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一中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5doc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探究复习教案20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探究复习教案20

学案20连贯学案目标 1.掌握语段连贯的常见方式。

2.掌握连贯的三种题型,重点掌握主观排序题。

1.(2010·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④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最高点6 621米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⑥气候高寒A.②④⑥⑤①③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⑥⑤①③②D.⑤③①④②⑥2.(2010·广东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

________。

________。

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

________。

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

________。

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

________。

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③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②①⑤③④B.②④③①⑤C.③②⑤④①D.③④②⑤①3.(2008·浙江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郧西一中2015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讲义 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郧西一中2015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讲义 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郧西一中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10学习目标:1.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常用常误字词的准确书写,做好积累;2. 弄清字形题考试题型与检测办法,明确考什么,怎么考;3.借助练习,积极备考,保证此题3分拿到手。

【自学案】【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考试大纲》规定: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A,识记。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是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

所谓“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明确要求高考不考查冷僻、繁难字。

正确“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规范常用汉字”,即能够区分并书写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

汉字考查在试卷上主要体现在两种题型中,一是第Ⅰ卷的选择题,二是第Ⅱ卷的写作题。

另外,在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句式仿写与变换等考查中,也有对书写正确、规范的要求,并配以一定的分值。

所以,本考点看起来只有单项选择一题,实则辐射面极广。

汉字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重点考查别字,一般不涉及错字;二是选用单项选择的命题形式;三是逐渐从与字音、字义联合考查中分离出来单独拟题,偶尔也有字音、字形的组合命题;四是别字数量尽可能减少;五是考查的重点是音形相近易混的词语、成语或熟语;六是题干要求多种多样,富有变化;七是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干扰性强,迷惑性大,不易直接作出判断。

【高考考点】考点1:形似字【考点解说】形似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细微的字。

形似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笔画相同而形状不同。

如“天”和“夭”;“干”和“千”等。

(2)笔画相同而结构安排不同。

如“土”和“士”;“子”和“孑”;“戍”和“戌”等。

(3)笔画数目不同。

如“戈”和“弋”;“候”和“侯”;“闲”和“闭”;“贪”和“贫”;“哀”和“衷”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8份)人教课标版13优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8份)人教课标版13优教案

姓名:班级:日期:得分:【拓展训练】. ( ·南京调研 ) 以下选项中的诗句填入《诮燕》一诗画横线处,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风雨池塘斗颉颃,春来秋去一世忙。

,辛苦营巢傍屋梁。

.君怜我处频迎语.一世妙策输黄雀.人间多少宽闲境.燕子不知人意思().以下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行留客》一诗画横线处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入云深处亦沾衣。

.桃花尽日随流水.请君细看风流意.纵使晴明无雨色.春草青青万里馀.下边是唐朝诗人戴叔伦的《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句序已打乱,摆列适合的一项是 ()①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②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③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④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③②①④.④②①③.③①②④.①③②④).以下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登城》一诗画横线处,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一片江南水墨图。

.浅深山色高低树.行春车马闹如烟.桃杏满村春似锦.柳阴亭午正风凉.以下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孟宾于《公子行》一诗画横线处,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骄骢踏烂麦青青。

.绣岭宫前鹤发翁.子夜火来知有敌.佳人金饰侯王印.不识农民辛苦役. ( ·苏州模拟 ) 以下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画菊》一诗画横线处,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何曾吹落寒风中。

.空余残蕊抱枝干.宁愿抱香枝上老.簇崭新妆阵阵香.宁愿枝头抱香死().以下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春怨》一诗画横线处,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纱窗日落渐傍晚,金屋无人见泪痕。

,梨花满地不开门。

.今晚偏知春气暖.孤独空庭春欲晚.火透波穿不计春.不愁日暮还家错.以下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春行即兴》一诗画横线处,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春山一路鸟空啼。

