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饮食指南.

合集下载

心血管病人饮食指南

心血管病人饮食指南

心血管病饮食指南与参考饮食调理总的原则: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减轻体重,促使自己动用体内积存的脂肪。

心血管病人首先应安排好三餐,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量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为140~26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

晚餐更应少而清淡,不吃肥甘厚味食物。

这样有利于使血脂降低,可防止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由于血脂的降低,血液的粘滞性也会降低,有利于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1、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应该增加而不是减少每日食物种类。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每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0种,靠一种或简单的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脂肪肝患者的营养需要。

因此按照合理比例,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以达到平衡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

2、每日补充膳食纤维饮食应粗细搭配,保证有足够的膳食纤维。

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可补充肝病时的缺乏,又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对调节血脂、血糖水平也有良好的作用。

每日应在膳食中添加燕麦片、荞麦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建议:选择全谷、全麦食物做早点;用部分粗粮替代精细米面,但吃粗粮也不能超出总量;每日膳食中可添加豆类食物,如红豆、绿豆等;每日必需吃青菜,特别是青菜的叶和茎。

应注意的是,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

过量摄入可能造成腹胀、消化不良,也可能影响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还可能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特别是对于脂肪肝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的病人、肠炎和肠道手术的病人、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等,更应注意。

此外,若突然在短期内由低纤维膳食转变为高纤维膳食,可能导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应,如胃肠胀气、腹泻腹痛等。

因此,应注意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并在增加的同时大量饮水。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南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南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南1.怎样做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2.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方法3.心血管病如何预防?4.心血管疾病如何预防?5.心脏协会公布:预防心血管疾病的10大饮食!对照自己能不能做到6.怎样预防心血管疾病怎样做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心脑血管疾病在所有人体病症中有三个“第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致死率位居第一;在人类所有疾病中,心脑血管病的复发率高达87%,复发率位居第一;在所有人体病症中,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高达50%,致残率位居第一。

“致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三个第一。

如果家里有人患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这户人家的精神面貌、物质水平就基本上回到原始社会的状态了。

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高血脂症。

目前我国患高血脂的人数已高达1亿多人,平均每年还在以1500万人的速度激增。

究其原因,与人体微循环系统的“气血淤滞”现象息息相关。

微循环系统气血淤滞,心脏内阳气推动不足,便容易产生“心气虚”的情况。

心气虚是指推动心脏肌肉的阳气减弱,见到心仪的美女也很难“心动”了。

微循环系统气血淤滞,心肌里的润滑物质匮乏,便容易产生“心阴虚”的情况。

心阴虚是指心阴液不足,连嘴里的津液都很少,心肌在运动的时候就会“干磨”,摩擦生热,所以心阴虚生内热:手心热,脚心热,舌头热得通红,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动不动就会跟家人朋友起急。

这种人时间一长,要么是高血脂、心肌缺血,要么是心血管堵塞、心衰、心梗。

正所谓“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障碍,百病之源;微循环衰退,人体老化!”因此,有人将微循环系统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人体微循环系统是指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系统,微血管总长度有近十万千米。

这些血管口径细、长度短、数量多,最粗的也在500微米以下,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而且这些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强,是循环系统中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因此有调节组织血流量、供给细胞营养、排除代谢产物的功能。

心脑血管疾病防范指南

心脑血管疾病防范指南

心脑血管疾病防范指南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

它们是当今社会中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和管理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防范建议,以帮助您保持心脑血管健康。

一、健康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1. 健康饮食宜多样化:每天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肪乳制品和瘦肉类,并适量摄入海鲜、坚果和豆类食品。

2. 减少盐摄入:高盐饮食与高血压风险相关,建议减少食盐摄入并选择低钠食品。

3. 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过量的糖分和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和高血脂,需限制糖饮料和糕点等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二、积极锻炼身体体育锻炼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 肌力锻炼:通过举重、俯卧撑等增加肌肉力量的活动,每周进行两次或更多。

3. 增加日常活动:多走路、爬楼梯、做家务等可以增加日常活动量,减少长时间的久坐。

三、保持正常体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保持正常体重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控制饮食:遵循健康饮食宜多样化的原则,适量控制能量摄入。

2. 定期测量体重:保持良好的体重监控,定期测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寻求专业指导:如果您有肥胖问题,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寻求帮助。

四、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的滥用对心脑血管健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戒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损害心血管系统,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限制酒精摄入:饮酒过量会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建议限制每天的酒精摄入量。

五、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建议:1. 血脂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指标来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

饮食营养科普讲座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15种饮食策略

饮食营养科普讲座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15种饮食策略

★注意加工食品中的钠
2.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
2.什么是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
1. 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包括心 绞痛等 2. 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如脑血 栓等 3. 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供血血管 的疾病,如动脉血栓等 4. 其他,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深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急性致死与慢性形成
4. 有规律的身体活动
5. 保持健康的体重
6. 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
7. 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代谢紊 乱、脂肪肝等
7.几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1.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 2. 降血压药物——降低血压 3. 阿斯匹林——预防血栓
4. 心脏介入(支架)、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
5. 起博器、人工心脏瓣膜和心脏贴等器械 6. 在预防方面,加大国家投入
发生这些症状的人应该立即就医!


