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内控年征文

合集下载

内控风控征文

内控风控征文

内控风控征文(中英文实用版)英文文档内容:Titl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In the ever-evolving business landscape,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have become crucial components for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their objectives.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two aspects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ir implementation.Internal control refers to the processes,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implemented by an organization to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its objectives, while risk management involves identifying, assessing, and mitigating potential risks that may hinder the achievement of these objectives.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cannot be overstated.It provides a framework that helps organizations operat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By establishing clear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internal control ensures that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in a manner that aligns with the organization"s goals.Additionally, internal control helps in detecting and preventing errors, fraud, and non-compli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reby safeguarding the organization"s assets.Risk management is equally important as it enables organizations to anticipate and prepare for potential challenges.By identifying andassessing risks, organizations can develop strategies to mitigate or avoid them, thereby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negative impacts on their operations.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also helps organizations in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by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of various actions.To imple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effectively, organizations should focus on several key aspects.Firstly, they should establish a strong tone at the top, with management and board members setting an example of integrity and ethical behavior.Secondly, organizations should develop and communicate clear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ensuring that all employees are aware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expected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第三,组织应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和理解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控制年度总结范文

风险控制年度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变。

为了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本年度我司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现将年度风险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本年度,我司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修订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明确了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环节,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 强化风险识别与评估一是建立风险清单,全面梳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素;二是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三是定期对风险进行回顾和更新,确保风险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加强风险应对与监控一是针对重点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二是加强风险监控,定期对风险应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风险防控合力。

4. 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培训,提高全员风险防控能力;二是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提升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水平;三是加强与外部专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

三、工作成效1. 风险防控体系日趋完善,企业风险整体可控。

2. 风险应对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化解了多起潜在风险。

3. 员工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氛围日益浓厚。

4. 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四、工作不足与改进措施1. 工作不足:部分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够全面,风险应对措施针对性不强。

改进措施: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深度和广度,提高风险应对措施的针对性。

2. 工作不足:风险防控资源配置不足,影响风险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改进措施:加大风险防控资源配置,确保风险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五、展望新的一年,我司将继续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工作,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努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风险控制年心得体会

风险控制年心得体会

风险控制年心得体会在过去的一年中,风险控制给了我很多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现在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这条道路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我认为要始终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预防胜于治疗”。

最好的风险控制不是在事故发生后再去弥补损失,而是在事故发生前就提前进行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风险控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全面分析风险来源,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在风险控制中,我也深深地认识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风险控制是一项需要科学和专业知识结合的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去处理风险问题,而是应该依托科学方法和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数学模型、统计学分析等科学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科学化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了思辨和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复杂的风险事件,不能仅仅固守常规和传统的思路,需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探索新的方法和工具去解决问题。

对于新兴的风险并未形成经验积累时,我们应该去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积极搜集和整理资料,建立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一年的风险控制工作,我认识到了风险控制需要带着一份科学的态度,又需要结合实际予以应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并不断提高的科学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社会。

最后,我要感谢风险控制这份职业带来的岁月和收获,我将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3年银行风险内控合规心得范文(精选15篇)

2023年银行风险内控合规心得范文(精选15篇)

2023年银行风险内控合规心得范文(精选15篇)银行风险内控合规心得1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是银行业永恒不变的话题。

自从银行诞生之日起,如何在发展的同时稳步控制风险,成为了历代银行人实践求索的目标。

传统的银行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在追求控制三大风险的过程中,另一个更加基本的风险——合规风险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

合规风险在风险控制中具有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合规风险不仅从根本上给了银行风险控制的准则,也从理论上对不断完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起到了指引作用。

一、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如果没有相应的合规机制建设和合规文化的渗透,银行业务管理的垂直化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能会加剧银行内控各环节上的失控,使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失效。

我国的银行业一直没有将合规视为风险管理的一项活动,很多银行还只是把合规风险板块合并在法律部或者审计监察部门,且具体事务只是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并没有主动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更没有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长期以来合规一直不是银行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

