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苏 nova分析
江苏文化2

三、江苏的文化组成江苏文化由若干个区域文化所组成,各个区域文化的范围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吴文化吴文化以太湖小三山遗址等旧石器文化为源头,以“太伯奔吴”与当地土著荆蛮族相结合为契机,以春秋时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侬软语”(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现今紧靠太湖的苏、锡、常地区为中心地带。
金陵文化或称之为“宁镇文化”。
宁,指今南京市,古金陵邑置于今南京市清凉山;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为金陵,所以此处所说的“金陵”兼指今南京市和镇江市。
金陵文化以北阴阳营文化(属新石器文化)、湖熟文化(属早期青铜文化)等为源头,以迤丽于长江南岸的宁镇山脉为地理背景,以三国时孙吴政权先建都京口(今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相互并存乃至相互交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徐淮文化或称之为“楚汉文化”。
徐淮文化以约六千年前的青莲岗文化、大墩子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湾新人文化为源头,泛指存在于江苏徐州、淮阴、宿迁以及连云港、盐城的部分地区。
徐淮文化是以项羽建立西楚王国和刘邦建立西汉帝国体现的巍巍雄风为标志的区域性文化。
霸王举鼎刘邦造型江苏传统文化的特征维扬文化《尚书·禹贡》有云:“淮海惟扬州。
”惟,通“维”。
庾信《哀江南赋》中写道:“淮海维扬,三千余里。
”后截取二字以为名。
明初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
维扬文化是以享有“淮左名都”之称的扬州及泰州(明代亦属于扬州府)为中心的区域文化。
苏东海洋文化江苏是—个重要的海洋省份,有一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
早在先秦时期,苏北平原南端的长江古沙咀由扬州向东延伸,经过二千多年向外伸展,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海洋文化区。
江苏传统的海洋文化区主要指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海岸区域,大致是苏东地区,因而称之为“苏东海洋文化区”。
四、江苏传统文化的特征人们往往认为,在中华历史上形成了两大文化圈,一是以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和台湾、海南岛、香港诸岛以及散布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为海洋文化圈,二是其他的内地大陆为大陆文化圈。
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

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作者:布成良来源:《唯实》2015年第05期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江苏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向心力;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凝聚力;要改革完善文化体制机制管理,增强文化推动力;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文化竞争力。
一、江苏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文化类型多样但凝聚力不强。
江苏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从文化上分属四种文化。
苏南(苏锡常)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苏中以维扬文化为主要特色,苏北以楚汉文化为主要特色,而南京(含镇江)则以金陵文化为特色。
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脉络,形成了区域内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
这些文化虽在历史上都曾各领风骚,但又有一定的区域局限,难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有规模影响的整体文化优势。
如:南京“六朝文化”的围城情结,消弭了南京雄踞江苏之首的霸气,缺乏“敢为天下先”、敢当“龙头”老大的豪气;维扬文化因大运河的通达而赋予苏中人豁达、开放的气质,但同时也带给苏中人小富即安的心态,使人具有包容万千但又相对保守的特点;以徐州、盐城和淮安等为代表的楚汉文化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缺乏自主自立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极易产生各自为政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
文化产业提升但拉动力不强。
当前江苏文化产业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文化市场已由产品短缺走向短缺与丰裕并存的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也正从政府推动逐步走向市场激励的状态。
然而,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产品较少。
江苏文化产业虽然门类相对齐全,但产业发展不平衡,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尤其是园区建设在产业集聚的同时,同质化问题严重,不仅与周边城市文化园区存在直接竞争,而且在同一所城市内,也有同质化竞争趋向,如常州三大主题公园所存在的重叠游玩项目。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江苏省的纺织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也带动了地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本文将从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以期推动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
1. 纺织产业的发展状况江苏省是中国纺织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国内一流的纺织企业和生产基地。
随着近年来纺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江苏省的纺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产值和出口额也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江苏省的纺织产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江苏省的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在纺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发展。
江苏省的纺织产业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工艺技艺、传统纺织图案、服饰文化等方面。
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纺织工艺和特色产品,如苏州的刺绣、南通的棉纺织品、无锡的丝绸等,这些传统工艺和产品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符号和特色,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3. 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一些传统的纺织工艺和产品正面临着淘汰的危机。
一些纺织产业发达地区的地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一些地方的纺织产业在追求效益的忽视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导致地域文化的日益衰弱。
二、对策1. 加强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挖掘针对传统工艺和产品面临的淘汰危机,江苏省可以通过加强保护和挖掘传统工艺,推动其走向现代化,提高竞争力。
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手工艺人员,共同制定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的措施,开展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推动传统工艺的融合和传承。
为了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江苏省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宣传。