.如随啼鸟识花情.芳树无人花自落.虫声新透绿窗纱.遥看火号连营赤.下边这首宋词《虞佳人》( 陈与义 ) 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是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考场绝招妙用无痕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考场绝招妙用无痕 Word版含答案

1.考场作文,要遵行“四先四再”,落实“行文八要”,掌握“应变四法”。

2.进行限时写作实战训练,提升考场作文得分等级。

〖文题〗高考广东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高考广东卷优秀作文兼传统,容现代黑白胶片,曾经是一代人梦想与美好记忆的见证,它记录下的是人生不同寻常的瞬间,但却在每次翻看照片时渐渐泛黄。

数码技术能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却在快速浏览与更新中稀释了人们的美好。

所以,我们应当为传统注入现代之美,为现代加入传统之媚。

[概述材料内容,提炼中心论点:“为传统注入现代之美,为现代加入传统之媚。

”]正所谓“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传统与现代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

一方面,我们要想时常关注到传统,就要用现代的手法为其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想感受到永葆生命力的现代,就要与传统相融合。

[辩证分析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阐释立意的深刻内涵。

]去年大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无数国人的关注。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了键盘代笔的我们,究竟有多少人是提笔忘字或者根本连字都不会写了呢?各种汉字听写大赛的出现,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不同地方的语言是不同的,但汉字却是统一的。

有了高科技,就可以忘却自己的根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要学会不依赖键盘,更要学会守住自己的根。

现代世界不能没有传统,否则我们会在前进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3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3

学案24筛选信息学案目标 1.根据要求学会梳理文言文内容。

2.掌握解答文言信息筛选题的基本技巧。

文言信息筛选题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道“家常菜”。

解答这道题,只要把握准题干的筛选标准,从事情的性质上仔细揣摩,对应原文(一定要回归原文),就能基本做到准确无误。

一、整体把握文意,应快速而准确地把握以下信息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何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因此,在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二、准确审读题干,把握筛选标准1.理解关键词义,领悟词义内涵如2010年青岛一检《齐宣王见颜斶》一文要求选出“全都表现颜斶‘士贵于王’思想的一组”。

“士贵于王”,是说士比君王高贵,这是筛选标准,须吃透其内涵。

2.明确题干限制范围如2009年山东卷要求选出“全都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这里的“直接”是限制性词语,它限制了筛选范围。

又如2007年山东卷要求选出“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全都说明”,意味着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都符合要求。

三、将选项放入原文,对照题干要求,逐项比对,分辨排除1.分辨是言己还是言人回归原文,找准主语。

文言文中主语省略现象常见,注意分清语言或行动是由谁发出的。

2.辨别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表现直接表现:正面叙述或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

间接表现:作者评论、侧面叙写等。

如2008年山东卷要求选出“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而第④句“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属间接表现。

演练体悟(2010·全国卷Ⅰ)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2015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简明、连贯、得体2

2015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简明、连贯、得体2

2015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简明、连贯、得体2高三2015-09-26 12:372015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专题部分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27.(09年浙江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

(只填序号)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⑤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

这是议论性的语段。

议论性的语段可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来分析(如本题⑤、①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8.(09年广东卷)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

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________。

___________。

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________。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31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31

第四单元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道德是一双无形手,散发送人玫瑰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道德是一条小溪流滋润渴望水流的庄稼道德是一座七彩桥沟通日渐冷漠的情感2.在下面的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

要求: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大体一致,字数不一定相等,整个句子意思连贯。

太阳自有太阳的光芒,小草当有小草的春天。

人间有情,精神无价,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没有长幼贫富之别。

他们是崇高的人,如江河一样宽广、群山一样高大、蓝天一样纯净,崇高的精神构成他们的人生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他们让我们怦然心动,泪眼婆娑。

