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ppt课件

体积公式
V = abc,其中a、b、c分别为长方体的 长、宽、高。
02
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建筑领域:房屋结构、墙体等
房屋结构
在房屋结构中,长方体形状的梁、柱、楼板等是主要的承重构件,它们承担着 房屋的重量并传递荷载到地基。
注意事项和易错点提示
注意事项
01
对于涉及多个长方体的问题,要仔细分析 题目条件,明确各个长方体的关系。
03
02
在计算表面积和体积时,要确保长、宽、高 的单位一致;
04
易错点提示
容易忽略单位换算,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05
06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容易混淆不同长方体 的长、宽、高,导致计算错误。
05
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环节设计
制作过程
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制作步骤,动手制作长 方体模型,并注意模型的尺寸和比例。
模型展示
学生完成制作后,可以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 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思考回答: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
问题设计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与长方体相关 的问题,例如长方体的定义、特 点、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等。
学生回答
表面积 = 2 × (5cm × 体积 = 5cm × 3cm × 3cm + 5cm × 1cm + 1cm = 15cm³。 3cm × 1cm) = 46cm²;
思路拓展:对于更复杂 的长方体问题,如涉及 多个长方体组合或切割 的情况,可以通过分解 或组合的方式,将问题 转化为单个长方体的求 解,再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计算。
感谢您的观看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2.新课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形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长方体,看看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2)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性质。
教师提问:请大家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各个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平的,没有弧度。
(3)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
教师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长方体?学生回答:长方体是一种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立体图形。
3.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要求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长方体的平面图。
(2)学生在纸上画出长方体的平面图,并标注各个面的长度和宽度。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长方体有了哪些认识?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性质和定义。
5.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并标注各个面的长度和宽度。
(2)思考:长方体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画出长方体平面图,加深了对长方体的理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
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的,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
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案例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1. 引言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几何形状。
本文将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定义、性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2.1 定义长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一个矩形。
其中,相邻的面通过四个边连接,而相对的两个面是相等的。
长方体的典型示意图如下:______/ /|/_____/ || | ||_____|/2.2 性质长方体具有以下性质:•六个面都是矩形;•相邻面之间的边长相等;•相对的两个面是相等的;•具有八个顶点;•具有十二条棱。
3. 正方体的定义和性质3.1 定义正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一个正方形。
所有的边长相等,所有的角都是直角。
正方体的示意图如下:______/ /|/______/ || | ||______|/3.2 性质正方体具有以下性质:•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边长相等;•所有的角都是直角;•具有八个顶点;•具有十二条棱。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4.1 长方体的应用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家具设计:长方体常被用来设计家具,如书桌、柜子等。
•建筑设计:长方体在建筑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房屋结构的设计、墙体的布局等。
•容器设计:很多容器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例如箱子、冰箱、柜子等。
4.2 正方体的应用正方体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骰子:骰子是一种六面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我们常常用骰子来玩各种游戏。
•建筑设计:正方体的堆叠和组合可以用于建筑设计中,例如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装饰等。
5. 结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状。
长方体具有六个矩形面,而正方体则具有六个正方形面。
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场景。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对我们理解几何形状和应用建筑学、家具设计等领域都非常有帮助。
长方体的认识知识点

长方体的认识知识点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如楼房、电冰箱、橱柜等它们都是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围成长方体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叫做长方体的面,面和面相交的线叫做棱,棱和棱的交点叫做点。
2、长方体的特征:
面:长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的,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3、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12条棱,一般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长度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长方体棱长公式的变形公式:
长方体的长=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长-宽
5、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变化时,长方体的面的变化。
如图所示
所以,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决定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的作用。
认识立方体与长方体

认识立方体与长方体立方体和长方体是几何学中常见的三维图形,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定义、特征、公式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一、立方体的认识立方体是一种特殊的六面体,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每个面都相互平行且垂直相连,它的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都是相等的。
立方体具有以下特点:1. 在一个立方体中,六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记作A = a²,其中a代表边长;2. 立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记作V = a³;3. 立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六个面的面积之和,记作S = 6a²。
立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骰子、纸盒子、蓄电池等等。
在工程领域中,立方体又被用于建筑物的设计和结构,例如立方体砖块的应用在墙体结构中可以增强强度和稳定性。
