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声四部合唱艺术的音色架构
合唱中的音色训练与声音美化

05
合唱音色训练的未来发展
合唱音色训练的创新与改革
引入科技手段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声音分析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帮 助合唱团成员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音色和发声状态,提高 训练效果。
多元化训练方法
探索更多元化的音色训练方法,如通过模仿动物叫声、使 用不同语言进行发声练习等,激发合唱团成员的创造力和 表现力。
音量控制
教授合唱团员根据作品需 求和声部特点,合理调节 音量大小,以达到声音的 和谐与平衡。
声音弹性
培养合唱团员根据作品情 感变化,灵活运用声音的 强弱、明暗、刚柔等变化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声音和谐训练
和声训练
通过多声部和声练习,培养合唱团员在不同声部 间的协调与配合能力,以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础。
发声技巧
教授正确的发声姿势、喉头位置 、声带闭合等技巧,使合唱团员
能够发出稳定、纯净的声音。
音准与节奏
通过音准训练和节奏感培养,确 保合唱团员在歌唱时能够准确把 握音高和节奏,为声音的和谐统
一创造条件。
声音调节技巧
音色统一
通过集体练习和个别指导 ,使合唱团员的声音逐渐 接近统一的音色,以达到 更好的整体效果。
音色模仿
通过模仿优秀合唱团的 音色,使合唱团成员逐
渐掌握理想的音色。
声音调整
根据合唱作品的需要, 调整合唱团成员的声音 ,以适应不同的音乐风
格和要求。
合唱音色训练的案例分析
分析优秀合唱团的音色特点
01
通过分析优秀合唱团的音色特点,了解其声音美化的方法和技
巧。
案例对比
02
将不同合唱团的音色进行对比,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
和声教案绪论四部和声

和声教案绪论四部和声导入:和声是音乐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通过合理地运用和声,可以丰富乐曲的层次和表现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和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本教案将从四部和声入手,探讨和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四部和声概念四部和声是指在音乐作品中同时存在四个独立的声部,分别是高音、次高音、中音和低音声部。
四部和声要求每个声部都具有独立的旋律线,同时与其他声部相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和声纵横的音响效果。
二、四部和声的基本技巧1.多声部的互补性:四个声部互相补充,相互交织,共同塑造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高音部负责主旋律的呈现,中音部提供主旋律的补充和延伸,低音部则扮演着和声基础的角色。
2.声部的独立性:四个声部在旋律走向和音程组合上应尽量保持独立性。
每个声部都应该有明确的旋律线,并且避免出现声部之间有相同音高,或者音程太过接近的情况。
3.和声的横向与纵向关系:四部和声不仅追求单个声部的和谐与流畅,还要注重整体声部之间的横向和谐和纵向合理的音程跳跃。
在横向上,声部之间的音程变化要尽量平稳,尽量避免紧张的跳跃;在纵向上,要注意正确运用协和音和不协和音,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色彩感。
4.双度的运用:四部和声中,双度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协和音,也是最常用的协和音之一、双度具有较为稳定的音响效果,可以起到连接和衔接声部的作用。
5.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使用:在四部和声中,协和音可以使音乐更加和谐、舒缓;而不协和音可以加深音乐的张力和冲突感,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效果。
6.声部的平衡与协调:四部和声中,各个声部之间要保持平衡与协调,避免任何一个声部过于突出,或者相互抵触。
通过合理地运用音量、音域、音色等手段,可以实现声部之间的平衡。
三、四部和声的常见形式1.立体层叠:高音和次高音声部呈现主要旋律,中音和低音声部负责和声伴奏。
这种形式适用于大多数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交响乐。
2.逐渐增多:声部逐渐增多,音响效果逐渐加强。
起始时以一个声部为主,后续有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同时运作。
音域乐理知识

音域乐理知识音域乐理知识音域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域乐理知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类与音域在歌唱艺术中,根据训练有素的歌唱者的性别,嗓音的特性,音色、音域等方面的不同,可有如下的划分:一、女声类1、女高音,可细分为:(1)抒情女高音——音色柔美、秀丽,适宜于演唱那些优美流畅的抒情旋律。
