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白银期货操纵案例
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控制案例

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控制案例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杠杆、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吸引着众多投资者。
然而,风险控制在期货交易中至关重要,一旦失控,可能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
以下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深入探讨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控制。
案例一:过度杠杆导致的破产投资者小张初入期货市场,被期货的高收益所吸引。
在对市场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他贸然使用了极高的杠杆进行交易。
小张在一次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中,判断价格将会上涨,于是重仓买入。
起初,市场走势似乎符合他的预期,账户出现了可观的盈利。
但随后市场风云突变,价格开始大幅下跌。
由于小张使用了过度的杠杆,保证金不足,被期货公司强行平仓。
最终,他不仅损失了全部本金,还背负了巨额债务。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它能放大收益,但也会成倍地放大风险。
投资者在使用杠杆时,必须充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避免过度杠杆导致无法承受的损失。
案例二:未设止损的悲剧老李是一位有着多年股票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他认为自己对市场有一定的判断力,于是转战期货市场。
在一次金属期货的交易中,老李坚信价格会持续上涨,因此没有设置止损。
起初,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随后市场出现了逆转,价格一路下跌。
老李抱着价格会反弹的幻想,始终不愿意止损出局。
最终,损失不断扩大,几乎耗尽了他的大部分资产。
止损是期货交易中非常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走势不利时,限制损失的程度。
无论对市场的判断多么自信,都不能忽视止损的设置,因为市场的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测的。
案例三:盲目跟风的代价小王是一个期货新手,他在期货市场中没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总是盲目跟风其他投资者的操作。
有一次,市场上流传着某种商品期货即将大幅上涨的消息,小王未经核实便跟风买入。
然而,这只是一个谣言,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大幅下跌。
由于小王没有及时察觉,最终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在期货市场中,盲目跟风是非常危险的。
【甘肃要案实录】“807”大案与疯狂的“金属”

“807”大案与疯狂的“金属”2009年3月17日,白银景泰县公开审理白银公司“8·07”盗窃大案。
这起由三冶炼内部职工“里应外合”的盗窃大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庭审当天,被告以及律师人数多达60余人。
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工作人员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被告和律师同时出现在一个法庭内。
一位“英雄”的不归路王文兵,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英雄”。
1991年,小学6年级的他在白银市金鱼公园人工湖舍己救人,其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白银公司教培中心还专门开展了“向小英雄王文兵”学习的活动。
在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以下简称三冶炼)参加工作后,其担任经警职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白银公司公安处授予优秀经警称号。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经警,在2009年3月17日,作为白银公司“8·07”特大盗窃案被告,站在了被告席上。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曾经是优秀经警的王文兵的人生观?让他走上了盗窃犯罪的不归路?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
第三冶炼厂就坐落在距白银市区14公里的深山中。
除了“资深”白银人知道这座大型冶炼企业的所在地,更多白银人也只是闻其名而不知其地。
大山深处开辟出一条小路,路的两侧稀稀拉拉“站”着几棵干枯的树苗,绵延起伏的山梁里不时会冒出一大股脱铅所产生的黄色烟雾。
沿着这条小路一直走下去,可以依次通到白银公司三冶炼、深部铜矿以及小铁山。
一般情况下,在这大山深处发生的事情,外界很难知晓。
记者到三冶炼大门口时,正值下午,并没有见到大批运输车辆出入。
但是,记者还是观察到,三冶炼门口的经警警惕地注视着每一辆出厂的运输车辆。
一辆“东风”车正要出厂,一位女经警环绕车辆四周仔细检查着,连车底都不放过。
记者随后和站岗的经警聊了起来,对于2007年8月发生的那起偷盗价值31万元、重约11.92吨的26块粗锌的“重案”,他们并不陌生。
“你说的是‘8·07’大案吧?”——三冶炼内部将那起大案称作“8·07”。
金融反腐败案例:内幕交易与金融腐败案件