二、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是一种六面体,它的六个面都是矩形。
相邻的面是平行且垂直相连,它的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也是相等的。
长方体具有以下特点:1.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两个短边的长度记作a,两个长边的长度记作b,则长方体的表面积为S = 2(ab + ac + bc);2.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记作V = abc。
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盒子、冰箱、书本等等。
在工程领域中,长方体也常常应用于建筑物的设计和结构,例如房屋的房间、柱子等等。
三、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立方体和长方体在形状上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相同。
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而长方体的六个面是矩形。
在计算公式上也有区别,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中只涉及边长,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中涉及到了三个边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一个长方体的边长,使其变为立方体,或者通过改变一个立方体的边长,使其变为长方体。
四、立方体与长方体的应用示例1. 立方体的应用示例:立方体被广泛应用于骰子游戏中,骰子六个面上的点数为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
2、长、宽、高:长方体的每一个矩形都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此时有8条棱相等。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且平行。
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还可分为四组,每一组有3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4、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垂直。
棱长总和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4条长+4条宽4条高=(长+高+宽)×4宽=棱长之和÷4-长-高长=棱长之和÷4-宽-高高=棱长之和÷4-宽-长二、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
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棱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棱长之和棱长之和÷12=棱长一、填空题1、在如图的长方体中,和a平行的棱有条,和a垂直的棱有条.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3、要做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的无盖玻璃鱼缸,用角钢做它的框架,至少需要角钢分米,把它放在桌面上,占平方分米.4、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总和是48cm,那么它的长、宽、高之和是cm.5、用一根7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6cm,宽4cm,高cm.6、用铁丝焊接一个长7cm、宽5cm、高6cm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cm的铁丝,如果用这些铁丝焊接一个正方体框架,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cm.7、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对的棱长度.正方体一共有个顶点.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0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之和是厘米.9、如图所示,(1)长方体的长是,宽是,高是.(2)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它的下底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0、一个长方体的宽是2分米,高是10分米,棱长之和是8米,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分米.11、一个正方体粉笔盒有个面,条棱,个顶点.12、某同学要用铁丝做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的长度是厘米.13、用3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厘米.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一个长和宽都是4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那么长方体的高是厘米.1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1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cm、2cm、2cm,这个长方体有棱的长度相等.二.应用题1、做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2厘米、9厘米、6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2、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下,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结头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种礼品盒至少要用多少厘米丝带?三.判断题1.长方体长和宽可以相等,长、宽、高也可以相等.2.长方体中除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也有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完全相同.3.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正方体不是长方体.4.牛奶包装箱上标明:尺寸50×30×40(cm),是指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长、宽、高.5.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且互相相平行.(判断对错)6.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判断对错)7.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0cm、8cm、7cm的长方体,可以从边长是8cm的正方形洞中漏下去.(判断对错)8.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判断对错)9.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判断对错)10.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判断对错)11.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判断对错)12.如果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四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家庭作业一、填空1、用铁丝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同一个顶点上的三根铁丝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12厘米,一共用了厘米的铁丝.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条棱,个顶点.4、(1)如图所示,这个皮鞋盒的上面是形,长cm,宽cm.和它相同的面是皮鞋盒的.(2)它的左面是形,长cm,宽cm,和它大小相同的面是.(3)有个面的长是30cm,宽是10cm.5、任何一个长方体都有条棱,个顶点,个面.6、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的外面喷上油漆,需要喷个面.7、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分别是a、b、h厘米,这根铁丝的长度是.如果这根铁丝刚好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焊接一个长15cm,宽12cm,高8cm的长方体框架,至少要cm长的钢筋.二、选择题1.用48厘米长的铁丝做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A.8厘米B.6厘米C.4厘米2.用一根72厘米的铁丝正好可以焊成一个长8厘米、宽()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A.4 B.5 C.63.一个长26cm、宽18.5cm、高0.7cm的物体,最有可能是()A.衣柜B.数学书C.橡皮4.用一根32cm长的铁丝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可能是()A.7cm,2cm,1cm B.5cm,2cm,1cmC.5cm,3cm,2cm D.3cm,2cm,1cm5.一个长方体棱长的和是120cm,那它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和是()cm A.40 B.30 C.606.用一根60cm长的铁丝,可以焊成长8cm,宽4cm,高()cm长方体框架.A.2 B.3 C.4 D.57.下图中,能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的是()A.B.C.8.一个长方体教具,棱长之和是60厘米,如果它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应是()厘米.A.2 B.3 C.4 D.59.