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雷达探地及其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机载预警雷达探测空间动态性能分析

机载预警雷达探测空间动态性能分析
维普资讯
第 3 第0期 2卷 8
文章编号 : 0 9 4 (0 6 0 0 4 0 1 6— 3 8 2 0 )8— 0 0— 4 0
计 算 机 仿 真
26 8 0 年0月 0
机 载预 警 雷 达探 测 空 间动 态 性 能 分析
刘新 飞 闰红 星 潘 亮 沈 林成 , , ,
( 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 与自动化学院 , 1 湖南 长沙 4 0 7 ; 10 3 2 总装军兵种部, 北京 10 3 ) 0 0 4 摘要 : 载预警雷达的动态探测性能 尚无统一的度量标准。 机 该文针对双平行线 的一般情况 , 采用相对 运动的方法 , 目标进 以 入雷达探测 区的概率为指标 , 对影响机载预警雷达探 测空 间的三个主要因素 —— 载机 一 敌机速度 比、 平行线长度 一 探测半 径 比和平行线间隔 一 探测半径 比, 给出定性 和定 量的分析 , 运用蒙特卡洛法仿真计 算, 并得 到更一般 的结论 : 在满足 作战需 要的前提下 , 对于均匀分布的匀速 目标 , 应增大载机速度 , 减小巡逻边长与探测半 径之 比, 以提 高机载 预警雷达探测 空间动 态效能。 对于 目标非均匀分布 , 以及载机采用其它巡 逻航线 的情形 , 本文所给方法同样 适用。 关键词 : 机载预警雷达 ; 探测空间 ; 动态性能 ; 蒙特卡洛; 双平行线巡 逻
t e n r lst a in o y h o ma i t f s mme rc l e r p to ,t i a e i e u l a ie a d q a t ai e a ay i n ma n u o ti i a ar l h s p p r g v s q ai t n u n i tv n ls s o i n t v t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解析ppt课件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解析ppt课件

LIDAR:AeroScan
INSAR:Star-3i
主要技术 参数
飞行高度:8000英尺; 频率:1500HZ; 带宽:1.8km; 4m点间距;
飞行高度:20000英尺; 频率:15000HZ; 带宽:8km; 5m间距;
主要 优点
垂直方向精度±15cm; 小区域及走廊区域最为理想;
非常适合植被覆盖和裸露区的真 实DEM提取; 扫描角内提供大范围扫描;
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森林或山区真实数字地面 模型 ③ 基本不需要地面控制点,地形数据采集速度快 ④ 作业安全 ⑤ 作业周期快,易于更新 ⑥ 时效性强 ⑦ 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及应用技术纳入同一系统 中,有利于提高自动化高速化程度
4 机载激光雷达与机载InSAR的比较
4 机载激光雷达与机载InSAR的比较
6 工作流程及内业数据处理
飞行计划
GPS数据质量检查
系统参数测定和检校
航迹计算 激光脚点位置计算
外业数据采集
激光点云生成 分割
野外初步质量分析和控制
否 是
数据内业后处理
自动分类 内部QA/QC
手工分类 最后QA/QC
小结
1.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的系统组成、激光扫描测距的 原理、动态GNSS定位、INS姿态测量系统、 GPS确定姿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的组成单元
测距单元
控制、监测、记 录单元
差分GPS 惯性测量单元
扫描仪
激光脚点 扫描方向
扫描带宽
激光雷达测距系统
•定义
包括:激光脉冲测距系统、光电扫描仪 及控制处理系统 原YA理G 激:光脉器冲是测以钇时铝测石距榴和石晶激体光为相基位质差的一测种距固
体 激光器 。钇铝石榴石的化学式是Y3 Al5 O15 ,简

机载预警雷达 工作参数

机载预警雷达 工作参数

机载预警雷达工作参数
1. 工作频率:机载预警雷达的工作频率通常在X波段和S波段之间,具体频率取决于雷达的设计和应用需求。

2. 波束宽度:波束宽度是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角度范围。

较窄的波束宽度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需要更精确的波束控制。

3. 扫描范围:机载预警雷达的扫描范围通常涵盖360度全方位,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

