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21.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激趣。

2、我们中国这几年发生了很多大好事。

谁来举个例子?(20xx~xxxx)一、导入新课1、这些事情其实都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这都是我们中国走向强大的证明。

可是,就在历史上的今天,却发生了一件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和愤怒的大事。

那就是——圆明园的毁灭。

2、板书课题。

所谓毁灭就是?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课前预习了吗?那让我们直接来试着读吧。

找学生分段读。

注意:“不可估量”的字音。

2、课文预习得不错,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什么?3、引导学生交流。

三、深入文本,研读感悟1、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

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们读出了什么?3、理解不可估量。

4、作者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的毁灭不仅给祖国乃至给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那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究竟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来领略一番。

默读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圆明园里都有些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1一、出示圆明园整体示意图,感知圆明园规模的宏大。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已经初步知道了圆明园为什么被誉为“万园之园”。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

(课件出示圆明园整体示意图)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圆明园,其他同学补充。

圆明园到底有多大?(占地约350公顷)各自用熟知的建筑或场地类比一下。

假设:一个教室约50平方米,圆明园就有70000个教室那么大。

二、欣赏圆明园局部景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1、语言描述“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看谁描述得更细致,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分别展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等的精美图片。

你能找到哪些赞美之辞?(“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3、出示圆明园“国宝四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图,赔以文字说明,师动情讲述“四首”的回国历程。

小结:圆明园的文物价值由此可见一般。

4、圆明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宝物呢?请看一段描述(课件出示有关资料)。

再找一些词语来歌颂一下好吗?(叹为观止、难以置信、大开眼界、举世无双……)5、师激情小结: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三、播放电影片段,认识侵略者的贪婪与疯狂。

1、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灰飞湮灭了,只剩几根柱子。

她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请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2、播放电影片段,师生静静观看。

3、同学们,看了电影,你有什么话说?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同学们讲得真动情,真精彩。

怎样才能把它永远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呢?动笔练写。

圆明园毁灭教案优秀5篇

圆明园毁灭教案优秀5篇

圆明园毁灭教案优秀5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教学准备:1、教师: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库。

2、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主研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探究问题,深入学习课文,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确立探究的主体问题1、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是什么?2、师生归纳,出示探究问题:(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子?围绕上述问题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字音。

二、围绕探究问题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想象圆明园的辉煌。

1、整体把握,紧扣中心。

(1)自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两个中心句,画出来,读一读。

(2)围绕中心句,大胆质疑,提出探究的问题。

归纳探究的问题:①为什么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圆明园为什么是世界的博物馆和艺术馆?2、自主选择第2、3或第4自然段,合作、探究学习。

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第二、三自然段的汇报。

①学生汇报。

②教师小结,简要介绍圆明园景点建筑的朝代、时间、人力物力的付出等,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③欣赏图片,让学生朗读感悟,读出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2)第四自然段的回报①学生汇报。

②教师抓住过渡句“圆明园不但有宏伟的建筑,还珍藏真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2)能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在读中体会,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遭八国联军损毁后的惨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感悟、想象能力,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高度评价了昔日的圆明园?出示课件(略)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辉煌,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圆明园昔日究竟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二,深入课文,走进辉煌,1、问题导学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它的辉煌的?2、互动探究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能体现圆明园辉煌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

3、交流展示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PPT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结合图理解“众星拱月”,感受圆明园的布局特点。

(2)PPT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句子,感受到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并指导朗读句子。

欣赏圆明园建筑的图片,引读句子并想象其中的景象。

(3)出示第四段的句子,抓住“上自”“下至”“奇珍异宝”感受所收藏的文物年度跨度大,文物珍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

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

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教材简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课前准备】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以雨果对圆明园的盛赞,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是怎样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正音,学习生字:⑴认读生字与写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

如“玲珑剔透”中“剔”读_;“掠走”中的“掠”读;要注意“损”“宋”是平舌音,“侵”、“烬”是前鼻音,“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不一样,不要多写一竖,可采用形近字比较等方法,指导写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

“侵”要注意中间不可多写一竖。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9篇)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9篇)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1【教学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这一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媒体设计思路】依托电教媒体教学,充分体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借助媒体集“声,色,画”于一体,烘托渲染,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的与作者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⑵能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在读中体会,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遭八国联军损毁后的惨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感悟,想象能力,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

2、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情景创设法,读中感悟法等。

【教学流程】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翻开历史的长卷,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历在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力量如此悬殊,战士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硝烟纷飞的年代,去聆听狼牙山五壮士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板书课题)
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努力学习吧!因为我们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强则民强!
一十.安全提示
不要骑自行车。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群像描写
课下,让我们继续阅读相关文章,体会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质。
推荐阅读:
《北国雄师——赵尚志》《中国陆军战神——张自忠》
《中华空军勇士——阎海文》《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用_画出抗日将士英勇杀敌的句子,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八.作业设计
积累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九.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据统计,抗日战争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牺牲近1780万人,手无寸铁被屠杀的中国老百姓就有1740万人,另外因为战争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而罪恶滔天的日军呢?参战人数仅仅300万不到,仅仅被打死53万人!更令人值得深思的是:它还有美国和苏联等主要对手!我们应该反思:如果日本全力进攻中国呢?抗战还会8年结束吗?为什么中国倾尽人力财力才仅仅打死了53万日军?都是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而今天的中国,已经像一条巨龙一样屹立在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举足轻重,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同为中华大地,为何会今非昔比呢?科技的进步!
2.展示目标(见上表)
三、问题引领,自学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用——画出描写每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上每种描写方式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大声朗读第4-5段,画出对班长马宝玉时动作描写的句子,并写出你的感受。(对敌人的仇恨)
2.学生自学。
3.师巡视。
四.合作探究,提炼总结
(1)同伴交流、小组交流。(要将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2)集体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要点,点明中心。
五.学以致用,表达训练
过渡:为了能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为了能表现出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作者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式,这些形象化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热血沸腾!下面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在第2段和第4段人物描写的句子,仔细观察思考:两段对人物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人数不一样
注意:群像描写,根据表达的需要,一个一个写,有主次的写,找焦点(班长是主攻,其他人是助攻)……(板书:群像描写抓特点讲主次扣中心)
2.学以致用。
接下来,我们就来运用学到的描写一群人的方法,写一个片段。
拔河比赛开始了,()
3.生独立完成。
4.汇报交流。
5.评价。
六.链接阅读,延伸感悟
过渡:现在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啊,大家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面积。伤亡总数。军队死亡对比)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这样才能不被外敌侵略,这样那些为国战斗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英雄们!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丛书,了解几位抗日英雄!
单元主题课时教案
课型
精读引领课
22.狼牙山五壮士
授课时间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能搜集、运用相关资料,理解人物形象及文章主旨,了解人物英勇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2.能抓住文中人物描写处,学习“描写一群人”的方法,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写片段。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学习“描写一群人”的方法,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写片段。
丛书
《北国雄师——赵尚志》《中国陆军战神——张自忠》
《中华空军勇士——阎海文》《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一、经典诵读听写词语
二、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1.简介背景。(指名说)
A学生课前三分钟说一说对抗日战争的理解。
B师总结:日寇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惨绝人寰的罪行罄竹难书!日军为了占领中国,所到之处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卑鄙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