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第二十二章 收涩药_2013年版
收涩外用药中药基础知识

山茱萸 《神农本本草品经酸微》温质润,其
性温而不燥,补而不
峻,补益肝 肾,既能
应用
益精,又可助阳,为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平痿补阴阳之要药。
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 者, 常与熟地、山药等配伍;
治命门火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者, 常与肉桂、附子等同用
治肾阳虚阳痿者,多与补骨脂、巴 戟 天、淫羊藿等配伍,以补肾助阳。
收涩药
概念
凡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 脱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又称固涩药。
收涩药
性味归经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 人肺、脾、肾、大肠经。
收涩药
功效及应用
固表止汗
› ‹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 滑脱病证 固精缩尿 收敛止血 收敛止带
自汗、盗汗 久咳虚喘
久泻、久痢
遗精、滑精 遗尿、尿频 崩带不止等
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Turcz . )Baill 或 华 中 五 味 子 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 . etWils 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 子”. 主产于东北; 后者习称“南
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 南各省。
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
药性 酸、甘,温。归肺、心、 肾经。
功效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
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
应用 久咳虚喘
肺虚久咳,
本品味酸收敛,甘 温而润,能上敛肺 气,下滋肾阴,为 治疗久咳虚喘之要
可与罂粟壳药同。用;
肺肾两虚喘咳,配伍山茱萸、熟地等:
寒饮咳喘证, 配伍麻黄、细辛、干姜等
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
收涩药分类、使用及功效-中药学笔记

收涩药分类、使用及功效-中药学笔记一、固表止汗1.麻黄根●甘涩平,心肺●固表止汗●自汗盗汗,为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煎服,3-9g●有表邪者忌用2.浮小麦●甘凉,心●固表止汗,益气除热●自汗盗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6-12●表邪汗出者忌用3.糯稻根●甘平,肺胃肾●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虚热●自汗盗汗●虚热不退,骨蒸潮热●30-60g二、敛肺涩肠药1.五味子●酸甘温,肺心肾●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久咳虚喘,为治疗久咳虚喘要药●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为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及遗尿尿频之常用药●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2-6●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2.乌梅●酸涩平,肝脾肺大肠●敛肺涩肠,生津安蛔●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炒炭能固崩止带,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6-12,大剂量可用至30●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不宜用3.五倍子●酸涩寒,肺大肠肾●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固精止遗,止血,收湿敛疮●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消渴●3-6●湿热泻痢者忌用4.罂粟壳●酸涩平,有毒,肺大肠肾●敛肺涩肠止痛●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脱肛,涩肠止痢之圣药●脘腹疼痛,筋骨疼痛●3-6止咳用蜜炙,止泻止痛宜醋炒●孕妇及儿童禁用,咳嗽或泻痢初起邪实者忌用5.诃子●苦酸涩平,肺大肠●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为治失音之要药●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凡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积滞者忌用6.石榴皮●酸涩温,大肠●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虫积腹痛●3-9,止血多炒炭用●泻痢初起者忌服7.肉豆蔻●辛温,脾胃大肠●温中行气,涩肠止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3-10.内服须煨制去油用●湿热泻痢者忌用8.赤石脂●甘酸涩温,大肠胃●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敛疮●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疮疡久溃不敛,湿疮脓水浸淫●9-12先煎●不宜与肉桂同用,孕妇慎用,湿热积滞泻痢者忌服9.禹余粮●甘涩微寒,收敛止血●久泻久痢●便血崩漏●带下清稀●9-15,先煎或入丸散●孕妇慎用,湿热积滞泻痢者忌服三、固精缩尿止带1.山茱萸●酸涩微温,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涩固脱●肝肾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为平补阴阳之要药●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为固精止遗之要药●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6-12,急救固脱20-30●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沥者不宜服用2.覆盆子●甘酸温,入肝肾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肝肾不足,目暗昏花●6-12●阴虚火旺,膀胱蕴热而小便短涩者忌用3.桑螵蛸●甘咸平,肝肾●固精缩尿,补肾助阳●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肾虚阳委●5-10●阴虚火旺,膀胱蕴热而小便短涩者忌用4.海螵蛸●咸涩温,脾肾●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吐血疟血,崩漏便血,外伤出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湿疹湿疮,溃疡不敛●5-105.金樱子●酸甘涩平,肾膀胱大肠●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6-12●专攻收涩,故邪气实者不宜使用6.莲子●甘涩平,脾肾心●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脾虚泄泻●带下●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虚烦,心悸,失眠●6-157.芡实●甘涩平,脾肾●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9-158.刺猬皮●苦涩平,肾胃大肠●固精缩尿,收敛止血,化瘀止痛●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便血痔血●胃痛呕吐9.椿皮●苦涩寒,大肠胃肝●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赤白带下●久泻久痢,湿热泻痢●崩漏经多,便血痔血●6-9●脾胃虚寒者慎用10.鸡冠花●甘涩凉,肝大肠●收敛止血,止带止痢●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赤白下痢●6-12。
中药学课件收涩药

