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科普讲座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15种饮食策略
健康心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十大措施

健康心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十大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且严峻的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十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持健康的心血管系统。
一、均衡饮食正确的饮食习惯对于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摄取适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低脂乳制品和瘦肉,并减少盐和糖的摄入。
适当的膳食控制有助于维持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对血管壁有害,增加了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风险。
要坚决戒烟并限制饮酒量,甚至最好避免饮酒,以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三、保持健康体重过度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过多的脂肪会引起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导致动脉堵塞。
通过定期锻炼和健康饮食来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积极运动定期运动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脏功能,增强循环系统的健康。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五、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血压。
饮食控制、体重管理、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及积极运动都是有效的方法来控制高血压。
六、管理血脂血脂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们应该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并通过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必要时药物治疗来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
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七、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系统非常不利。
要定期检查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并按医生的建议服用必要的药物。
通过定期锻炼和保持健康体重,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八、减轻压力长期的压力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害。
我们应该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通过放松、休息和与家人朋友交流来缓解压力。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危害严重的健康问题,预防措施的实施对
于降低患病风险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营养的饮食惯,减少高盐、高糖、高脂
肪食物的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的摄入,如
鱼类、坚果和豆类。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测量体重并与身高相匹配,采取控制饮食和进行适量运动的方
法来保持理想体重。
3.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等,
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患病风险。
每周进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4.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并注意血压是否正常。
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适度运动和减压,有助
于控制血压。
5.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
的风险。
尽量避免吸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量,以减少患病风险。
6. 控制血糖: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并采取饮食和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
7. 管理压力: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进行身体活动、放松练、寻求支持等,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以上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基本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降低患病风险,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请咨询相关医疗专家
以获取更多个性化预防建议。
如何通过饮食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如何通过饮食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而高血脂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饮食调节血脂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文就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进行探讨。
一、选择低脂饮食饮食中的脂肪是血脂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低脂饮食是调节血脂的重要措施。
首先,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饱和脂肪酸会显著提高血浆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选择低脂的肉类和乳制品,避免使用黄油和动物油脂,可以有效地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其次,选择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浆胆固醇,其中Omega-3脂肪酸对心脑血管有益。
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亚麻籽和坚果,对调节血脂具有积极作用。
二、加强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食物成分,可以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胆固醇吸收。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以通过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等高纤维食物来实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脂效果更为显著。
如燕麦、豆类和果胶等食物,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三、控制胆固醇摄入量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在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高,会导致高血脂。
因此,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首先,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如脑、肝脏、贝类和蛋黄等食物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应适量食用。
其次,选择低胆固醇食物。
如蔬菜、水果和谷物等食物的胆固醇含量较低,可以多食用。
四、适量控制盐的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适量控制盐的摄入是调节血脂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
因此,减少食盐的使用、少吃加工食品和注意食物中的隐形盐摄入,都是降低盐摄入量的有效方法。
五、适量饮酒适量饮酒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酒的限度。
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相关研究,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一个标准饮酒单位。
心血管健康小知识

心血管健康小知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
而人们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关注度却并不高,许多人常常不重视一些基本的心血管健康小知识,忽视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心血管健康小知识,以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1. 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建议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全麦面包、全麦米饭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少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同时少食盐和甜食。
适量饮水也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 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肺功能,帮助控制体重和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例如快步走、游泳、跳绳等。
3. 抽烟: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起血管紧张,导致心血管系统的不正常运作,直接威胁到心脏的健康。
因此,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4. 酗酒:酗酒是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过量的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身体脂肪含量,影响身体代谢,直接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血管系统,请适量饮酒,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5. 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使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
因此,减轻心理压力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进行一些心理调理的训练,例如户外休闲、冥想、瑜伽等,均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6.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建议平时多留意身体健康情况,如果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
综上所述,以上六点心血管健康小知识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轻心理压力,定期体检,都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注重心血管健康小知识的实践及传播,对于减少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

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降低血脂和血糖,预防动脉硬化。
2、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奶油、黄油等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血脂异常。
