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合集下载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哲学观点,旨在通过观察事物的矛盾、变化和发展过程来认识世界。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分为二的原理:辩证法认为事物包含着内部的矛盾和对立面,相互对立的事物通过斗争和矛盾的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法强调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但同时也有个别事物的特殊矛盾。

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质量互变和量变质变的规律: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通过量变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引发质变,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4. 事物的发展和运动: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矛盾斗争、量变质变、否定之后的肯定的基础上实现的。

事物呈螺旋状的运动轨迹,不断推进。

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
1. 辩证思维:通过辩证思维,了解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推动思维的深化和提高。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3. 全面分析和综合观点:辩证法倡导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问题,综合各种观点,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理解。

4. 辨证思维: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辩证思维方法去审视事物,超越单一的观点和片面的认识,寻找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一致点。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思维工具,用于深度思考事物的本质、矛盾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世界、处理问题。

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第四部分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1)二者相互区别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二者相互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观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从辩证法角度:①发展的实质②辩证否定观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从认识论角度: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创新的社会作用:4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思想,它是对事物的普遍规律和人类思维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本文将从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来探讨并阐释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辩证法的原理辩证法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和矛盾转化原理。

1.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例如,经济领域中的贫富分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经济矛盾的体现,它促使人们寻求解决办法,推动社会进步。

2. 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出,事物内部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它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都具有社会主义特殊性。

3. 矛盾转化原理矛盾转化原理指出,事物内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即从原来的互相排斥、对立转变为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农民和工人之间存在着矛盾,但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得到解决,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的方法论是指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主要包括全面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方法。

1. 全面性方法全面性方法要求我们从全面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和问题,不能片面地、表面地看待问题。

只有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矛盾,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研究一个社会问题时,不能仅从经济、政治或文化等方面去分析,而是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全面的认识。

2. 历史性方法历史性方法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和问题的发展过程,不能只看当前的状态,而要关注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只有了解事物的历史演变,才能更好地把握其规律性。

例如,在研究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要考察其历史发展脉络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典例列举:猪肉价格上涨引起连锁反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五个统筹、循环经济等。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典例列举:A有些人将命运同生肖属相联在一起;涸泽而渔、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

B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循环经济;嫦娥一号卫星实现绕月飞行。

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个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主观、客观、内部、外部、有利、不利的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联系的条件性要求我们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联系的条件性。

典例列举: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辩证法原理方法论

辩证法原理方法论

辩证法原理方法论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通过辨别事物的矛盾、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发展规律,探索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为题,进行探讨。

一、辩证法原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转化、否定之否定等。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

例如,光和暗、好和坏等。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转化是指事物在内部矛盾的作用下发展变化的过程。

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无刻地在发展变化中。

事物的转化包括量变和质变两个阶段。

量变是指事物以渐进、逐步的方式变化。

质变则是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以非渐进、非逐步的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在一系列转化的过程中,旧的事物通过否定被取代,并形成新的事物。

这种新事物又会在新的矛盾和斗争的作用下进行发展和突破。

二、辩证法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具有一系列的方法论,包括分析方法、综合方法、质量和量的辩证法等。

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事物的内部矛盾和相互关系,将事物进行分解和研究。

分析方法注重剖析和解构事物,以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本质特征。

综合方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个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寻找事物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综合方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质量和量的辩证法是将质变和量变统一起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质量的辩证法强调事物在转折点上的根本性改变和突破。

量的辩证法则关注事物在一定阶段内的渐进、逐步的变化。

总结起来,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是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

通过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和统一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

而辩证法的方法论则是指导我们进行分析、综合和把握的实际手段。

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其核心原理是对立统一。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通过斗争和矛盾化解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还主张事物的发展是非线性、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存在着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展对立面的矛盾分析:辩证法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看到其中的对立面和矛盾,辩证地分析其内部矛盾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挖掘矛盾,可以找到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辩证法要求我们以全面、综合、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超越传统的二元思维模式,不把问题简单地划分为是非、对错的对立面,而是关注事物的矛盾和发展过程,使思维更具有包容性和前瞻性。

3. 实践中不断辩证地观察和总结: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和推动变革的基础,通过实践不断观察和总结,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矛盾的本质。

实践是辩证法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也是辩证法验证和修正的关键环节。

4. 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累积过程,而是通过连续的量变逐渐达到质变的关键节点。

辩证法要求我们关注事物发展的曲线、节点和突破口,推动事物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实现新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在科学研究、社会变革和人类认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一、唯物辩证法原理1.辩证法的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客观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实践的基础,是认识的对象。

物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对象的基础。

2.矛盾的根源和作用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体,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在事物内部具有普遍性和一定性。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矛盾的存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3.发展的根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实现的。

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不断革新的,具有普遍性和个别性。

4.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实践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唯物辩证法方法论2.揭示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方法论要求揭示事物内部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要以实践为基础,反过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

4.反对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思维: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对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思维持批判态度,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追求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5.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倡导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注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总结起来,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是一种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用于解析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强调全面性、矛盾发展规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思维、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等几个主要方面。

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辩证法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辩证法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辩证法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理论体系,旨在对事物的矛盾、变化和发展进行研究,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则。

它通过辩证思维和实践教育,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本文将探讨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以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一思想体系。

一、基本原理1. 矛盾与发展: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的。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内在冲突,同时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事物的矛盾是相互作用、斗争和转化的,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2. 统一斗争:辩证法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与斗争相辅相成。

一方面,矛盾的统一性体现了事物内部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了事物内部各个矛盾方面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这种统一斗争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质量互变: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量是通过量变过程而发生的。

质量的变化是通过事物内部定量变化的积累和突变而实现的。

在量变过程中,当事物内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发生质变。

4. 在变与不变中认识事物:辩证法强调,事物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具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事物的变化是辩证的,它既保持了事物的一定性,又引发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

只有在对事物的稳定性和变动性同时进行全面的思考,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方法论1.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辩证法的基本思维方式,指的是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矛盾统一分析的思维方式。

它通过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本质,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2. 总量和部分的关系: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总量是由各个部分之和构成的。

事物的总体与部分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研究事物的总部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全貌和内涵。

3. 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辩证法强调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

形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内容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发展的途径)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
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

(1)二者相互区别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二者相互联系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观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从辩证法角度:①发展的实质
②辩证否定观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3)从认识论角度: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
性。

创新的社会作用:
(4)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