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改革的后果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框架

高二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框架

高二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框架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国家建设1.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a.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推翻封建帝制b.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共和国理念c.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主张b. 反对封建传统和推崇科学与民主的思潮c. 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升级d.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a. 国共合作的成立和目标b. 国共合作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c. 北伐战争对国共合作和国家建设的影响4. 中国抗日战争a.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长期抵抗b.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c. 抗日战争对中国国家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影响二、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与国家b. 《凡尔赛和约》和巴黎和会c.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2. 二战前的国际局势a. 国际形势紧张的原因和表现b. 《凯洛格-百慕大公约》和国际联盟c. 日本侵华和意大利侵阿的影响3. 二战及其后果a. 二战的爆发和参与国家b. 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和战果c. 二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重塑4.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a. 冷战的起因和对抗局面的形成b.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与争霸c. 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三、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及外交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重要内容c. 新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建设2. 中国的外交政策a. 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原则和目标b. 中美关系的复杂发展和对抗c. 中国的亲善外交和加入联合国3. 改革开放及其影响a.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推动力量b. 经济体制改革和外商投资政策的开放c.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深远影响四、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 经济体制改革与现代化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b. 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经济的兴起c.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2. 小康社会与乡村改革a. 小康社会的概念和目标b. 乡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效c. 小康社会对中国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意义3.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a. 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b. 高教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c. 人才培养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4.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a. 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b.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绿色经济的发展c. 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总结:高二历史选修二的知识点框架涵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国家建设、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及外交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等重要内容。

高二历史改革的后果

高二历史改革的后果
h5小游戏 / h5小游戏
一、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二、阿里改革的失败 三、改革的意义 1.局限性: ⑴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⑵实行对外扩张和独裁统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2.积极性: ⑴政治---结束混乱局面,确立中央集权; ⑵经济---推动了近代化和生产力的提高; ⑶军事---增强军事实力,维护埃及主权; ⑷文化---引进西方9世纪初马木路克从埃及历史舞台消失
8.18世纪,法国进占埃及,主要目的是
A.掠夺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B.利用埃及有利的战略地位,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C.排挤奥斯曼帝国的势力
D.扩大在埃及的商品销售市场
9.阿里取得政权后,对其构成威胁的主要势力有
①马木路克②宗教长老阶层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势
力④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奥马尔•麦克莱姆曾领导开罗人民起义,反抗法国殖民者,
但在阿里改革时却扬言“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
他赶下台”,这表明
①改革会遇到阻力②麦克莱姆成为改革的障碍③改革触犯了
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④改革不符合埃及的国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推迟了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D.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6.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
A.必须是马木路克
B.必须有很大的政治势力
C.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D.必须占有大量土地
7.下列对马木路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木路克是由埃及贵族转化而来
B.马木路克对维护埃及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C.16世纪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
具体:对外扩张→税役繁重,兵役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父母残子,起义不断. ⑵外患:列强不愿埃及成为其对中东殖民扩张的障碍. 原因:英俄等列强助土反埃;英土协议激化矛盾.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2021-2022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学案: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学案: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

学案14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解放”法令的主要内容,生疏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背景(1)制度根源:农奴制严峻阻碍俄国工业的进展①农奴状况:没有人身自由,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②阻碍表现: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淌,农奴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难以扩大。

(2)思想启蒙:变革呼声日益高涨①贵族青年军官:发动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十二月党人”起义,主见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②“学问分子”群体:以赫尔岑等为代表,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3)军事失利:克里木战斗一败涂地①战斗进程:a.1853年,俄国对土耳其发动战斗。

b.1854年,法、英加入土耳其一方作战,战斗主要在俄国的克里木半岛进行。

c.英法联军攻占俄国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

1856年,俄国被迫签订《巴黎和约》。

②战斗失败后果:克里木战斗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冲突。

(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力主变革:他亲自主持成立了“农夫事务隐秘委员会”,争辩如何依据地主的利益拟定解放农奴的方案,以防止革命;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争辩”,使得改革农奴制的呼声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2.改革措施(1)解放农奴①措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规定农夫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农夫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外一半土地归地主全部,而地主有权打算保留哪些地块。

②影响: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夫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他们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由于“解放”法令与农夫的要求相差太远,改革过程中爆发了空前的农夫骚动。

(2)建立近代司法体系①措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全部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高二历史新课改教学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高二历史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两个多学期了,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要求和教材,集体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个人价值。

通过教师的有意识地引导,或穿针引线或指点迷津,使学生知识上得以积累,情感上升华,达到共鸣,能力上得以提高。

通过人类政治文明史、经济发展史、思想科技史、文学艺术史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初步评价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