4. 分辨率:分辨率指的是雷达能够区分和识别目标的能力。

高分辨率雷达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目标并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5. 抗干扰能力:机载预警雷达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应对电子战和通信干扰等环境中的挑战。

抗干扰能力取决于雷达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硬件设计。

6. 探测距离:探测距离取决于雷达的发射功率、工作频率、目标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机载预警雷达通常具有较远的探测距离,以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

7. 数据处理能力:机载预警雷达收集的数据量庞大,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包括信号处理、目标跟踪和数据融合等功能。

8. 可靠性:对于机载预警雷达而言,可靠性至关重要,以确保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可靠地运行并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机载预警雷达的性能和适用性,根据实际应用需
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对于提高预警雷达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民航小知识:飞机机载气象雷达

民航小知识:飞机机载气象雷达
全。机务对机载气象雷达的维护1.夏季来临之前,
飞机维修人员会对飞机雷达罩的湿度和雷达系统
进行检查。在雷达罩和机身之间有一密封胶带, 由于胶带老化,容易发生破损,
导致进水。补来杜绝湿气对雷达的影
响,防患于未然。2.加强对显示器和气象雷达收发
机通风口的检查,避免由于显示器和收发机散热 不好而超温,从而导致图像丢失
飞机机载气象雷达前几日的台风天气着实可怕,
上海的航班几乎全部瘫痪。这里小编不由得想起
了我们飞机的天气预报员,那就是机载雷达系统。
下面我们为您介绍下机载雷达是如何工作的。机 载气象雷达的用处机载气象雷达系
系统(WXR)用于飞机在飞行中对前方航路上的危
险气象区域进行实时地探测,选择安全的航路,
保障飞行的舒适和安全。机载气象雷达的原理机
量被吸收、损耗和散射外,均能被有效地反射回
雷达天线。而反射的强弱与气象目标含水量的多
少有关,所以,天线接收的回波经雷达接收机处
理后,在显示器上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雷雨的强 弱,被测目标的距离由电磁波从发射
到接收所用的时间来确定。2.对湍流的探测湍流相
对于飞机有速度的变化,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对于
发射信号的频率产生偏移,利用接收回波信号频
也可以探测飞机前下方的地形情况。在显示器上
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降水的密度和地形情况。新
型的气象雷达系统还具有预测风切变(PWS)功能, 可以探测飞机前方风切变情况
,使飞机在起飞、着陆阶段更安全。下面我们将
详细介绍气象雷达探测的几个目标。1.对降水目标
的探测机载气象雷达所探测的降水目标,如雷、
冰雹、雪等,它们属于导电的水物质,对雷达辐 射的射频脉冲电磁波除一部分能
率的变化来探测湍流。3.对风切变的探测风切变是 在很短的距离范围内,风速

机载激光雷达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机载激光雷达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机载激光雷达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机载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形测绘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城市规划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论文旨在系统地探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包括原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关键词:机载激光雷达;地形;测绘;应用1引言地形测绘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土地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和灾害预测等具有关键性作用。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原理2.1 原理概述机载激光雷达利用激光束测量地表特征,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飞行时间来计算地形高程。

该技术基于激光测距原理,即激光束在大气中以光速传播,当遇到地表或其他目标时,部分光会被反射回来。

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往返时间,可以计算出激光束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2.2 传感器组成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通常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组成。

激光发射器负责发射激光束,而接收器则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GPS用于提供飞机的位置信息,而INS则提供飞机的姿态和运动信息。

这些组件共同工作,实现对地表特征的高精度测量。

2.3 数据采集原理机载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过程包括激光束的发射、反射和接收。

