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必修1)课件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1-2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

NO.2 研细高考
——这是命题之“样板”
以考纲为纲
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 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典例] (2016· 全国卷Ⅰ· 节选)阅读图文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 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 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 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 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 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 大量来自 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 物。如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考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全练]
(2018· 大同模拟)现在一些新建 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 光互补”型路灯。 如图是某游客近距 离拍摄的我国某城市该路灯照片, 读 图回答下题。 1.该游客拍摄照片时,当时吹的风向可能是 A.南风 B.北风 C.东风 D.西风 ( )
图中字母 A B C
地形 山峰 _____ 山谷 _____ 山脊 _____
陡崖 ______ 鞍部 ______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河谷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_____ 分水岭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________ 等高线重合 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D E
[方法技巧]
“四字口诀”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2)融生态意义于人类活动:科考队考查堪察加半岛,近距离拍 摄熊,目的是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动物生活习性并加 以保护,这样的命题情景,折射出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3)融综合考查于一项活动:本题仅提到“拍摄熊”“选择拍摄 点”, 但是却能考查考生的多项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的能力。命题立 意侧重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宇宙中的地球
2
1
一、宇宙的概念
•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 宇宙是空间 • 宇宙是时间 • 宇宙是无穷无尽时间和空间
现在能观测到的可见宇宙直径— —140亿光年
2020/8/1
2
行星
2020/8/1
3
2020/8/1
恒星
4
星云
2020/8/1
5
流星体
2020/8//1
7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天体
宇宙空间的物质形体
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多
层次的
天体系统
2020/8/1
8
地月系
2020/8/1
9
太阳系
2020/8/1
10
太阳系
2020/8/1
11
银河系
2020/8/1
12
河河外外星星系系
2020/8/1
*太阳
正值壮年能提供稳定光照
*大行星 *小行星 *月球
2020/8/1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受巨行星引力影响,集中 在小行星带 吸引宇宙碎片和小行星, 保护地球
22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太阳
正值壮年能提供稳定光照
*大行星 *小行星 *月球
2020/8/1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受巨行星引力影响,集中 在小行星带 吸引宇宙碎片和小行星, 保护地球
(引力适中吸引大气)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 水汽温度适宜,水能呈 液态存在
20
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温度适中 *合适厚度和
成分的大气
*有液态水
2020/8/1

春走向高考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1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6讲

春走向高考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1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6讲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纵波(zònɡ bō) 横波 (3)地幔 铁镁的硅酸盐类 (4)均可通过固体 C为纵波(zònɡ bō),还可通过液体,D 为横波,则不能通过液体,故在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
第三十页,共42页。
图表技能培养
第三十一页,共42页。
例: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jiégòu)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思考(sīkǎo):见下表:
厚度 范围
联系
平均约 地表至 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 地壳
17km 莫霍面 分构成。如图所示,岩石圈的厚度,
因地壳的厚度不同而不同,地壳越厚,
岩石圈就越厚,如青藏地区
岩石 100~ 地表至 圈 110km 软流层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高频考点梳理
(2)填出图中地震波类型的名称:C:________,D: ________。
(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分层的 ________,主要(zhǔyào)物质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震波C、D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 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页,共42页。
一、地球(dìqiú)的内部圈层
第十六页,共42页。
1.划分依据(yījù):地传震播波速__度______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类型
传播速 度
横波_(_hA_é表_n_g示_b_ō_)(S波较)_慢___
纵波_(z_Bò_n表_ɡ_示b_ō_)_(P波较) __快__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奥陶纪 中后期,陆地面积
空前繁盛;中期,出现了脊
显 古 志留纪 大大增加,欧亚大
椎动物——鱼类;后期,一
生 生 泥盆纪 陆和北美大陆的 造煤 部分鱼类演化成两栖类,
宙 代 石炭纪 雏形基本形成,我 时期 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国东北、华北抬
②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
二叠纪 升成陆地
③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
C.松嫩平原 D.钓鱼岛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C (2)B
考向训练
考向一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
(2022河北唐山三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荒漠地区在8月份阴天条件下的
辐射量日变化观测统计结果。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地8月份天气晴好条件下进行观测,则( )
互相吸引
、互相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
(2)太阳系
2.特殊行星——地球 (1)特殊性:产生了目前所知的唯一高级智慧生物——人类。 (2)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 安全 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安全 稳定 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自身条件
填图绘图·再实践 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从地球上看月亮,月亮盈亏变化而 出现的各种形状。观察月相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在下图 中简略画出从新月到满月的月相图。
太阳 大气 层结 构
太阳 太阳黑子:周期约为11年 活动 某区域温度低,看上去暗
耀斑:周期约为11年
太阳风
Hale Waihona Puke 在地球的两极地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
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 区产生极光 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

