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1

合集下载

2010版cNCCN NSCLC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10版cNCCN NSCLC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10版cNCCN NSCLC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黄岩张力由美国21家顶级癌症中心联合发起和制定的《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在我国临床肿瘤学界获得广泛认同和应用。

其中《NCCN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NCCN 指南)是最早被国内同行认识并引进入中国的诊疗指南之一,我国NSCLC治疗领域专家与NCCN的专家们进行详细的讨论和交流,制定了NCCN指南中国版(cNCCN指南),并每年更新。

在此,笔者将2010版《NCCN 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的更新要点予以介绍,供同道们参考。

关于肺癌新分期的更新由于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公布了第七版NSCLC分期,该分期在2009年被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协会(AJCC)批准成为全球公认的新分期。

2010版NCCN指南对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的肺癌新分期系统修订内容进行了相关更新,2010版NCCN指南中国版也进行了有关肺癌新分期的更新。

该新分期的详细资料可参考2009年在《Chest》杂志上发表的文章(Chest. 2009,136: 260)。

Ⅰ、Ⅱ期肺癌治疗前评估2010版NCCN指南对Ⅰ、Ⅱ期肺癌的治疗前评估检查进行了更新。

在ⅠA期(周围型T1abN0)患者治疗前评估中,注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首选在术中进行。

在Ⅰ期和Ⅱ期患者治疗前评估检查方法中,增加了“支气管内镜超声(EBUS)”,推荐级别为2B类。

由于ⅠA、ⅠB期患者术中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内超声检查(EBUS)在我国开展得较少,中国的专家组提出修改意见,该意见被NCCN的专家所认同。

最终,在2010版NCCN指南中国版加上脚注如下:“建议有条件的医院行此项检查”。

早期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应更为慎重2010版NCCN指南中,在ⅠA期切缘阴性患者的治疗选择中,删除了化疗;对于切缘阳性的患者,删除了再次手术切除之后或化放疗之后的巩固化疗,手术切缘阳性是指术中冰冻检查发现切缘阳性者应继续切除,而不是指术后再次行手术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NSCLC基因变异检测主要包括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相关分子病理检测。

我国NSCLC患者分子变异谱不同于西方人群,主要体现在腺癌,包括常见变异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45%~55%)、KRAS(8%~1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5%~10%),少见变异基因ROS1(2%~3%)、MET(2%~4%)、HER2(2%~4%)、BRAF(1%~2%)、RET(1%~4%),以及罕见变异基因NTRK(<1%)、NRG1/2(<1%)、FGFR2(<1%)等。

除极少数病例存在共突变外,上述基因变异在同一个病例中普遍存在互斥现象。

靶向治疗相关分子病理检测详见表1。

免疫治疗相关分子病理检测(表1)包括PD-L1蛋白表达和TMB。

其他生物标志物,如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在NSCLC中罕见。

目前免疫治疗主要用于EGFR、ALK和ROS1基因变异阴性的NSCLC患者。

近年来,肺癌分子微小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MRD)的检测已受到广泛关注,MRD 指的是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包括PEC/CT)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肺癌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

检测适用人群1.拟接受靶向治疗的肺浸润性腺癌(或包括含腺癌成分的NSCLC)患者需进行靶分子基因检测。

对于晚期NSCLC患者,靶分子基因检测能够有效筛选靶向药物获益人群。

对于术后肺腺癌患者,一方面,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可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辅助治疗中获益;另一方面,术后患者存在复发风险,分子分型可直接指导复发后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

2.经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非腺癌的晚期NSCLC患者可推荐进行靶分子基因检测。

3.所有EGFR、ALK基因变异阴性晚期NSCLC患者,如拟进行PD-1/PD-L1抗体药物免疫治疗,推荐进行PD-L1表达检测。

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4.V1

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4.V1
NCCN Categories of Evidence and
Consensus: All recommendations are category 2A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See NCCN Categories of Evidence and Consensus.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14 Panel Members Small Cell Lung Cancer
* Gregory P. Kalemkerian, MD/Chai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Wallace Akerley, MD † 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Utah
®
NCCN Guidelines Index SCLC Table of Contents Discussion
Clinical Trials: NCCN believes that the best management for any cancer patient is in a clinical trial. Participation in clinical trials is especially encouraged. To find clinical trials online at NCCN Member Institutions, click here: /clinical_trials/physician.html.
Continue
Version 1.2014 05/28/13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c.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NCCN Guidelines® and this illustration may not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express written permission of NCCN®.

