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湖南省浏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4级浏阳一中高一年级期中联考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王周凯审题人刘锐刚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率即为平均速度的大小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均速度2.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出,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4.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判定下列哪个过程是伽利略的探究过程(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5.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 =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θ,由公式a =tanθ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7.某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100N 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45cm ;受到15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50cm 。
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物理

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物理时间:90分钟分值:11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里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2、在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的条件下,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碰撞时间极短)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
以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0mB.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C.小球弹起到最大高度的时刻t2=0.80 sD.空气阻力与重力的比值为1∶5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由轻质弹簧相连,在恒力F作用下,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突然撤除恒力瞬间,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 B=aB.a A =2g+a,a B=aC.a A =a B=gD.a A=2g+a,a B=04、据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张辛欣)1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返回器经历了数天的太空之旅后平安回家,标志着探月工程全面转入无人自主采样返回新阶段。
中国探月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分三个实施阶段:“绕”“落”“回”三步走。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物理】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2016届高二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十二月联考物理试卷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聂正国审题人:陈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科学家在电磁学中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B. 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且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D.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2、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 将通电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的-倍D. 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所以安培力永不做功3、如图所示,处于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与水平方向成15°角,AB直线与强场E互相垂直。
在A 点,以大小为v°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下落一段距离过C点(图中未画出)时其速度大小仍为V o,在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B. 电场力做的负功C. 小球机械能增加D. C点可能位于AB直线的左方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两极板的间距为d,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电容为C,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为0,平行板中间悬挂了一个带电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大d,则$减小,0减小B. 若增大Q则$减小,0不变C. 将A板向上提一些时,$增大,0增大D. 在两板间插入云母片时,则 $减小,0不变5、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ABCD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a、b、c分别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v a、v b、v c从A点沿图示方向射入该磁场区域,经磁场偏转后粒子a、b、c分别从BC边中点、CD边中点、AD边中点射出。
若t a、t b、t c分别表示粒子a、b、c 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高一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题只有唯一答案,每一小题4分,共28分〕1.〔4分〕如下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平均速度C.时间D.路程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根据有无方向确定.解答:解: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B、平均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故B正确.CD、时间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D错误.应当选:B.点评:对于矢量与标量,要掌握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如此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如此.2.〔4分〕如图,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作用于同一点O,如此合力最小的是〔〕A.B.C.D.考点:力的合成..分析:三力合成时,假设合力能为零如此三力可以组成三角形,分析题中数据可知能否为零;假设不为零,如此进展两两合成,从而分析最小的可能情况.解答:解:A、将相互垂直的F进展合成,如此合力的大小为,再与第三个力F合成,即有合力的大小为;B、将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如此合力为0,再与第三个力F合成,如此有合力大小为F;C、将任意两力进展合成,可知,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D、将左边两个力进展合成,再与右边合成,如此有合力的大小;故C正确,ABD均错误;应当选C.点评:考查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并表现如何选择两力合成的技巧,同时要学生会画合成与分解的力图产.3.〔4分〕〔2009•淄博模拟〕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A.v B.v C.v D.v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分别根据求出两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根据总位移和总时间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物体的总位移x=,如此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A、B、C错误.应当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能灵活运用.4.〔4分〕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坡向上减速运动,经4s又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如此物体的加速度为〔〕A.10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B.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2.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D.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注意4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答:解:因为4s后的速度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相等,可知方向不可能与初速度方向一样,而是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如此物体的加速度a=,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下.应当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5.〔4分〕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把其中一个向东的6N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如此它们的合力为〔〕A.0B.6N 向南C.6N,方向南偏西45°D.6N,方向南偏东45°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如此图解法专题.分析:因物体两力而平衡,将一个正东6N的力改为正南方向,即可看成两个大小相等,相互垂直的两力的合成.解答:解:由题意知,两力的大小为6N,方向相互垂直,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由勾股定理可得,合力大小为:F=6N;方向为两力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即西偏南45°;应当选:C.