1、用于肾虚遗精、滑精、白浊
2、用于带下证 3、用于脾虚久泻
补涩兼备 药食两用
4、用于心肾不交之虚烦失眠
用法用量:去心打碎用,煎服 5-15g
莲花中的雄蕊 固肾涩精
莲的成熟花托 止血化瘀
莲子中的青嫩胚芽 清心安神 交通心肾 涩精止血
莲的叶片 清暑利湿 升阳止血
莲的叶柄及花柄 理气宽胸 和胃安胎
3、用于津伤口渴、消渴
4、用于自汗、盗汗
5、用于久泻
6、用于心悸、失眠、多梦
现代应用: 有降酶作用——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
用法用量: 煎服 2-6g 研末服 1-3g 使用注意: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 疹初起者均不宜使用。
性味归经: 酸、涩、平, 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 效: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生津止渴 安蛔止痛
性能功用:性酸涩收敛,主归肾、膀胱经
固精、缩尿、止带——肾虚不固之遗精、滑 精、遗尿以及崩漏、带下等。 使用注意: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之遗精、
尿频等不宜使用。
性味归经: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 效:
补益肝肾 涩精固脱
适应症:
既能温补肾阳 又能补肝肾之阴 为肝肾不足的常用药
1、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等证
健脾止泻 益肾固精 除湿止带
固精缩尿 补益肝肾
明目
性味归经: 甘、咸、平,归肝、肾经
功 效:
固精缩尿 补肾助阳
适应症:
涩中兼补 补中有涩
1、用于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用于肾虚阳痿
用法用量:煎服 5-10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膀胱湿热引起者不宜
性味归经: 咸、涩、温,归脾、肾经
适应症: 1、用于久咳 2、用于久泻、久痢 3、用于虚热消渴 4、用于蛔厥腹痛、呕吐、肢冷
中药药理学收涩药课件

糯稻根须
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糯稻的根须和根茎, 具有养阴、止汗、健胃等功效,常用于 治疗自汗、盗汗、肝炎等症状。
浮小麦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 ,具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 治疗自汗、盗汗、骨蒸劳热等症状。
固精缩尿类收涩药
桑螵蛸
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患者自我管理和教育建议
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在使用收涩药时,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注 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咨询。
教育建议
对于广大患者和公众,应加强中药药理学知识的普及 和教育,提高大众对收涩药的认识和使用水平。同时 ,也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收涩 药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不良反应
收敛固涩类药物虽然疗效显著,但长期大量使用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此 外,对于实热证、湿热证及疮疡初期等病证,应慎用或禁用收敛固涩类药物。
04 涩肠止泻类收涩药介绍
诃子、肉豆蔻等代表性药物
01
02
03
诃子
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成 熟果实,具有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利咽开音的功 效。
在使用收涩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停药 并就医。
03 收敛固涩类收涩药介绍
五味子、乌梅等代表性药物
五味子
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久 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消渴 、心悸失眠等症。
乌梅
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 、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等症。
中药药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应用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收涩药