肺癌诊治指南及肺癌NCCN指南解读

肺癌诊治指南及肺癌NCCN指南解读
肺癌诊治指南及肺癌NCCN指南解 读
肺癌的诊治指南
• 肺癌的诊断
• 肺癌的临床诊断 • 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 肺癌的病期诊断
• 小细胞肺癌的病期诊断 • 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诊断
• 肺癌的治疗
•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肺癌的诊断---临床诊断
•病史采集和完整体检
• 神经肌肉系统
• 小脑皮质变性 • 周围神经病变 • 癌性肌病等
• 皮肤
• 皮肌炎 • 黑棘皮病等
• 骨骼系统 • 肺源性骨关节病(肺腺癌多见)
• 相应检查鉴别诊断
• 24h’17-羟皮质醇>20mg • 24h’尿钠>200mg • 血钙波动在增高的20%左右
• 尿5羟吲哚乙酸定性
肺癌的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
(需要时) • 积液细胞血检查
肺癌的诊断---临床诊断
• 肺癌局部侵润扩展的临床表现(2)
• 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侵 • 同侧膈肌麻痹:同侧膈神经受侵
• 肺癌疑诊检查
• 支气管镜检查,细胞 学检查
• 吞咽困难;食道受压 • 心包填塞,心律失常:心包心脏受侵 • 上腔静脉综合症:上纵隔淋巴结受侵
• 纵隔镜检查(需要时) 组织学检查,免疫组 化检查
• 肾:肾积水,血尿
• 腰椎穿刺
• 骨;
• ECT骨扫描,PET
• 脊柱转移:疼痛,截瘫,大小便失禁
• 肢体骨: 疼痛,骨折
肺癌的诊断---临床诊断
• 肺癌的副综合症(SCLC多见)
• 内分泌系统
• Cushing综合征 •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 • 高钙血症(肺鳞癌多见) • 男性乳腺发育 • 类癌综合症
• WHO肺癌组织学分类及临床病理特征

肺癌化疗临床路径

肺癌化疗临床路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化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临床分期为IIIb、IV期无手术指征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开胸探查术后分期为II、IIIa期(ICD-10-CM-3:32.29/32.3–3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0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NCCN指南中国版专家组),《2010年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

1.临床表现:咳嗽、痰血、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憋气、Horner’s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外非特异性表现(副癌综合征)等。

2.辅助检查:(1)胸部影像学检查;(2)病理学检查:胸腔/心包积液液基细胞学检查、转移淋巴结活检、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活检等确诊。

3.评价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检查:腹部CT或超声、肾上腺CT、头颅MRI或增强CT、ECT全身骨扫描、PET–CT等。

4.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10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NCCN指南中国版专家组),《2010年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

1.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且有指征者,可以考虑靶向治疗,其中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

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推荐以化疗为主,放疗和手术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化疗有效者可化疗4–6个周期。

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可改二线治疗。

3.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临床分期为Ⅰ期的小细胞肺癌,推荐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仍为pN0,推荐4–6周期的EP方案化疗;如为pN+,推荐全身化疗同时加纵隔野的放射治疗。

2022 年第 3 版《NCCN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2022 年第 3 版《NCCN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2022 年第3 版《NCCN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诊断评估临床上应用超声支气管镜(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等活检方法诊断高度怀疑NSCLC 的患者,新版指南新增“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检查”。

有研究显示,与传统支气管镜检查比较,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检查不仅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且在对传统技术有挑战性的肺部病变中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新版指南对首次诊断推荐的检查新增了快速现场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3ROSE 属于快速细胞病理学范畴,其目的在于评估标本质量和提高诊断率病理学评估有研究表明,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对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具有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特别在识别SCLC 中要优于传统标志物。

新版指南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中将INSM1 列入评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保留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嗜铬粒蛋白和突触小泡蛋白作为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评估的标志物分子检测评估组织标本采集和管理新版指南将原先的“分子检测”修改为“组织分子检测”。

当组织标本较小时,实验室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进行分子辅助检测,包括设定小活检组织取样流程及用于诊断和预测性检测的预切片。