2019-2020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2019-2020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1)空间分布
①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
辐射弱
(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栏目 导引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 3 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最新考纲
1.地球所处的宇 宙环境。 2.地球是太阳系 中一颗既普通又 特殊的行星。 3.太阳对地球的 影响。 4.地球的圈层结 构及各圈层的主 要特点。
考纲解读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明确地球在宇 宙中的位置。 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运 用相关知识分析地外文明存在的条件和原 因。 3.结合图表资料分析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 和结构特征。 4.识记太阳活动的标志;掌握太阳辐射和太 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 点。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自我检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 太 阳 成 为 太 阳 系 的 中 心 天 体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 大 , ________大。 (2)星八分颗类行地 地内 外 G_行 行__星 星__: :__AD__火____星、__、H___E__________、____B__金____星 __、F土星、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与________轨道之间。(填名 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思维 模板
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无图考图题,图文转换法是最好的 解题方法。图文转换法能将试题中一些抽象的文字叙 述、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用简单的图显示出来,从 而提高考生的解题效率。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可 先根据题意,作出草图,然后参照图形的形状、位 置、性质,综合图像的特征,得出结论。
第十九页,共22页。
第一页,共22页。
第二页,共22页。
启迪1: 学生甲:地球运动的题目有时在高考中要多难有 多难,试题难度大时读好久都难窥门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 的?怎么办?
名师甲:有关地球运动的题目,绝大多数都能落实到具有 经纬线、蕴含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时间信息的日照图 上。复习过程对诸多形式的日照图进行对比研究,找到共性和 个性的地理知识,就可以实现对地球运动类题目应对能力、认 识水平的升华。如此,高考解题,自然就游刃有余了。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 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昼 半球中央的经线为正午12时,夜半球中央的经线 为0时
第十一页,共22页。
①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
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
昼范围是(90°-直射点的纬度数)N以北地区;南半球
半年(不是冬至日)。
审设问
审设问,明确思 维方向 题目(1),要明确 找太阳直射点的 方法。 题目(2),要求对 地理事象的时空 分布有较全面、 透彻的了解。
第十六页,共22页。
二、严谨思维,整合信息推理。 结合设问和图像信息,调动大脑储备信息,运用有效信息 整合解题思路,严密推导,探寻结论。
第十七页,共22页。
昼长=昼弧经度数/15=(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夜弧经度数/15=(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走向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必修1)课件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1-4

【走向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必修1)课件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1-4

)
(3)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
答案:(1)A (2)B
(3)D
解析:第(1)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地判断,顺着地球自 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第(2) 题,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晨线与 昏线相距180° 。第(3)题,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顺时 针自转→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此季节 为北半球冬季。
(2)逐渐减小 (3)晨线
4.(1)自转 (4)24
不发光、不透明 偏转
(2)夜半球 6.经度
昼半球
5.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思考:不一定。只有位于同一纬线上的点,,图 中的B点较A点位置偏东,但A点早已日出,但B点仍处于黑 夜。
高频考点梳理
走向高考· 地理
湘教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试大纲解读
图表技能培养 方法警示探究
基础知识整合
课堂同步演练
高频考点梳理
限时强化训练
滚动检查反馈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中八颗大行星 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
解析:第3题,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属于恒星系 统。第4题,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太阳,为地球提供 光和热。
考试大纲解读
基础知识整合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方向 (1)侧视:________。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1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共17张PPT)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1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共17张PPT)