首先,激光发射器发射一束脉冲激光,该激光束以高速传播,并在遇到地表或其他目标时被反射回来。

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测量激光脉冲的飞行时间。

根据光速和飞行时间,可以计算出激光束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通过在飞机上安装GPS和INS,可以获取飞机的位置、姿态和运动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激光距离数据结合起来,可以生成地形高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制图、地形建模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应用领域。

3机载激光雷达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3.1 土地规划机载激光雷达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在土地规划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航空业中的机载雷达技术使用技巧

航空业中的机载雷达技术使用技巧

航空业中的机载雷达技术使用技巧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机载雷达技术在航空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机载雷达技术作为飞行中无可或缺的导航和安全设备,为飞行员提供了实时的环境信息,帮助他们正确判断和处理飞行中的各种情况。

本文将探讨航空业中的机载雷达技术使用技巧,以帮助飞行员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首先,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是使用机载雷达技术的第一步。

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技术探测、测量和跟踪目标物体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从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波束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因此,飞行员需要了解雷达波束的特性,包括射束宽度、扫描模式和范围等。

只有对雷达原理有清晰的理解,飞行员才能更好地应用机载雷达技术。

其次,飞行员需要熟悉不同类型的机载雷达,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常用的机载雷达包括气象雷达、地形雷达和防撞雷达等。

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探测附近的天气情况,包括降水、积云和雷暴等,以帮助飞行员选择适当的航线和避开恶劣天气。

地形雷达则用于探测飞行器周围的地形和障碍物,以避免发生撞地或撞山等危险情况。

防撞雷达则用于探测附近的航空器,以避免发生空中相撞事故。

在实际操作中,飞行员需要根据飞行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雷达,并根据雷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除了了解雷达原理和不同类型的机载雷达外,飞行员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使用技巧。

首先是正确的雷达设置。

飞行员应根据当时的飞行任务和环境条件合理设置雷达参数,确保雷达性能最佳。

例如,飞行在恶劣天气中时,应调整气象雷达的增益和范围,以提高雨滴和云层等目标的检测能力。

其次是正确的雷达扫描模式选择。

不同的扫描模式对于探测不同类型的目标有不同的效果。

飞行员需要根据目标的性质和飞行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以提高雷达的探测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飞行员还需要学会正确解读和分析雷达图像,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他们应熟悉雷达图像中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表示含义,并能快速将其与实际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机载雷达探地及其特性分析

机载雷达探地及其特性分析

机载雷达探地及其特性分析作者:刘德军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05期摘要:针对机载雷达探地时的不同背景噪音情况,讨论了雷达杂波对雷达接收机工作的影响,分析了常规雷达在毫米波波段,信杂比、信噪比、杂噪比和信号杂波噪声比与雷达工作频率、雷达方位角、俯仰角的关系,根据雷达分辨率和工作频率的不同,推导了具体公式。

在给定有关参数的前提下,给出这些量随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得知不同比值随距离的增加是逐渐下降的,而且杂波和噪声对目标信号产生同样的影响。

在低分辨率雷达情况下,地杂波的影响是主要的。

关键词:雷达;杂波;信噪比;分辨率;信杂比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09)05-034-02Airborne Radar Ground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LIU Dejun(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618307,China)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clutter on radars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oise when airborne radar is grounding.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llimeter waves of radar,signal clutterratio,signal noise ratio,clutter noise ratio,signal clutter noise,and radar frequency,azimuth,and elevation are analyzed.In the end,curves of these parameters with distance are showed under the given parameters different ratios increase with the distance gradually decreased.From the curves,the influence of clutters in normal resolution radars is the main points.Keywords:radar;clutter;signal noise ratio;resolution;signal clutter ratio在雷达接收机中,除有用的目标信号外,其他所有干扰统称为“噪声”,这些噪声包括背景杂乱回波、大气噪声或雷达接收机噪声等。

机载气象雷达

机载气象雷达

机载气象雷达飞机上的气象雷达,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探明方圆千万平方公里内各个高度上的大气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云高等资料。