新版指南新增了外周血(血浆循环肿瘤DNA)可以作为组织替代样本检测方法新版指南强烈推荐利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进行广谱分子检测[ 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外显子19(exon19)缺失、EGFR L858R 突变、EGFRS768I 突变、EGFR G719X 突变、EGFR exon20 插入突变、V-Ki-ras2 Kirsten 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V-Ki-ras 2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G12C 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肉瘤致癌因子 1 受体酪氨酸激酶(ROS proto-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融合、V-raf 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oncogene homolog,BRAF)V600E 突变、神经营养受体络氨酸激酶1/2/3(neurotrophic 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1/2/3,NTRK1/2/3)融合、间质- 上皮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exon14 跳跃突变、转导重排基因(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MET 扩增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突变等],以便发现更多的少见驱动基因突变,使患者有机会接受更多有效的靶向药物治疗。

NSCLC中国

NSCLC中国
Todd L. Demmy, MD ¶ 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
* Steven J. Feigenberg, MD §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Apar Ganti, MD UNMC Eppley Cancer Center at The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ese guidelines and this illustration may not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express written permission of NCCN. The Chinese edition 2007 is the collaborative outcome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and Chinese key opinion leaders of the field. Translated and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and endorsement from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To view the most recent and complete version of this or any other guideline, visit .
Mark G. Kris, MD †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Corey J. Langer, MD †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析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析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析随着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1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的发布,中国专家组也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4届NCCN亚洲学术会议上对《指南》(中国版)进行了讨论和修订,两者连同我国卫生部近日推出的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简称《规范》)成为目前国内肺癌诊治的指导指南。

本文就英文版《指南》的更新内容及其与《指南》(中国版)和《规范》的异同作一简要介绍。

《指南》(英文版)更新内容肺癌预防新版《指南》指出,约85%~90%的肺癌是由直接或间接吸烟引起,长期吸烟易导致第二原发癌、治疗并发症、药物相互作用、其他吸烟相关疾病、生活质量下降及生存期缩短。

因此,新版《指南》加强了戒烟的推荐力度,将“建议戒烟”修订为“戒烟劝告、辅导以及药物治疗”。

预测和预后分子标志物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NA核苷酸还原酶1(RRM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 ERCC1)及KRAS后,EML4-ALK作为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版《指南》也将其纳入。

在美国人群中,EML4-ALK融合基因的发生率为2%~7%,而在中国约为16%。

携带EML4-ALK融合基因的NSCLC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而这两种突变的高发人群均为腺癌、不吸烟或轻度吸烟者,且这两种基因突变相互排斥。

因此,在上述高发人群中进行EML4-ALK突变的检测尤为重要。

但新版《指南》并未推荐标准的EML4-ALK突变检测方法。

目前,crizotinib是针对EML4-ALK的靶向治疗新药,其是ALK和生长因子受体蛋白(MET)的TKI,crizotinib对EML4-ALK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可达90%。

该药目前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EML4-ALK也有望成为继EGFR后另一种有明确疗效预测作用的分子标志物。

早期NSCLC治疗对于早期NSCLC(Ⅰ、Ⅱ期),根治性手术±辅助化疗仍是标准的治疗模式,新版《指南》并未过多改动,主要更新点有以下两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1更新要点解读作者: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小细胞肺癌(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发生的主要因素与吸烟相关。

小细胞肺癌的高侵袭性、高复发性及生长迅速的生物学特点,使得人们对于这种初治敏感而复治困难肿瘤的处理感到棘手。

近几十年来,虽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得到一定的揭示,靶向药物也“异军突起”,但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仍然步履维艰,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特异治疗靶点尚有待探讨。

2011年《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在更新中,更加强调了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治疗的规范化及治疗细节的加强,主要更新点如下。

更新1:胸部/肝脏/肾上腺CT 推荐部分,增加了“只要条件允许即行静脉增强CT检查;在既往局限性和广泛性分期的基础上增加了TNM分期”。

增强CT检查的价值基于小细胞肺癌生长迅速的生物学特点,其在早期即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小细胞肺癌容易转移的部位主要包括肝脏、脑、肾上腺和骨等,所以增强扫描检查在明确纵隔/肺门的肿块或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有无狭窄或阻塞、肝脏和肾上腺早期转移病灶等方面具有优势。

