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6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

合集下载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3、口算:15×200=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6、凡是问“够不够” ,“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第四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背熟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4.面积单位:(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不一定是正方形.)(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5.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③相邻两个常用间的进率是( 10 ).但米和千米进率是1000④相邻两个常用间的进率是( 100 ).6.常用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的数(进率100)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低级单100)7(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例如:16平方米和16米是无法比较大小的(如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的说法是错误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第五单元年、月、日一、年和月1、常用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2、一年中有7个大月,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31天;一年中有4个小月,分别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30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熟记:月份天数歌谣或拳头记忆法(同一年)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3、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全年365天,合()个星期零()天.(平年天数:31×7+30×4+28=365)365÷7=52(个)……1(天)闰年全年366天,合()个星期零()天.(31×7+30×4+29=366)366÷7=52(个)……2(天)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1 / 2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的,必须是400的倍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练习:1996、2100、1960、2010、2009、1978年中哪几年是平年、哪几年是闰年.思考:平年闰年的三个特征闰年:全年366天,二月有29天,整百年份要是400的倍数,非整百年份是4的倍数4、一年有四个季度,四个季节,季节和季度不相同要注意区分.第一季度是:一月、二月、三月;平年第一季度有()天, 闰年第一季度有()天,第二季度是:四月、五月、六月;有()天第三季度是:七月、八月、九月;有()天第四季度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天提示:季度和季节的划分不一样.(如:第一季度并不是春季)练习题1、1年=()月大月()天有()月;小月()天,有()月2、平年全年()天,平年2月()日闰年全年()天, 闰年2月()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平年÷4 有余数(整百年÷400有余数的是平年)闰年÷4 没有余数整百年÷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3、一年有()季度,每3 个月是一个季度.第一季度是()月, (平年31+28+31=90日)(闰年31+29+31=91日)第二季度是()月,(30+31+30=91日)第三季度是()月,()日第四季度是()月,()日4、一个星期有()天, 天数÷7=星期数5、一年可以分成()半年和()半年,上半年有()月,下半年有()月,(上半年就是前六个月.)二、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1、1日=()小时,时针在钟表上走两圈(第一圈从夜里12时(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第二天的0时).);走完第一圈过了12时,就是13时,14时15时……24时一天结束(同时是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2、在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要注意先弄清楚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将两个时刻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然后相减所得的差就是经过的时间.经过(间隔)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间隔)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第六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小数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2、小数部分有几位就是几位小数(如0.2就是一位小数,0.35就是两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分数与小数的转换)转换率: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分=0.1角=0.01元1厘米=0.1分米=0.01米3.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依次比较小数部分,一位一位的比,哪个大那个数就大.4.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第七单元统计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常见的有横向、纵向条形统计图,统计图中的一格可以代表1个单位,也可以代表若干个单位.(统计数据比较大时,起始格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弄清楚统计图中所包含的数据情况,再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1时=()分分针在钟表里走一圈有60小格1分=()秒, 秒针在钟表里走一圈有60小格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下午3时15时晚上8时20时晚上12时24时(0时)2 / 2。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第四单元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青岛版数学六年制三年级下册要点知识(集合)

青岛版数学六年制三年级下册要点知识(集合)
3.2-3.2= 4.8+5.2=
5×(2+3)= 34×0=
4、估算
乘法:
32 ×51≈ 1500
30 50
乘法的估算:把因数四舍五入看成 是整十数,再相乘。
注意结果有几个0.
64×23≈
41×19≈ 71×89≈
除法:
321÷4≈ 80
320
除法估算:把被除数看做一个接近并 且能算的整十或整百数,进行相除。
80米 6米
如果每平方米跑道塑胶160元,铺完 整条跑道需要多少钱?
9、知道周长求面积
正方形荷花池,周长64米,面积是 多少?
10、知道面积求宽
一植物园占地40公顷,长是800米, 宽是多少?
11、隐藏条件应用题
工厂5月份平均每天用水15吨,5月份 一共用水多少吨?
工厂去年第四季度节约用煤120吨, 平均每月节煤多少吨?
4、经过几个小时后算时刻
现在是8:20,经过1小时10分钟后,是 什么时刻?
8:20+1小时10分钟=9:30
5、年月日单位换算
世纪
100 4 3
31\30\28\29