这样,当飞机升到某一高度或穿越不同高度的大气层时就会避免遭受大的颠簸震动。

另外,它还具有定位功能:由于空中气流复杂多变,有些小范围的回波难以消失,因此只要发现了某处出现异常回波,操纵员通过雷达显示器便能判断出该区域存在着强烈的干扰回波,从而精确地掌握目标的实际方位并及时将其告知驾驶舱内的人员,使他们能提前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这也正是早期机载气象雷达所特有的优势—无需配备目视观察手段,只靠声纳和雷达的结合即可完成对空中的探测任务。

雷达是一种电子侦察设备,可以探测目标信号。

当我们坐飞机翱翔蓝天时,如果遇见敌方战斗机、轰炸机,只要把身边的雷达打开,就能轻松找到他们;如果与己方的民用飞机相遇,只要关闭雷达,就可让飞机安全降落。

虽然近年来雷达侦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传统雷达依旧不会被淘汰。

原因很简单,首先就是由于其极为突出的探测性能和易维护性,让传统雷达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

就拿军事领域最重要的光学瞄准镜来说吧,那么小的物件想要长时间稳定的跟踪移动目标,必须借助光学装置,例如像夜视仪、热成像仪这类光学产品,同理,微型相控阵雷达也属于光学瞄准镜的一种。

目前我国的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和海面浮标遥感卫星都搭载有相控阵雷达,一旦监测到大规模入侵的情况,可立刻发射导弹拦截对方飞机。

而随着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新型相控阵雷达的问世,雷达就好比手机中的 GPS 一般,具有强大的指引效果。

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自适应相控阵雷达在精密制导、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光纤传输、材料工艺等方面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它的运用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预警系统概念。

今后,相控阵雷达仍将继续充当航母编队的眼睛,为舰船指路,为部队提供辅助情报支援。

气象雷达对高空的分辨率可以达到每公里十几米至数十米之间。

近几年,俄罗斯也研制了高分辨率相控阵雷达,据称可以将天顶距拉伸到3000公里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载雷达探地及其特性分析
作者:刘德军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05期
摘要:针对机载雷达探地时的不同背景噪音情况,讨论了雷达杂波对雷达接收机工作的影响,分析了常规雷达在毫米波波段,信杂比、信噪比、杂噪比和信号杂波噪声比与雷达工作频率、雷达方位角、俯仰角的关系,根据雷达分辨率和工作频率的不同,推导了具体公式。

在给定有关参数的前提下,给出这些量随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得知不同比值随距离的增加是逐渐下降的,而且杂波和噪声对目标信号产生同样的影响。

在低分辨率雷达情况下,地杂波的影响是主要的。

关键词:雷达;杂波;信噪比;分辨率;信杂比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09)05-034-02
Airborne Radar Ground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LIU Dejun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618307,China)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clutter on radars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oise when airborne radar is grounding.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llimeter waves of radar,signal clutter
ratio,signal noise ratio,clutter noise ratio,signal clutter noise,and radar frequency,azimuth,and elevation are analyzed.In the end,curves of these parameters with distance are showed under the given parameters different ratios increase with the distance gradually decreased.From the curves,the influence of clutters in normal resolution radars is the main points.
Keywords:radar;clutter;signal noise ratio;resolution;signal clutter ratio
在雷达接收机中,除有用的目标信号外,其他所有干扰统称为“噪声”,这些噪声包括背景杂乱回波、大气噪声或雷达接收机噪声等。

通常背景杂波视雷达照射情况如不同,可以分为地杂波、海杂波和气象杂波。

这些杂波直接与雷达作用距离(R)、雷达方位角(α)和俯视角(β)有关,而且随着雷达分辨率(ΔR)的提高和雷达工作频率(f)的增加,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其统计分布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1]。

因此,必须深入分析杂波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1 机载状态下雷达杂波特点
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主要来自于目标,而噪声的来源有很多,通常包括接收机与天线的热噪声、外界杂波(地、空、海等)、各种无源与有源干扰、假目标诱饵等。

