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中国史事件排序常识思维导图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事件梳理.doc

今天,华图给大家带来《常识判断》有关于历史这一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有大量细化的知识点,对于广大备考的同学而言,需要大家花更多精力去准确掌握。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有关历史知识的这部分命题思路主要表现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历史事件本身的细节。在此,我们建议各位同学在复习备考的过程当中,对于于历史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历史事件本身的细节以及准去记忆历史事件前后联系的顺序。
秦末,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7、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
8、刘邦建西汉
公元前207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9、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行黄老之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10、七王之乱
汉景帝时期,晁错上书撤藩,引起七王叛乱。
11、汉武盛世
行推恩令、盐铁令,政权、财政权集中于中央;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
1、牧野之战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楚晋之争,晋国退避三舍。
3、桂陵之战
战国时期,赵魏之战,齐国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4、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歼灭魏军的伏击战。
5、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赵括纸上谈兵,大败。
6、陈胜吴广起义
历史常识在于点滴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能大家会感到繁琐,但是质变的前提是量变的积累,相信大家通过认真复习备考一定能在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行测常识判断历史知识考点解析

行测常识判断历史知识考点解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常识判断部分的历史知识考点一直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历史知识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还对于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行测常识判断中常见的历史知识考点。
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开端,包括夏、商、周三代。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但由于缺乏确凿的文字记载,其存在尚有争议。
商朝是中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端,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其重要的文化标志。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2、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但秦朝因暴政而短命,随后的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举措。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的时期。
三国鼎立,魏、蜀、吴相互争斗。
西晋短暂统一后,又陷入了长期的分裂。
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同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隋唐时期隋朝虽然短暂,但开通了大运河,对加强南北经济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朝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了全盛。
唐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5、宋元时期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朝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维导图知识点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西周实行分封制:功臣、王族在封国内的世袭统治权就是分地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基本特征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秦实行郡县制郡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标志着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统治汉郡国并行制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推恩令削弱王权势力而采取的措施除了嫡长子,其他儿子也可得封地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刺史制度西汉时期,中央对地方实行的监察制度。
两种制度并行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财富运往京师)派文官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知州(地方长官)设转运使节制地方财政禁军一半驻守京师,一半去全国各地和边疆。
元行省制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冀鲁晋作为“腹里”,由中书省管辖西藏、四川和青海由宣政院管辖宣政院还掌管全国佛教事宜明清内阁制明成祖朱棣时正式形成由皇帝的咨询机构变成行政中枢厂卫制度包括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负责镇压百姓,监视官员。
清代雍正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西周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土地不得转让买卖。
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不分公田和私田,按亩收税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有。
秦汉西汉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户籍的百姓根据资产确定赋税徭役兵役。
隋唐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是府兵制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宋元宋代不抑兼并不抑制大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明清明明神宗“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清雍正帝“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废除人头税,促进农业发展古代中国的思想儒家春秋孔子编纂《春秋》,修订五经有教无类。
主张“德治”和“仁”。
其弟子作《论语》,记录其言行典故:韦编三绝、三日不知肉味、高山仰止智胜-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战国孟子《孟子》“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战国荀子《荀子》“性恶论”,朴素唯物主义(天行有常)道家春秋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福兮祸之所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朴素辩证法,客观唯心战国庄子《庄子》(《南华经》)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庖丁解牛庄周梦蝶、鹏程万里《齐物论》、《逍遥游》出世无为中国文化古代中国的思想法家战国商鞅、韩非《商君书》《韩非子》依法治国经济上,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
事件排序解题技巧

事件排序解题技巧事件排序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判断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广大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从2006年起国考已不再考事件排序题,但仍有部分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会考查)、大学生村官考试、选调生考试、三支一扶考试、基层政法机关考试等公职考试更好地备考,QZZN归纳总结了事件排序常考8类题型及解题技巧供广大考生备考参考。
事件排序题主要有以下8类题型,通过实例来说明其解题方法与技巧。
1.顺承关系顺承关系是指事件之间存在着在程序或时间上有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的一种逻辑关系。
【例1】(1)“五月花”号到达美洲(2)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3)英国将北美东部划为殖民地(4)马可波罗宣扬东方极度富有(5)美利坚民族形成A.5-4-1-2-3 B.4-1-2-3-5C.4-2-1-3-5 D.4-1-2-5-3【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C。
此题即属于顺承关系,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排序的。
此题讲述的是北美洲的一段历史,最先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宣扬东方富裕,哥伦布向往东方而出发航海,结果发现了美洲,之后一批欧洲人为避免本国宗教和政治迫害乘“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大陆,英国崛起后将该块新大陆视为自己的殖民地,后来在美洲的不同民族杂居相处,逐渐形成共同的语言和习惯,美利坚民族形成。
2.因果关系事件排序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事件的起因导致了事件的结果,即后面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前面事件的原因而产生的结果,所给出的事件呈现出一种前因后果的发展关系。
【例2】(1)引起火灾(2)造成短路(3)电线起火(4)造成损失(5)使用大功率电炉A.5-2-3-1-4 B.5-4-3-2-1C.5-1-2-4-3 D.5-3-2-1-4【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A。
此题五个事件符合因果关系,事件的前因和最终的结果分别为(5)和(4),即只有首先使用了大功率电炉,才会有后续事件的发生,事件的最终结果是造成损失。
再看选项,B、C两个选项都不符合,故首先排除。
中国历史整理(先秦至清朝)详细思维导图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参看资料