12
季度 月
366\365


24
6、大小月知识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 闰年的二月二十九, 平年的二月二十八。
24时计时法:无重复现象 普通计时法:有重复需加上午、下午区分
2、如何换算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半天时间数值保持不变,下半天时间+12
早上5:00
下午1:00
傍晚6:20
晚上10:00
凌晨2:00
24时计时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1-6年级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1-6年级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A=πr2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 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1-6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1-6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完整)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1-6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1-6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A=πr2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 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复习PPT课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复习PPT课件
口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整十整百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口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来计算使得到的商也是几个十或几个百除以6是个十也就是还可以这样想六二十四所以240625409540是除以9是个十就是335007想3500是个百除以7就是个百也就是知识点二
1.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所学的知识, 进一步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
• 注意:估算的结果不能有余数。
应用练习
•213÷7≈ 210÷7≈30 •282÷6≈ 300÷6≈50 •398÷2≈ 400÷2≈200 •468÷9≈ 450÷9≈50 •328÷8≈ 320÷8≈40
知识点三: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 数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 不够商1,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 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的上 面写商,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
注意:当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不 够商1时,就在哪一位上商0 。
知识点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方法
无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76 ÷3 ÷4
201+222÷3
576÷(2 ×3)
81 ×7÷9 399÷7+294 (601-246)÷5
40÷2= 20 90÷3= 30 420÷6 = 70 800÷4= 200540÷9= 60 300÷5= 60 150÷5= 30 280 ÷7= 40560÷8= 70
435÷7≈ 60 297÷4≈ 70


420
280
470÷8≈ 60 138÷7≈ 20


480
140
178÷6≈ 30 323÷4≈ 80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部分知识点 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部分知识点 青岛版

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 ①用0-12 的数字表示 ②时间前面用汉字:
早上 、上午、中午 、下午、晚上 、深夜 .........表示
普通计时法→转换成 24时计时法
1、没过中午12时,去掉汉字,直接写出来 ;
例如:上午10:00 →10:00
2、过中午12时, 汉字去掉,把时数+12,
例如: 下午3:20 →15:30
四、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1、先看这些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小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高位开始进行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得数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五、改写整万、整亿数 为 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1、末尾4个0,去掉4个0,添上单位:万
960 0000=960万
2、末尾8个0,去掉8个0,添上单位:亿
第一单元 对称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第二单元 万以上的数
一、万以上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位数:1位数、2位数、3位数、4位数、5位位数、、、、、、 例如:42 0001 是6位数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技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第六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七单元 平行与相交 1.两条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
(2)相交
特殊的相交:垂直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3
三、小数的大小比较 ①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 ②整数部分相同的,看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右侧第一位开始 ③如果第一位相同,看第二位,以此类推 例如:0.5>0.4 1.2<1.3 2.12<2.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最新第一单元总结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两位数
除以一
位数的
口算
48÷4=( )
想:40÷4=10,8÷4=2,
10+2=12,
所以48÷4=12
被除数(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
能被整除的口算,可以把被除数拆
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后再口算,最后
把结果相加
三位数
除以一
位数的
口算
480÷4=( )
想:480里有48个十,48个十除以
4得12个十,即120
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可
以把被除数看成是多少个十,然后
再计算
三位数
除以一
位数,
商是两
位数的
笔算除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
数的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
除数最高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
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
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
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三位数
除以一
位数商
中间或
末尾有
0的除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
的除法的方法:当被除数的百位正
好除尽,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或者
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
写0占位。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的除法的方法:除到被除数的十位
正好除尽,而个位上的数是0或者比
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
位上写0即可,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
直接落下来作为余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