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合集下载

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光的色彩颜色教案《光的色彩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 使学生了解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规律。

3. 使学生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光的色散现象。

2. 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光的色散现象。

2. 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彩虹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光的色散现象。

2. 新课教学(1)光的色散演示实验: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让学生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光的三原色讲解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演示实验:用红光、绿光、蓝光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得出结论:光的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

(3)物体的颜色演示实验:将红色、绿色、蓝色透明塑料片放在白光下,观察透过塑料片的光的颜色。

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演示实验:将红色、绿色、蓝色不透明纸贴在白光下,观察纸的颜色。

得出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5.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规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
投影显示导图及日记
2、你还有哪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1、观察图4-1到4-6并提问
你发现什么共同点?都有自身发光的物体
2、分解太阳光
师提出问题:17世纪前,人们以为白色
的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
教师指导窗户旁边的学生用镜子将阳光引入室内,提问:阳光是由几种色光构成的?
师生交流:分析讨论实验结论,并举例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4、观察颜料的混合
色光可以进行混合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美术课上用的颜料是否也可以混合并调出不同的色彩。
教师指导学生在调色板上将颜料充分调和,并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观察重叠区域(洗净毛笔)
5、光具有能量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身边事例,师生共同讨论光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交流,通过协作探究解决心中疑问。
教师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释色散现象。
3、观察色光的合成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为了美观常在玻璃上帖上带有色彩和图案的玻璃纸。提出新的问题:当白光通过红色(或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光源:蜡烛、电灯、萤火虫
非光源:月亮、放电影时的荧幕
学生通过三棱镜观察白纸上的光斑
回答:一束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课题
一、光的色彩颜色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白光可分为七色光,了解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与颜料混合的不同。
2、体验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过程。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颜色之迷的兴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

The crisis not only brings trouble, but also contains unlimited business opportunitie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七色光1【设计意图】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阳光照射在水面或一些金属器皿上,会映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而且随着水面的波动及器皿的移动,光也随之闪动,对此现象幼儿十分感兴趣。

因此我设计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验,从而了解光的现象产生以及光的利用。

【活动目标】1、在实验、观察中认识光的七种颜色,从而对光的现象产生兴趣。

2、培养独立操作的能力。

3、学习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种事物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1、一张大的彩虹图。

2、三棱镜、平面镜、大碗(装上水);剪刀、七色盘、小棍、透明胶;吹泡泡的工具每人一套。

3、相关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一、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1、你看见过什么颜色?2、你知道光是什么颜色?3、猜猜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光的颜色?二、实验:七色光。

实验一:美丽的光。

1、用三棱镜的平面对着太阳,可看见光透过三棱镜后折射在白纸上的各种色彩,从而了解光的颜色。

2、大碗里装上水,将镜子斜放在碗里,让阳光透过水照在镜子上并反射到白墙上,能看到七色的彩虹。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光的颜色。

实验二:吹泡泡。

1、引导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在太阳光下呈现出哪几种颜色?2、人造彩虹:艳阳下,捏住水管口,使水呈雾状喷向天空出现彩虹,观察其颜色。

实验三:七色转盘。

1、师:你们看,这个圆盘静止时有哪几种颜色?他们的颜色有什么区别?如果让这些圆盘转动起来,会出现什么颜色呢?看看不同图案的转盘转起来有没有不同的色彩。

2、幼儿边玩转盘边思考:当七色转盘转动时我们的眼睛看见什么颜色?为什么?3、教师小结:光有七种颜色,当它们一起飞快转动时我们会看到白色的光。

3.1光的色彩颜色教案(原卷版+解析)

3.1光的色彩颜色教案(原卷版+解析)

Chapter 31 光的色彩颜色[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2.掌握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3.利用色散知识解释常见现象;1.光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作。

2.分类:光源分为光源和光源。

3.天(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4.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等。

5.光的色散现象: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被分解成七种色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从上至下依次是,说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6.光的三原色;、、叫作光的三原(基)色。

7.色光的混合: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自身却无法用其他的色光混合得到。

8.物体的颜色: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色光决定的。

当白光照在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

比如白光照射在红色的图片上时,红色的部分反射光而吸收色光,因此我们看到这部分为红色。

9.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他色光;一、光源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二、光的色散第三章光现象1.概念: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插图片)2.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如雨后的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在阳光下肥皂泡变成彩色等等都是光的色散实例,其原因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形成的。

3.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4.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5.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三、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其中也包括白光。

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

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

光的色彩颜色教案教案标题:光的色彩-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色彩以及颜色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识别并区分常见的颜色。

