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s in 安全
VCS、VVR容灾技术建议书

第一章第一章 容灾系统容灾系统简介简介简介 1.1. 什么是容灾系统当今的世界,正在跨入信息时代,数据和信息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基础和命脉。
当企业因为信息化带来快捷的服务决策和方便管理时,也必须面对着数据丢失的危险。
容灾系统,对于IT 而言,就是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的一个能应付各种灾难的环境。
当计算机系统在遭受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以及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掉电、网络/通信失败、硬件/软件错误和人为操作错误等人为灾难时,容灾系统将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容灾),甚至,一个更加完善的容灾系统,还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应用容灾)。
可以说,容灾系统是数据存储备份的最高层次。
1.2. 为什么要为什么要建设容灾系统建设容灾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或机构越来越依赖于IT 系统来保证其在业界的竞争力,企业或机构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率、高服务的优势的同时,其业务运作也更加依赖于IT 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一旦发生IT 系统停止运行,那么关键业务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已成为企业或机构关注的重点。
对企业或机构来说,如果发生数据丢失,轻则影响业务的开展以及客户满意度,重则会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瘫痪。
有研究显示,企业在遭受灾难之后,如果无法在14天内恢复数据,有75%的公司业务会完全停顿,43%的公司再也无法重新开业,有20%的企业在两年之内被迫宣告破产。
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不仅仅是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有诸如战争、蓄意破坏、严重误操作等人为因素。
如何才能保证尽量减少企业数据的丢失、将危险与灾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呢?这就需要建立容灾系统,包括数据级容灾以及应用级容灾。
容灾系统的核心就在于使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即保障生产数据在灾难发生时不会丢失;二是更高级别的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即保障整个生产业务在灾难发生时不会中断业务运行。
《核电厂蒸汽供应系统》第5章 专设安全设施(2)

主给水和辅助给水隔离限制了蒸汽发生器向安全壳的蒸汽 泄漏;
保护信号迅速关闭所有给水调阀和隔离阀,并停运主给水 泵,也会会导致向安全壳内泄漏的蒸汽流量下降;
主蒸汽隔离阀关闭也可限制向安全壳的蒸汽泄漏,蒸汽发 生器的流量限制器也可以限制蒸汽泄漏量。
降低裂变产物从安全壳泄漏的驱动力,实现限 制裂变产物释放。 4. 乏燃料水池和消防水的存储和供应 PCS 可作为乏燃料水池的抗震级辅助水源,在长 期失去正常乏燃料水池冷却情况下投入使用。
➢ 辅助功能
监控 PCS 水箱和辅助水箱的液位、温度和水质 在限值以内;
监控可能面对零度以下温度的 PCS 管道、阀门 和仪表的温度在限值以内。
以上信号均采用四取二逻辑。
➢ PCS 启动信号
保护和安全监控系统(PMS)安全壳压力 Hi-2 信号;
PMS 手动启动; 多样化驱动系统(DAS)安全壳温度 Hi-2 信号
; DAS 手动启动。
III. 事故运行
虽然 PCS 的自动启动可实现在事故发生后 72 小时内 不需操纵员干预,但必要时,操纵员需要调整安 全壳冷却水流量有效降低安全壳压力。可能的手 动操作有: 手动启动循环泵由冷却辅助水箱向冷却水箱补水 ; 手动由除盐水、消防水或辅助水源向冷却水箱补 水; 手动启动除盐水、消防水或辅助水源直接供水至 安全壳穹顶上方的水分配盘。
3. 冷却水箱和冷却辅助水箱水温异常 冷却水箱水温由再循环回路加热器及温度控制器 调节,维持水温高于低限值; 发生低温报警时,操纵员可通过观察再循环加热 器后水温和再循环加热器电流、阻抗判断加热器 是否故障; 冷却辅助水箱水温低时,循环加热器可作冷却辅 助水箱加热器的备用; 此外,冷却辅助水箱外有热绝缘,使箱内水的热 容量足以在无加热的条件下七天内不冰冻。
轨道交通专业名词英文缩写