金融反腐败案例:内幕交易与金融腐败案件【案例标题】金融反腐败案例:内幕交易与金融腐败案件【案例背景】在金融行业中,内幕交易与金融腐败是两个常见而又严重的问题,对金融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来分析这两个问题的严重性和法律的应对措施。
【案例一】【时间】2007年【参与方】公司高级管理层、知情内幕人士、投资机构【事件概述】某股票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得知该公司将发布重大利好消息,私下通知了亲友以及一些知情内幕的投资机构,引发了大量内幕交易行为。
在该消息公布之前,这些人员买入了大量公司股票,消息公布后立即获利丰厚。
一些未知情的投资者因未能获得该消息,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法律追责】监管机构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知情内幕人员以及相关投资机构展开了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高级管理层和知情内幕人员违反了《公司法》以及《证券法》中关于内幕交易的条款。
监管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对他们进行了罚款、停职、刑事起诉等处罚,并要求他们返还非法获利。
同时,被损失的投资者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起诉违法者,寻求经济赔偿。
【律师点评】该案例中,公司高级管理层和知情内幕人员滥用了其职权,违反了法律规定。
监管机构对他们实施了法律制裁,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内幕交易方面,投资者应加强风险意识,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案例二】【时间】2005年【参与方】银行高级经理、政府官员【事件概述】某银行高级经理与一名政府官员勾结,在政府项目融资过程中,利用其职位的便利为某企业提供贷款,并取得利益回报。
此举严重违反了金融行业的反腐败原则,并严重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公正运作。
【法律追责】监管机构接到相关举报后展开了调查。
调查发现,该银行高级经理与政府官员共同涉嫌受贿罪、利益输送罪和职务侵占罪等多项金融犯罪。
法院对他们进行了刑事追诉,银行高级经理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以巨额罚款,政府官员被撤销职务,并接受相应行政处分。
【律师点评】该案例中的金融腐败行为涉及银行高级经理与政府官员,犯罪手段隐秘且危害严重。
建国以来十大未解案件

建国以来十大未解案件对于破案来说,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就跟电视电影演的一样。
从概率学角度上来说,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破案率。
下面店铺整理了建国以来十大未解案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建国以来未解案件一、白银连环杀人案从1988年6月份开始至今的十六年间,在白银市区的邻里街坊间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一直有这样。
十六年来,一个市民中间一直传言称,白银市出了一个“杀人狂”,这个杀人狂专门选择“身穿红色衣服”的年轻女子作为下手的目标,大部分作案时间选择在夜间,采用尾随、盯梢或者长期观察后,直接进入所选女子居住地,进行强奸杀害,或者杀害奸尸。
更为可怕的是,残忍的凶手杀人后,都要切割受害人不同身体部位的器官或者组织带走,十几年来已经有近十名年轻女子被杀人狂杀害,而且案件一直悬而未破。
从1988年6月份开始至今的十六年间,在白银市区的邻里街坊间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一直有这样。
十六年来,一个市民中间一直传言称,白银市出了一个“杀人狂”,这个杀人狂专门选择“身穿红色衣服”的年轻女子作为下手的目标,大部分作案时间选择在夜间,采用尾随、盯梢或者长期观察后,直接进入所选女子居住地,进行强奸杀害,或者杀害奸尸。
更为可怕的是,残忍的凶手杀人后,都要切割受害人不同身体部位的器官或者组织带走,十几年来已经有近十名年轻女子被杀人狂杀害,而且案件一直悬而未破。
这一恐怖的传言像消息在市民中传开后,恐怖的阴影一样笼罩了铜城长达十六年,人们特别是女性,几乎个个谈狂色变,大白天几乎也不敢单独出门,孩子上下学都要家长接送,妻子、姐妹上下班也要等亲人护送,人们整日在一种提心吊胆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白银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的一份《白银市公安局侦破系列强奸杀人案件宣传提纲》,不仅证实了“白银确实出了个杀人狂”的社会传言,也向人们公布了案情,并悬赏20万缉拿凶手。
十四年九名女性惨遭不幸下面是警方向社会公布的从1988年至2002年的十四年间,九起残害女性案件的主要案情。
白银历史:不可不看的惊天投机

亨特兄弟白银史这是一段离我们不太遥远的历史,故事中的两位男主角是享特兄弟,他们开创了金融投机史上又一传奇,却又在这段传奇中埋葬了自己,最终黯然谢幕,以破产而告终享特兄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疯狂投机白银,控制了美国期货市场中超过一半的期货合约,同时还持有1.2亿盎司的白银现货,把白银这样的大宗商品从2美元/盎司推高到50.35美元/盎司(这个纪录现在还没有打破),如果考虑到美元贬值的因素,大约等于现在120美元/盎司,无数空头被轧得死去活来,创造了金融投机史上一段前无古人的传奇。
他们疯狂得妄图与全世界做对,却最被世界遗弃。
我们从享特家族说起。
亨特家族的创始人H.L.亨特是个农民,不过美国的农民并不穷困;虽然不穷困,可这人不知道天天向上,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天赋异禀,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倒腾棉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看出石油开采业很有前途,于是组建了石油公司,由于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商业才能,在短短数年内,他发了。
到了1957,当时的美国《财富》杂志估计,亨特成为美国最富有的8个人之一。
由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老亨特不知道“少生孩子快致富”这句中国谚语,于是他一口气生养了14个娃,并且还都把他们养大了——其中就包括尼尔森.亨特和威廉.亨特兄弟俩。
这兄弟俩继承了老爸的商业头脑,继续通过开采石油和开酒店来挣钱——不过,干着干着,这兄弟俩就发现,开采石油和开酒店挣钱都很辛苦啊,而且风险也很大,比方说他们家投资了一个利比亚的油田,结果由于那边政局动荡,被没收了,让这一家子一下元气大伤。
很快的,这兄弟俩就发现,金融市场是一个赚钱的绝佳之地!可不是,金融市场不要劳力费神的掌握这技术、那技术,不需要在商场上与人勾心斗角,互相算计,只需要下下指令、买买卖卖,大把大把钞票就到自家来了,天底下还有有这样的好事?这兄弟俩一商量,得,别搞石油了,就玩期货,又刺激,又好玩,还能挣大钱!先拿大豆期货试试手。
甘肃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凶手杀人原因及案件始末

