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研究的现状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研究的现状供应链金融,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在供应链中各参与方之间提供资金流动和信用支持,从而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这一概念在国外研究界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内涵、目标、基本原理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资金流动和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手段和信用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国外研究也关注到了供应链金融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例如,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管理、融资成本、法律法规约束等。
针对这些问题,国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解决策略,如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透明度,采用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模型降低信用风险,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降低融资成本等。
国外研究还重点关注了供应链金融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实践。
例如,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等。
这些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在提高企业融资能力、降低库存成本、优化物流配送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
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量化模型、实证数据分析等。
这些研究为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也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研究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还在政策制定和产业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已经认识到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同时,金融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也积极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中,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效率。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从信用风险管理到政策制定,国外学者和实践界对供应链金融的关注和投入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国外供应链发展现状

国外供应链发展现状
国外供应链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外供应链管理普遍采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使得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流动更加顺畅,并能够精确预测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供应链效率和灵活性。
其次,国外供应链管理采用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物流模式。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对供应链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外供应链普遍采用了仓储物流和配送、跨境电商等模式,提高了商品的运输速度和可追溯性,提升了顾客体验。
第三,国外供应链注重合作与共赢。
国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之间需要紧密协作,共同承担风险,而不是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
采用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模式,共享信息、资源和技术,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第四,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国外供应链管理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都需要遵守环境法规,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注重员工权益和社区发展。
最后,国外供应链管理追求对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响应。
国外供应链管理注重市场细分,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通过个性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留存率。
总的来说,国外供应链管理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物流模式、合作与共赢、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响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灵活和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Future Trends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Future Trends in Global Supply Chains未来全球供应链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供应链也在不断演变和改变。
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将迎来一些新的机遇和趋势。
本文将探讨未来全球供应链的一些重要趋势。
1. 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全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供应商的选择到物流的管理,再到顾客的需求分析和产品推广,全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支持。
这将大大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视化程度,减少人为错误和资源浪费。
例如,物联网的应用将使得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数据,从而更好地分析和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使得供应链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2. 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视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更加关注环境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更加注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废物产生等环境友好的措施。
例如,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供应链中优先选择环境友好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共同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同时,一些新兴的技术和创新也将帮助改善供应链的环境表现。
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电动运输工具的普及等都将推动供应链走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将在未来全球供应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透明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数据篡改等问题。
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平台,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验证。
这将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4. 地区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更加注重地区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传统的全球供应链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为中心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改变,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中。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与策略全球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加速发展,全球供应链管理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当前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一、数字化与自动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和自动化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使得供应链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有效率,企业可以通过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例如,一些企业使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跟踪供应链运营中的信息,以便实现实时监控和预测分析。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地发现问题并作出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日益增长的环境意识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企业和消费者都越来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
为了满足这一趋势,一些企业开始采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例如,一些企业会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能源来生产产品,或者采用相应的配送方式来降低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还能赢得消费者和政府的认可。
三、弹性供应链管理弹性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更加灵活,可以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和供应链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弹性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一些企业会采用多元化和兼容性策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韧性。
例如,通过将供应链分散到多个地区、采用多种物流方式、减少单一供应商,企业可以提高供应链韧性,减轻企业的供应链风险。
四、全球化与区域化随着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些企业会将供应链管理全球化,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优势。
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一些企业也会采取区域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减少跨国物流和贸易成本,降低运营风险。
综上所述,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多种多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战略选择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供应链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供应链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者: 日期:供应雄.八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原材料的库存控制及优化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管理漠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了,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方向。