第二十二单元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亦称收敛药或固涩药。
本类药味多酸涩,主入肺、脾、肾、大肠经,能收涩固脱,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收敛止血等作用。
本类药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之证。
五味子酸,温。
归肺、肾、心经。
①敛肺滋肾: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咳喘。
②生津敛汗:津伤口渴,消渴。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③涩精止泻:肾虚遗精、滑精。
脾肾两虚的五更泄泻。
④宁心安神:虚烦心悸,失眠多梦。
乌梅酸,平。
归肝、脾、肺、大肠经。
①敛肺肺虚久咳。
②涩肠久泻久痢。
③生津虚热消渴。
④安蛔蛔厥腹痛。
⑤止血崩漏,便血。
椿皮苦、涩,寒。
归大肠、胃、肝经。
①清热燥湿,涩肠:久泻久痢,湿热泻痢。
②止血:崩漏,便血。
③止带:赤白带下。
④杀虫:蛔虫病,疮癣作痒。
赤石脂甘、酸、涩,温。
归大肠、胃经。
①涩肠止泻:泻痢不止。
②止血:崩漏,便血脱肛。
③止带:赤白带下。
④外用收湿敛疮生肌:湿疮流水,溃疡不敛,外伤出血。
莲子肉甘、涩,平。
归脾、。
肾、心经。
①补脾止泻: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②益肾固精:肾虚遗精、滑精。
③养心安神:心肾不交的虚烦、惊悸失眠。
山茱萸酸,微温。
归肝、肾经。
①补益肝肾:肝肾亏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
②收敛固涩:肾虚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
妇女崩漏及月经过多。
桑螵蛸甘、咸,平。
归肝、肾经。
①固精缩尿:肾阳亏虚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带下。
②补肾助阳:阳痿不育。
海螵蛸咸、涩,微温。
归肝、脾、肾经。
①收敛止血: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
②固精止带:肾虚遗精,赤白带下。
③制酸止痛:胃痛吞酸。
④收湿敛疮:湿疮湿疹,溃疡多脓。
诃子酸、涩、苦,平。
归肺、大肠经。
①涩肠:久泻,久痢,便血脱肛。
②敛肺:肺虚久咳。
③下气,利咽:咽痛,失音。
肉豆蔻辛,温。
归脾、胃、大肠经。
①涩肠止泻:久泻不止。
中药学收涩药

五倍子 Wubeizi
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叶上的绵蚜科动物五梖子蚜 寄生所形成的虫瘿。
2.收敛固涩 ——作用广泛,可用于〔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 滑精,〔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 以及大汗不止,体虚欲脱者。
山茱萸 按语
①释名:山茱萸简称“山萸”,因药用其果肉,又名 “山萸肉”。本品炮制晒干后,形如黑枣皮,故又名 “枣皮”。 ②特点:温补固涩。 ③山茱萸与吴茱萸:药名相似,功用有别。 ④煎服,5~10g,急救固脱20~30g。
麻黄与麻黄根,二药同出一源,均可治汗。“麻黄发汗 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本草纲 目》)。
§2 敛肺涩肠药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分别具 有敛肺止咳喘、涩肠止泻痢作用。前者主要用于肺虚 喘咳,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后 者以用于大肠虚寒不能固摄或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 久痢。
乌梅与五味子、莲子与芡实、麻黄与麻黄根 3.配伍:
收涩+补益
4.常用功效与主治的对应关系: 涩肠〔止泻〕——脾虚泄泻〔久泻久痢〕 敛汗〔止汗〕——自汗、盗汗 固精〔涩精、止遗〕——遗精、化精 缩尿——遗尿、尿频 敛肺〔止咳〕——肺虚久咳〔久咳虚喘〕 止血〔收敛止血〕——出血
5.处方用名: 山茱萸——枣皮 海螵蛸——乌贼骨
6.药名相似: 白、肉——豆蔻 海、桑——螵蛸 山、吴——茱萸
18收涩药
绪论 §1 固表止汗药 §2 敛肺涩肠药 §3 固精缩尿止带药 【学习要点】
中药学+第24章+收涩药