3. 探索颜色的形成原理以及与光的关系。

教学资源:1. 彩色纸、彩色笔、彩色玻璃片等。

2. PPT或者投影仪。

3. 实验器材:白色光源、棱镜、白纸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PPT或者投影仪展示一些具有鲜明颜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吗?”知识讲解:2. 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介绍光的色彩以及颜色的基本概念。

解释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不同波长的光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彩色的物体,而不是无色的?4. 介绍颜色的形成原理:物体表面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而反射其他波长的光所形成的。

实验探究:5. 进行实验,使用白色光源和棱镜。

将白色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光谱中的颜色顺序。

6.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会被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为什么这七种颜色的顺序是固定的?巩固练习:7. 分发彩色纸和彩色笔,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颜色笔在纸上绘制图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使用的颜色。

8.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颜色的形成原理。

总结回顾:9.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色彩与颜色的关系以及颜色的形成原理。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颜色现象,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

拓展延伸:1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光的色彩与颜色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艺术、设计、光学等。

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彩色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颜色的理解。

2. 收集一些彩色物体的图片,并写下你对这些颜色的感受和联想。

3. 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光的色彩和颜色的知识。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对颜色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对颜色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本概念。

2.使学生掌握光的色散现象及原因。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光的色彩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因。

2.难点: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颜色。

(2)提问:彩虹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2.探究光的色散(1)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2)演示实验: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分析实验结果: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说明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

3.光的颜色与物体颜色的关系(1)讲解物体颜色的成因:物体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举例说明: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3)讨论: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光的颜色有何关系?4.实践与应用(1)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光的色彩现象,如:晚霞、霓虹灯等。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的色彩现象?(3)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光的色彩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反思2.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实验操作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光的色彩和颜色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明确、论述有条理、合作意识等。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3.1 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 (4)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3.1 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 (4)

课题一、光的色彩颜色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知道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知道光的三原色;知道光具有能量。

2、能力目标:能进行光的色散实验的探究;会正确表达“光的色散”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归纳出结论。

3、情感目标:对光的色彩、颜色产生兴趣,能进行有关色光、物体颜色的交流与讨论。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难点:色光的混合;关键:组织好“分解太阳光”和“色光的混合”的探究活动。

实验准备平面镜、三棱镜、光屏、红绿蓝玻璃纸、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流程[新课引入] 教材P53 导图,介绍“光现象”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新课学习]提出问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光?——太阳光、电灯光、月光、闪电、烛光、萤火虫、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等。

在这些发光的物体中,有些是物体本身发出的,有些并不是它自身发出的。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思考:上述发光物体中哪些是光源?例:太阳、开亮的电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另:月亮、放电影的银幕、人眼、钻石……不是光源天然光源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光源生物光源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火焰、激光、开亮的电灯教材P54 图1、光的色散用平面镜将阳光反射到墙壁观察其色彩为白色思考:白色的阳光是否最单纯?探究活动:分解太阳光观察并交流,师生一起归纳得结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这一现象叫做光的色散,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此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

2、色光的混合探究活动:观察色光的混合看一看: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周围景物仍是原来颜色吗?猜一猜:当白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会看到什么颜色?试一试:发现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绿光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试一试:将任意两种色光投射到屏幕上,观察重叠区域的光斑颜色。

光的三原色大班教案

光的三原色大班教案

光的三原色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1、尝试学用两种颜色均匀地给一件事物涂色。

2、通过看图形颜色推理的方式,以及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知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乐意参与猜测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提供一张线条画操作材料,每组的操作材料可以不一样,例如:树叶、花朵、茄子、菠萝、裙子等,人手三支红、黄、蓝彩色笔。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图片:一片绿树叶、一片橙色树叶、一串紫色的葡萄。

活动过程:一、师生共同阅读图画故事《找朋友》,感知三原色的变化。

教师:红黄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蓝黄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红蓝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完整地讲述故事。

二、看图形颜色:猜一猜。

教师分别出示一片绿树叶、一片橙色树叶、一串紫色葡萄。

教师:它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绿树叶(橙树叶、紫葡萄)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三、幼儿操作活动《变一变》。

介绍变色要求:看一看操作材料上有什么?想一想,你想把它变成什么颜色?请你用两种颜色进行涂色,提醒幼儿不要涂到轮廓的外面。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进行语言指导。

四、让幼儿自主观看同伴的作品,请个别幼儿上来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是怎么变色的。