轨道交通专业名词英文缩写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词汇缩写A C:信标A D M:系统管理器A D U:特征显示单元A F:音频A M:列车自动运行驾驶A M U:A T O匹配单元A P:接入点、轨旁无线单元A P A M:A T O功率放大板块A P I:应用程序接口A P R:绝对位置参考应答器、信标A R:自动折返驾驶A R S:列车进路设定A S:管理服务器A S K:数字调幅、幅移键控A T 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 T I:列车到达时刻显示器A T O:列车自动运行A T P:列车自动防护A T R:列车自动调整‘A T S:列车自动监控A X C:计轴器B&A:操作和显示B A 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 d:波特b o n d:棒B U M A:总线控制板C A:控制中心自动控制模、中央自动模式C A N:现场总线C A Z:冲突防护区域’C B I:计算机联锁C B N:通信系统C B T C: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制式;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 C T V:闭路电视C D:载频检测模块CD M:电码检测模块C D T A:中央数据传输系统C E:控制设备CE N E L E C: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C E S B:中央紧急停车按钮C E R:控制室C G:编码发生器C H:校核信号C I:计算机联锁C L C:线路控制器C M:编码人工驾驶模式‘C O M:通信服务器C P I S A:通信处理器C P S:条件电源块C P U:中央处理单元C R C:循环冗余校验C R T:阴极射线显示器C S:中央服务器C S E X:电码系统模拟器扩展C T C:调度集中C T S:光数据传输系统D C C;元件接口模块D C S:数据通信系统D C U:数据储存单元D C R:车站综合控制室D D S: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 D U:诊断和数据上载单元、诊断和数据更新单元DE B L I M O:闪光元件接口模块D E M:调节器D E S I M O:信号机元件接口模块D E W E M O:道岔元件接口模块D I:列车发车时刻显示器D I O M:离散输入、输出板块D O C:驱动输出模块D O T:倒换方向D P U:车辆段程序单元D S:模拟M M I、演示系统、数据服务器D S 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 S I T:接口控制模块D T:V C C数据传输D T C:数字轨道电路D T I:发车计时器、发车时间表示显示器D T M:现场L D T S分机D T S:光纤网、数据传输系统、光纤通信系统读点E B R:紧急制动继电器E B:紧急制动E C C:元件接口模块EF A S T:列车控制元件接口模块E F I D:入口馈电设备E P R O M:只读储存器E S B、E S P:紧急关闭按钮E S S:紧急车站停车系统E S I T:电子元件接口模块E U:电子单元F A 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 E C:非向前纠错F E P:前端处理器F F T:快速傅立叶变换F I D:馈电设备F O T L:光纤传输线F S K:数字调频、频移键控F TG S:西门子公司的遥供无绝缘音频轨道电路G O:A T P速度命令选择和核准电路H M I:人机接口I/O:输入/输出I C M:输入控制模板、输入模块I C U:区域控制中心、控制单元、计算模块I D:识别I E C:国际电工委员会I R U:接口继电器单元J T C;无绝缘轨道电路K O M D A:开关量输出板L A N:局域网L C:车站控制L C C:本地控制台L C D:液晶L C P:局域控制板L D T S:现场数据传输系统L E D:发光二极管L E U:轨旁电子单元、信号接口L F U:环路馈送单元L I S T E:信号机元件接口板块L I U:环线调谐单元L M M:环路调制解调器板块L O M:逻辑输出板块L P U;车站程序单元L Z B:连续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M D:调频检测板块M E L D E:开关量输入板M I:联锁单元M M I:人机界面M M S;维护管理系统M O D E M:调制解调器M P M:主处理器板块M S K:最小移频键控M S S:最大安全速度’M T:轨道联锁、城市轨道交通、M T I B:移动列车初始化信标M T O:无人驾驶M U X:接口电机N D O:非安全数字输出板N F S:网络文件系统N I C:网络接口卡N I S A L:数字集成安全保障逻辑N M S:网管系统N R M: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N