其音域为c1-c3。
(2)戏剧女高音——声音浑厚、壮美,适宜于演唱富有戏剧性的,激情、深沉的旋律。
其音域为b-b2(或c)(3)花腔女高音——音色明亮、清脆,适宜于演唱轻盈、灵活的华丽旋律。
其音域为c1-e3(或高至f3)。
2、女中音——音色与戏剧性女高音相似,浑厚之中不失其歌唱性和灵活性。
适宜演唱抒展、深沉的旋律。
其音域为g-g2(或b2)。
3、女低音——音色更为宽厚、浓重,适宜演唱沉稳的旋律。
其音域为e-e2(或g2)。
二、男声类1、男高音,可细分为:①抒情男高音——音色柔美、舒展,适宜演唱富于歌唱性的抒情旋律。
其音域为c1-c3。
②戏剧男高音——音色浓重、结实而饱满,适宜演唱高亢、激昂、富于戏剧性的旋律。
其音域为c1-b2(或c3)。
③轻盈型抒情男高音——音色明亮、清脆、灵活、纤巧,适宜演唱轻巧灵便的花腔乐句和秀美的抒情篇章。
其音域为c1-c3(或d3)。
2、男中音,可细分为:男中音(baritone)是指音域A-a1共15度的男歌唱家,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
比才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就是由男中音独唱。
抒情男中音这是以抒情见长的高男中音,音域为F—g1或a1。
戏剧男中音音域为E-e1至g1。
嗓音结实、浑厚,情绪激烈。
炫技男中音音域近似抒情男中音,擅长于语言、节奏较快而又机智的表演。
3、男低音,可细分为:①歌唱男低音——声音舒展而低沉,适宜演唱颇具歌唱性的旋律。
其音域为D-d(或e)。
②深沉男低音——声音深沉而稳重,适宜演唱厚重结实的低音旋律。
合唱的声部及其音色特点.ppt

• 总音域: • 最浓最亮音域
8
合唱的声部及其音色特点
• 第一男高音声部
• 总音域:
音质特征是柔和、明朗、清晰
。它的特征和偏高的音域与第一女
高音极为相似,但较之低一个八度
。在强烈的高音区时,也具有一定 的穿透性,在演唱传统性的合唱作
•
最佳音域:
品时,它的音质作用较大。如与第
二男高音共同演唱一个声部时,在
5
合唱的声部及其音色特点
这个声部的音质特点较第一女高音
更为有力、宽广而圆润。它有着女高音 音域中比较偏低、有力而浑厚的音域。 当它与第一女高音分声部时,常担任辅 旋律线的任务,有时也担任和声性声部 的作用。当与第一女高音担任同一声部 时,除抒情的作品外,第二女高音的音 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合唱中它是一 个很重要的声部,尤其在演唱歌颂性和 较雄壮的作品时,就更需要它的音质。 在担任第一女高音的辅旋律时,在音色 方面就应当向第一女高音靠拢。
• 总音域: • 最好音域:
6
合唱的声部及其音色特点
• 第一女低音声部
声音特征是充沛、坚实而圆润,
给合唱带来了充实之感,在合唱中显得 很热情,比第二女低音较为活泼,但保 持着一定的稳健感。担任这个声部的合 唱队员在演唱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头腔 共鸣,否则就不能与女高音在音色和清 晰度上取得平衡;也就是说任它如何努 力、如何放大音量,如果没有足够的头 腔共鸣始终无法与女高音在音色方面取 得平衡。
• 总音域: • 最饱满有力的音域:
7
合唱的声部及其音色特点
• 第二女低音声部
它的特点是浓厚、温和而结实,但
略微欠缺灵活性。当与第一女低音担负 同一声部时,可补足第一女低音深沉的 不足;在混声合唱中它常担任着与第一 男高音互补长短、彼此衔接的作用。某 些旋律如果让男高音单独演唱,它的音 区是处于比较困难的高音区,不易获得 理想的效果,而由女低音加以辅助,尤 其是在较低的音区上,把第二女低音的 特有音质加进去,取长补短,在演唱上 获得极为满足而丰富的效果。
大漠之夜(混声四部合唱)-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大漠之夜(混声四部合唱)-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曲目介绍《大漠之夜》是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作曲,赵世熙填词的混声四部合唱作品。
该作品讴歌了祖国西北大漠的壮美和宁静,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精神,在中华民族音乐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音乐风格分析1. 曲式结构该曲为ABAB’结构,共分为四个部分。
A部分为男声独唱或女声独唱,B部分为合唱,B’部分为旋律回归,以合唱和男声独唱交替的方式呈现。
2. 和声该曲采用了丰富的和声手法。
B部分中合唱部分采用了“二分音”和“弦分音”等和声手法,营造出宏大的气势和神秘的感觉。
此外,该曲还采用了移调和调性转换等技巧,增强了音乐的吸引力。
3. 节奏和速度该曲采用了慢板的节奏,舒缓的速度感强调了大漠的宁静和广袤,同时也恰当地表现了主题情感。
4. 乐器运用该曲使用的乐器主要包括钢琴、弦乐器、吉他、鼓和风笛等。
吉他和风笛的使用增加了音乐的民族特色,展现了中国西北的风情。
三、歌曲鉴赏1. 全曲欣赏整首曲子始于男声独唱,表现出大漠的苍茫,接着女声独唱引出主旋律,男女二重奏展现出大漠的清寂。
进入合唱部分时,合唱变化万千,如“万里黄沙莽莽”中饱含沙漠中流动的风沙,如“河山秀丽天地宽”中展现出中国的地域壮美。