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地方传统工艺品的开发和销售,举办地域文化展览、交流活动等,提升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地域文化的吸引力。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的SWOT分析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的SWOT 分析李凌燕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摘要:战略分析对经济和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开发分析为目标,基于SWOT 分析法,对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 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中的战略选择作好铺垫。
关键词:大运河江苏段 音乐舞蹈文化遗产 创意产业SWOT 分析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168-03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优化产业结 构、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O 世界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一一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的经济命 脉和黄金水道,也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 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亟待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为这项古老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 代的发展开创新的契机。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里程最 长,沿岸的音乐舞蹈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入选世界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品种较多。
对江苏运河沿 岸音乐舞蹈文化遗产进行创意产业开发,使其在新时 代背景下创造新的价值,焕发新的生机,这一产业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早在1956年安索夫第一次提出SWOT 分析法,后经过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用于环境战略分析的一种实 用方法①。
其实质就是概括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各方面的内容,从而剖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 胁的方法。
SWOT 英文表达为Strengths (优势),Weak nesses (劣势)、Opportunities (机遇)和 Threats (威胁)。
此分析法意在要求人们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制定和采 用相应的解决策略O 本研究通过实地考查,分析大运河 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存在的 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为进一步探索充分利用优势、 改变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具体战略举措作好铺垫,从而全面提升江苏运河在新时代的世界形象。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江苏省是中国纺织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和丰富的纺织文化。
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对于江苏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何促进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
1.丰富的纺织历史和文化传统江苏省拥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和丰富的纺织文化传统,如苏州的丝绸、南京的绸缎等,这些传统技艺和工艺在江苏省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2.纺织产业的逐渐衰退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竞争,江苏省的纺织产业逐渐衰退,很多传统的纺织企业面临着转型或者倒闭的局面。
新型的纺织产业也在不断涌现,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3.地域文化传承的困境由于纺织产业的转型和衰退,许多传统的纺织技艺及文化传承面临严重困境,很多老纺织工匠的手艺可能会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渐失传。
1.产业与文化融合不足传统的纺织产业与当下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而新型的纺织产业缺乏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存在一定的脱节。
2.技艺传承及人才培养保护江苏省纺织产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独特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和弘扬纺织产业的技艺和工艺,培养更多的纺织工匠,为地域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创新发展,探索出依托地域文化优势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地域文化和产业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展望1.地域文化传承发展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展望,通过融合创新,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地域文化影响力提升通过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地域文化影响力将会得到提升,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我们充分相信,在政府的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江苏阿亚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江苏阿亚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江苏阿亚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江苏阿亚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广告发布;文化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江苏省作为中国纺织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和丰富的地域文化。
纺织产业是江苏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巨大。
随着全球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江苏省纺织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应对当前的挑战和抓住机遇。
1. 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江苏省自古以来就是纺织业发达的地区,素有“江南织造”之称。
传统的织造技艺以苏州刺绣、无锡丝绸、昆山织锦等著名,代表了江苏纺织产业的地域文化特色。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和衰落的危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传承与发展。
2. 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江苏省纺织产业的结构以服装、纺织原料和辅料生产为主,并以出口为主要出路。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压力,传统的纺织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而新一代的纺织产业,如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问题。