这就是朴素的力量,一种纯粹得不能自已的感动,一次次叩问着我们的良心。

答案(示例)他们是平凡的人像泥土一样真切小草一样普通真理一样朴素平凡的事业闪耀他们的道德光辉3.仿照下面的句式,另选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近,字数不一定相等。

把工作事当成自家事去干,把群众事当成亲戚事去办,把责任事当成自己事去担:这就是人民公仆应有的本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示例)把表扬当作鞭策去看待,把批评当作关心去对待,把奖章当作历史去收藏:这就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4.请仿照下面的短诗《知了》,另拟题写一首哲理短诗。

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一遍又一遍从不在乎有没有听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示例) 太阳不知疲倦地照着一天又一天从不在乎有没有赞颂5.下面是一条在青年节向远方朋友发出的祝福短信,请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拟写一条回复的祝福短信。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5教师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5教师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15教师版——探究小说意蕴选编:谢小红【学习目标】1. 了解探究题的基本特征与命题规律。

2. 掌握探究题的解题思路、方法。

【考点解读】小说的探究,往往是从小说的题目、要素、语言、主题等角度或层面,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或创作意图,赏析小说的内涵。

既是对作品的构思、表现手法、语言的赏析,又是对作品内涵的赏析。

因此,小说的探究是对作品的综合考查。

从江苏卷的命题来看,2008年《侯银匠》的第15题探究情节安排的技巧、2010年《溜索》的第14题探究深刻意蕴和情感取向、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的第14题探究景物描写的深刻意蕴和作用,2012年《邮差先生》对探究情节的作用,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2014年《安娜之死》探究句子的意蕴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问,具体的答题方向也略有不同。

【考点图解】【题型解读】一、文本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

说白了,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

它与“思想意蕴”不是一回事,虽说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大群体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下,在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心理特点。

“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就是要求考生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特色等角度,从意义、价值、审美等层面,对小说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进行发掘。

思想意蕴和情感取向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郧西一中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4
必修一文言文导学案《烛之武退秦师》编号: 04 使用时间:2014年8月8日
编制人:陈娟审核人:审批人: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烛之武退秦师》
学习目标:
1.识记《左传》常识
2.课本诵读及文言知识梳理
3.课本素材挖掘与使用
具体教学步骤:
【一】《左传》常识识记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姓左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世代为史官,并于孔子一
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著成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所作。

【二】熟读课文,识记注释,弄懂课后练习
【三】课本相关文言知识检测,比速度,比准确率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秦伯说,与郑人盟
4.失其所与,不知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古:;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古: ; 今:认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敢以烦执事
古:;今: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既东封郑()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
②与郑人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
②阙秦以利晋()
③越国以鄙远()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烛之武退秦师()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臣之壮也()
③今老矣()
④共其乏困()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邻之厚,君之薄也()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④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④(《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 “许君焦、暇”
③《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 城楼
③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杜甫《岁宴行》
⑤有驰慢之阙。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若不阙秦
⑦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国势衰微
③《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④微言大义(成语)
⑤见微知著(成语)
⑥《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6.敝
①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

7、图
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②召有司按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④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
⑤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⑥皆以美于徐公()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且焉置土石()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5.之
①子犯请击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臣之壮也()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辍耕之垄上()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许君焦、瑕
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夜缒而出
④许之
⑤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敢以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省介词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七、语句翻译(可以在原文标注必须落实的字词并解释)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翻译: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以无所害。

翻译: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翻译: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
【四】课本作文素材开发(最好读背)
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期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角度:选择、爱国、宽容、义与利、个人与集体、机遇与准备、口才与成功、发现人才.
【五】能力培养(平行班可以选做)
1.试为烛之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颁奖词,要求切合人物,语言精练,耐人品味。

2.《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中有关于张飞退敌的描写: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

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不同。

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一副对联。

3.人生难免逆境,且逆境又不是能人为控制的,但我们可以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转机往往不期而遇。

试结合烛之武的经历,写一段评论发表你的感想或启示。

我的总结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