中风的最常见症状通常是身体一侧的脸部、 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
其它症状包括:
1. 身体一侧的脸部、手臂或腿出现麻木;
2. 神志迷乱、说话或理解困难; 3. 单眼或双眼识物困难; 4. 走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5. 无原因的严重头痛; 6. 软弱无力或失去知觉。
• 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后果在个体中可能表现为 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以及超重和肥胖。这些属于需要
治疗的风险因素。
潜在的决定因素
•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的主要力量——全球化、都市化和人口老龄 化的反映。心血管病的其它决定因素是贫穷和压力。

心脑血管健康指南

心脑血管健康指南

心脑血管健康指南心脑血管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心脑血管健康的指南,以帮助人们维持健康的心脑血管系统。

其次,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可有效提升心脑血管健康。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跳舞,骑自行车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并参加灵活性训练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通过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脏病的风险。

第三,戒烟是维持心脑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吸烟被广泛认为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摄入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因此,戒烟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一个必要步骤。

寻求医生的帮助和支持可以更容易地戒烟。

第四,保持正常的体重对于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通过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

第五,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慢性压力被认为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学会应对和减轻压力的方法,如呼吸练习,冥想和放松技术,可以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步骤。

定期测量血压,胆固醇水平和血糖水平可以帮助早期发现任何异常变化,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定期心脏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任何潜在的心脏问题。

综上所述,保持心脑血管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健康饮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戒烟,保持适当体重,减轻压力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个人的遗传背景和家族病史,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真正保护和促进心脑血管健康。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三章 卒中单元
一、概念 卒中单元(stroke unit )是指改善住院卒中患者 的医疗管理模式,专为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 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提 高疗效的组织系统。 二、分类 (一)急性卒中单元
(二)康复卒中单元
(三)联合卒中单元
(四)移动卒中单元
三、建立卒中单元的意义 (一)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三)有利于继续教育 四、卒中单元的建立和实施
缓释剂200mg的复合剂,2次/d,或氯吡格雷75mg/d。(3)
如使用噻氯匹定,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血常规。(4) 频繁发作TIA时,可选用静脉滴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抗凝药物
建议:(1)抗凝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2)
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 TIA 患者,推荐使用抗凝
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除外)。(3)TIA患者经抗
(3)不同级别的医院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 适的卒中单元类型。
第四章 脑卒中的院前处理
一、脑卒中患者的识别 二、脑卒中患者的运送 三、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理和急救应收集 的信息;急救措施及相关处理
第五章 急诊诊断及处理
一、诊断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二)诊断分析步骤: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是哪一类 型的卒中;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 二、处理 基本生命支持:气道和呼吸;心脏功能;血压调控等。 三、急诊处理流程
九、其他危险因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缺乏体育活动; 饮食营养不合理; 口服避孕药; 其它促凝危险因素。
第二章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第一节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 因素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方面,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又分为生理学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 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和行为学危险因 素如:吸烟、酗酒、肥胖、抑郁等(参见第一章)。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指南发布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指南发布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指南发布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心脑血管健康,中国心血管病学会于近日发布了《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促进全民健康。

一、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现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0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其中50%以上是由于心脏病和脑卒中引起。

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揭示了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中国头号“杀手”的严重性。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危险因素。

指南明确指出,以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压会导致心脏和血管组织的损害。

2.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这将导致血管壁的硬化和阻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常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风险。

4.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5.不健康饮食:高盐、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6.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疾病,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风险。

三、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指南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盐、油和糖的摄入。

2.戒烟限酒:尽量远离烟草和含酒精的饮品,戒烟戒酒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3.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保持身体活动。

4.减轻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心态愉快,减轻压力对心脑健康大有裨益。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脑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

它们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爱护身体
身体状况是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持健康的生活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限制饮酒,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控制其他疾病
一些其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胆固醇和肥胖,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控制这些疾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之一。

去除压力
长期承受压力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寻找有效的方式减压非常重要。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镇痛剂、降血压药、降血脂药等药物。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需要手术干预的病例,手术治疗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效的方法。

结论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的生活方式管理。

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还需注意的是,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并且随时向医生报告他们的病情,以便及时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