3. 地域文化与品牌建设江苏省拥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品牌,如苏州的丝绸、南通的棉纺等。
如何将地域文化与产业品牌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意识的增强,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江苏纺织品牌的形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振兴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传统纺织技艺的扶持与保护力度,建立传统技艺的保护体系,培养更多的传统织造技术人才,并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传统技艺找到新的市场和生命力。
2. 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纺织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加强地域文化与品牌建设政府应加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工作,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应根据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构建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为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江苏省纺织产业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江苏省是我国纺织产业的传统优势产区,也是全国纺织工业基地之一。
在江苏省,纺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同时也影响着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发展。
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纺织文化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传承成为了各地纺织企业的“灵魂”,也使得江苏省纺织企业各具特色。
比如苏州的刺绣、常州的麻料,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品牌和市场占有率。
然而,由于各地纺织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江苏省纺织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1. 优势江苏省纺织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链完整,企业规模大,供应链稳定,品牌较多,如“南京金夫人”“张家港嘉华”“盐城欧元王”等知名品牌。
同时,江苏省的出口也是纺织品的重要来源地之一,这也为江苏省企业扩大市场提供了机会。
2. 不足随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加剧,江苏省纺织产业也受到了影响。
传统优势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强,同时在新兴产业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
缺少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等问题,也给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同时,其他地区的纺织企业也对江苏省纺织企业的市场份额开始争夺。
三、对策1. 挖掘地域文化江苏省纺织产业应该创新地挖掘各个地区的纺织文化,提高江苏省纺织品的特色和附加值,使企业与其他地区企业区别开来。
同时,江苏省纺织产业也应该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知晓度。
2. 加强技术创新江苏省纺织产业应该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
同时,也应该将技术与研发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江苏省纺织产业可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可以对下游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提高行业竞争力。
总之,江苏省纺织产业在全国纺织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未来的竞争中,江苏省纺织产业应该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江苏省纺织产业成为全国纺织产业的领先地区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已 有160多年的历史。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 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这一建筑群,成为近 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
吴越文化——苏州
拙政园
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亭
昆曲
吴越文化——苏州
* 拙政园 古典园林不仅是苏州建筑艺术的产物,更是 吴文化的载体。作为宅院合一的第宅园林,苏州 园林反映了吴文化的雅致、智巧、细腻、柔和、 幽静的特性,存储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信 息,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
海盐文化——盐城
* 盐渎公园
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 着浓郁的海盐文化。而盐渎公园是盐城市区仅次 于大洋湾生态运动公园的第二大湿地公园。盐渎 公园怀念着盐城的历史。
金陵文化——南京
乌衣巷
明孝陵
颐和公馆
南京总统府
金陵文化——南京
* 乌衣巷
在南京秦淮河南岸,是中国最古老而著名的 巷名,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 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 以“乌衣”为 巷名。
文化江苏 文化之旅
-----NOVA
小组成员: 施金凤 张舒雨 赵章可 孔秋月 倪安仁 杨泽洲 周杰昕 赵康 杨涛
CONTENTS
金陵文化
四个代表城市
徐州
盐城 南京 苏州
楚汉文化——徐州
汉兵马俑
戏马台
楚汉文化——徐州
* 汉兵马俑
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 米远的汉兵马俑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 戍楚王陵的部队。徐州汉兵马俑,是中国目前发 现的三处大规模兵马俑之一。
金陵文化——南京
* 明孝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有“明清皇家 第一陵”的美誉。
金陵文化——南京
* 颐和公馆
南京颐和路公馆区是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 代的民国“首都计划”,作为民国的高档住宅区 ,国民党的高官名流,世界各国的公使馆云集于 此。
金陵文化——南京
吴越文化——苏州
* 沧浪亭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 代园林,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 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 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
吴越文化——苏州
* 昆曲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 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 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楚汉文化——徐州
* 戏马台
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 楚霸王,定都彭城(即今徐州),于城南的南山 上,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 戏马台。
海盐文化——盐城
中国海盐博物馆 盐渎公园
海盐文化——盐城
* 中国海盐博物馆
中国海盐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反映古老的中 国海盐历史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盐城市有 史以来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带有“国”字号的 重点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