点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依据为等效性,故在解题中应明确等效替代的作用,再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求解即可.6.〔4分〕〔2015•遂宁模拟〕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s时追尾C.在t=3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当两车通过的位移之差等于30m时,两车会发生追尾.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进展分析.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t=3s时,b车的位移为:s b=v b t=10×3m=30ma车的位移为s a=×〔30+20〕×1+×〔20+15〕×2=60m如此s a﹣s b=30m,所以在在t=3s时追尾.故C正确.应当选C点评:解答此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进展求解,属于基此题.7.〔4分〕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在它们落地之前,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一样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甲乙经过同一高度处,它们的速度一样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分析判断.解答:解:A、两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v=gt知,在同一时刻速度大小相等,故A错误.B、根据v=知,下落1m时,两物体的速度一样,故B正确.C、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D、甲乙经过同一位置时,下落的高度不同,根据v=知,速度不同,故D错误.应当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分析求解,根底题.二、多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每一小题4分,共20分〕8.〔4分〕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下列图,三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一样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一样C.三个质点平均速度的方向不可能一样D.三个质点的瞬时速度有可能一样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一样,但路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解答:解:A、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与时间都相等,故平均速度一样,故A正确;B、曲线运动中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向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一样,故物体A与物体C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故B错误;C、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一样,位移一样,故平均速度方向一样,故C错误;D、瞬时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故B质点从N到M的瞬时速度方向可能一样,故D正确;应当选:AD点评:此题关键要明确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9.〔4分〕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如此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考点:胡克定律..分析:利用传感器进展弹力与弹簧形变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使实验更加准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胡克定律正确分析乙图,得出弹力与形变量之间关系等信息.解答:解:A、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k〔l﹣l0〕=kx,即弹簧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与弹簧长度不成正比,故A错误.B、根据胡克定律知,△F=k△x,如此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力增加量成正比,故B正确.C、在弹力与弹簧形变量图象上,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由此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故C正确;D、由于图象斜率不变,因此由实验可知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故D正确.应当选:BCD.点评:通过实验、图象考查了对胡克定律的理解,角度新颖,是一道好题.10.〔4分〕〔2013•某某县模拟〕如下列图,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0;再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再分析其受到的摩擦力和F是否会发生变化;解答:解: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B正确;C、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力F可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应当选BC点评: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等于物体重,物重变大、摩擦力变大,这是此题的易错点.11.〔4分〕如图,一个重为10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6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值可能为〔〕A.5.0N B.5N C.10N D.10.0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图解法分析什么条件下拉力F最小.再根据平衡条件求解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解答: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图解法可知,当拉力F与细线垂直时最小.根据平衡条件得F的最小值为:F min=Gsin60°=10×N=5N,当拉力竖直向上时,拉力最大,此时绳子拉力为零,F=G=10N故AC错误,BD正确.应当选:BD.点评:此题是物体平衡中极值问题,难点在于分析F取得最小值的条件,采用作图法,也可以采用函数法分析确定.12.〔4分〕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静止在如下列图的位置,需用一个水平推力F作用于球上,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球受到的重力为G,竖直墙对球的弹力为N1,斜面对球的弹力为N2,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N1一定小于F B.N2一定大于N1C.N2一定大于G D.F一定小于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球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结合几何关系分析求解.解答:解:A、B、C、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1+N2cos45°=FN2sin45°﹣mg=0解得N1=F﹣mgN2=mg故A正确,B错误,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的平衡关系无法判断N1、N2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应当选AC.点评:此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13.〔4分〕如下各个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法的是C,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D〔填序号〕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关系C.探究求合力的方法D.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专题:实验题.分析:物理学的开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解答:解: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使用了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B、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关系使用了作图法,C、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关系使用了等效法,D、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C,D点评:物理学的开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14.〔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1〕某同学保持小车合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作出的a﹣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F=2.5N,当小车的质量为M=5kg时,它的加速度a=0.5m/s2.〔2〕如图2〔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F图线,明确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 2〔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拟其大小.小车与沙子的质量不同,且m乙<m丙.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恒力F的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质量M=5kg时的加速度.〔2〕结合拉力不等于零时加速度仍然为零确定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a﹣F图线的物理意义,从而进展比拟.解答:解:〔1〕图线的斜率等于恒力F的大小,即F==2.5N,如此物体的质量M=5kg时,它的加速度a===0.5m/s2.〔2〕当F不等于零时,加速度仍然等于零,物体还未开始加速运动,知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将木板倾斜平衡摩擦力或将倾角调大一些.〔3〕a﹣F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可知两同学做实验时选择物体的质量不同,乙图线的斜率大于丙图线的斜率,如此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答案为:〔1〕2.5;0.5;〔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3〕〕小车与沙子的质量不同,且m乙<m丙点评:明确实验原理,加强根本物理知识和根本规律在处理实验中的应用.