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受精作用、
习题1: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章受精作用

2.1.2《受精作用》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精子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遗传信息的不同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和受精作用,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卵细胞核的融合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应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因为卵细胞的体积较大,便于观察3.如图是雌雄异体某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受精作用示意图。
图中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2n、2n和2nB.2n、2n和nC.n、n和nD.n、n和2n4.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5.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D.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亲代的两倍6.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92、0条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不同C.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D.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8.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遵循了自由组合定律B.受精作用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在受精卵中的两两配对C.受精作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9.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可得出()A.MN段染色体复制使核DNA含量加倍B.CD段同源染色体会发生两两配对现象C.a、b阶段为减数分裂、c阶段为有丝分裂D.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10.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A.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B.获得双亲全部的优良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染色体数目和双亲均一致1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形成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不相同B.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1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利于生物的进化13.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B.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使后代具有多样性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几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1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只分裂一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D.受精卵中的DNA仅有一半来自卵细胞15.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的细胞质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B.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D.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携带的细胞质很少16.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段是()A.oa、ab、bcB.oa、ab、deC.ab、bc、cdD.ab、bc、de1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精卵结合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C.若形成m个受精卵,至少需要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m个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维持了物种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18.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全能性最高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细胞C.受精卵和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D.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19.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两次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20.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前后代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二、主观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1.(6分)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简要过程。
2.1受精作用(修改)

二 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分体
复制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来自精子
融合
来自卵细胞
受精卵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一半来自精子;
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 ()
母 本
有丝分裂
父
本
减 数 分 裂
受精卵(2N)
减
数
受精作用
分 裂
卵细胞(N)
精子(N)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的细胞膜外面出 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 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 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1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课后作业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兔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来了解减数分裂过程B.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C.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分辨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D.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视野中可以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2.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减数分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⑤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4.下图为马蛔虫细胞的分裂图像,四个细胞来自同一个体的生殖器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B.细胞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图中细胞分裂时都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动,减数分裂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5.某同学在观察某个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各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图中①②③④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中①③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图中②与④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D.图中①②③④细胞所含核DNA分子总数相同6.下列有关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进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则这2条X染色体一定为同源染色体B.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中可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4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1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现象7.某实验小组将某二倍体生物(2n=18)的卵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32P标记,然后置于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期间收集到甲、乙、丙、丁四个细胞,四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被标记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丙丁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被标记数18 36 18 18 9 18 18 18 未标记数0 0 18 18 0 0 0 0A.只有甲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只有乙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C.乙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D.只有丁细胞可能正在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8.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9.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甲组细胞数目是三组中最多的10.下列关于受精作用,错误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离不开细胞膜内侧的糖蛋白B.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染色体有50%,而DNA多于50%C.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11.下列关于人体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核基因数量不一定相同B.导致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精卵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精子细胞膜上的信息分子和卵细胞膜上相应受体D.初(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是为了将营养物质最终尽可能多的集中在卵细胞中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3.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C.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图2所示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相应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14.某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育了一个(染色体)三体男孩,已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8学年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2-1-2受精作用

[经典例题] [例1]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 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 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 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 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 ①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③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 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精原细 胞。
4.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在不发生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内染
色体的组合方式有( )
A.212种
B.1212种
C.122种
1
D.12 2 种
答案:A 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卵原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 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212种组合,即最终产生的卵细胞内 染色体组合方式就有212种。
答案:A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 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的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细胞在形成 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常体细 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B项错 误;精子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变形外还有细胞质的分配情 况不同、分裂结果不同等,C项错误;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 子,只需25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100个精子,D项错误。
[网络构建]
2.1.2受精作用

注:受精卵
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
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
中的遗
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模拟题提示: 模拟题喜欢纠结于区分“受精时父母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与“受精时父
母各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DNA”,后半句是错的,因为还需要考虑细胞质基因。
( )生物体( ) 24n6
细胞分化
减
有丝分裂
减
数
受精卵 24n6
模拟: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不发生交叉互换时
发生交叉互换时
思考:!!!分清“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细胞”
人的体细胞中就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 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呢?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可以产生( 2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可以产生( 2n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可以产生( 1 )种卵细胞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可以产生( 2n )种卵细胞
数
分
分
裂
受精作用
裂
精子 2n3
卵细胞 n23
卵细胞反应:卵细胞 细胞膜 的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
精子进入
精卵融合: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核 融合,彼此的 染色体 会合
在一起
3.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 细胞核 融合。 4.结果。受精卵中的 染色体 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 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精子(父方) ,另一半来 自 卵细胞(母方)。
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通过减数分裂 产生的配子种类就更多了。
二、受精作用
结合教材第 27 页图 2-7,阅读相关内容,分析受精作用的过程、实 质,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1-2受精作用