3、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多吃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二)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促进身体代谢,增强心脏和血管功能,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心脑血管病人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
三)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可使血管收缩,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饮酒过量可导致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建议心脑血管病人戒烟限酒,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可以减轻身体负担,促进身体健康。
建议心脑血管病人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脑血管负担。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方式,可以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膳食中纤维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有益。
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和水果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建议每日摄入35克至45克纤维。
此外,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食品也具有降脂功能。
2.鱼和鱼油对调节血脂有明显作用,可预防动脉硬化。
国际营养组织建议每天摄入0.6至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
例如,每日服用3至5粒700mg含量为30%的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胶丸或每日服用2粒纽崔莱深海鲑鱼油胶囊即可达到预防效果。
治疗量为3至4克/天,可选择纽崔莱深海鲑鱼油胶囊每天服用10至13粒。
3.大豆制品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每日脂肪摄入量应严格限制在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200毫克至300毫克以下。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专项讲座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专项讲座一、内容简述首先我们要知道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面临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
这场讲座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如何预防和改善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会简单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与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哪些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
然后我们会学习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这部分的内容会包括如何通过饮食调整、运动、药物等方式来防治疾病。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事情,只要坚持就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心脑血管疾病现状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实这跟现代的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过度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
不良饮食带来的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三高现象频发,都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所认识,并积极采取行动来预防和控制其发生。
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愉快的心情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二、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心脑血管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影响我们心脏和脑部血管健康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还有年龄等因素。
这些疾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而且危害很大,有时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所以我们要重视心脑血管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合理饮食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其实都是我们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保障。
接下来我们还会详细介绍其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和知识。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守护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1. 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心脑血管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是对于它的具体定义,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清楚。
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它们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1. 强调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消费。
选择低脂肪的乳制品和瘦肉,并适量食用豆类、鱼类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2.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避免烟草和酒精的滥用,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水平,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等,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提倡心理健康:心理压力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通过学习和运用适当的调节技巧,如休息、放松、练习深呼吸等,帮助个人应对压力,同时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状态。
4.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和治疗方法,增强个体主动性,提升整体社会健康水平。
5. 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在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存在,因此定期体检和心血管风险评估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发现高血压、慢性心脏病、高血脂等问题
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药物管理。
6. 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能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减轻个体面临心脑血管疾病时的负担,同时也能帮助个体更好地遵守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
请大家认真对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遵循上述的健康教育内容,注意饮食、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的综合管理,以此保持心脑血管的健康。
如何调节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如何调节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每年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而高血脂和高血压则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因此,如何调节血脂和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日常饮食、运动锻炼和心理调适等方面阐述如何调节血脂和血压,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日常饮食调节饮食是调节血脂和血压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有效地控制血脂和血压的水平。
1. 低脂饮食合理控制脂肪摄入是降低血脂的有效方法。
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热能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和快餐等。
代之以富含纤维、低脂的食物,如鱼类、豆类、谷类、果蔬等。
2. 控制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减少食盐的摄入对于调节血压至关重要。
应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咸菜、腌制品和重口味的调料。
取而代之的是,可选择低盐或无盐的调味品,如草本植物、香料等。
3. 合理摄入营养素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谷类、蔬菜和水果等。
此外,还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二、适量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锻炼对于调节血脂和血压具有显著效果。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促进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慢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代谢水平,有助于控制血脂。
如举重、拉伸、俯卧撑等。
每周进行两到三次耐力训练,每次20-30分钟,能够帮助降低血脂的水平。
3. 休闲运动除了正式的运动锻炼,增加休闲体育活动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适量进行太极拳、瑜伽、散步等活动,能够缓解压力,促进心脑血管的健康。
三、心理调适心理因素是影响血脂和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加工食品中的钠
2.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
2.什么是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
1. 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包括心 绞痛等 2. 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如脑血 栓等 3. 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供血血管 的疾病,如动脉血栓等 4. 其他,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深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急性致死与慢性形成
4. 有规律的身体活动
5. 保持健康的体重
6. 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
7. 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代谢紊 乱、脂肪肝等
7.几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1.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 2. 降血压药物——降低血压 3. 阿斯匹林——预防血栓
4. 心脏介入(支架)、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
5. 起博器、人工心脏瓣膜和心脏贴等器械 6. 在预防方面,加大国家投入
发生这些症状的人应该立即就医!