R Z I:不归零倒置N S S:网络支撑系统N V I:非安全型输入N V L E:非安全逻辑模拟器工作站N V O:非安全型输出O B E:车载设备O C C:控制中心O C M:输出控制模块O D I:操作/显示接口O L M;通信模块、光连接模块O L P:光连接插头O P G:速度脉冲发生器O V W:全线表示盘子系统P A C:环路调制解调器P A L:逻辑处理模块P A S:车站广播系统P B:停车制动P C:道岔控制P C B:控制器、印路电路板P C U:协议传输单元P D:多项式除法器P E B:站台紧急按钮、P F:工频P I:站台显示器P I D:乘客导向系统P I I S:乘客信息显示器P I S:乘客导向系统P M:道岔转辙机P R O F I B U S:过程现场总线P R O M:课编程计数器P S D:站台屏蔽门P S U:电源单元P T I:列车识别系统P V I D:永久性车辆标识P W D:梯形波调幅R A M S:安全性R B:重定位信标R C:进路控制R C C;远程通信控制器R C M:远程通信控制模块R M:限制人工驾驶R M O:限速模式R T O S:实时操作系统R T U:车站远程终端单元R X:接收器S B:脚踏阀S B O:安全型单断输出S C;运行图编辑子系统S C A D A:电力监控系统S C C:车站控制计算机S C E G:车站控制器紧急通路S C I:计算机联锁S C R:车站控制室S&D:诊断服务、检修和诊断S D:安全装置S D M:联锁系统维护工作站S E R:信号设备室S I C A S:西门子计算机辅助信号S I L:安全完整度等级S I O M:串行输入、输出模块S I R:安全联锁继电器S I S I G:烙断器板S L C:同步环线盒S L M:速度和位置模块S M:列车自动防护驾驶、系统维护台、系统维护模块S M C:系统管理中心S N O O P E R:列车和事件监控器S O:维护操作台S—P C:模拟P C S P D I:瞬间接触开关S Q L:结构化查询语言S R S:运行图S T A;天线S T C:车站控制器S T E K O P:现场接口计算机S T I B:静态列车初始化信标S T S:厂家测试成套设备S Y N:同步天线T A C;测速电机出来模块T C:轨道区段、轨道电路T C M:轨道编码模块T C P/I P;远程控制协议/国际协议T D:列车位置检测T D B:线路数据库T D T;列车发车计时器T I D:列车输入数据模块T M:室内控制柜T M T:列车监督和追踪T O D:司机显示盘、列车输出数据模块T R C:列车进路计算机T S:目标速度T T E:时刻表编辑器T T F:时刻表T U:调谐单元、轨道电路控制单元T V P:轨道空闲处理T W C:车-地通信T X:发送器U R M:非限制人工驾驶V A S:车辆报告系统V C C;车辆控制中心V C S:车辆通信系统V D I:安全数字输入板V D O:安全数字输出板V E N U S:处理器板中断板V E S U V:同步比较板V H M:车况监视器V I C O S:车辆和基础集中控制操作系统V O B C:车载计算机、车载控制设备V P I:安全型计算机联锁V R D:安全继电器驱动器V S C:安全型串行控制器W E E Z B o n d:小型调谐阻抗连接变压器W C C:轨旁通信控制器W E:轨旁设备。
水泥公司皮带输送机安全防护设置标准

水泥公司皮带输送机安全防护设置标准1、皮带输送机必须配置现场VCS开关箱。
2、皮带输送机旋转部位(包括头部、尾部、驱动部位、张紧部位等)必须设置防护网罩,采用合适的夹具固定在机架上。
(1)头部滚筒防护罩:滚筒外边圆(内侧)与防护罩边缘(靠皮带面)防护距离不少于1米,详见下图。
(2)尾部滚筒防护罩:滚筒外边圆(内侧)与防护罩边缘(靠皮带面)防护距离不少于1米;CO∕4^∖,卡---------11^1D1J p⅞M(3)张紧装置:悬空的,安装防护网及防坠落钢丝绳,预留清扫通道(C)25厘米(详见下图)。
落地的,如条件允许则采用彩钢瓦全封闭结构(右下图)。
(4)下托根防护板按以下标准制作。
3、皮带输送机两侧必须设置急停拉绳开关。
(1)每隔30米左右设一组急停拉线闭锁开关,急停开关必须固定牵靠。
(2)急停拉线应采用专用支撑杆顺机架纵梁上布设。
(3)拉绳位置高度一般高出皮带15-20厘米(或离地面1.3-1.4米高度),如皮带架高度较高,超过14米,则拉绳安装在人易于拉动的高度。
(4)拉绳开关和头尾轮防护罩之间无间断连接(5)拉绳采用包塑镀锌钢丝绳,两头采用钢丝夹头固定4、皮带输送机必须设置安全标识牌。
(1)皮带输送机头部、尾部及中部装有改向滚筒位置必须加装“当心绞伤”、“设备运行时严禁检修或清料”等一套安全标识牌;(2)长距离输送的皮带输送机应进行现场长度标识,以皮带输送机头部滚筒轴线为起点,每隔10米进行标识;(3)皮带输送机下方安全通道必须设置高度标识;(4)条件允许情况下,皮带输送机下方行车通道高度在6米以下的,必须设置限高架。
5、皮带输送机必须设置启动电铃(1)皮带输送机的头部或中部安装不少于一只启动电铃;(2)电铃的声响应高于环境声响;(3)电铃装置应于皮带开关联动(无法联动的,现场皮带按钮边必须加装电铃按钮)6、皮带输送机必须设置安全通道。
(1)每IOO米不少于一座过桥。
(2)皮带输送机下方净空高度2米以上且无廊道平台的,可在皮带输送机下部设置安全通道。