彻底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皇帝制度三公丞相太尉政治班超通西域(投笔从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天文造纸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变“黄老匈奴与西汉的邻里关系,苏武被扣留公元前101第二年,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等人出事匈奴,还送还了扣押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务苏武达到后,原降于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目前,事情败露,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题苏武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想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流放北海牧羊公元前85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派遣使者和汉朝重修旧好,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公元前81年,苏武等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学的人才,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之后,又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重农抑商的加深直接打击大商人,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注:整个封建社会经济都有重农抑商的特点算缗(mín )公元前若有商人有产不报或虚报漏报,一经查出即罚戍边一年,其资财没入官库公元前国家的府库堆积如山,商人却受到沉重打击除了12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初历》与《颛顼历》全面比较汉武帝至今,以寅月为一月……亥月为十月、子月为十一月、丑月为十二月,而秦历以亥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共使用了188年不足它的八十一分律数据,是黄钟律管九寸长这一数据先后6次改革秦朝张衡发明水运浑天仪与地动仪。
《二京赋》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注西汉已有造纸术)西汉《周髀算经》数学走向灭亡汉末农民起义医学《黄帝内经》。
思维导图: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于教材的单元线索思维导图(19页)

制度
步 酝酿 入 近 代 制度
确立
资本 主义 时代 曙光
早期 资产 阶级 革命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经济动力: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
工 业
生产力大 大提高
美国
革
法国
命
社会面貌
发生变化
世界近代的殖民侵略 与人民抗争及国际共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新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航
路
开
辟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西藏: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
趋进
) 时 期
巩固 边疆
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 将军
衰一 弱步
巩 固
中外 交往
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青铜工艺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科
中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国
技
古
古代数学
《九章算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领
代
和
胜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利
解放
战争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爆发)
转战 陕北 (防御)
挺进大 别山 (进攻)
三大
渡江
战役
战役
(决战) (胜利)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思想文化
近
代
近代经济
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济
和
社
生活变化
会
生
活
及
科
科学技术
技
与
思
想
思想文化
公务员考试事件排序试题分析