再次回到男声独唱部分,默默唱响重奏部分后,大合唱缓缓递进,将整首曲子还原到深邃广袤的沙漠中。
2. 旋律分析该曲的主旋律清新流畅,音调在中低音区间内变化,呈现出凝重而宁静的感觉。
和声部分同样充满了变化,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3. 歌词分析该曲歌词表达了中国西北沙漠的壮美和宁静,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歌词内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让人既有音乐的享受,又有思想的启迪。
四、教育启示本曲是一首深具民族特色、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通过它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音乐鉴赏和音乐理论知识。
同时,该曲的歌词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可以用于音乐教学和人文教育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辨别不同的和声、节奏和乐器运用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和其带来的情感和心理审美效应。
浅析声乐合唱的特点与声部

浅析声乐合唱的特点与声部作者:陈春丽来源:《大观》2014年第12期摘要:合唱属声乐艺术范畴,是多声部音乐的一个品种,以群体歌唱为本体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
它表现手段丰富、音乐风格多样、规模可大可小、伴奏可声可器(既可以是无伴奏合唱,也可由钢琴、手风琴或乐队伴奏)。
合唱强调共性,追求协和、均衡、立体化的和声美,注重协调一致、富有变化的音色美,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合唱虽与其它声乐演唱形式一样,以发声为基础,但在发声与音色的运用上,在艺术特点、艺术品质以及艺术表现特征上,却有别于其他歌唱形式,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合唱艺术;特点;声部合唱艺术历史悠久、异彩纷呈,是人类生活中共通的音乐语言与艺术形式,正如交响乐在器乐领域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样,合唱艺术作为最古老的音乐形式之一,因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力而雄踞各种声乐形式之首。
它既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声乐交响”音乐体裁,因而也成为了人类声乐艺术中富有难度的表演形式之一。
它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复调以及轻重、迟速等因素的不同结合与变化,能够表现出无比多样的情状和心态,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感受。
一、合唱艺术的表现特点(一)多声性的艺术形式合唱是一种群体性、多声部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它与独唱、重唱、对唱等形式有着显著的区别。
合唱可以完整的演绎和声,可以塑造多层次、多色彩的立体感的音色效果,还可以容纳复调、对位等复杂的织体变化。
(二)多样性的表现力合唱丰富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宽广的音域及气息、丰富的音色以及力度变化大等几方面。
合唱最少由两个声部组成,甚至可以分为六部、八部甚至更多的声部,其音域可达到四个八度甚至更宽,使音响效果更具有厚度和立体感。
合唱的呼吸形式比其他的声乐形式也有更多的变化,可以是整体同时呼吸、声部交错呼吸或是接力式呼吸。
混声合唱的四个基本声部分别包含了若干声音类型,使合唱在音色的使用上有了多种组合的可选择性,从而使作曲家可以充分利用合唱丰富的音色而开展创作。
2021年自编音乐会考复习

2021年自编音乐会考复习1. 《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__C____ [单选题] *A.领唱B.对唱C.合唱(正确答案)D.独唱2. “Macau”这个词的含义为____D____ [单选题] *A.香港B.台湾C.日本D.澳门(正确答案)3. 《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歌曲_____C___ [单选题] *A.哈萨克族B.朝鲜族C.维吾尔族(正确答案)D.塔吉克族4. 《我的太阳》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歌曲____D____ [单选题] *A.俄罗斯B.朝鲜C.英格兰D.意大利(正确答案)5. 弦乐四重奏通常由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
[单选题] *A.第二小提琴(正确答案)B.钢琴C.木琴D.大管答案解析:弦乐四重奏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
它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进行演奏。