2021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解读

关注短PIVCS
结合以下情况选择外周静脉短导管
E.4考虑在新生儿中用超声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同时,考虑在急诊或其他需要立即确认尖端位置的 关键护理环节中使用该技术。 证据1:2015年发表的观察性研究文章,探讨了通过右侧颈内静 脉进行实时超声引导颈静脉尖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以显示上腔静脉根部和右肺动脉 的可视性。
标准23: 确认导管最佳位置的方法
E.5 因存在电离辐射暴露,除CVAD置入困难及床边置管失败的情况外,应避免在 X 线透视下操作。 E.6 如果更换尖端的技术确认尖端位置正确,则无须在事后拍摄X光片
标准23: 确认导管最佳位置的方法
F. X胸片确认尖端位置仍是可取的,且在操作过程中未使用尖端定位技术时,也应通过X光胸片确认尖端位 置。这一方法准确性要低一些,因为X光片上无法看到CAJ,需要通过测量隆突、气管支气管角或胸椎体来识 别尖端位置。根据运动情况,患者的姿势变化或运动可导致导管尖端的远端或近端移位多达2cm( Ⅱ)
近红外(nIR)
提高外周静脉导管(PIVC)首穿成功率 识别分叉、扭曲的静脉,可触及但不可见的静脉及静脉瓣的位置
超声波
减少PIVC穿刺失败率 用于困难血管穿刺(DIVA)-1级证据 提高成人和儿童的中心VAD留置成功率,减少针刺次数,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降低感染风险:在探头上使用无菌、一次性凝胶隔离套和无菌护套;每次使用前 后的消毒探头
新标准 标准55: 导管相关皮肤损伤(CASI)
55.1 对导管穿刺点周围进行常规评估 以及时发现皮肤损伤的症状和体征。 55.2 实施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减少皮肤 损伤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管理。
术语定义: 在导管穿刺点周围敷料下方出现 的渗液、红斑和/或其他皮肤异 常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水疱、 大疱、浸渍或撕裂,且在移除敷 料后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
软件版本升级方案

软件版本升级方案1. 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软件版本升级是不可避免的。
版本升级可以修复漏洞、增加新功能、提升性能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种软件版本升级方案,以保证版本升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版本管理在进行软件版本升级之前,需要进行版本管理。
版本管理可以帮助团队了解和控制软件的演变过程,方便回溯和跟踪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版本管理实践:•使用版本控制系统(VCS)进行代码管理,例如Git或SVN。
通过版本控制,团队成员可以并行开发,随时回溯历史版本,协作开发。
•使用语义化版本号,例如MAJOR.MINOR.PATCH格式。
其中,MAJOR表示不兼容的API变化,MINOR表示向下兼容的新功能,PATCH表示向下兼容的错误修复。
•编写良好的提交信息,包含有意义的变更描述和关联的问题编号。
这样可以方便团队成员查找和理解变更内容。
3. 升级策略软件版本升级的策略取决于具体的业务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升级策略:•全量升级:用户需要下载完整的软件包,进行安装。
适用于较小的升级,或者必须替换全部文件的情况。
•增量升级:用户只需要下载升级包,然后与当前版本合并。
适用于较大的升级,或者只有部分文件需要更新的情况。
•静默升级:软件在后台自动下载和安装升级包,用户无需干预。
适用于对用户友好的场景,可以避免中断用户使用。
•灰度升级:先在一部分用户中进行升级,验证升级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再逐步将升级范围扩大。
适用于大规模的升级,减少升级带来的风险。
在选择升级策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
4. 升级流程一个完整的软件版本升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明确升级的目标和功能。
2.设计和开发:根据需求,设计和实现相应的功能和改进。
遵循代码管理和提交规范进行开发。
3.测试和验收:使用自动化测试和人工测试手段,对升级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新版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Symantec产品和解决方案概述