甘肃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凶手杀人原因及案件始末甘肃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始末_甘肃杀人案凶手杀人原因8月27日晚上,记者注意到,当地许多网民就嫌疑人高某作案这么多年之后仍能保持常人心态表示惊讶之外,还再度将此案的有关网帖翻出,并就之前公安部通报的有关情况进行印证,大呼嫌犯曾网爆作案动机白银连环杀人案凶手网上发帖自述作案动机记者注意到,这篇名为我谈一下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的网帖最早出现于2008年8月14日。
2012年2月,该帖子又以不同的网名出现在贴吧。
帖子大致勾画了一个身高1.77米、强壮、眉清目秀、外表冷漠、内心倔强、生于六十年代人到中年的男子,他过得并不好,患有乙肝,安然地住在白银,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杀人狂,甚至于在第一次作案后每天都在心惊胆颤中度过,但抵不住每次杀完人后的巨大快感,为了减少危险,他把作案的地点圈在离自己住处比较远的地方。
他甚至看到网上朋友们对这个连环杀人案的议论,特别是对他职业的推测感觉到好笑,因为他的职业是无业。
有网友再度翻出此帖说,可怕不大家都怀疑是他本人所写。
白银连环杀人案凶手网上发帖自述作案动机记者随后从白银市公安局了解到,经过27日的审讯结束,犯罪嫌疑人高某已被押往看守所羁押。
至于相关案情,该局有关负责人称,公安机关将会在适当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
法网难逃家族基因比对锁定凶手警方抽调精干专家围绕指纹和DNA检验深入侦查2001年白银市发生第八起案件后,该案于2001年8月被列为公安部部督案件。
另据记者了解,除了2015年3月省公安厅重启侦查工作外,1998年和2001年,白银警方都针对这一系列案件成立了专案组。
家族基因比对成破案突破口8月28日,记者从当年参与白银连环强奸杀人案专案组一名要求匿名的警察处获悉,抓获高承勇,突破口的确是网传的家族基因比对。
这名警官告诉记者,高承勇家族的一个人被外地警方抓获后,在比对基因时发现该人基因和白银连环强奸杀人案嫌疑人基因的相似度很高,办案机关在海量信息中找到与高承勇相关的关键信息,通过提取他的指纹和DNA,与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指纹和DNA进行信息比对,就此确定了他的嫌疑人身份。
石某某投机倒把案

