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表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电能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电能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电能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一、引言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电能的仪表,也称为电度表。

它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计量电能消耗,为用户提供准确的电费计算。

二、电能表的基本结构1. 外壳电能表的外壳通常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外壳具有防护作用,保护内部元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2.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电能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由转子、定子和传动机构组成。

转子和定子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实现转动。

传动机构将转子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指针或数字显示器上的数字显示。

3. 电路板在现代电能表中,大多数功能都由微处理器控制。

因此,电路板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元件。

4. 其他元件除了上述主要元件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元件,如瞬时过载保护装置、灯泡等。

三、电能表的工作原理1. 磁场作用力原理当通有交流电流时,电能表的定子和转子之间会产生磁场。

由于磁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转子开始旋转。

旋转速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2. 传动机构原理当转子旋转时,传动机构将其运动传递到指针或数字显示器上。

指针或数字显示器上的数字表示电能消耗量。

3. 微处理器控制原理现代电能表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控制。

微处理器可以对电能进行精确测量,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此外,它还可以执行其他功能,如过载保护、通信等。

4. 瞬时过载保护装置原理当负载突然增加时,电能表可能会遭受瞬时过载。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一些现代电能表配备了瞬时过载保护装置。

这种装置通过监测负载变化来控制电流大小,并在必要时切断电源。

四、总结综上所述,电能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表,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外壳、机械结构、电路板和其他元件。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磁场作用力原理、传动机构原理、微处理器控制原理和瞬时过载保护装置原理。

通过对电能表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表计费原理

电表计费原理

电表计费原理
电表计费原理是指电力公司根据电表读数来计算用户的电费。

具体原理如下:
1.电表读数:电表通过测量用电设备消耗的电能来获取电表读数。

常见的电表有机械式电表和电子式电表两种。

机械式电表中,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旋转磁场,使铝片转动,从而驱动机械齿轮转动。

而电子式电表则通过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微处理器进行计算。

2.电能计算:电表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用电设备消耗的电能量。

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kWh),即一小时内用电功率为1千瓦时的能量。

电能的计算公式为:电能=功率×时间。

功率是用
电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功率,单位为瓦(W)或千瓦(kW)。

3.费率计算:电力公司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制定不同的电费费率,以实现电能的分时段计价。

通常包括峰时、平时和谷时三个时间段。

用户用电的费率是根据电表读数统计在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量,然后乘以相应的费率进行计算。

4.计费周期:电费的计费周期通常为一个月。

电力公司按照每
个月的电表读数差值来计算用户的电能消耗量,然后根据费率进行费用的累加计算。

总之,电表计费原理是通过测量电能消耗来计算用户的用电量,
并根据费率对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量进行不同的费用计算,从而实现合理计费。

各式机械式电度表的工作原理及接法大全

各式机械式电度表的工作原理及接法大全

一、机械式电度表的型号及其含义电度表型号是用字母和数字的排列来表示的,内容如下:类别代号+组别代号+设计序号+派生号。

如我们常用的家用单相电度表:DD862-4型、DDS97l型、DDSY97l型等。

1、类别代号:D--电度表2、组别代号表示相线:D--单相;S--三相三线;T--三相四线。

表示用途的分类:D--多功能;S--电子式;X--无功;Y--预付费;F--复费率。

3、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制造厂的设计序号不同,如长纱希麦特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电度表产品备案的序列号为971,正泰公司的为666等。

综合上面几点:DD--表示单相电度表:如DD971型DD862型DS--表示三相三线有功电度表:如DS862,DS97l型DT--表示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如DT862、DT971型DX--表示无功电度表:如DX97l、DX864型DDS--表示单相电子式电度表:如DDS97l型D丅S--表示三相四线电子式有功电度表:如DTS97l型DDSY--表示单相电子式预付费电度表:如DDSY97l型DTSF--表示三相四线电子式复费率有功电度表:如DTSF97l型DSSD--表示三相三线多功能电度表:如DSSD97l型4、基本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基本电流是确定电度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额定最大电流是仪表能满足其制造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最大电流值。

如5(20)A即表示电度表的基本电流为5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对于三相电度表还应在前面乘以相数,如3x5(20)A。