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可以折成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厘米的长方体.A.2 B.3 C.4 D.510.下面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长方体和正方体没有关系B.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C.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11.正方体有___个面,相对应的两个面______.()A.6个,大小不同,形状一样B.6,大小相同形状一样C.6,大小不同形状不同12.观察图,六个面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是()A.正方体B.正方形C.三角形13.用一根68cm长的铁丝刚好做了一个长方体框架,它的长是8cm,宽是6cm,高是()cm.A.20 B.18 C.12 D.314.用一根长()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A.28 B.48.8 C.56 D.7015.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5分米,高6分米,那么棱长是5分米的棱有()条.A.4 B.6 C.816.若一个长方体有四个面完全相同,则其他两个面是()A.长方形B.正方形C.无法确定17.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12cm,用()长的铁丝正好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A.24cm B.144cm C.72cm18.一个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是9cm2,它的棱长是()cm.A.9 B.54 C.319.一个棱长和是172dm的长方体,它的长和宽之和为23dm,它的高是()dm.A.15 B.20 C.3020.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是36厘米,则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所有棱长之和是()A.9厘米B.12厘米C.18厘米21.一个长方体(正方体除外)最多有()棱相等.A.4 B.8 C.12三、判断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都是长方体..(判断对错)2.一个长方体,如果有两个相邻的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就是正方体..3.长方体最多有4条棱的长度相等..(判断对错)4.相邻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判断对错)5.当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另外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6.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判断对错)7.一个长方体最多有4个面是正方形..(判断对错)8.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判断对错)9.如果长方体相邻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就成了正方体..(判断对错)10.如果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那么它一定是正方体..(判断对错)11.长方体中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判断对错)1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一个正方体(判断对错)四、解答题(共1小题)如图,有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用绳子将箱子捆扎起来,打结处共用2分米.一共要用绳子多少分米?。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整体观测和剖析,指导长方体的形状特征。
2、通过观测比较,能够发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喜爱探究操作,发觉生活中长方体的应用。
活动预备:1、物质材料:正方体长方体教具,人手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方体剖面;2、知识阅历:认识正方体的阅历。
活动过程:一、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指导语:哪个小伙伴能说一下正方体的特征?小结:正方体有6个一样大的面,12条一样长的棱,8个顶角。
二、基本活动(一)认识长方体,观测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
指导语:今日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形体,它的名字叫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小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角。
(二)观测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点。
指导语:长方体和正方体除了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小结:正方体的每个面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条棱一样长。
长方体,相对应的两个面一样大,相对应的棱一样长。
(三)幼儿操作,出示长方体包装盒,引导幼儿探究观测长方体的'空间,知道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语:请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包装盒,盒子打开后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做什么?小结:长方体纸盒打开后,里面由于占用肯定的空间,所以我们叫它体,可以用来盛东西。
三、延伸活动幼儿制作长方体,在制作中感受形体的特征。
指导语,老师给小伙伴预备了长方体剖面图,请你制作一个长方体,并把长方体的对应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或画上相同的图案。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2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究的爱好。
预备: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过程:1、介绍自己的纸盒,引出课题每个小伙伴拿一个纸盒和桌上的小伙伴比一比,用好听的话说说你的纸盒是什么样的?2、认识长方体的面〔1〕用一支笔数一数它的脸〔面〕,用数字写在中间,要有顺次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 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长= 4 cm 宽= 2 cm 高= 2 cm
长= 2 cm 宽= 2 cm 高= 5 cm
长= 3 cm 宽= 3 cm 高= 3 cm
下面哪几个面可以组成长方体?(单位:cm)
2 3 3 2 4 4 3
⑥ ⑦ ⑧
3
2 4
4
2
3 3
③ ④
2
①
②
2
⑤
2 4
2 2 3
3 4
3 4
⑦
4
①
⑧
④
2
⑥
3
⑤
将你选择的每个面的序号标在下面的长方体上, 并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⑦⑧ ④ ⑥ ① 高 ⑤
长
宽
4.选择哪些小棒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单位:cm)
5.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单位: cm)
上面 下面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面积/cm2
3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
40
40
20
20
6.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灯笼框架,制作一个这样的框 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单位:cm)
7.用硬纸板做一个棱长为5cm的正方体,再做一个 长、宽、高分别是7cm,5cm,3cm的长方体。
8.用一根28cm长的铁丝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长 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可能是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面
棱 长方体 面 棱 正方体
顶点
顶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做一做,填一填。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做一做,填一填。
顶点
面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8个
8个 6个 长方形或正方形
6个
正方形 大小相同 12条 长度相同
多少厘米?想一想,填一填。
序号 ⑴ ⑵ ⑶ ⑷ 长/cm 5 4 3 宽/cm 1 2 2 高/cm 1 1 2
28÷4=7(cm)
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同
12条
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 体吗?认一认,想一想。
高
棱
宽 棱 棱
长
1.找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并与同伴 说一说它的顶点、面和棱。
2.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上、下两面近似认为 一致,单位:cm)
⑴这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形状?
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和它 形状、大小都相同?左侧面呢? ⑵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