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

合集下载

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讲解

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讲解

物体的颜色
观察彩色图片
研究表明,当白光照射在物体上时, 有的色光被物体反射; 有的色光被物体吸收; 若物体是有色透明的,则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
观察与思考(三)
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周围的 物体,看到的颜色与原来物体的颜色一 样吗?
• 用红色玻璃观察图片的红色,观察到_红__色; 用红色玻璃观察图片的绿色,观察到_黑__色;
3、光的三原色是__红_、__绿__、__蓝___
学案P60
【巩固拓展】(中考链接)
• (2012上海)以下各种单色光中,
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 A. 红光
B. 橙光
• C. 黄光
D. 紫光
• (2010•广州)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 ( )
•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思维训练1: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他看到的是蓝__色__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纸,他看到的是__黑__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 的颜色决定的
2、在无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上追光灯
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
身上,这时观众看到她 ( A、全身都是红色
C)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绿色
不透明物体能反射 相同颜色的 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 决定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__透__过__的__色__光___决定 无色透明物体能让___所__有__的__色__光___通过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 决定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的色彩_颜色》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的色彩_颜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_颜色》。

本节课主要介绍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光的色散现象以及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以及光的色散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以及光的色散现象。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红色、绿色、蓝色透明塑料片、白色光束、三棱镜、实验器材一套。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颜色现象,如彩虹、彩色电视等,引导学生关注颜色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色光的三原色利用红色、绿色、蓝色透明塑料片覆盖在白色光束上,让学生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引导学生认识色光的三原色。

(2)颜料的三原色展示彩色画作,让学生观察到画家是如何通过混合红、黄、蓝三种颜料来得到其他颜色的,引导学生认识颜料的三原色。

(3)光的色散现象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让学生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颜色相关的实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草地是绿色的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完成实验记录表中的内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光的色彩_颜色1.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3. 光的色散现象:白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

答案:1. 天空是蓝色的,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作用较强,所以天空呈现出蓝色。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课时 光的色彩 颜色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课时 光的色彩 颜色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课时光的色彩颜色填空题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答案】②③④;①⑤【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光源的理解,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解:太阳本身能发光,萤火虫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也能发光,蜡烛的火焰本身也能发光,这些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宝石也是反射光,电影银幕也是反射光,这些不是光源.太阳、萤火虫是天然光源;烛焰是人造光源.故答案为:②③④;①⑤填空题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现象,该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答案】绿;色散;牛顿【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我们对色光三原色的认识、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来作答.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色散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故答案为:绿;色散;牛顿.填空题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 红色【解析】试题分析:太阳光是混合光,照在三棱镜上就会发生光的色散,出现光谱,根据光谱上各种色光的顺序来作答;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解: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就会发生色散,形成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谱;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各种色光,所以我们看到光屏上红光照射的地方是红色的,其余的地方是黑色的.故答案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红色、黑色.填空题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色,裙子是____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按光束的形状可把光源分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

电灯是点光源,手电筒是平行光源。

2、光的色散让一束白光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射后照到白屏上,出现了一条不同颜色依次排列的彩色亮带,这条亮带叫做光谱。

这种现象叫色散(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这个现象的产生说明:(1)白光不是单色的;(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红色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各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列。

3、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4、物体的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各种色光都能透过的物体是无色。

(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将各种光全反射的物体是白色;将各种色光全吸收的物体是黑色的。

例如: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3)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5、光具有能量:光所具有的能量叫光能。

例如,太阳能。

补充:(1)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2)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

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频率在3 x1011Hz到3.9 x 1014Hz之间,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热效应;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吸收红外线,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后温度升高。

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

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一、光源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等)、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发生的原因:不同颜色的光穿过三棱镜时的偏折角度不同,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光偏折程度最大。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拓展: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称为单色光,光的色散分解出的七色光都是单色光;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3.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日晕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三原色光本身是不能用其他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等量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白光。

光的三原色颜料三原色拓展: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其他颜料的颜色可以由这三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光的三原色的应用:手机、电视屏幕手机、电视屏幕是由若干个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都由红、绿、蓝三色发光点组成,这些发光点在电路的控制下发出不同强度的三原色光,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三、物体的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透明体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四、光能光具有能量。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内(热)能。

【易错点】1.月亮等自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高中物理 3.1光的色彩颜色

高中物理 3.1光的色彩颜色
B. 红色光通过棱镜后能分解为其他色光 C. 白色光是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复色光 D. 黑色光也是复色光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的,我们可以让白光通过______ 使其色散,如果用白屏接收的话, 在白屏上会呈现一条彩色的光带, 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
3. 太阳光照射到红纸上呈________色, 红光照射到白纸上呈_______色,黄光 照射到红纸上呈________色。这些现象 都表明了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跟物体颜 色________的光,吸收___________ 的光。
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
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 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 纸,他看到的纸的颜色应 是( )
A. 白色 B. 彩色
C. 红色 D. 黑色
三、物体的颜色
*小知识:
眼睛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 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照到眼睛里

反射

吸收
透过

*光照射到物体上时: 一部分被物体反射; 一部分被物体吸收; 若物体是透明的,则一部分被物体透过.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是由它 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 本身相同颜色的色光,而吸 收与其不同颜色的色光。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
一、光源: 自身发光的物体
太阳、萤火虫、月亮、 火把、蜡烛、电灯 燃烧的蜡烛 亮着的电灯 1.两个条件: ①自身 ②正在
2.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分解太阳光
太阳光
三棱镜
白光
二、光的色散 英 牛顿