防病毒及 防间谍软件
主动性威胁保护
网络威胁保护
*
*
简明易用的客户端用户界面
客户端用户界面
客户端用户界面强调了最终用户的易用性 用户能够快速的查看设置并导航
*
*
客户端内存占用--21M
21MB
62MB
129MB
*
Symantec Endpoint Security Manager
SNAC解决方案的组成
Symantec 执行代理
+ Symantec Enterprise Protection Agent (Self-Enforcement 方法)
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
强制器
使用802.1x的交换机
Symantec 局域网强制器
Symantec 网ntec DHCP强制器
*
Symantec服务中国 共同发展
1998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成都设有分支机构,目前有超过1000名员工 1999年在北京成立技术支持中心,目前向大中国及日本和韩国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2004年在北京成立研发中心,2006年在成都成立研发中心 2007年在中国成立安全响应中心,迅速响应来自本地的威胁 完善的合作伙伴网络 与各行各业有广泛的合作: 新华社、广电、专利局、气象局、交通部、公安部、财政部…… 国家电网、吉林电力、辽宁电力、中石油、中石化……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 农行、建行、工行、中行、招行、交行、光大、民生……
*
BESR灵活的异地保护
增强了灾难恢复能力 最多选择两个异地存储目标 异地存储目标包括 USB、网络位置,甚至 FTP
受保护的系统
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综述摘要内容:运行控制系统是磁浮列车的重要安全保障。
列车的安全控制逻辑绝大部分由运行控制系统执行,目前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运行控制系统为德国与日本设计。
本文阐述了德国与日本的运行控制系统,同时对国内的运行控制系统总结性的进行了一定的介绍。
关键词:运行控制系统分区运行控制车载运行控制磁浮列车0引言我国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人口聚集效应明显,但随之带来的是交通的拥堵,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市内及城际间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
随着轮轨列车逐渐达到速度极限,传统的动力方式已无法实现更高的速度要求,由此磁浮列车应运而生,磁浮列车采用抱轨运行方式,不存在列车脱轨风险,由于浮空运行,因此噪音极小。
目前磁浮交通已经在长沙、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开通,我国的磁浮交通行业开始进行实际运营阶段。
磁浮列车主要分为牵引、运行控制、线路、车辆等多个系统组成,其中运行控制系统对保障列车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总结归纳了不同国家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1运行控制系统概述运行控制系统是磁浮交通的“大脑”,运行控制系统与多个系统耦合关联,包括车辆、牵引系统、线路系统等。
其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判断整合、传输,实现系统间的通信及安全逻辑判断。
运行控制系统细分功能为:列车状态操作与显示、自动驾驶控制、驾驶模式转换、进路运行防护、道岔转辙防护、最大最小速度曲线监控、牵引安全切断控制、数据传输、制动触发等任务。
运行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CCS、分区控制DCS、车载控制VCS三部分构成。
中央运行控制系统是列车操作显示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自动运行控制、操作员终端系统、中央诊断系统。
车辆无线等系统将运行过程中的列车与线路状态实时反馈给中央操作员,中央操作员根据相关反馈手动完成磁浮列车运行时刻表的配置,设置列车数量、制动测试、线路信息添加、车辆控制等。
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可对非CR校验指令进行自动排布,中央操作员根据实际运营经验对中央的指令按顺序进行设置,当执行时刻表时,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将每条指令依次执行,充当操作员终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