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习题讲评课件:5.3 第1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
合集下载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3密度知识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20180829223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测出烧杯和剩 余盐水的总质量;③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称出 烧杯的质量.
A.①③② B.③②④ C.④③② D.④①③
解析:按照①③②这个步骤可以减小测量过程中的误
差,①中测出 m总 ,③中测出 v倒出,则盐水的密度
盐水
m总 m剩 v倒出
.故选A.
答案:A
把烧杯装满水,且以刚好不溢出为准, 较大体 溢 此时把固体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且同 积的固 水 时用另一容器承接溢出的水,再用量筒
体 法 测出承接到的水的体积V,则V就是较大 固体的体积
溶解或 吸水的
固体
用塑料膜将固体包住,阻断它与水的接 触,再用“排水法”测体积;也可以用量 筒、细沙采用“排沙法”来测其体积.不 过“排沙法”比“排水法”误差要大
内容
(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调节天平平衡;
测量 (2)把液体倒入烧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液体 (3)把烧杯中的液体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记下量
的密 筒中液体的体积V;
度 (4)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5)利用密度公式ρ=
m V
m1 V
m,2 求出液体的密度
注意:①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应先测固体的质量,再用排水 法测量固体的体积,若顺序颠倒,固体上沾有水会影响质 量的测量结果.②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如果先用天平称量烧 杯中液体的质量,然后将烧杯中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 由此算出密度,这种方法的弊端是烧杯中的液体“倒不 尽”,从而造成体积测量不准确,引起较大的误差.
截面积是10 mm2.(ρ铜=8.9×103 kg/m3)求: (1)这捆铜线的体积.
(2)这捆铜线的长度.
解析:(1)根据 m 可知,这捆铜丝的体积V=
A.①③② B.③②④ C.④③② D.④①③
解析:按照①③②这个步骤可以减小测量过程中的误
差,①中测出 m总 ,③中测出 v倒出,则盐水的密度
盐水
m总 m剩 v倒出
.故选A.
答案:A
把烧杯装满水,且以刚好不溢出为准, 较大体 溢 此时把固体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且同 积的固 水 时用另一容器承接溢出的水,再用量筒
体 法 测出承接到的水的体积V,则V就是较大 固体的体积
溶解或 吸水的
固体
用塑料膜将固体包住,阻断它与水的接 触,再用“排水法”测体积;也可以用量 筒、细沙采用“排沙法”来测其体积.不 过“排沙法”比“排水法”误差要大
内容
(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调节天平平衡;
测量 (2)把液体倒入烧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液体 (3)把烧杯中的液体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记下量
的密 筒中液体的体积V;
度 (4)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5)利用密度公式ρ=
m V
m1 V
m,2 求出液体的密度
注意:①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应先测固体的质量,再用排水 法测量固体的体积,若顺序颠倒,固体上沾有水会影响质 量的测量结果.②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如果先用天平称量烧 杯中液体的质量,然后将烧杯中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 由此算出密度,这种方法的弊端是烧杯中的液体“倒不 尽”,从而造成体积测量不准确,引起较大的误差.
截面积是10 mm2.(ρ铜=8.9×103 kg/m3)求: (1)这捆铜线的体积.
(2)这捆铜线的长度.
解析:(1)根据 m 可知,这捆铜丝的体积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