星云
马头星云
仙女座星云
6
恒星——太阳
7
行星——土星
8
卫星——月球
9
流星
10
彗星—哈雷彗星
11
12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形成: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 绕转
太阳系
地月系
多层次: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
可见宇宙(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13
太阳系
太阳系
太阳系
1.中心天体:太阳(质量、主要成分、能量来源)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 A A B
16
5 火星冲日,就是火星位于日地连线上,并 且和地球位于太阳同一侧。2003年8月29日, 火星、地球和太阳依次排成一条直线,而 且与太阳“此升彼落”。能反映29日火星、 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下图 中的( )
答案 A
17
答案 B
15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 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2~4题。
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课时
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梳理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 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 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 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 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二、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5.普通性→____________。 6.特殊性→____________。 7.金锁链条件 (1)充足的________; (2)恰到好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范围。
自主核对 1.(1)恒星 星系 慢 卫星 分 3.(1)行星 金星 火星 行星 2.总星系 彗星 天王星 太阳系 卫星 地月系 河外 变
读“世界某海岛位臵图”,完成第3~4题。
3.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
4.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A.180km B.1 800km C.400km D.4 000km
)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应位于北京 的西北方向。第4题,纬度相差1° 的经线长为111km,夏至日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图中北极圈到北 纬70° 的间距,大致估算即可。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C.银河系 B.太阳系 D.河外星系
)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 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A.上面没有水 C.温度太低 B.距离恒星太近 D.不存在大气层 )
(3)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 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 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 )
考试大纲解读
考点 1.天体和天 体系统
考纲解读 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 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 系统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 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 通性与特殊 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 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基础知识整合
一、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类型 (1)自然天体: ______、星云、______、卫星、流星、彗 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2)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2)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可用下图 表示:
太阳系中八颗大行星表面平均温度比较
行星 表面平均 温度(℃) 水星 白天350

金星 -33 480

地 球 22

火星 木星 土星 - 23

天王 海王 星 - 210

星 - 220

- 150

- 180

夜晚-170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易错点提醒 1地球的特殊性是指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 星球,分析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是分析其存在生命的 条件,不是分析它的特殊性。 2地球的自身条件是其有生命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内 因,外部条件是必备条件,属于外因。
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 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 40 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 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 6 倍。据推测,这个“水世 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 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 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1)~(3) 题。
走向高考· 地理
湘教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单元
第二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试大纲解读
图表技能培养 方法警示探究
基础知识整合
课堂同步演练
高频考点梳理
限时强化训练
滚动检查反馈
(2013· 淮南市实验中学月考)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 位:m),”完成1~2题。
矮行星 木星
(2)降低
渐长
类地行星
4.(1)地球及其 7.(1)水
(2)方向和周期
5.外观和位臵
6.存在生命
(2)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3)太阳光照和温度
思考:(1)太阳质量巨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2)从表 中可看出,太阳系八颗大行星中,从水星到海王星距离太阳 越来越远,其表面温度也越来越低,即大行星距离太阳越 近,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多,表面温度越高,反之,则表面 温度越低。


注:①固体表面平均温度;②云层平均温度
(1)为什么太阳能够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在太律?这与它们距太阳的远近有什么关系?
4.地月系 (1)组成:______________。 (2)特点:月球自转____________与其公转完全一样。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 月球 银河系 ________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3.太阳系 (1)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____、______ 和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______、流星体、______和行星际 物质)。
1.图中“M—N”一线沿途( A.高差最大达300m C.丙处为谷地
)
B.海拔最低处为30m D.经过两个鞍部 )
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A.甲处能看到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M—N”一线,丙处附近为最低处,海 拔介于0~30m;乙处西部附近为最高处,海拔介于270~ 300m。由此得高差H为:240m<H<300m。从丙处向两侧海 拔升高,为谷地;只在“丙—N”经过一个鞍部。第2题,乙 处位于甲、乙之间最高山脊东侧,丙、丁之间间隔鞍部,因 此,甲、乙之间和丙、丁之间无法通视,甲处更不能看到丁 处。
①足够大的体积和质量 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 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 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B
(3)B
解析: 第(1)题, 银河系的直径为 10 万光年, 而”水世界” 类地行星距离地球仅 40 光年,说明该行星在银河系之中。第 (2)题,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可知,该行星上不存在生命是因 为温度太高,这是由于其距恒星太近导致的。第(3)题,足够 大的体积和质量,会使该星球有大气层的存在;与所绕转的 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会使该星球有适宜的温度;大致与 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会使该星球表面有水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