完善的分期检查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也应秉承分期治疗的原则,在治疗前须进行明确分期以指导其治疗策略的制定。

小细胞肺癌完善的分期检查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胸部、肝脏和肾上腺CT 扫描,头部磁共振成像(MRI,首选)或CT 扫描,骨扫描[如果已接受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检查可不做],胸片(可不做)。

头部MRI较CT在确定脑转移方面更为敏感,对这类患者优先推荐行头部MRI。

外周血涂片异常者可接受单(双)侧骨髓穿刺检查或活检。

PET-CT 可以考虑用于基线评估以提高分期的精确度,但不适用于检测脑转移。

胸腔穿刺术的应用NCCN指南中要求,若胸腔积液量足够大、胸片能够发现,建议进行胸腔穿刺术。

若积液量少无法在影像学引导下抽样时,或者满足以下三种情况时分期可忽略:3次胸水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阴性;胸水不呈血性且非渗出液;临床判断胸水与肿瘤无直接相关性;如胸腔穿刺检查未见恶性细胞,则可考虑行胸腔镜检查以进一步证实是否存在胸膜累及以完善分期。

TNM分期的加入在更新后的《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TNM分期系统被更新为第7版分期系统(2011.V1)。

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制定了第7 版国际抗癌联盟(UICC)肺癌TNM分期标准,并推荐小细胞肺癌应该加用TNM分期。

基于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历史,放疗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更常用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肺癌研究组(VALG)分期系统。

而TNM 分期一方面更适用于手术治疗患者的分期,另外由于放疗技术的改进,也适用于对局限期患者行精准N 分期来确定放射野。

根据两种分期的定义,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等同于T任何N任何M0 期,除去多发肺结节的T3~4期,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等同于T任何N任何M1a/b 期,包括多发肺结节的T3~4 期。

考虑到TNM分期对小细胞肺癌预后判定的关联性,IASLC的小细胞肺癌分期委员会建议将TNM分期应用于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进行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的患者,并将进一步在分期研究中验证N分期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

肺组织切除示意图更新2:将既往“纵隔镜/手术/外科/超声内镜纵隔分期”更改为“病理纵隔分期”,纵隔分期的方式包括纵隔镜、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病理活检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检查。

纵隔分期的判定纵隔分期可通过常规纵隔镜检查、纵隔切开术或侵入性技术,例如经食道超声内镜指导下的细针穿刺(EUS-FNA),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胸腔镜检查术(VATS)来确定。

纵隔镜纵隔镜在肺癌治疗前病理分期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90%以上和100%,假阴性约5%~30%,手术并发症通常不超过2.5%,包括气胸、喉返神经损伤、大出血、气管食管损伤等。

但纵隔镜检查术不能到达后纵隔和下纵隔,如发现这些部位的肿大淋巴结可考虑进行胸腔镜检查术或经食管超声内镜淋巴结穿刺活检。

PET检查PET扫描可增加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期的准确性,通过PET扫描,大约15%的患者从局限期分期被改为广泛期,而仅有大约5%的患者从广泛期被降期到局限期,对PET显示临床分期为T1-2N0 期而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仍需要进行病理纵隔分期。

注意点近年来,手术治疗备受关注,但其受益人群有限,术前分期评估尤其是明确纵隔淋巴结性质对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影响较大,基于小细胞肺癌易早期浸润的生物学特点,术前进行严格的分期是必要的。

对术后即使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也推荐给予辅助化疗及预防性脑照射,这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治疗的理念不同,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011-08-16 17:29 回复朱以诺3楼更新3:在广泛期患者的一线方案中,删除“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CAV)”三联方案;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确定托泊替康给药途径为“静脉或口服”。

1980 年以前,临床上多采用以环磷酰胺(CTX)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特别是其与多柔比星(ADM)、长春新碱(VCR)联用的CAV方案是当时治疗小细胞肺癌最早、疗效最好的标准方案之一,总的有效率可以达到50%~70%;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方面,广泛期患者为8~10个月,局限期患者为12~15个月。

20世纪90年代后,经研究证实,顺铂和依托泊苷(DDP/VP-16)组成的EP 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而毒性反应较小,总有效率可达60%~90%,局限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广泛期患者为10个月,因此EP方案目前仍然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公认标准方案。