此题考查了实验须知事项与实验数据处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根底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步骤,只写最终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从离地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落地过程中完成最后180m的时间.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下落的时间.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最后180m前的运动时间,从而得出完成最后180m的时间.解答:解:〔1〕由得:t=,〔2〕h1=500﹣180m=320m如此有:,所以有:△t=t2﹣t1=10﹣8s=2s.答:〔1〕经过10s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落地过程中完成最后180m的时间为2s.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根底题.16.〔10分〕如下列图,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sin37°=0.6,cos37°=0.8,g取10m/s2〕〔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2〕假设改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如此拉力是多少?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由于μ>tanθ,物体静止在斜面时,受力分析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2〕受力分析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拉力.解答:解:〔1〕静止在斜面上,沿斜面方向:f=mgsinθ=0.6mg=30N,方向沿斜面向上〔2〕当物体匀速上滑时:F=mgsinθ+μmgcosθ=62N答:〔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30N;〔2〕假设改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如此拉力是62N点评:此题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物体恰好匀速下滑的临界条件是μ=tanθ.17.〔10分〕如下列图,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与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质量m=2kg,斜面倾角α=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体的质量M=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g取10m/s2〕求:〔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小球和斜面均处于平衡状态,分别对小球和斜面受力分析应用合成或分解即可解决.解答:解:〔1〕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合成如图:由平衡条件:F′=mg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N与F′夹角为30°,T与F′夹角也为30°故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连接对角线便可找出直角三角形:由:cos30°=得:T=mg=N〔2〕再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水平方向受绳子拉力的分力与摩擦力而处于平衡;故摩擦力f=Tsin30°=N;答:〔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为N;〔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N和方向向左.点评:对小球和斜面进展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或分解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选择好适宜的研究对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8.〔12分〕一物块质量m=1kg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如下列图的力F的作用在水平面内运动,力F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规定向东为力F的正方向,求:word〔1〕第1s内和第2s内的加速度大小〔2〕t=8.5s时物块离开出发点的位移大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分段先求加速度,再由位移公式求出各段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最后加在一起即可求总位移.解答:解:〔1〕由图象知:a1===2m/s2a2==1m/s2〔2〕1s末速度υ1=a1t1=2m/s2s末速度υ2=υ1﹣a2t2=1m/s3s末速度υ3=υ2+a1t3=3m/s4s末速度υ4=υ3﹣a2t4=2m/s依此得:υ8=4m/s=5m/s画出υ﹣t图如图:由图计算每秒内的位移:x1=1m x2=1.5m x3=2m x4=2.5mx5=3m x6=3.5m x7=4m x8=4.5m最后的8s﹣8.5s内位移:△x=所以x=x1+x2+x3+x4+x5+x6+x7+x8+△x=24.25m答:〔1〕第1s内和第2s内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2m/s2,1m/s2〔2〕t=8.5s时物块离开出发点的位移大小24.25m- 11 - / 11。
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浏阳一中2015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总分:100分时间: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质点D、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则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2.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 小时D.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质量、位移5.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 km/h,B.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 km/hC.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100 km/hD.小球在第3 s末的速度为6 m/s6.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一定很大B.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OC.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的快D.只要有加速度,速度就会不断增加7.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B .质点C 的平均速度最小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8.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x 2212112t t t t t t +-∆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每题4分,共16分)9.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 .一辆汽车在校门前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为9m ,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s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这辆车车速为12m/sB . 这辆车车速为6m/sC . 这辆车没有违章超速D . 这辆车违章超速10.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t =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B 、t =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 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速度变化率比减速过程的速度变化率大11.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等于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等于2: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等于1:212.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根据此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t1内做加速运动,在t1~t2内做减速运动B、物体t1时刻前后的运动方向相反C、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在0~t1的平均加速度小于在t1~t2的平均加速度三、填空、实验题(共8空,每空2分,共16分)13.某学生朝正东方向将足球踢出20m,又被另一同学向正南方向踢出15m,足球经过的路程为m,足球的位移大小是m。