第三章 光现象 知识点填空

第三章  光现象  知识点填空

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色彩1、太阳光是白色的光。

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

3、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条彩色的光带叫光谱。

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

4、光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因此光又叫光波。

5、三原色的光是指红、绿、蓝。

相同比例的三原色光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光是白光。

6、三原色的颜料是指红、黄、蓝。

相同比例的三原色颜料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颜料是黑色颜料。

7、生活中的光的色散现象有:(1)雨后的彩虹;(2)五颜六色的肥皂泡。

8、单色光是指只有1种颜色的光;复色光是指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光。

9、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现象说明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能力是不同。

(选填:相同、不同)10、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它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物体就是什么颜色。

物体是什么颜色,就只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11、黄色物体只能反射黄色光,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了。

1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光。

13、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光。

14、绿色的植物最不喜欢绿光,最喜欢除绿光外的其他光。

1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它能透过红光,它就是红色的。

什么颜色的透明物体就只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了。

16、能透过所有光的物体是无色色的。

蓝色玻璃最喜欢蓝光以外的其他光,最不喜欢蓝光。

17、为了探究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没有光,我们可以在红光和紫光以外各放一只温度计或一张感光胶片,如果温度计的温度升高了,或者感光胶片感光了,那么红光和紫光以外就有光。

18、探究结论是: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和紫外线。

19、红外线的作用有:(1)制成遥控器;(2)红外线照相机;(3)制成夜视仪;(4)探测病情;(5)制成红外线瞄准仪;(6)加热食物。

20、紫外线的优点是:(1)紫外线能消毒杀菌;(2)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用于验钞;(3)紫外线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合成维生素。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到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即红、橙、黄、绿、蓝、靛、紫。

2. 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或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3. 光的混合:了解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理解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以及光的混合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操作,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棱镜、太阳光、白色屏幕、彩色笔。

2.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实验器材,包括三棱镜、白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观察太阳光,提问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2. 实验操作:让学生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观察并记录。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光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讨论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4. 讲解:讲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光的混合原理。

5. 实践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观察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颜色。

六、板书设计光的色散现象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光的混合原理七、作业设计1. 描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过程。

2. 解释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3. 举例说明光的混合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理解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以及光的混合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
一、教析分析指导
1、教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光学部分的首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对比和光具有能量。

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进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的探究。

难点:光的色散的探究。

二、教学器材准备:
三棱镜、光源、投影器、光屏、红、绿、蓝玻璃纸、电筒等。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声现象和物态变化两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讨论的习惯,但对光现象的认知比较浮浅,学生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时对仪器的使用和调整及实验条件的控制等,教师要适时指导。

四、教学模式:阅读、讨论、探究。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知道白光是由红、橙、绿、青、蓝、紫七种色组成的,了
解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

②知道光具有能量。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能
力。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对比法研究光的与颜料的混合
的不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
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发光体的名称和它们的颜色,从而引出本节的课题:光
的色彩、颜色。

学生讨论回答。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54页的发光物体,并按照光源的种类进行
分类;阅读信息快递。

2、活动3.1 分解阳光。

设置情境: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彩虹的图象,提醒学生观察彩虹的颜色与太阳光的颜色,并进行比较,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

(说明:若无彩
虹的视频材料,可用人工造虹的方法替代)
提出问题:太阳光的白色的,而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猜想:太阳光可能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或课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比较各组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修正。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修正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观察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

归纳结论: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评估交流:学生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彩虹的色光组成;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注意:①若无三棱镜可自制水棱镜或冰棱镜替代。

②若遇到阴天或阳光不够强烈的情况,也可在室内用日光灯、大
功率白炽灯或投影器射出的光束代替阳光作为实验光源进行光
的色散实验。

③当光屏与棱镜的距离变小时,光谱带的亮度提高,但光谱的范
围却变得狭窄一些,所观察的各种色光纪念在一起,不够清晰;
如果距离调大一些,则光谱带可展宽一些,各种色光分开得清晰
一点,但整个图样的亮度变暗,一般以相距40cm左右为宜。

)3、活动:3.2 色光的混合
观察现象: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图片或周围的景物,再换用其它颜色的玻璃纸进行观察。

提出问题:你所看到的还是原来的颜色吗?
猜想:当白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验证猜想:①、请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电筒上,并照射到屏幕上,观
察所看到的颜色。

②、请把红、绿、蓝任意色两种色光混合射到白纸上,相互重
叠区域是什么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

信息快递:学生阅读三原色的概念。

归纳结论:①、透明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②、不同的色光混合能产生其它颜色。

(注意:透明体透过与其颜色相同色光的实验中,光源本身的亮度和发出的光束与白光的接近程度,亮度越高,光色越接近于白光,效果越好;所用玻璃纸颜色要纯正,条件允许时,最好采用专业摄影滤色镜。


4、活动3.3 颜料的混合
首先请班上同学讨论绘画的调色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完成颜料三原色的混合,得出结论;阅读信息快递;对比色光和颜料混合的区别,并学会用对比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5、关于“光具有能量”的教学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讨论范例中光照射产生的变化,使学生联想到光具有能量,并有能量转化的初步意识;阅读P78页信息库中关于太阳能的阅读材料。

(三)、小结:引导学生阅读P76页信息库1、2、3部分内容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四)、课堂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__________实验计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_______色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4、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白色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
上,树叶上呈_________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_____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色.
5、根据信息库中的色光混合原理图回答:如将红色光与青色光混合,会是什么
光?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实践活动:P52“WWW“①②③
探究活动:P52“WWW“④
七、作业辅导和批改:
1、作业指导:
实践活动:①建议学生绘制表格,列举各滤色镜的种类、作用,拍摄
效果等。

实践活动:③提示学生人工造虹时,应使水雾细小,且背光观察。

2、批改:不要只注重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进行活动
时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