所以,如果将这些无用的信号源在接收机中都看作噪声的话,那么通常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杂噪比为:
S<sub>S<
(1)
式中代表目标功率;代表系统热噪声功率;代表地杂波功率;P<sub>S </sub>代表天线噪声功率;代表各种有源和无源干扰功率。

对于低分辨雷达(LRR)来说,目标沿径向的尺寸比雷达距离单元的长度要小得多,因而目标可等效看作点目标。

假设雷达处于机载状态,如图1所示,这时的地杂波反射就完全由波束擦地径向距离和波束横向长度来确定了,所以只考虑系统热噪声P和外界地杂波(包括砂石、树林、草地等的影响[2]。

式(1)变成:
(2)
图1 飞机上的雷达与目标几何配置
根据雷达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3)
式中为雷达发射机功率;λ为雷达工作波长;G为对准接收机方向的天线增益;
为目标的后向散射截面积;R为雷达功率作用到目标的距离。

同样,雷达接收机对应的热噪声功率为:
式中:k=1.38×10-23 J/K为波尔兹曼常数;为标准参考温度;为匹配接收机带宽。

同理,假设地杂波后向散射截面积为则雷达接收到的地杂波功率为:
(4)
2 不同杂波及距离背景下的杂波分析
由图1所给的雷达与目标几何配置可以得到:
式中为波束打地对应的有效杂波反射面积;为归一化杂波散射截面积,它与背景反射率的关系为[3]:
式中:β为雷达波束俯角。

表1给出了几种杂波背景下反射率的典型值。

表1 不同杂波背景下反射率的典型值
反射率
类别
路面草地沙地砂砾树林
B-12.2-15.2-27-21-18.9
由图1可知:
(5)
故:
式中为波束半功率宽度;R为雷达至主杂波距离。

这样式(4)变为:
(6)
式(1)又变为:
(7)
显然,由式(7)可见,在远距离时,系统热噪声是占主要的;而在近距离时,地杂波回波功率是占主要的。

如果单独考虑
S/C,C/N或S/N,并且考虑系统热噪声、系统损耗和毫米波大气传播的影响[4],则有:
(8)

(9)

(10)
式中:α代表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衰减系数。

应该指出,这3个比值在考虑信号检测性能时,常常要用到。

如果将雷达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杂噪比等效到接收机中放输出(或检波器输人端)来看[5],则有:
-0.2αRR4(4π)3(P<sub>S<
(11)
根据常规雷达系统和目标对应的有关参数,图2给出了在接收机中放输出端所得到的
S/C,C/N,S/N和与距离(以km为单位)的关系曲线。

图2 S/C,C/N,S/N和S/N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3 结语
由图2可以看出,这4个比值随着距离的增加是逐渐下降的,而且杂波和噪声对目标信号产生同样的影响。

在低分辨率雷达情况下,地杂波的影响是主要的,一般S/C都取很小的值,且随波束宽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参考文献
[1]Huang D S,Ma S D.Linear and Nonlinear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s: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C].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1999,9(1):1-38.
[2]丁鹭飞,张平.雷达系统[M].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4.
[3]傅京孙.模式识别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李德双.雷达智能信号处理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Kang M,Cha E.Multiple Target Tracking in Clutter Backgrounds Using 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The 1998 IEEE Int.Joint Conf.on Neural Networks[C].Anchorage,Alaska,1998:4-9.
[6]黄知涛,周一宇,姜文利.基于相对无模糊相位重构的自动脉内调制特性分析[J].通信学报,2003,24(4):153-156.
[7]朱江,张军,赵永波.恒虚警检测在DSP芯片上的实现[J].现代雷达,2005,27(4):35-38.
[8]李嘉,郭成超,王复明,等.探地雷达应用概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42-45.
[9]刘峰.标准化、模块化、可扩展、可重构雷达数字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4.
[10]何友,孟祥伟.雷达自动检测和CFAR处理方法综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
术,2001,23(1):9-13.
作者简介刘德军男,1968年出生,四川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级实验师。

主要从事航管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