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三)语文试卷.pdf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三)语文试卷.pdf

康杰中学()命题人:审题人: 2018. 5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

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

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

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

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

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

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庸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

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对于诗人心目中的“嘉宾”,念之思绪“悠悠”,迎之“___________”,待之“___________”,怀之“心念旧恩”。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秦王统一中国的大业,交代了兴建阿房宫的背景。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色彩的鲜明对比和动静相生的手法把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

2、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某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报道。

这个标题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眼球,但在许多读者赞赏的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持否定态度。

请谈谈读者赞赏和否定的理由各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

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

印度的《华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圣典”或“元典”。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六经”,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一)语文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一)语文

康杰中学2017—2018高考语文模拟题(一)2018.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第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诚如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最早来源于原始宗教的“神人合一”,发展为老子的“道法自然”、《易传》的“与天地合其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等。

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

这种中国传统美学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代希腊对于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

第二,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也,“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周易》泰卦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志同也”,天地交万物通是说风调雨顺万物繁茂,生命繁盛。

“生”的甲骨文即为“生”,草生地上,万物繁育。

这里的“生”有一个中间环节就是“气”,阴阳二气相交,万物诞育。

《周易》咸卦“天地交而万物化生”说明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阴阳之气交感诞育万物生命,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

《周易·系辞上》言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折伸张、诗文的比兴、文辞的抑扬顿挫、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无不是阴阳相生的体现,成为中国特有的美学智慧。

第三,“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之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太极图示”。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康杰中学2013年语文模拟训练卷(三) 2013.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荐举与科举 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

就结果而言,荐举制在乱世环境与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所取得的效果判然有别。

在春秋战国及曹操时代,荐举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官标准,宣布一个人不管出身如何卑微、品德如何恶劣、曾有过何等的劣迹,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他都会重用。

荐举之所以能在乱世执行较好,主要原因是乱世存在有效的危机约束机制。

生死存亡的竞争环境使大家真正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

无论上司简拔下属,还是下属拥戴上司,都不得不把真才实干放在首位。

可是,荐举一旦到了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没有乱世里的那套生死存亡的危机约束机制,人的私心及贪欲很快就暴露出来,将荐举制中脆弱的理性及公平掏空。

无论是两汉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都很快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

察举制的结果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九品中正制的结果是,负责选人的中正(官名)一点也不中正,屁股完全坐到了世家大族那一边,使该制度彻底沦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工具。

而科举制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情非得已时所划的一道杠杠而已。

科举制与其说是较为优秀的官僚选拔制度,不如说是至为优秀的文人选拔及塑造制度。

科举及第者多是一流的文人,而一流的文人却多非一流的政治家。

文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而政治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复杂的问题提炼为很简单;文人最需要的是多情,而政治家最忌讳的是妇人之仁。

推荐-2018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考模拟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推荐-2018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考模拟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8年高考文综模拟试题(三)2018年5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40分)一、单项选择题。

图1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

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

据此完成1-2题。

1.M城市和N城市发展石化工业的主导区位条件分别是()A.劳动力和市场 B.科技和原料C.科技和劳动力 D.市场和原料2.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A.原料资源短缺 B.工资成本上升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减小图2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甲高于丙,洋流B.乙高于丙,纬度C.甲高于丁,地形D.丁高于乙,海陆4.2018年2月,欧洲出现了3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导致这种天气的原因是()A.极地冷气流强烈南下B.西风带势力反常C.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增强D.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北移读图3及图4,回答5-6题。

5.若图3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则图4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图3中③处最为接近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若图3中阴影区域为某城区中心,①②③④为18:00等时线(指汽车从城市中心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A.商业区位于城市的东部 B.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心模式C.从P至M处的耗时小于至N处 D.①②方向上汽车行驶的速度较③④方向上慢下图表示某城市4个行政分区的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分A、B、C三类功能区)、地价分布、网格代码。

同一行政分区内,若功能区相同则每一小方格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区不同,则每一小方格人口数量依A︰B︰C按2︰3︰1比例而定。

读图完成7-8题。

7.若功能区分布合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B类功能区为商业区②交通通达度丙区最好③网格代码7、10、12人口数量相同④该市主导风向可能为偏南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若计划在甲区内新建一个购物中心,综合考虑人口和地价因素,所选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A.1 B.6 C.5 D.2在苹果公司光鲜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中国制造工人血与汗的辛酸。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2018060801168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2018060801168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

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

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

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

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

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

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

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

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

物是实实在在的, 罐就是罐,盆就是盆。

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

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

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 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

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

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

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

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

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

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

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

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庸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

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纽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

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

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三高考模拟(三) 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

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②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以为自己很忙。

③乌克兰局势陡然升级,乌克兰的坦克摆出一副武力清剿的样子,而俄罗斯也是枕戈待旦....,在俄乌边界俄方一侧部署了4万大军。

④北京国家级重点文物“沿字三号敌台”长年受影视剧组青睐,然而剧组走后却留下一堆“烂摊子”,搭建的亭台、木梯、假图腾、胶条俯拾即是....。

⑤本届冬季奥运会即将举行,相关筹备工作在紧张进行中,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⑥“将兵之道,身先士卒”,也许,正是将帅们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才使得一批批科技专家云集麾下,扎根戈壁,为中国航天披肝沥胆....,奉献终生。

A. ①③④B. ①④⑤C. ②④⑤D. 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8年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卫冕冠军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

B. 交通部门指出,今年“春运”形势相当严峻,各运输单位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春运”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C. 近年来,故宫博物馆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呈现和利用。