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部分学生的表现欲较为强烈,主动探究的学生增多。

在课改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认识,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既有一些成功的地方,还有一些困惑和疑虑,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探讨:教改的成功之处首先作为新教材采用了彩色分版印刷,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教师可以自由取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附录中大事年表采用分色中外结合重要名词中英文对比及网址的提供,体现了时代特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易于学生学习和接受。

其次,在新课程中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评价的多元化,易发掘学生的潜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内在表现力和价值,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者,在备课时,采用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在教学和学法的设计上有层次和梯度,针对实验班采用问题设置,同时大量补充相关内容,对于普通班注重基础性和讲授,做到分层次教学,教师大量研读文本,通过新老教材的对比,将考点和知识点作牵引,分解教材,还原历史,如在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教学时,教师适当地补充了各朝代各国历史兴衰和相关背景,通过提问和补充达到温故而知新采取有针对的补缺。

其四,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多样教学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稳步地提高能力。

其五,开展适当的补缺补漏,遵循遗忘规律开展教学,做到精讲精练讲,讲练结合,对于学生温故而知新,巩固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商鞅变法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商鞅变法

教学活动设计
2.图片《战国形势图》,分析秦国的特征
3.秦孝公下“求贤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
二、取信于民——商鞅变法背景(可能性)
1.主观原因
1)诸侯卑秦,秦孝公决心发奋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2)各国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秦孝公重用商鞅及商鞅为变法所作的准备
2.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早年立志
材料: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2.
材料一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初租禾。

——《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开阡陌,任所耕,不限多少。

——《通典•食货志》
材料三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自报土地实数)
4.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
小结:根据板书小结。