80年代末供应链概念的提出在全球引发了新的浪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及应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的市场压力,承受科技革命带来的冲击。
在供应链仔理的思想里面包含很多的管理理念,如;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供应链生产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等,其中供应链库存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至关重要。
库存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的关键。
由于市场的变幻莫测,整个供应链竞争环境需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不同层次节点的生产系统会出观各种不同的问题,整个供应链系统也会随时出现各种故障,因此,为了抵御这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对整个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在供应链中或者在企业内部保留一定数量的库存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库存又会造成库存积压,并且增加仓储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因此,对于库存的控制和优化变得十分璽要。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电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很多地方都出现拉闸限电这样的情况,这已经严重彩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在我国仍然作为一个最主要的发电方武存在。
从我国冃前的用电情况来看,湖南、湖北、江西、重庆、河南、江苏等中东部地区严重缺电,都因严重电荒,华中、华东地区的燃料库存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地区火力发电的需求。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资源形势也不波看好,煤炭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现今阶段,煤炭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困境与发展前景展望

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困境与发展前景展望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个行业也面临许多困境,如物流成本高昂、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供应商关系复杂等。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困境1. 物流成本高昂在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成本对于供应链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尤其是跨国企业或跨区域企业,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需要支付巨额运输费用。
此外,仓储和配送等环节也带来了额外负担。
物流成本的不断上升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了压力,使得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2. 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供应链中各个环节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以保持良好协同合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往往存在延迟甚至错误。
这使得企业无法做出准确的供应链计划,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效率。
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降低了竞争力。
3. 供应商关系复杂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然而,在现实中,供应商关系常常变得复杂和困难。
供应商可能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交货期延误等情况,这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和挑战。
同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和政策差异也增加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难度。
三、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1. 技术革新助力提升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运作效率并减少成本。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并通过自动化流程提高交货速度和准确性。
这些技术革新将在未来推动供应链管理行业向前发展。
2. 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议题,供应链管理行业也面临着迫切需要减少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的压力。
未来,企业将更加关注供应链中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和碳排放等环境问题,并与供应商建立可持续合作关系。
这将促使供应链管理行业朝着更为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透明度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不对称和透明度低下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旨在优化物流、供货和销售环节,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1.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供应链管理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
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控产品流动、优化库存和质量控制,并提高物流效率。
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从而实现全程可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2.供应链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议程的重要一环,供应链管理也不例外。
企业逐渐意识到,只有在供应链上实施可持续的经营策略,才能降低环境风险、提高社会责任感并增加经济效益。
因此,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和社会责任等概念正在逐渐渗透到供应链管理实践中。
3.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议题。
自然灾害、政治动荡和经济波动等不可预测因素,可能对供应链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开始加强对供应链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并建立灵活的供应网络,以减少潜在风险对企业的冲击。
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弹性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供应链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将愈发广泛。
通过机器学习和自动化,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实时预测、优化调度和智能决策支持。
例如,在需求预测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并结合外部环境因素,有效预测未来的需求趋势,从而提前做出调整。
2.物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将进一步改变供应链管理的方式。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连接,企业可以实时监控整个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交付。
物联网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供应链数据,以便更精确地预测需求、控制库存和管理风险。
3.供应链可视化的增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可视化将进一步增强。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变革与发展趋势一、前言全球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优势,适应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将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变革与发展趋势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成功实现供应链管理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思路。
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变革1. 全球范围内供应链网络的拓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生产厂家、分销商和零售商已经通过全球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全球性供应链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产品特性、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来制定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和规划。
2. 革新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中注重提高企业的整个生产环节的效率、质量控制、安全问题以及企业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互动的质量。
企业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上运用现代化技术和信息系统来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
3. 多元化供应链管理策略实践因应全球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需要设定多元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例如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等策略。
企业需要采用有利于企业集成多个供应链管理策略的综合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三、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供应链管理随着AI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正成为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
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优化企业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精确的库存管理、快速识别问题以及运营的可持续性。
2. 数据分析支持在全球范围内,数据分析成为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精确跟踪其产品和供需情况,优化供应链流程和生产产出,最大限度地弥补现有管理体系的不足。
3.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绿色供应链管理正成为企业实现社会责任,保持可持续性的必要环节。
企业需要更加关注企业生产的环境影响,采取涉及产生较少污染的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四、结语全球供应链管理正经历着快速剧烈变化,企业迫切需要跟上市场的变化,通过采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全面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2-3100(2010)08-0093-04收稿日期:2010-04-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0772073;浙江省教育厅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200909700。