5、参比电压指的是确定电度表有关特性的电压值对于三相三线电度表以相数乘以线电压表示,如3x380V。

对于三相四线电度表则以相数乘以相电压或线电压表示,如3x220/380V。

对于单相电度表则以电压线路接线端上的电压表示,如220V。

二、机械式三相四线电度表的读法1、如果您的三相四线电度表是最右边没有红色读数框的,那黑色读数的都是整数,只是在最右边(即个位数)的"计数轮"的右边带有刻度,而这个刻度就是小数点后的读数;如果是带有红色读数框的,那红色读数框所显示的就是小数。

电表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表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表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一、电表结构电表主要由测量机构、驱动机构和制动机构三部分组成。

1.1 测量机构测量机构是电表的核心部分,用于实现电能的测量。

它通常包括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用于分别测量电压和电流。

测量机构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计数器进行计数。

1.2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是电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一组齿轮和杠杆组成,用于将测量机构产生的机械能传递到计数器。

驱动机构的作用是放大测量机构的机械能,使其能够驱动计数器进行精确的计数。

1.3 制动机构制动机构是电表的辅助部分,它通过摩擦力来限制电表转动的速度,从而控制电表的计数速度。

制动机构的作用是防止电表在启动或停止时过快地转动,从而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工作原理电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和机械传动。

当有电流和电压通过电表时,会产生磁场,通过测量这个磁场可以计算出通过电表的电流和电压。

测量机构中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分别产生与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的磁场,这些磁场与测量机构中的铁芯相互作用产生转动力矩,使测量机构开始转动。

转动力矩的大小决定了电表转动的速度,从而控制了计数器的计数速度。

随着电能的消耗,测量机构会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转动。

通过驱动机构中的齿轮和杠杆,测量机构的转动被放大并传递到计数器上,推动计数器进行相应的计数操作。

同时,制动机构通过摩擦力对电表转动的速度进行限制,保证了计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1 测量原理电表的测量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当有电流和电压通过电表时,会产生磁场,通过测量这个磁场可以计算出通过电表的电流和电压。

测量机构中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分别产生与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的磁场,这些磁场与测量机构中的铁芯相互作用产生转动力矩,使测量机构开始转动。

转动力矩的大小决定了电表转动的速度,从而控制了计数器的计数速度。

随着电能的消耗,测量机构会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转动。

2.2 驱动原理电表的驱动原理是通过一组齿轮和杠杆组成的传动机构,将测量机构的机械能放大并传递到计数器上。

机械电表工作原理

机械电表工作原理

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
一、单相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单相电能表的结构
电能表(俗称电度表)是一种计量某一段时间功率的仪表,单位为kwh(俗称“度”)。

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如图8—1所示,主要元件有缠绕电流线圈的电流电磁铁1(电流元件)、缠绕电压线圈的电压电磁铁2(电压元件)、转动铝盘3、永久磁铁4、计数器5、接线端柱6。

电流线圈的导线粗、匝数少,在电路中与负荷串联。

电压线圈的匝数多、导线细,在电路中与负荷并联。

2.单相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在时间上有相位差,且在空间相对位置不同的电流和磁通,因此都会产生电磁力的作用。

这个力在圆盘上产生转动力矩,使电能表的圆盘按一个方向不停地转动。

二、电能表倍率及计算
每只电能表都有铭牌,在铭牌上标明制造厂名、电表型式、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相数、准确度等级、每千瓦时的铝盘转数(即电能表常数)。

电能表的倍率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由电能表结构决定的倍率,称电能表本身倍率,它等于电能表的齿轮比。

如电能表只有一位小数,其齿轮比常数均为2500,,倍数实为1。

另一种,当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时,其读数还要乘以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即
电能表倍率=TV变比xTA变比x电能表本身倍率。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看完终于懂了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看完终于懂了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看完终于懂了“万用表”是万用电表的简称,它是我们电子制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万用表能测量电流、电压、电阻、有的还可以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频率、电容容量大小、逻辑电位、分贝值等。

万用表有很多种,现在最流行的有机械指针式的和数字式的万用表。

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对于电子初学者,建议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因为它对我们熟悉一些电子知识原理很有帮助。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机械指针式万用表的测量原理。

此类万用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微安表)做表头。

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就会有电流指示。

但表头不能通过大电流,所以,必须在表头上并联与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下面分别给予介绍。

1. 测直流电流原理。

如图1a所示,在表头上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叫分流电阻)进行分流,就可以扩展电流量程。