6. 民歌是人民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产物,由群众集体创作,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
[单选题] *A.小调(正确答案)B.曲艺C.器乐曲D.歌谣答案解析:民歌是人民为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产物。
它由在群众集体创作而成,并在口头传唱中不断得到加工。
主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7. 下列装饰音中属于倚音的是()。
[单选题] *A.B.(正确答案)C.D.8. 合唱按声部多少可以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等,按照人声可以分为同声合唱和()两大类。
[单选题] *A.女声合唱B.男声合唱C.混声合唱(正确答案)D.童声合唱答案解析:合唱按声部多少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八声部合唱等形式;按人声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两大类。
同声合唱由同一音色的人声组合而成,可分为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三种。
混声合唱由不同音色的人声组合而成,混声四部合唱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组成9. 下列装饰音中属于滑音的是()。
[单选题] *A.B.(正确答案)C.D.10. 在乐曲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称为 [单选题] *A.单拍子B.复拍子C.变换拍子(正确答案)11. 京剧行当中青衣属于哪个行当 [单选题] *生旦(正确答案)净丑12. 越剧是我国流传较早的一种地方戏曲,发源于 [单选题] * A上海B浙江嵊县(正确答案)C浙江绍兴13. 被称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是谁 [单选题] *肖邦(正确答案)贝多芬李斯特莫扎特14. 《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谁 [单选题] *聂耳冼星海(正确答案)光未然15. 多选题下列乐器中属于弹拨乐器的有哪些 *古筝(正确答案)琵琶(正确答案)二胡镲16. 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作曲家是()。
合唱中各声部名片及音色了解一下

合唱中各声部名片及音色了解一下
女高声部(Soprano,缩写为S):
声音的特点是:高、多变、灵活、轻巧、清脆、明亮、优美、抒情;女高音声部的音域:从小字一组do1 到小字二组的la2。
第一女高音声部在合唱中多担任主旋律的演唱。
第二女高音声部在合唱中常担任辅助旋律或和声性声部。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乔治乌演唱《我亲爱的爸爸》
女低声部(Alto,缩写为A):
声音的特点是:低、厚、饱满、圆润、温柔;女低音声部的音域:从小字组的la到小字二组的re2。
第一女低音声部在女声二部合唱中,常常起着第二声部和低音衬腔的作用。
第二女低音声部常常作为男高音音色上的补充。
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巴托丽演唱《塞维利亚老城边》
男高音声部(Tenor,缩写为T):
声音的特点是多变、轻巧、明朗、壮丽、坚定、有力;男高音声部的音域:从小字组的do到小字二组的la2。
第一男高音声部常在抒情合唱中起着主导声部的作用,或单独与女高音一起演唱旋律。
第二男高音声部则常担任主旋律,在一些气势大的作品中,该声部特有的音质,发挥了主要作用。
男低音声部(Basso,缩写为B):
声音的特点是浑厚、有力、粗壮、低沉、刚毅、宽广。
男低音声部的音域:从大字组的fa——so1 到小字二组的re。
男低音声部则常在合唱中担任基础音声部,在男声二部合唱中则起着第二声部的作用。
努齐和帕瓦罗蒂《命运之力》的二重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声四部合唱艺术的音色架构
作者:聂亚平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4期
摘要:合唱是一门由集体共同合作完成的、需要深厚演唱功力、需要对作品匠心独运进行二次创作的、音响效果多维立体的声乐艺术。
它丰富的音色表现力,迷醉着聆听它的人们。
时而磅礴史诗般迎面扑来、时而浪漫清新的吹过、时而感性而富有穿透力的远去、时而优雅从容流淌着、时而纯净地像天使一般存在。
关键词:合唱音色立体
对完美音色的追求是每个合唱队不竭的动力源泉。
每个人独立音色的融合与统一,各声部音响的协调与对比,复杂交织着,遵循一定的规律,共同打造了这庞大、多维立体的合唱艺术声效。
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它的音色是如何来搭建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呢?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合唱音色的有机组合。
一、科学、自然的发声状态
