身健體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醫最早的古籍《黃帝內經》 中《素問· 五常政大論》提到 :「穀肉果菜,食養盡 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有關中醫飲食治療,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中 國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千金要方》一書就有 「食治篇」。
(湯水四人份量)
1. 胃陰枯涸 (陰津兩傷)
表現: ➢ 口乾,唇焦、咽痛,胃納尚可(但常因 口乾或咽痛影響進食); ➢ 脈滑或弦滑、滑或數、細滑; ➢ 舌邊紅或瘀斑,或舌質紅有黃白苔。
(1) 雪耳杏仁百合湯
功效:清熱生津,養心潤肺 材料:雪耳2朶 南杏、百合各30克
無花果5粒
做法:
瘦肉500克
2. 情志內傷
七情所傷,情志抑鬱,以致氣滯血瘀,痰濁內 生,阻於脈絡,久則氣血凝聚,痰濁困結,逐 漸形成腫塊。 3. 飲食失調 癌症的發生,不外乎「痰、濕、瘀、毒、虛」; ➢長期過食辛辣及刺激性食品,以致脾胃受傷, 熱毒蘊積,上擾鼻咽,結聚成癌。
4. 年老體衰,邪毒侵襲 老年元氣虛弱,腎精虧損,而為邪毒所犯。 因正虛邪盛,漸漸積聚而成癌腫。
5. 地域因素
現代流行病學證實,鼻咽癌是中國南方省份 高發癌症,以廣東及廣西為最高發。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 「惡核…多起岭表,中土鮮有,南方人所 食染類繁多…」
中醫與治療
1. 外科手術
中醫認為外科手術會損傷正氣,以致氣血虧虛。 因此,中醫多以扶正固本、清熱解毒之法治療。
➢ 此書分《千金食治註釋》和《食療方箋注》兩 部分,書中論述了日常生活所食用榖、肉、果、 菜的性、味、藥理作用、服食禁忌及治療效果 等。
清代名醫張錫純於《醫學衷中參西錄》更中提 到:「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 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 對症,亦無他患。」
鼻咽癌患者 中醫飲食調理 穴位保健
林道儀博士
香港註册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席老師
香港註册護士
3-3-2018
中醫角度看鼻咽癌
中醫古代無鼻咽癌之名詞,若就鼻咽癌的病發 部位而言,其與中醫古籍之「上石疽」、「失 榮」、「石癰」、「瘰癧」等相當。 《醫宗金鑑》:「此疽生於頸項兩旁,形如桃 李,皮色如常,堅硬如石,臖痛不熱……,此 證初小漸大,難消難潰,既潰難斂,疲頑之症 也。」
➢2. 燒開水,將所有材料(連浸南杏水)放入燉 盅內,加水至覆蓋所有材料。 ➢3. 隔水用慢火燉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2. 脾陽虛 (脾胃失調)
表現: ➢ 胃納差,神倦,頭昏,手足發麻,大便 溏泄; ➢ 脈細或細緩、細弱、細滑; ➢ 舌邊紅,舌面乾,或光絳無苔,或有裂 紋,或舌胖有齒印。
(1) 山藥紅蘿蔔冬菇湯
功效:健脾益氣,補肺固腎
材料:新鮮淮山半根
冬菇3朶 做法:
紅蘿蔔1個
瘦肉500g
水。 ➢2. 新鮮淮山及紅蘿蔔切段;香菇及金針菇 切條;木耳以水泡發,去蒂洗淨切條。 ➢3. 燒開水,下所有材料,水滾用慢火煲1個 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2) 薏仁蓮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