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流测量范围。

2. 测直流电压原理。

如图1b所示,在表头上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叫倍增电阻)进行降压,就可以扩展电压量程。

改变倍增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压的测量范围。

3. 测交流电压原理。

如图1c所示,因为表头是直流表,所以测量交流时,需加装一个并、串式半波整流电路,将交流进行整流变成直流后再通过表头,这样就可以根据直流电的大小来测量交流电压。

扩展交流电压量程的方法与直流电压量程相似。

4. 测电阻原理。

如图1d所示,在表头上并联和串联适当的电阻,同时串接一节电池,使电流通过被测电阻,根据电流的大小,就可测量出电阻值。

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阻的量程。

万用表的使用万用表(以105型为例)的表盘如右图所示。

通过转换开关的旋钮来改变测量项目和测量量程。

机械调零旋钮用来保持指针在静止处在左零位。

“Ω”调零旋钮是用。

机械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比较

机械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比较

机械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比较一;工作原理:目前使用的电能表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式电能表又称感应式电能表,一种是电子式电能表;它们由于出现的年代不一样,因而其工作原理截然不同;机械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是:当电能表接入电路时,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产生的磁通穿过圆盘,这些磁通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相,分别在圆盘上感应出涡流,由于磁通与涡流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转动力矩使圆盘转动,因磁钢的制动作用,使圆盘的转速达到匀速运动,由于磁通与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成正比例,使圆盘在其作用下以正比于负载电流的转速运动,圆盘的转动经蜗杆传动到计度器,计度器的示数就是电路中实际所使用的电能;电子式电能表是近几年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利用电子电路/芯片来测量电能;用分压电阻或电压互感器将电压信号变成可用于电子测量的小信号,用分流器或电流互感器将电流信号变成可用于电子测量的小信号,利用专用的电能测量芯片将变换好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模拟或数字乘法,并对电能进行累计,然后输出频率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驱动步进马达带动机械计度器显示,或送微计算机处理后进行数码显示;二;电能表简单分类:电能表是专门用来测量电能累积值的仪表,电力企业用以计量发电量,用电量、供电量、损耗电量、销售电量等数值均依赖于电能表;所以有人也把电能表比作电力工业销售产品的一杆秤;上面所说的机械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是按照电能表的结构原理进行分类的,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除了这种分类之外,电能表还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1、按照所测不同电流种类可分为:直流式和交流式二种;2、按照电能表的用途可分为:单相电能表、三相有功电能表、三相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复费率电能表、损耗电能表;3、按电能表的接线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接入式、经互感器接入式、经万用互感器接入式;同时也分为单相、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等;4、按照电能表的等级划分为:普通有功电能表0.2或0.2S级、0.5或0.5S级、1.0级、2.0级,普通无功电能表2.0级、3.0级;标准电能表分为0.5级、0.2级、0.05级、0.02级、0.01级;三;机械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的比较机械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诞生于不同的年代,原理也大不相同,为什么这两种电能表还能并存呢这是由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所决定的;这两种电能表在性能上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1、稳定性电子表因采用锰铜等高稳定性材料制作电流采样元件,高质量的电路作运算处理元件,因此总体的稳定性很好,用户在安装前可以实现免调,工作中的调校周期也可以大大延长,从而节省了人工;机械表因采用机械转动方式工作,摩擦力不稳定,因此稳定性与电子表相比显得较差,经运输后准确度就可能更差,在安装之前必须重新调校;安装运行后的表由于上述原因,稳定性又会逐渐变差;2、精度电子表电路中的A/D模数变换器的精度可达2-14以上,因此分辨力和精度很高,可以设计0.5级以上的高精度电能表;因此,电网管理中计量精度可大大提高,线损统计也可以更为准确;机械表由于采用磁路结构非线性失真大,一致性差,因此要采用各种补偿机构,采用补偿机构又降低了稳定性,也不利于生产使用中的调校,因此要生产精度高的机械电能表的难度相当大;3、灵敏度电子表的电子线路本身灵敏度极高,可比机械表高一个数量级,而且可以长时间保持这种高灵敏度;机械表的机械摩擦阻力是原理性的问题,目前无法克服,特别是在低转速时,机械摩擦力接近静态摩擦力,数值明显提高,因而计量漏洞将增大,长时间工作后尤其如此;4、线性动态范围与计量准确度由于电子表的采样元件、A/D变换元件、放大电路等的线性好,使得电子表的线性动态范围较大,适应性很强,特别适合于用电量变化大的地方,能保证大小电流时计量精度不变;机械表的线性动态范围小,原因是非线性因素太多,如小电流低转速时受制于摩擦力上升、磁阻上升等因素,大电流时磁路容易产生磁路饱和,因此当用电量变化很大时计量精度将受到很大影响;5、功耗由于电子表采用的CMOS元件,自身功耗很小,例如一只单相电子表的每月功耗约为0.3~0.5kW·h;而机械表的功耗约为每月0.8~1kW·h;不要小看了这0.5kW·h左右的差别,对一个拥有几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电能表的大电网而言,这个总数是十分庞大的,对电网的节能效果及电网的管理成本影响十分巨大;6、防窃电效果由于电子线路内部在设计上很容易实现对付各种窃电行为防范措施,因此电子表在防窃电功能上要比机械表强得多。