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实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要求在每个问题中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词语或一句话表述的,接着给出的选项是表示五个事件的四种可能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让考生选择一种最合理、最合乎逻辑的事件排列顺序。
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表述虽然简单,但它表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尽管没有给出其他细节,但五个关键环节之间是必然存在的事件时间顺序或事件逻辑顺序或空间逻辑顺序等逻辑关系。
答题时,可根据选项的一些顺序来确立最先发生的事件或者最后发生的事件,根据已有的顺序和事实的逻辑顺序进行对照,比较看是否适合事实的逻辑顺序。
事件排序试题在2004年、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都有涉及,2006年-2009年,在公务员考试中事件排序的并不多,主要是北京、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年年都考,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5题,天津市公务员考试一般10题。
从整体上来说,事件排序在判断推理这个模块中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可是其分值也较低,所有考生需要关注的是做这类试题的速度非常关键,只有在这些相对简单的题上节约时间,才能为难题空出事件,这样才能做好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解事件排序的题主要可以用代入法、首尾法、排除法和直接排序法,本文中山东公务员网专家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来讲解事件排序题的解题方法。
1.(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偿(4)给奶品公司电话(5)发生车祸[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题]A.1-2-5-3-4B.1-5-2-4-3C.1-5-4-2-3D.1-5-3-4-2【答案】B【解析】此题可以用首尾法解题。
题目反映了因奶品公司未如约履行送奶服务,最终给客户赔偿的整个过程。
这个题目难点是“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这个肯定是在发生车祸后没有送奶,所有奶箱才是空的。
故正确答案选择B。
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第⼀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类的代表—北京⼈⼀、我国境内的早期⼈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活⽣产:能够制作⼯具,知道使⽤⽕。
地位:我国境内⽬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类。
⼆、北京⼈的发现⽣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店龙⾻⼭上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发现化⽯意义:为复原特征和⽣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
⽣活特征:⼯具、组织、⽤⽕1、能够制造和使⽤打制⽯器。
2、北京⼈过群居⽣活。
3、使⽤天然⽕,能保存⽕种。
★(怎样得到⽕?获得⽤途?⽕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顶洞⼈⽣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店龙⾻⼭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类的特征⽣产⽣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三⼆⼆⼆⼀:三个远古⼈类、两个地点、两个⼤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族、⼀个时期第2课原始的农耕⽣活⼀、半坡居民的⽣活1、⽣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带3、⽣产⽣活:房屋:半地⽳式圆形房屋⽣产⼯具:磨制⽯器、⾻器、⾓器等种植农作物:粟⼿⼯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河姆渡⼈的⽣活1、⽣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产⽣活情况:建筑:A⼲栏式房屋、B⽊构⽔井主要农作物:⽔稻农业⼯具:⾻耜畜牧业:猪、狗、⽔⽜等⼿⼯业:陶器、⽟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发展变化:⼑耕⽕种到⽾耜等翻⼟⼯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第3课远古的传说⼀、炎帝联盟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部落联盟时期地点:黄河流域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领)经过:阪泉之战、涿⿅之战(双⽅、过程、结果)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海内外的华⼈也以“炎黄⼦孙”⾃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冒
血
禹{专启 p 家安下→戈九圳、|→罪行暴政而亡
商
商南口乌景之战灭亘→{尹尹摄政→盘唐迁自→纣暴政亡国
Lt'
西周
武王战纣 p 牧野之耐灾商→实行分封制→用公章征→国人暴动→幽王烽火球诸 侯→犬或政碗福京→平王京迁撞邑
Lt'
春秋战国
v
春秋五雷(齐桓公、音文尘、辈庄王、吴王|噩|国和越王勾践〉→百家争鸣
女皇族再罕咕赤建主后主→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呈三桂号|清入关→||回?古人共→
郑成功收复昌清→康乾盛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革二;欠鸦片战争→洋
i膏
务运动→申j圭战争→甲午战争→陆陆变;圭 →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清隶主宪 →辛亥革市
汉
之情→阵涓击匈奴→昭君出茎→王莽?9制 p 军村赤眉起义→女1J秀称帝→光武申
兴→黄巾大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军阀割据混耐→盲渡之战→赤壁之耐→魏、蜀、吴三国鼎立→夷陵之战→魏灭 蜀→司马炎草魏 p 建主晋国→晋灭吴→八王之首L→五胡乱华,匈奴页西晋→司 马蔷称帝 p 史称京晋→泪水之战→南北朝对峙(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
桶坚柏:帝→开皇之洁→惕帝暴政 F 开科举 p 佳运河→农民起义→陌帝栅岳t
唐
辛调自主为帝,建唐朝→玄武门之辈→贞观之治→乖散之治→武Jil1J吴建周→开
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单起义→亡于藩檀
赵匡J�l阵桥兵变→北宋建主→怀酒程兵相→也毫斧声→;j渊之盟→王安石变j圭
宋
tit →散宗重用 ’穴时 H→靖 康之难→康王起向主吕京皇位 F 里称南束→岳飞 主→文天
祥ti'i:击草古→南束灭亡
1、-
草古国创始人性本直→想必烈建主元朝→设宣政院 p 西眉目骂为申国的一个正式
7G
行政区域→在潭湖设巡检司 F 正式在自湾设立行政机构→无束农民起义→朵元 璋推翻元朝
泪
辈无璋建明朝→靖难之投 F 朵棒迁都北京→知和七下西洋→仁宣之洁→土71吃皇 之变→戚挝光抗倭→张居正改革→李自成起义 F 崇祯自古董煤山
(儒马 道、洁、墨、兵 、杂、纠横)→战国七雄(商鞠变洁、鸟陵之陆、桂陵 之占戈、长平之战、开1J朝申1J秦)。
秦灾六国→郡旦制、统一度量南、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秦,.J飞篆)、焚书坑
秦
儒、北征匈舰、南平自姐、修筑长城→昏庸同朽的秦二世→阵胜、呈广起义→ 刘邦、 明羽起义→刘邦灭秦。
楚?只之 争→培下之耐→自查之围→文景之治→七国之乱→汉武帝击匈妇→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