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市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高一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题只有唯一答案,每小题4分,共28分)B进行合成,则合力的大小为合力的大小为则有合力的大小;3.(4分)(2009•淄博模拟)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分别根据求出两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根据总位移和总时间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能灵活运用.4.(4分)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坡向上减速运动,经4s又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4分)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把其中一个向东的6N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N6N6.(4分)(2015•遂宁模拟)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7.(4分)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知,下落v=二、多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每小题4分,共20分)8.(4分)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4分)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0.(4分)(2013•临沭县模拟)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1.(4分)如图,一个重为10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6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值可能为()5N=Gsin60°=10×N=512.(4分)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需用一个水平推力F作用于球上,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球受到的重力为G,竖直墙对球的弹力为N1,斜面对球的弹力为N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g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13.(4分)下列各个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法的是 C ,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D (填序号)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关系C.探究求合力的方法D.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14.(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1)某同学保持小车合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作出的a﹣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F= 2.5 N,当小车的质量为M=5kg时,它的加速度a= 0.5 m/s2.(2)如图2(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F图线,表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 2(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小车及沙子的质量不同,且m乙<m丙.=2.5Na==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步骤,只写最终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从离地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落地过程中完成最后180m的时间.得:,则有:16.(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sin37°=0.6,cos37°=0.8,g取10m/s2)(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2)若改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拉力是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与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质量m=2kg,斜面倾角α=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体的质量M=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g取10m/s2)求:(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mg=f=Tsin30°=)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为)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18.(12分)一物块质量m=1kg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力F的作用在水平面内运动,力F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规定向东为力F的正方向,求:(1)第1s内和第2s内的加速度大小(2)t=8.5s时物块离开出发点的位移大小.==2m/s=1m/sx=。
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数学(理)

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数学(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0a b >>,0c d >>,则一定有( )A .a b d c > B . a bd c< C . b a d c < D . b a d c > 2.已知向量)5,3,2(-=a 与向量),,4(y x b -=平行,则,x y 的值分别是( ) A .–6和10B .6和10C .–6和-10D . 6和-10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3a =,611a =,则7S 等于( )A .13B .35C .49D .634.已知命题,:R x p ∈∃使;25sin =x 命题R x q ∈∀:,都有012>++x x 。
给出下列结论:①命题""q p ∧是真命题; ②命题""q p ∨⌝是真命题; ③命题""q p ⌝∨⌝是假命题; ④命题""q p ⌝∧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5.已知命题265:x x p ≥-,命题2|1:|>+x q ,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要制作一个容积为4 m 3,高为1 m 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则该容器的最低总造价是( ) A .160元B .80元C .240元D .120元7. 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到双曲线2213yx -=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A .12B C .1 D8.已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021y x y x ’则y x z -=2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1,2]C .[1,3]D .[0,2]9.已知数列{}n a 中,11,a =前n 项和为n S ,且点*1(,)()n n P a a n N +∈在直线10x y -+=上,则1231111nS S S S ++++= ( ) A.21n n + B. 2(1)n n + C. (1)2n n + D.2(1)n n + 10.若直线4=+ny mx 和⊙O ∶422=+y x 没有交点,则过),(n m 的直线与椭圆14922=+y x 的交点个数( ) A .至多一个 B .2个 C .1个 D .0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位置上。
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高一 上学期物理12月月质量检测考试及答案

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6.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D.在d点A受B的摩擦力向右
4.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A.15 m/sB.20 m/s
C.25 m/sD.30 m/s
5.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C.飞船在绕地球匀速运行时,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
D.火箭加速上升时,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
10.如图所示,一电梯在缆绳的拉动下向下做减速运动,则()
A.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Fra bibliotekB.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与人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由于缆绳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高一 上学期物理12月月质量检测考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载重汽车重心的位置与装货多少和货物放置位置有关
C.用GPS确定远洋巨轮在大海中的位置,不可以把远洋巨轮看成质点
D.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题只有唯一答案,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速率 B.平均速度 C.时间 D.路程 2.如图所示,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作用于同一点O ,则合力最小的是( )3.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t 2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vB.23vC.34vD.56v 4.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沿光滑斜坡向上减速运动,经4 s 又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10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B .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C .2.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D .05.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把其中一个向东的6N 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则它们的合力为( )A 、0B 、6N 向南C 、26N ,方向南偏西450C 、26N ,方向南偏东4506.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 =5 s 时追尾C .在t =3 s 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7.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 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 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各自下落1 m 时,它们的速度相同C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 .甲乙经过同一高度处,它们的速度相同二、多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每小题4分,共20分)8.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B 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C .三个质点平均速度的方向不可能相同D .三个质点的瞬时速度有可能相同9.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 .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D .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10.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 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 可能不变D.水平力F 必须逐渐增大11.如图,一个重为10N 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 点,现在用力F 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6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 ( )A 、5.0NB 、35NC 、310ND 、10.0N12.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需用一个水平推力F 作用于球上,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