五、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并对幼儿积极认真参与的态度给予表扬、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光的色彩颜色(一)
教学目标:
⑴知道什么是光源,光源的分类。

⑵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⑶通过实验了解光的三原色,色光的混合。

教学重点:光源的理解,色散实验,理解白光是复色光。

教学难点:色光的混合实验
教具准备:三棱镜、光屏、光色散与合成演示仪、手电筒、红、绿、蓝色玻璃、白纸若干、多媒体设备
教案实施过程:
(一)预习作业的展示与交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在月亮、太阳、课桌、点燃的蜡烛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在太阳、闪电、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发光的水母、蜡烛光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见过光的色散现象吗?自己做做看:
①找一个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看一看,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会变成什么?
②含一口水,对着太阳,喷出雾状,看一看,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现象叫光的____ ___,由此可见太阳光是由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 所组成。

最早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

4、色光的混合: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_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_光。

光的三原色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1.光源
通过看几张图片,了解下什么是光源,什么不是光源,从而了解光源的定义。

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太阳、闪电、萤火虫发出的光、含磷矿物发出的光,这些是自然光源;
篝火、火把、点燃的油灯和蜡烛,发光的电灯,这些是人造光源.
2.光的色散实验
让一束手电筒光通过三棱镜,观察置于三棱镜后的光屏,有什么现象?
太阳光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这就是光的色散实验。

此实验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色光的混合
①得到单色光
让手电筒光分别通过红色,蓝色,绿色玻璃纸时,会看到什么现象?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绿光。

这三种单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

②色光的混合
将红光,蓝光,绿光中任意两种色光照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什么颜色?三种色光一起照射到白纸上呢?
实验发现等比例的红绿光混合黄光,等比例红蓝光混合品红,等比例蓝绿光混合青光。

等比例这三种色光混合白光。

进一步研究表明,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色光。

所以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

(二)反馈练习,总结提升
1、太阳,舞台上的追光灯,月亮,闪电,发光的电视荧屏,放电影的银幕中,属于自然光
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关于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实验的是牛顿。

D.白光是单色光
3、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
4、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红、绿、蓝B.红、黄、蓝
C.红、黄、绿D.黄、绿、蓝
5、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6、合成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艳丽画面的色光是()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黄、绿、蓝
D 品红、青、黄
7、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__________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_________ 、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8、2009年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于10月23日~26日在我市成功举办,期间穿梭在街头的公交车也配上了动漫宣传画,使这一特殊的城市“名片”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流动风景。

宣传画面的彩色颜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原色调制而成。

§3.1 光的色彩颜色(二)
教学目标:
(1)知道透明物体颜色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由什么决定的。

⑵知道光具有能量,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物体颜色的决定条件,光具有能量。

教学难点:物体颜色的决定条件。

教具准备:手电筒,红绿蓝颜色的玻璃纸,多媒体设备
教案实施过程:
(一)预习作业的展示与交流:
1、透明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决定。

2、太阳能可以发电,这说明光是具有的,太阳能电池板是把__ __能转化成能的装置;植物的光和作用是把能转化成___ _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白色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上呈_________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_____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色.
4、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____色。

(二)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1.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演示透明体的颜色实验,这是一张红色的透明纸体,下面我们看一下那种色光可以透过它?大家看红光能透过红色滤纸,蓝光和绿光均不可以。

这是一张蓝色的透明体,下面我们看一下那种色光可以透过它?大家看只有蓝光能透过红色滤纸。

由此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分为无色透明物体和有色透明物体,无色透明物体可以让各色光透过,有色透明物体主要透过跟他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几乎都被吸收掉。

⑵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思考:观察书本上的鹦鹉呈现什么颜色?
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其本身颜色的色光,也就是说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

黑色物体能吸收全部色光。

2.光具有能量
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光能可以转化为其它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发电站是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光能转化为内能。

(三)反馈练习,总结提升
1.舞台上,一名演员身穿白色上衣、黄色裤子在跳舞,当红色的灯光照射到该演员身上时,台下的观众看到她的衣着颜色是上衣________、裤子__________。

2.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白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红色
D.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看到的颜色都是黑色
3、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

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_________色的“光”字。

4、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________ 色,裙子是________色。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色光决定的。

C.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

D.黑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

6、人眼看到物体是白色,是因为:()
A、没有光射到物体上。

B、光被物体全部吸收。

C、光被物体全部反射。

D、物体不能发光。

7、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 ()
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

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

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

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

8、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
A 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9、光能够使周围变得明亮,使物体变得________,还能使胶卷______,所以光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_________,它还可以转化为________能等,例如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