第二十章收涩药【学习要求】1.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熟悉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
2.掌握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乌梅、椿皮、赤石脂、莲子、海螵蛸的性能、功效和应用,熟悉其配伍和应用特点,了解其来源和现代研究。
3.了解其他收涩药的功效特点。
一、含义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滑脱不禁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收敛就是收敛固涩的简称。
也称收敛药或固涩药。
就是增加机体的约束力,约束气血津液,使它不任意的、随意的向外耗散流失。
固涩就是使气血津液的出入通道不那么顺畅、不滑利、不流畅、不容易外泄。
总的就是增加机体的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使之不过多的流失或耗散。
这里涉及一个滑脱不禁证,就是人体的气血津液不能正常约束,而无节制的向外耗散或流失。
脱者散而不收。
虽然本章药物往往一药兼具多种收涩作用,但一般根据药物的主要作用特点,将本章药物分为止汗药,止泻药和固精、缩尿、止带药,也可说是广义的固摄肾气的。
这三节,是相对的,尤其是第二,第三节,往往互相交叉。
二、功效与主治收涩药均有收敛固涩功效。
收敛固涩包括止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等具体功效。
收涩药主治因久病体虚,或因过服攻伐破削药,正气耗散,脏腑功能衰退,某些脏腑或器官对物质的约束控制能力降低,无节制地向体外排除物质的滑脱不禁证。
其证既有无节制地排除物质的表现,又有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的表现,但其证尚未发展到虚脱阶段。
具有不同收涩作用的药物分别适用于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等滑脱不禁证。
部分药物还分别兼有止咳、止血作用,可分别用于咳嗽、失血诸证。
由于收敛固涩作用大多有敛邪之弊,不宜用于邪实之证,故兼具止咳或止血作用者,以用于肺肾虚损的久咳虚喘或肝肾亏虚,冲任不固之崩漏等证更为适宜。
收敛固涩是针对笼统的功效,还包括具体的收敛固涩作用,由止汗(敛汗,固表止汗)、敛肺(敛肺止咳、敛肺平喘)、止泻(润肠止泻、收敛止泻)、止帯、缩尿、收敛性止血、敛疮等。
主管中药师知识点:收涩药.doc

主管中药师知识点:收涩药收涩药本章结构:固表止汗: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须收涩药敛肺涩肠: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固精缩尿止带: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椿皮大纲要求:1、掌握收涩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掌握各类收涩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考点一:收涩药的性能功效:性能功效: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收敛止血适应范围:适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崩带不止使用注意:药性涩恋邪,防止闭门留寇。
考点二:固表止汗药的功效主治固表止汗:用于气虚肌表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自汗;阴虚不能制阳,阳热迫津外泄而盗汗。
麻黄根:固表止汗;浮小麦(益气除热-骨蒸劳热)糯稻根须: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虚热。
考点三:敛肺涩肠药的功效主治五味子、乌梅:均酸收涩而敛肺、涩肠、生津。
然五味子酸温滋润补敛,善滋肾、敛肺、涩精,宁心安神。
乌梅酸平,善生津止渴,且能安蛔,炒炭止血。
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罂粟壳、诃子: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罂粟壳止咳宜蜜炙,止泻、止痛宜醋炒。
诃子利咽开音。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考点四:固精缩尿止带药的功效主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温补肾阳,又补肾精,为阴阳并补之品。
覆盆子:益肝肾明目,固精缩尿。
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海螵蛸、桑螵蛸:固精止遗。
然桑螵蛸可补肾阳,缩尿。
海螵蛸可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莲子、芡实:均补脾止泻、益肾固精。
然莲子补脾力较强;尚能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芡实能祛湿止带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涩肠止泻,止血,杀虫卫生资格考试栏目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