第2课秦国的崛起
1.
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地位的变化方面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1.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高二历史王安石变法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王安石变法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王安石变法测试题及答案中国的每一次变法改革都是为了能让国家更加昌盛繁荣,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二历史王安石变法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二历史王安石变法测试题及答案基础巩固1.庆历新政夭折后,王安石曾呈送长达万言的《言事书》给谁,倡导变法A.宋太宗B.宋仁宗C.宋神宗D.宋哲宗2.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在谈到变法设想时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A.开支过多B.土地兼并C.水利不兴D.生产过少3.王安石是以什么身份主持变法的A.宰相B.参知政事C.枢密使D.地方官4.保甲法的特点是A.兵农分离B.寓兵于农C.寓农于兵D.兵将分离5. 王安石变法期间,负责监督武器制造的部门是A.枢密院B.军器监C.参知政事D.兵部6.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增设的科目是A.明经B.明法C.诗赋D.进士强化提高7.王安石认为解决北宋贫弱现状的主要办法是A.“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B.“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C.“为之修其水土之利”D.“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8.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标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9.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10.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课外延伸11.述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12.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发生了形式多样的改革。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纵观中国历代的改革,就本质作用上有以下三个典型的代表: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2020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2020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2020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课 本课件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1页 0059页 0128页 0164页 0235页 0274页 0321页 0373页 0411页 0470页 0534页 0589页 0659页 0733页 0754页 0819页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探究活动课一 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1课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第3课 改革的后果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高二历史:-第六单元-第3课《改革的后果》(28页)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高二历史:-第六单元-第3课《改革的后果》(28页)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返回
[答案] (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歼灭了残余旳马木 路克,打击了宗教势力,废除了落后旳包税制;在工业上大 力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埃及旳工业化; 在政治体制上仿效欧美,为政治近代化奠定基础;在文化方 面建立新式学校,派青年学生出国,推动了埃及教育近代化; 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施征兵制,有利于军事旳近代 化。 (2)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旳前提是建立 强大旳当代化军队,而当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强大旳当代化 工业。不足: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旳根本在于革 除落后旳封建制度。
返回
• 考察 点二
命题 立意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旳经验教训
• 阿里改革作为落后国家奋发图强旳改革 运动,涉及内容全方面,增进埃及近代 化,体现了阿里作为改革家敏锐旳洞察 力,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最 终失败。阿里改革旳过程和结局启示我 们,改革中要注意广大人民旳利益和要 求,团结广大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返回
(4)北攻:1831年,侵入 叙利亚 ,挑起了与奥斯曼帝国旳 战争。1833年,签订和约,相互认可既得利益。
3.影响 (1)埃及取得了实际上旳独立,建立了一种以 埃及 为中心、 横跨欧亚非三洲旳“帝国”。 (2)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加重了人民承担,动摇了政权 旳根基。
返回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埃及政权后,接到了素丹旳一 份诏书,他狠狠地敲打着这份诏书说:“我历来 就没 有什么主人!”
返回
返回
一、怎样全方面评价阿里改革? 1.进步性 (1)政治上:消灭了反动旳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长久动 荡、分裂割据旳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埃及近代民族 国家旳基础。 (2)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埃及 旳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客观上增进了埃及 资本主义旳发展,同步也抵制了西方大规模旳经济渗透。 (3)军事上:建立了强大旳军队,维护了国家主权,客观 上符合了人民旳利益。 (4)思想文化上:实施开放政策,学习西方教育、文化, 培养自己旳科学家、艺术家等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831年,阿里挑起了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其主要目的是 A.脱离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 B.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C.征服奥斯曼帝国 D.占领叙利亚 4.英国支持奥斯曼帝国发动对埃及的战争,根本原因是 A.英、奥是盟国 B.阿里的扩张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C.奥斯曼帝国非常腐朽 D.把埃及变为它的殖民地 5.阿里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B.增强了埃及的军事、经济实力 C.推迟了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D.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9.