D. 许多人都知道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拨打报警电话11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利用微信报警呢?日前山东警方已把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比尔·盖茨首次支持在中国建立公益教育机构,他表示:“通过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

” A. 我们希望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

B. 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

C. 我们希望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

D. 我们希望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

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

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

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

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

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

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

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

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希望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B.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反对种族中心主义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的霸权做法。

C. 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维护人类共同价值的诉求,可实现人类整体的安全和进步。

D.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因为世界文明主动接受且认可中国传统哲学的作用。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开头由“以往的全球观”引出一种全新全球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点阐述这一全球观是时代的要求。

B. 材料中间部分紧承第一段内容,从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蕴,使读者进一步认识人类命运共同。

C. 材料中间三段的内容实质上解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为什么是中国提出”和“怎么做”的问题。

D. 整个材料按照“总分”的基本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最后一段从现实角度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可行性。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人类的全球性困境,弱肉强食的观念往往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这不符合“天下一家”的世界观。

B.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全世界被广泛地接受认可,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也将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C.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使中国数千年文明始终保持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还可为今天全球的很多问题提供启示。

D. 一旦强制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隐性地取消了彼此的平等地位,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反对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梦一样的莱茵河张炜它流动在欧洲的土地上,流得格外响亮。

河水的喧哗声响彻东方。

当我走在这条河的岸边,面迎着湿漉漉的风,却驱赶不掉梦一般的感觉。

我从胶东西北部小平原启程,来看看欧洲,看看欧洲的河。

它肯定没有我原来想象的宽,苍绿的水面,翻着波浪,一艘艘货轮和客船在河道中奔驰。

河两岸是大大小小的城市、遮满了绿色的青山、蓊郁的森林。

这里游人很少,真可惜了绒毯似的草坪,可惜了这滋润的气息。

一株挺拔的丝柏,立在茵茵草地上,远看像喷涌直上的浓烈烟柱;而鸽子和野鸭比人多,一群群鸽子落在堤岸的草地上,我向它们走去,它们向我走来。

野鸭子呆在游船小码头的木踏板上,我走向踏板,它们专注地看着我。

淡淡的水雾流动在河面上,使这条大河看上去更妩媚,也更安静了。

我不能不去暗暗比较东方的河——那些无比亲切的、各种各样的、闻名于世的和默默无闻的,尤其是芦青河。

芦青河河道也许还要宽于莱茵河,它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几千年前切开了胶东屋脊,奔向渤海。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芦青河呢?我爱芦青河,也爱莱茵河。

在这平等的爱之中,我心里滋生的是些什么感触呢?一丝惆怅,一丝委屈,抑或点点愤愤不平吗?暮色里的莱茵河如诗如画。

举目望去,变化多端的峰峦、密不透风的树林,覆盖了一切的草地,一切都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欣悦。

我觉得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更容易心境平和,滋生出一些美好的想象。

大自然是那样地与人贴近,人在大自然怀中,大自然也在人的怀抱中。

我想这时如果有一个调皮的摄影师走在河边,扬起他的摄影相、无论从肩上、胳肢窝下、背后,甚至低头倒立,只要随手一甩,按动快门,就会产生一张很好的风光照片。

莱茵河滋润了欧洲。

芦青河滋润了华东的那片平原。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河水是清澈的,水下的卵石和小鱼都看得见。

河边是野椿树和槐树,是一望无边的荻草。

有一次我翻过河的入海口处的沙堤,一眼看到的是随地势起伏的绵延辽阔的荼花——它们雪白一片,迎风飘荡,真正是如火如荼!这条河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思念,是一生的温馨。

我后来离开了它;再后来无数次地跨越这条河,看到它慢慢变得浑浊,水流正向中间萎缩……但我心中的河,却依然是清明闪亮的,它永远被一片绿色簇拥着。

芦青河,你不可改变,你不可干涸,你必须一直生机勃勃!可怕的是它真的在干涸、变浑。

由于大量砍伐树木、开垦荒地,水土严重流失。

河道里隆起一处处沙丘,河水要在这些丘陵间蜿蜒。

它裹挟着那么多泥沙,负担沉重,于是就将其堆积在河床上。

我曾满怀希望地去寻找童年的野椿树和无边的荼花,还有那油绿深邃的丛林。

结果一切都没有了。

我在河边的荒地上,在松软的沙滩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觉得自己突然间变得一贫如洗……使我振作起来的是不久之前的事情。

那时我又回到河边,终于看到了大片大片新植的小树苗,还看到了堤下的草坪,刚刚围成的花坛。

那会儿我兴冲冲地沿河堤一口气走了十几里路,想象着明天的河,寻找着昨天的河。

我知道一切都在开始。

这一切做得晚了点,但终究还是做起来了。

一切都像梦一样。

那棵丝柏挺立在草坪上,它的沉默使我一阵阵惊讶。

有一位荷兰大画家多次描绘过它,如今它就在这河畔上燃烧。

有时我又觉得它就是东方那条河岸上的野椿树。

它那么陌生又那么亲切,一如它守护的河流。

我不得不承认,我更喜欢的还是那条童年的河,那条河里洗净了多少调皮娃娃身上的尘土。

它更容易让人亲近,让人理解。

它的美是不加雕琢,也不被扰乱的。

它的波涛上只有白帆,有欸乃之声,有老人和孩子的笑声。

牛在岸边哞哞长叫,羊从堤坡上小心地下来喝水。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写菜茵河时,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河两岸的青山、森林、草坪、丝柏、鸽子等,表现了莱茵河畔优美的自然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