石某某投机倒把案文章属性•【案由】投机倒把罪•【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程序】死刑复核•【裁判时间】1995.09.19裁判规则投机倒把罪是1979-1997年我国刑法中存在的罪名,现已取消。
担任公司重要领导职务的行为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向税务机关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代开、倒卖的行为构成投机倒把罪。
正文石某某投机倒把案被告人石某某,男36岁,原系汕头市升平区汕泰物资公司经理。
1985年3月,因诈骗罪被汕头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1994年6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升平区人民检察院以投机倒把罪对被告人石某某立案侦查,1995年3月17日侦查终结。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之规定,移送汕头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1995年4月28日汕头市人民检察院向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起诉书认定被告人石某某犯罪事实如下:1994年4月至5月间,被告人石某某在任汕泰物资公司经理期间,在公司没有仓库和任何经营渠道的情况下,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先后向税务机关购买了4本(共200份)十万位数的广东省增值税专用发票。
先后非法为潮阳市三百门进出口贸易总公司、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区下蓬服装厂、汕头振发工艺厂、汕头市东方塑料电材制品厂经营部、汕头市升平德昌陶瓷工艺厂、汕头市金园区新兴塑料包装印刷厂、广东收获罐头厂、汕头市升平区吉祥服装三厂、汕头市金园伟达物资公司、潮阳市关埠服装厂、汕头市吉祥化建公司、天时印刷(深圳)有限公司、揭阳电力厂、汕头市达濠新艺丝绸服装厂、特晋汕实业总公司等15个受票单位代开广东省增值税专用发票共61套,累计销售额为3980.7万元,抵扣税款额676.7万元,造成国家被抵退税款261万元。
被告人石某某在为他人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时,以票面销售额或价税额的1%至2.8%不等的比例向受票单位收开票手续费共计90.5万元,除用以缴纳税款外,其余36.7万元全部被其挥霍。
在此期间,被告人石某某还向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虚开湖南省增值税专用发票1份,伪造辽宁省增值税专用发票12份,累计销售额8220.1万元,抵扣税额1397万元,作为当期进项税额到当地税务部门办理抵扣税款手续,被税务部门发现而未得逞。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是指中国上海市银行广商银行和兴业夏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于2016年因非法经营集资诈骗被中国监管部门立案查处的事件。
该事件涉及的金额庞大,影响深远,对中国金融行业产生了重要的警示和反思作用。
首先,银广夏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监管的不足。
在该事件中,相关银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进行高风险投资,而监管部门并未及时发现和查处这一问题。
这说明监管部门在监管能力和手段上存在不足,对银行业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银广夏事件凸显了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核心职能是风险管理,然而在该事件中,相关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明显不足,对高风险业务的把控能力较弱。
此外,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也有待加强,以提高对非法活动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再次,银广夏事件揭示了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的道德风险。
有些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放松了对风险的识别和把控,为非法集资提供了便利。
这种道德风险的存在对金融行业的信誉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引起相关银行的高度重视。
最后,银广夏事件给投资者和公众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投资者对于银行业作为资金存储和管理机构的信任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投资者甚至面临着丧失大量资金的风险。
此外,由于事件的规模较大,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信心产生了不利影响,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综上所述,银广夏事件是一起具有重大警示意义的金融犯罪案件。
它揭示了中国金融监管不足、银行风险管理不到位、道德风险存在等问题,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一定冲击。
相关部门和银行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监管措施和内部管理,提高金融业务的风险防控能力,为投资者和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年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案例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徘徊。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白银价格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启动和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的白银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即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皇室以及大陆、阳光等大的白银经纪商,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开始行动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之后,他们在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年底,他们已控制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
1月21日,银价已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就在亨特兄弟疯狂采购白银的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 000美元。
一张合约代表着5000盎司白银。
在2美元/盎司时,1000美元合10%;而价格涨到49美元/盎司时就显出少得可怜了。
所以,交易所决定提高交易保证金。
交易所理事会鉴于形势严峻,开始缓慢推行交易规则的改变,但最终把保证金提高到6000美元。
后来,索性出台了“只许平仓”的规则。
新合约不能成交,交易池中的交易只能是平去已持有的旧头寸。
最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在CFTC的督促下,对1979-1980
年的白银期货市场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和只许平仓交易等。
其结果是降低空盘量和强迫逼仓者不是退出市场就是持仓进入现货市场,当然,由于占用了大量保证金,持仓成本会很高。
当白银市场的高潮在1980年1月17日来临之时,意图操纵期货价格的亨特兄弟无法追加保证金,在1980年3月27日接盘失败。
价格下跌时,索还贷款的要求降临在亨特兄弟面前。
他们借贷来买进白银,再用白银抵押来贷更多款项。
现在他们的抵押品的价值日益缩水,银行要求更多的抵押品。
3月25日,纽约投资商Bache向亨特兄弟追索1.35亿美元,但是他们无力偿还。
于是Bache公司指示卖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银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白银倾泻到市场上,价格崩溃了。
亨特兄弟持有数千张合约的多头头寸。
单单为了清偿债务,他们就要抛出850万盎司白银,外加原油、汽油等财产,总价值接近4
亿美元。
亨特兄弟去华盛顿求晤政府官员,试图争取财政部贷款给他
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此时,亨特兄弟手里还有6300万盎司白银,如果一下子抛出,市场就会彻底崩溃。
另外,美国的一些主要银行,如果得不到财政部的帮助来偿还贷款,也要面临破产的危险。
在权衡利弊之后,联邦政府最终破天荒地拨出1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来拯救亨特家族及整个市场。
从亨特兄弟操纵白银市场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当期货交易所一旦发现有操纵市场行为的企图,就一定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制止操纵危机的大面积爆发。
同时,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监管机构在解决由操纵引发的风险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监管者在面对由于操纵风险而造成市场机制失灵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拿出最终解决危机的方案,以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