第2章· 第1节·二
红对勾系列丛书
解析:由减数分裂的过程可知,卵细胞核和精子核
中都含有体细胞核一半的遗传物质,而卵细胞中含有较 多的细胞质,保证了受精卵正常发育的营养物质,精子 中含有较少的细胞质,所以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 卵细胞。 答案:B
第2章· 第1节·二
红对勾系列丛书
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2章· 第1节·二
红对勾系列丛书
(3)卵细胞与精子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__有关,当卵细胞与精子识别并结合后, 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形成受精膜,其重要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章· 第1节·二
红对勾系列丛书
(4)受精过程使得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速率
第2章· 第1节·二
红对勾系列丛书
(1)____________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基因
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____________段,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_段(用图中的 字母表示)。 (2)____________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其中间期 在____________段(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第2章· 第1节·二
红对勾系列丛书
2.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 受精卵 的过程。 (2)过程:精子 头部 进入卵细胞,尾部 留在外面; 卵细胞的 细胞膜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 精子再进入;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在一起, 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第2章· 第1节·二
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 )
第2章· 第1节·二
课时作业1:2.1.2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答案 B解析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的两极,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三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 B.1、3C.1、3或2、4 D.1、4或2、3答案 C解析此卵原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得到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若第一极体染色体组成为1、3,则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就为2、4,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也是2、4。
同理,若第一极体染色体组成为2、4,则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组成就为1、3,由它分裂得到的第二极体和卵细胞染色体组成都为1、3。
所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有1、3或2、4两种情况。
3.(2019·山西运城一中高二月考)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数量之比为()A.1∶1∶2∶4 B.1∶1∶1∶2C.1∶1∶4∶4 D.1∶1∶1∶1答案 D解析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为: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题组二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4.(2018·陕西西安铁一中期末考试)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目相等B.卵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了2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C.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D.卵细胞含有的四分体数目是卵原细胞的一半答案 D解析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均产生4个子细胞,A正确;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细胞质都不均等分裂,B正确;精子成熟过程中需要经过变形,C正确;卵细胞和卵原细胞均不含有四分体,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2.1知识点2____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 (1)概念: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 受精卵的过程。 提示:卵细胞和精子依靠细胞膜外面的糖蛋白相互识 别。
(2)过程:如图所示。
①精子和卵细胞互相识别; ②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③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 再进入;④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 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受精卵的特点 ①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的 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②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 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警示: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 方的说法是错误的。
(4)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的进化;对于维持各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 十分重要的。
说明:当强调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数为1个时,则要按 以下实际情况来考虑:①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 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4个精子,2种类型。②个卵细 胞,1种类型。
(2)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 换,将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更多。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②受精卵形成后,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 中的数目。
③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 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又具有随机 性,所以同一双亲的后代也必然出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 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知识点2 受精作用
要点归纳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 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 2n种类型的配子。如人含23对同源染色体,那么人能形成精 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组合类型为223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受精卵
2 1´
1 2´
受精作用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 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受精卵
2 1´
G
有丝分裂后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A
减Ⅱ前期
B
有丝中期
C
有丝前期
D
有丝末期
E
减Ⅱ中期
F
减Ⅱ末期
G
减Ⅱ前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受 精 作 用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
3、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4、受精过程使卵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受精卵的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受精作用过程 精子
卵细胞
卵细胞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1 2´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 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之 卵细胞。
受精作用
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 精子进入卵细胞(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
精核和卵核的融合Leabharlann 受精作用的实质) 受精卵染色体特点:
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 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之卵细胞。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 不同?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受精卵中的遗传组成不同呢?
模型建构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精子4个,类型有 2 种;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1个,类型有1 种; 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 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模型建构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如果四分体时发生 交叉互换,一个精 原细胞产生4种类 型配子。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受精过
程
一双亲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原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 换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
1、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 生殖的优越性; 2、有利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意义。
21三体综合征形成
细胞分裂图形判定
A
有丝分裂前期
B
减Ⅰ前期
C
减Ⅱ前期
D
有丝分裂中期
E
减Ⅰ中期
F
减Ⅱ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