•
•
中风的最常见症状通常是身体一侧的脸部、 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
其它症状包括:
1. 身体一侧的脸部、手臂或腿出现麻木;
2. 神志迷乱、说话或理解困难; 3. 单眼或双眼识物困难; 4. 走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5. 无原因的严重头痛; 6. 软弱无力或失去知觉。
• 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后果在个体中可能表现为 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以及超重和肥胖。这些属于需要
治疗的风险因素。
潜在的决定因素
•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的主要力量——全球化、都市化和人口老龄 化的反映。心血管病的其它决定因素是贫穷和压力。
4.心血管病的共同症状是什么?
• 潜在的心血管病通常没有症状。 • 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可能是潜在疾病的最初警告。 • 胸中部疼痛或不舒服; • 手臂、左肩、肘部、颌部或背部疼痛或不舒服。 • 呼吸困难或气短;恶心或呕吐;头晕或无力;虚弱 乃至出冷汗;以及面色苍白。
摘自: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7/zh/index.html
二、15种饮食策略
1.减少食盐(氯化钠)
40%
• 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 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年修订版)》
• 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是急性发作,主要是 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脑部。
• 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 堆积有脂肪层(动脉粥样硬化)。 • 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出血造成。
3.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危险因素: • 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和使用烟草等可以改 变的因素引发大约80%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病。 间接危险因素:
1/5
•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 个成人 中就有1 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 少2 亿;估计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
60%
高盐饮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 素之一。我国人群60%为盐敏感型。
6克vs12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每人每天6克食盐。 2002年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盐摄入 量为12克。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
• 据估计,在2006年-2015年,心脏病、中风和糖尿 病将使中国损失5,580亿美元的国民收入。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7/zh/index.html
6.如何减轻心血管病的负担?
1. 健康的饮食
2. 选择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 3. 避免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食物
5. 为何在中、低收入国家最为严重?
• 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80%以上死亡病例发生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 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居民预防措施不足。 •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不易获得公平 有效的医疗服务(包括早期检测服务)。
• 因此,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许多人年纪轻 轻就死于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非传染性疾病,而且往 往在生命最旺盛时离开人世。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心脏 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许多人过早死亡,估计使国 内生产总值减少1%至5%。
顺位 1 2 死亡原因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构成(%) 27.01 20.77
3
4
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20.36
10.54
摘自卫生部《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bwstjxxzx/s 7967/201105/51862.htm
2克vs2mmHg
•食盐摄入量越大则血压越高。我国14 组人群研究表 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增高 2.0mmHg(舒张压增高1.2mmHg)。
低盐(低钠)的要点——低钠盐
1.使用盐勺(每勺2克),每天3勺(6克)。
2.选择低钠盐。 3.控制“隐性食盐”,如酱油、酱、咸菜、味精、 面碱、防腐剂苯甲酸钠等。 4.少吃含较多盐的各类加工食品,如腌菜、火腿、 香肠、方便面以及各类炒货。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
第一
• 心脑血管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与其它任何 原因相比,心血管病每年造成的死亡最多。
29%和75%
2004年估计有171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占全球死亡的29%。在这 些死亡中,75%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82%
82%以上的心脑血管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男性和女性 的发生率几乎持平。 http://www./fs317/zh/index.html
15种饮食策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王兴国 主任医师 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大连市营养学会 副秘书长 辽宁省营养学会理事 博客:/ 微博:/wangxingguoguo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7个常识
1.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