设球受到的重力为G ,竖直墙对球的弹力为N 1,斜面对球的弹力为N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1一定小于FB .N 2一定大于N 1C .N 2一定大于GD .F 一定小于G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 13.(4分)下列各个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法的是( ),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填序号) 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B.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关系C.探究求合力的方法D.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14.(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1M关系图(1)某同学保持小车合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作出的a象如右图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F=________N,当小车的质量为M=5 kg时,它的加速度a=________m/s2.(2)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F图线,表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 __ ____.(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 (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步骤,只写最终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从离地500 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落地过程中完成最后180m的时间;16.(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sin37°=0.6,co s37°=0.8, g取10 m/s2)(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2)若改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拉力是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与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质量m=2 kg,斜面倾角α=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体的质量M=3 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g取10 m/s2)求:(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8.(12分)一物块质量m=1kg 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力F 的作用在水平面内运动,力F 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规定向东为力F 的正方向,求: (1)第1s 内和第2s 内的加速度大小 (2)t =8.5s 时物块离开出发点的位移大小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题只有唯一答案,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B )A.速率 B.平均速度 C.时间 D.路程 2.如图所示,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作用于同一点O ,则合力最小的是( C)3.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t 2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D ) A .vB.23vC.34vD.56v 4.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沿光滑斜坡向上减速运动,经4 s 又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C )A .10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B .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C .2.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D .05.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把其中一个向东的6N 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则它们的合力为( C )A 、0B 、6N 向南C 、26N ,方向南偏西450C 、26N ,方向南偏东4506.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 =5 s 时追尾C .在t =3 s 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7.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 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 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各自下落1 m 时,它们的速度相同C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 .甲乙经过同一高度处,它们的速度相同二、多项选择题8.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B 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C .三个质点平均速度的方向不可能相同D .三个质点的瞬时速度有可能相同9.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D)A .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 .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D .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10.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 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 可能不变D.水平力F 必须逐渐增大11.如图,一个重为10N 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 点,现在用力F 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6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 ( BCD )A 、5.0NB 、35NC 、310ND 、10.0N12.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需用一个水平推力F 作用于球上,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
设球受到的重力为G ,竖直墙对球的弹力为N 1,斜面对球的弹力为N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 .N 1一定小于FB .N 2一定大于N 1C .N 2一定大于GD .F 一定小于G一、 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 13.(4分)下列各个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法的是( C ),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D )(填序号) 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B.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关系C.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D.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 14.(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1M关系图(1)某同学保持小车合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作出的a 象如右图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F =___2.5_____N ,当小车的质量为M =5 kg 时,它的加速度a =___0.5_____m/s 2.(2)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 -F 图线,表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未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 __ ____.(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 -F 图线如图 (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 质量不同M 乙 < M 丙二、 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步骤,只写最终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从离地500 m 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取g =10 m/s 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落地过程中完成最后180m 的时间 ; 解:(1)由s t gt h 10212==得 (2)h 1=500-180(m)=320m s t gt h 8211211==得 ∴△t=t 2-t 1=2s 评分:每问4分,共8分,其中公式2分,计算结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