合唱是一项抹去个人个性、展现集体个性的音乐活动。
我们常听到说,合唱艺术中没有我,只有我们。
即是要求每一位合唱成员淡化“小我”的概念,真正融合到集体中,形成音色高度的协调。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个科学、自然的发声状态。
科学、自然的发声状态是对合唱队员声乐演唱基本功的一个检验,简要的说,正确的发声必须做好两点:1.腰部气息使用时的二次扩张;2.打开喉咙,在气泡音的点上发声。
人们在放松的状态下用力念一个低位置的长音时往往很容易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
这将为合唱音色的协调统一、张驰自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独立却又相互融合的各个声部
我们经常强调合唱音色高度统一,然而是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如出一辙吗?之所以合唱要分声部,无疑是要展现各声部独有特色的。
钱大维老师在《合唱观念的思考》一文中提到他对合唱音色问题的第一个观念是合唱团各声部应该有原色。
四个声部中女高音明亮、轻盈、圆润、柔美,女低音温暖、浓厚、结实,男高音明亮、有力、坚实、富有穿透力、有金属感,男低音浓厚、凝重、深沉、宽广。
如女低声部没有女低音色的人,男低声部没有男低音色的人,则需要去做,去模仿这种原色。
我们需要的音响效果是在科学、自然发声状态下,包括统一好发声位置靠前靠后或高或低、统一好音色或明或暗的情感基调等细节元素,各声部有各自清晰的声线走向,从而组合成一个具有纵向饱和度、空间感的艺术品。
否则,它就像一个口齿不清的人说出的话,不知所谓。
三、收放自如的情感张力
在每一次参与的合唱排练中,笔者会仔细地去听合唱成员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统一的起音、统一的呼吸、统一的情感体验等细节,是否经过了思考。
在作曲家倾注深情、充满思想内涵的音符上,笔者时而会因为个别情感表达不到位的声音感到遗憾。
作曲家瞿希贤曾说:“我的作品排练起来很累,要慢慢…啃‟,才能搬上舞台。
”常常一首作品中每个音符都是经过作曲家反复斟酌的。
拿高伟改编的混声无伴奏合唱《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有丰富的表情、力度、速度记号需要我们去做好它。
首先,整首作品的基调是“高贵庄严的”。
开口一个硬起的“大”字上三个标记,一个力度“f”记号,一个速度“自由延长符号”,另一个重音符号。
第17小节“赤壁”的“壁”字上那个椅音要把握好时值的长短唱出诗歌的古韵,“乱石穿空”的卡农处,要用更为坚实的音色,同时突出各声部的主旋律,每一句特别是卡农部分第一个音以及作者标注了重音的地方要特别强调,唱出此起彼伏,紧张的乱象。
两个女声声部“小乔初嫁了”,要用细巧的音色,唱出女子出场的娇俏与柔美。
第54小节两个突强随即变弱的“啊”,要用具有爆发力的、大气恢弘的音色,显示出作品的气势。
四个声部依次唱出的“早生华发”要用弱声唱,为最后的烟消梦散做好铺垫。
……全曲跌宕起伏、刚柔并济,需要音色的不停转换来渲染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它要求每一位合唱成员具有扎实的功底,声音有巨大的张力并能够自如把控。
共同做到合唱音色的强而不炸、弱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四、长期培养的合作默契
合唱是集体活动,每个人都要相互配合。
整体音色要遵循“五靠”原则:与左右邻座靠,与本声部靠,同声声部互相靠,低声部向高声部靠,局部往整体靠。
而各声部又要实现优势互补、凸显个性。
这里就出现了谁让谁上的问题。
因此在作品中,各声部要明确自己所处地位、所应发挥的作用,是主旋律、或填补空白、或特色装饰音等等的话就应该凸显,是起帮衬作用、处于辅助地位的话就应向主旋律声部音色靠。
另外,从横向上来说,各声部间的衔接要紧密,不光是指时间上的紧凑,还指句与句之间音色上的“靠”,气息的流畅衔接。
要求演唱者在没有演唱的时候始终要跟着主旋律声部在心中默默唱着,同呼吸、同换气,音高、音色、速度、力度等表达才能流畅衔接,融合为一体。
从纵向上来说,和弦中音的倾向关系会导致音准变化问题,默契度越高将有利于形成更为纯净的和声音色。
合唱中更倾向于使用区别于钢琴所用的十二平均律的纯律,和声中的变化音也同样有一个倾向的问题。
如变化音“#4”往“5”靠,“b5”往“4”靠等情况,增音程唱出扩张的感觉,减音程便更为密集紧张。
科学自然的发声状态就像是合唱音色的基础原料,被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分割成不同的板块,通过情感张力给这个立体艺术品造型,通过默契的合作来牢牢架构起合唱音色这多维立体艺术品。
优美、成熟、丰富、立体的合唱音色,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
它需要时间的锤炼,需要合唱成员间长期的磨合,需要对发声正确方向的把控,需要合唱成员对各类风格作品的广泛涉猎,需要指挥的精准调配与布局。
参考文献:
[1]潘丹.本意、本源、本质——透析音乐作品中的音色差异[D].沈阳:沈阳音乐学院,2012年.
[2]韩德森.合唱色彩构成要素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3]郭锐娟.试论合唱艺术的人声交响美[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