在2011 年《NCCN 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CAV方案已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2B类推荐)中被取消,目前EP方案、IP(顺铂+托泊替康)方案和IC(顺铂+伊立替康)方案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

目前,各种新型细胞毒药物均在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尤其是氨柔比星。

2002 年,氨柔比星在日本已被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近期西方人群应用氨柔比星的数据被公布,其在一线及二线治疗中的资料均不劣于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

而中国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应用氨柔比星联合顺铂对比EP 方案的Ⅲ期临床试验已结束入组,目前数据在随访中。

单药托泊替康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初治化疗有效但2~3个月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

托泊替康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效,随机研究显示,其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两种给药方式有相似的活性。

一项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适合静脉给药的复发患者,口服托泊替康联合最佳支持治疗与仅给予最佳支持治疗相比有明显的益处,在体能状态(PS)评分为2分的患者中,托泊替康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中位生存期为25.9 周对13.9周),且托泊替康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11-08-16 17:30 回复朱以诺4楼更新4: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章节增加了“如果放疗应用2次分割,至少两次分割要间隔6小时才利于正常组织修复”,“放疗的靶区根据制定放疗计划时的CT 扫描确定,根据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的定义,放疗剂量应根据不均一性进行校正”,以及“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和调强放疗(IMRT)为首选,若应用IMRT,须行四维成像以确保肿瘤移动小于1 cm”。

近年来,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胸部放疗及预防性脑照射的实施,而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IMRT、VMAT等放疗技术的发展,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又一次变革,从《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的变化就可以看到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日趋优化、精准。

目前,在国内,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开展已经逐步趋于规范,包括照射剂量、放射野、放疗时机的选择等。

略显欠缺的方面主要是局限期SCLC 同步化放疗及预防性脑照射的开展,由于医生对于中国人群同步化放疗耐受性的担忧,序贯治疗较常见。

因此,基于国外循证医学证据,建议开展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以明确适合中国人群的同步化放疗方案、联合药物剂量等。

2011-08-16 17:30 回复朱以诺5楼更新5:外周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可采用楔形切除术(既往为肺叶切除术或其他解剖学切除术)。

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具有独特的形态学、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和分子特征的肿瘤,形态学上认为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最主要类型是小细胞癌、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典型类癌,TC)和中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不典型类癌,AC)。

这四种类型的肿瘤在光镜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形态特征,在临床上都具有神经内分泌的功能表现,但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及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在临床上表现为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多见,预后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故《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将肿瘤的楔形切除术添加在低分化神经内分泌手术的治疗选择中。

国内近几年开展的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的推广工作已初见成绩,小细胞肺癌的诊疗已逐渐步入规范,尤其随着各级医院和地区新型诊断设备、放疗设备的不断完善,手术、化放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了我国人群小细胞肺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但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规范及诊疗的盲区,尚需进一步强调和完善,综合目前国内小细胞肺癌的诊疗及研究现状,总结以下方面需重视和借鉴。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选择的时机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胸部放疗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

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时机的选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基于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开始30天内进行胸部放疗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大于30天开始放疗的患者(20%对14%)。

而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也显示,缩短放疗时间亦延长生存期:放疗时间为3 周(每日2 次,1.5 Gy,共45 Gy)患者的生存期优于放疗时间为5周(每日1次,1.8 Gy分割剂量)的患者,并且两者的肺毒性无显著差异。

此外,另一项荟萃分析的结果也同样显示,若从开始放疗到放疗结束时间少于30天,患者将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目前的证据支持早期45 Gy放疗同步联合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

即使基于安全性和可行性考虑需要行序贯化放疗,胸部放疗也应在化疗后早期进行。

目前我国国内仍存在着放疗滞后、时间过长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需要加以规范和借鉴。

肺叶切除术示意图2011-08-16 17:32 回复朱以诺6楼全肺切除术示意图复发耐药患者的治疗选择一线治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多为耐药晚期患者,可选择的药物和方案较少,所以目前在这部分患者治疗选择上也较混乱,还存在没有严格按照复发时间(90天)而区分患者进行二线治疗的现象,并存在用药剂量(如托泊替康)不足的问题,对复发后体力状态评分较好的患者盲目用药、剂量不足可能导致出现多重耐药、疗效不佳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