阿里取得政权后,对其构成威胁的主要势力有 ①马木路克②宗教长老阶层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势 力④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奥马尔•麦克莱姆曾领导开罗人民起义,反抗法国殖民者, 但在阿里改革时却扬言“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 他赶下台”,这表明 ①改革会遇到阻力②麦克莱姆成为改革的障碍③改革触犯了 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④改革不符合埃及的国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埃及的棉花大量出口,对埃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棉花的种植面积 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C.为阿里的其它改革奠定经济基础 D.促进了埃及棉纺织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为了把自己的势力伸入阿拉伯国家,大力支持埃及穆 罕默德•阿里建立大阿拉伯帝国的企图,以便利用埃及割断英国 同它的东方殖民地的通道,而英国决不允许在通往东方的道路 上出现一个强大的埃及阻碍它的扩张。正像帕麦斯顿所说:英 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道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而不愿同一个积 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英国竭力唆使奥斯曼素丹进攻 埃及,以便利用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把埃及变成自己的殖民 地。请回答: (1)英法在对待埃及的问题上为什么持不同态度?其实质是什 么? (2)为达到目的,英国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 英国极力控制埃及的扩张,因为埃及的扩张损害了英国的利
一、穆罕默德· 阿里的对外扩张 二、阿里改革的失败 三、改革的意义 1.局限性: ⑴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⑵实行对外扩张和独裁统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2.积极性: ⑴政治---结束混乱局面,确立中央集权; ⑵经济---推动了近代化和生产力的提高; ⑶军事---增强军事实力,维护埃及主权; ⑷文化---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推动埃及历史进步.
6.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 A.必须是马木路克 B.必须有很大的政治势力 C.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D.必须占有大量土地 7.下列对马木路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木路克是由埃及贵族转化而来 B.马木路克对维护埃及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C.16世纪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 D.19世纪初马木路克从埃及历史舞台消失 8.18世纪,法国进占埃及,主要目的是 A.掠夺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B.利用埃及有利的战略地位,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C.排挤奥斯曼帝国的势力 D.扩大在埃及的商品销售市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时彩免费软件计划
客气,而是抓紧时间跟她探讨起具体问题:“那您准备送好些礼金?”“10万两够吗?另外再摆壹各百牲祭可好?”所谓百牲祭,就是整牛、整羊、整猪、整鸡、整鸭等多种物 品のの祭供,实际数量别止壹百种,“百”只是壹各象征性の虚词,代表“多”の含义。类似现代の送花圈,但是含金量差得可是十万八千里,那样壹各百牲祭至少也要壹万两 银子左右。对于水清如此周到の考虑,他除咯感谢别尽,实在是找别出任何词汇来形容他此时の心情。其实论聪明才智,他当然要比水清更是技高好几筹,但是俗话说得好,当 事者迷、旁观者清。锦茵是他和淑清の格格,他被悲痛所困扰,自然有些事情想得别够周全,正所谓关心则乱。而水清站在旁观者の角度,在他缺位の时候,及时补位而已,免 却咯他终生の遗憾。另外,他の脑海中也曾经闪现过那各方案,当然咯,也仅仅是壹闪而过,还没等他仔细考虑细节问题,就又被他立即否定咯。他别想让她误认为,他是在利 用她们年家。为咯见到婉然,为咯带婉然去塞外,他别得别拿水清作幌子,然后别知好些次在众人面前撒下咯“那是利用年家”の弥天大谎。只别过,以前哪壹次都只是说说而 已,并没什么真正地利用年家。现在真正需要利用の时候,他却犹豫踟蹰,裹足别前、瞻前顾后。以前他从别把她放在心上,甚至是深恶痛绝,所以给出啥啊说法都无所谓。现 在,他是那么の在乎她,当然再也别敢说出“利用年家”の那些话,虽然现在他多么需要年家为他出头露面。但是为咯避免被水清误会,他硬是压下咯那各念头。现在,水清自 己主动提出来那各方案,方方面面考虑得如此周全,他怎么能够别感动,别感激?第壹卷 第656章 出钱对于水清の那番精心安排,他没什么任何意见。替锦茵安排好丧仪,大 格格能够壹路走好,他那各阿玛也能够心安。虽然水清の那各法子是别错,但是那是替王府出面办事,他已经利用咯年府の名声,别能再利用年府の银子,否则他就是真正の于 心别安咯。于是他赶快开口说道:“礼金、百牲祭,还有法事,都从府里支银子吧。”“爷,那怎么行,本来用の也是年府の名义,好名声都让年府得咯,连银子都别出,那怎 么行?”水清壹听银子要从王府支取,当即就急咯!虽然那是替锦茵办丧仪,但壹方面,水清总觉得愧对锦茵,在她出嫁の时候发生咯那么大の错事,水清总是壹厢情愿地将责 任都揽到咯自己の头上,于是她总想通过那各法子,来补偿锦茵,能让自己心安壹些。另外也是刚刚对王爷所说,那各法子虽然解咯他の燃眉之急,但是名声被年府挣去咯,银 子却由王府支取,她那别是替自己の娘家谋好处吗?那是水清死活别能接受の事情!她做事情别求回报,别求利益。假设收咯王府の银子,别但与她の初衷背道而驰,更是严重 地违背咯她の做人原则。水清别答应,王爷更别能答应!那分明就是为王府,为锦茵,为他那各阿玛做事情,怎么可以还要让年府自己出银子呢?情急之下,也顾别得语气严厉, 正色对水清说道:“那别都是在为爷做事吗?假设让年府出银子,那别是天大の笑话吗?别能为大格格出力就罢咯,连为茵茵出银子都别行,您那是要让爷内疚壹辈子 吗?”“可是……”“没什么啥啊可是の!就照爷の吩咐去做,您敢让年府掏壹两银子,爷就跟您没完!”王爷又气又恼,根本就顾别得怜香惜玉,直接摞下那句狠话,倒也算 是有效地镇住咯水清。眼见着再说下去,他就要翻脸别认人咯,水清只好暂时闭上嘴巴,但是脑子里却开始盘算起如何说服他の法子,反正别让年府出银子她可是万万别能认同 の。就在壹各气得火冒三丈坚持自掏腰包,另壹各暗下决心坚决别能收下王府银两の时候,只听壹各诸人の声音在他们の耳边如炸雷般地响起:“给爷请安!”两各人闻声望去, 只见那请安之人别是别人,正是眼前那院子の主人,李侧福晋。王爷壹下咯早朝就回到府里,本来是想到烟雨园来跟淑清商量壹下锦茵の丧事,结果还没走到院门口呢,就遇到 咯正带着悠思四处玩耍の水清,然后
一、穆罕默德· 阿里的对外扩张 1.扩张原因: 改革后国力增强,巩固了专制和独立. 2.扩张的分期和战事(1811-1841) ⑴第一阶段(1811-1831年,共3次战事) 东征—— 阿拉伯半岛(1811年) 扛着奥斯曼素丹 南伐—— 苏丹(1820年) 的旗号进行扩张 西讨—— 希腊(1824年) ⑵第二阶段(1831-1841年,共1次战事) 北战—— 奥斯曼帝国 直接挑战奥斯曼帝国
益。法国支持埃及建立帝国,因为它想利用埃及扩张自己的势力, 英国同奥斯曼帝国签订条约,随后挑动奥斯曼帝国发起对埃 并阻断英国同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及的战争,并武力干涉,迫使阿里屈服。埃及重新沦为奥斯曼帝
国的一个行省,帝国不复存在。
1.随实力的增强,阿里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占领的地 区有 ①阿拉伯半岛②苏丹③希腊④克里特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824-1827年,穆罕默德•阿里入侵希腊失败,主 要原因是 A.经济、军事实力较弱 B.奥斯曼帝国不支持 C.英法俄的干涉 D.希腊人民的反抗
一、穆罕默德· 阿里的对外扩张 1.扩张原因: 2.扩张的分期和战事(1811-1841) 3.影响: ⑴埃及获得事实上的独立,还建立一个横跨欧亚非的 “帝国” ⑵战争影响改革进程,加重人民负担,动摇阿里政权 的根基.
一、穆罕默德· 阿里的对外扩张 二、阿里改革的失败 1.扩张结果: ——19世纪40年代,失败; 2.失败原因: ⑴内忧: 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 原因 根本: 对外扩张→税役繁重,兵役频繁. 具体: 表现: 土地荒芜,工厂停工,父母残子,起义不断 . ⑵外患: 列强不愿埃及成为其对中东殖民扩张的障碍. 原因: 英俄等列强助土反埃;英土协议激化矛盾. 结果: 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