作者简介:王世雄(1976-),男,湖北浠水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徐琪(1963-),女,浙江台州人,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供应链系统、服务科学;郑兴旺(1980-),男,山西阳泉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分布式计算、SOA 体系架构。
Logistics Sci-Tech No.8,2010物流科技2010年第8期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风险日益增加,使得供应链变得愈加脆弱。
为了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营和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预防、规避、响应风险,因而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和管理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
作者对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以系统观和风险协同为切入点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协同;风险演化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risks are rising and make supply chain more vulnerable.To ensure supply chain to run normally and implement the go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lot of papers with different focus and approaches,have been published to study how to prevent,avoid and response risks in the past ten years.This paper aims to survey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SCRM )literature in the past ten years,and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content and Unit of research.And then,summarize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oint out future agenda based on system theory and risk collaboration.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risk management;collaboration;risk dynamic0引言全球化背景的供应链系统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在供应链运营实践中由于风险的存在使供应链系统变得脆弱,只有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来预防、规避和处理风险才能确保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因而供应链风险管理(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SCRM )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之一,吸引了来自于运营管理、应急管理、金融和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管理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如何保证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实现,是风险管理理论在供应链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将它视为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交集。
因此,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国外几个主要数据库(包括Science Direct 、Springer LINK 、EBSCO Host 、Wiley Inter Science 、Emerald 和Informaworld 等)对最近10年来供应链风险管理主要的外文文献进行了查阅、整理和分析。
1近10年国外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梳理与分析1.1供应链风险及其分类供应链风险作为风险的范畴之一,学者们对其进行界定时往往借用风险的一般定义[1],是指由于活动或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
近年来,有学者把供应链风险与供应链的脆弱性联系起来[2-3],他们认为在风险因素的作用下,风险事件发生后通常导致供应链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甚至导致供应链的破裂和失效。
还有不少学者将供应链风险与供应链弹性联系起来展开研究,并把弹性作为供应链风险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要求[4]。
国外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Agenda!!!!!!!!!!!!!!!!!!!!!!!!!!!!!!!!!!!!!!!!!!!!!!!王世雄1,2,徐琪1,郑兴旺2WANG Shi-xiong 1,2,XU Qi 1,ZHENG Xing-wang 2(1.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2.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1.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China;2.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Eco -nomics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Hangzhou 310018,China)表1供应链风险分类学者(年份)供应链的风险类型Harland et al(2003)战略风险、作业风险、供应风险、客户风险、资产损伤风险、竞争风险、信誉风险、税收风险、制度风险、法律风险Chopra&Sodhi(2004)干扰风险、延迟风险、系统风险、预测风险、知识产权风险、采购风险、应收账风险、库存风险和产能风险Sinha et al.(2004)标准风险、供应商风险、技术风险和实践风险Finch(2004)应用层风险、组织内风险和组织间风险Gaonkar et al(2004)偏差风险、突发风险、自然灾害风险Christopher&Peck(2004)供应风险、需求风险、运营风险、安全风险Kleindorfer et al.(2005)运营风险、突发风险Tang(2006)运营风险、突发风险David,Marija(2007)供应风险、流程风险、需求风险、控制风险和环境风险Gaonikar(2007)战略层风险、策略层风险、技术层风险Manuj&Mentzer(2008)供应风险、需求风险、运作风险、安全风险Vanany et al.(2009)运营风险、突发风险、战略风险Rao&Goldsby(2009)环境风险、行业风险、组织风险、问题特定性风险、决策者相关风险为了充分认识供应链风险,全面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就必须识别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并对其进行分类。
早期对供应链风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供应链管理者的实际经验,所以学者们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归纳和整理管理者的实际经验。
例如,全球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研究人员Sandy Radoff在2006年对151个供职于收益超过1亿美元的美国企业的供应链专员开展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原材料供应的中断、进口运营和客户延迟、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技术人才的短缺、恐怖主义和自然灾害等是被访者最为关注的风险来源;超过一半的被访者认为突发事件导致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并且使供应链从突发事件导致的失效中恢复的难度日益加大。
市场调研公司AMR Research供应链业务部高级分析师Mark Hillman在2006年对89个高级供应链专员进行了调研。
结果表明,被访者们最关注的供应链风险因素包括供应商失效、战略风险、自然灾害、地缘政治、监管风险、物流故障和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等。
相对实证研究而言,最近几年供应链风险分类的理论研究则更加丰富和宽泛,众多学者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分类,如表1所示。
例如,Tang将供应链风险划分为运营风险和突发风险,其中运行风险是指供应链内部潜在的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突发风险是指供应链外部环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或蓄意事件(如地震、洪水、飓风;恐怖袭击、经济危机等)引起的风险[6]。
Rao&Goldsby提出了一个供应链分类分类框架,将供应链风险分为;环境风险、行业风险、组织风险、问题特定性风险、决策者相关风险[7]。
从表1中可以发现,目前对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运营风险和战略风险而言,由供应链外部环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或蓄意事件(如地震、洪水、飓风;恐怖袭击、经济危机等)引起的风险过去受到的重视要少一些,由于最近几年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它们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1.2供应链风险管理近几年供应链风险管理引起了越来越多供应链管理者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短短几年时间涌现出大量相关文献。
但是,关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内涵,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例如,Christopher认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供应链中的成员通过协同机制共同对外部风险进行管理,以从整体上减小供应链脆弱性[7];Tang(2006)将供应链风险管理定义为供应链成员通过协调或协作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理,以保证供应链的利益和持续性[6]。
表2列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从表2中给出的定义可以发现,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思想的拓展,尽管不同学者给出的定义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核心思想基本都是相同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强调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间的协同,要从系统层面而不是从单个企业层面理解和减小供应链的脆弱性。
换而言之,供应链风险管理目标是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保证供应链网络的可持续运营、增加供应链网络响应风险的能力、控制供应链风险演化以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和减小供应链脆弱性。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基于系统观点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响应管理,必须强调成员间的合作,需要将风险识别、分析和表2供应链风险管理定义学者(年份)定义Christopher(2002)SCRM是指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协同机制共同对外部风险进行管理,以从整体上减小供应链脆弱性Juttner et al.(2003)SCRM是指识别供应链潜在的风险来源以及采取正确的措施来避免或控制脆弱性Norrman(2004)SCRM是指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协作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去处理那些由物流或相关活动引起的或受其影响的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Tang(2006)SCRM是指供应链各成员通过协调或协作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理,以保证供应链的利益和持续性Manuj&Mentzer(2008)SCRM是指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协同机制识别和评价全球供应链的风险及其损失,并且采取正确的策略达成如下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减少损失、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小风险事件的传播速度、减小风险发生的频率、减小风险暴露等控制等风险管理过程涵盖整个供应链,需要关注风险在供应链中传染等风险演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