电表什么原理

电表什么原理

电表什么原理
内容:
电表是用来测量电流和电能消耗的仪器。

它利用一种叫做电磁感应的物理原理来工作。

电表的核心部分是电流线圈,其制作材料是导线。

当被测量电路通过电流线圈时,通过该线圈的电流将在其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电表还包括一个称为运动线圈的组件。

运动线圈也是由导线制成,但它与电流线圈不同,它可以运动。

运动线圈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

当通过电流线圈的电流改变时,它所产生的磁场也会相应地改变。

这个变化的磁场会对运动线圈产生一个力,使其发生运动。

电表的指针与运动线圈相连,当运动线圈发生移动时,指针将随之旋转。

通过观察指针的位置,我们可以读取电表显示的电流值。

为了测量电能消耗,电表还包括一个时钟和计数装置。

时钟定期触发计数装置,使它记录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消耗。

通过读取计数装置的数值,我们可以知道消耗的电能总量。

总结起来,电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电流和电能消耗。

当电流通过电流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会对运动线圈产生力,使其发
生移动。

通过观察运动线圈的位置,我们可以读取电表显示的电流值。

通过计数装置记录的电能消耗时间和电流值,我们可以计算电能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感应式电能表
一、单相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单相电能表的结构
电能表(俗称电度表)是一种计量某一段时间功率的仪表,单位为kwh(俗称“度”)。

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如图8 —1所示,主要元件有缠绕电流线圈的电流电磁铁1(电流元件)、缠绕电压线圈的电压电磁铁2(电压元件)、转动铝盘3、永久磁铁4、计数器5、接线端柱6 电流线圈的导线粗、匝数少,在电路中与负荷串联。

电压线圈的匝数多、导线细,在电路中与负荷并联。

2.单相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半电備丧樓人霆流电路后.电压线圈的两端加上相电压几电流线圖通过奴载晦流九这时电压线圈中通过电流匚几在电压铁芯中产生了电压工作磁通扎:电流A 通过电流线圈时在电流铁芯屮产生『电说1:作磁通几 g 右穿过圆盘时,分别在圆盘匕感应出滞后于它们9(r的感应的电动势£和匸“反和 X又分别在圆盘上产生了涡流h和人
由于电压工作A和电流匚作磁通产生的涡流匚电流工作磁通右和电圧工作磁通产生的涡流L在空间上不相觅合. 而且伍时闻上存在着相位歪,根据电磁学原理,它ffl分别为一対
R-!单相有功电能血的结构电说元件;?一电展兀件* 偌盘匚却一永久at饯:
$—计歎器;:氐一擁拔端样
在时间上有相位差,且在空间相对位置不同的电流和磁通,因此都会产生电磁力的作用。

这个力在圆盘上产生转动力矩,使电能表的圆盘按一个方向不停地转动。

二、电能表倍率及计算
每只电能表都有铭牌,在铭牌上标明制造厂名、电表型式、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相数、准确度等级、每千瓦时的铝盘转数(即电
能表常数)。

电能表的倍率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由电能表结构决定的倍率,称电能表本身倍率,它等于电能表的齿轮比。

如电能表只有一位小数,其齿轮比常数均为2500,,倍数实为1。

另一种,当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时,其读数还要乘以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即
电能表倍率二TV变比xTA变比x电能表本身倍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