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建立长效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二、建立合规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合规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完善的合规制度,也要求建立强力的合规文化。

合规文化是指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所有从业人员主动遵守各种规章管理制度,自觉维护规则的有效性与权威性的一种氛围与机制。

在这种氛围及机制下,企业的各个层级的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能主动将企业风险控制以及合规管理的要求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并作为进行决策的基本出发点。

合规文化是合规风险管理重要环节,它的意义体现在从制度和意识层面上防范人为故意导致的风险。

风险无小事,合规心中留。

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合规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觉性,银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直接导致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很小的合规漏洞都可能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

2023年风险控制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风险控制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风险控制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在2023年,全球风险控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关注的焦点,我在这一年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风险控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学习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风险控制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风险不断增加,金融、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风险层出不穷。

我们不能控制风险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提前识别和防范风险,以减少风险对我们造成的损失。

因此,我将风险控制作为自己的基本素质之一,时刻保持警觉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确定性。

其次,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不同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

例如,传统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定量地衡量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定性风险评估方法则根据专家意见和经验来评估风险的程度。

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学习了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承担等策略,以便在面对风险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

此外,风险控制需要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我们才能更好地预测和评估风险,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因此,我努力扩大自己的信息渠道,关注各类风险预警信息,提高自己对风险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此外,风险控制需要制定详细的应对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只有制定了详细的应对计划,我们才能在风险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对计划需要具体明确,包括预警机制、协调机制、应急处置措施等。

我们应该在风险发生之前就制定好应对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正,以保证计划的有效性。

此外,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风险控制通常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个人很难独自完成。

因此,我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风险问题。

这不仅可以增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能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风险控制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风险控制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风险控制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风险控制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风险控制是现代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和学科,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生活和工作,对个人和组织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我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有幸选择了风险控制作为我的主修专业,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实习,我对风险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层出不穷,如金融风险、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它们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而风险控制的目标就是通过预测、评估和管理风险,降低或避免潜在的损失和风险。

只有掌握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处理风险事件,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风险控制的理论知识。

风险控制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和复杂,包括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我对风险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风险控制方法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另外,在实践实习过程中,我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实践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实习,我亲身经历了风险控制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如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应对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如何制定风险预警和预防措施,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等。

这些实践经验和技能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非常有帮助。

除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还意识到风险控制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与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方案。

而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保证团队协作和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协商,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如何处理团队冲突和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团队能力。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风险控制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风险内控 个人总结

风险内控 个人总结

风险内控个人总结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风险。

为了规避和管理这些风险,风险内控成为了一种必需的管理工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风险内控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这个过程,我对风险内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对我对风险内控的理解和体会进行总结。

风险内控的概念风险内控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通过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组织能够在预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正常运营。

风险内控的意义风险内控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首先,风险内控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利益。

其次,风险内控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此外,风险内控还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声誉,增强投资者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

我对风险内控的理解经过学习和实践,我对风险内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风险内控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全面而深入地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

其次,风险内控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策略,需要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证风险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得到有效的管理。

最后,风险内控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

风险内控的步骤和方法在实践中,我发现风险内控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风险识别: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式,识别出组织内外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处理方案。

3. 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组织目标,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等。

4. 控制措施的实施: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组织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活动,包括培训员工、制定制度和规范等。

5. 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效率,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风险内控年征文

风险内控年征文

风险内控年征文1. 引言风险内控是一个组织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越来越关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风险内控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对企业的影响和挑战。

2. 风险内控的定义和目标风险内控是指通过一套明确的政策、流程和控制措施,以管理和减轻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其目标是确保组织的运营不受到无法承受的损失或不良影响。

3. 风险内控的重要性风险内控对企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包括战略、操作、财务和合规风险等。

通过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其次,风险内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和运营效率。

有效的内控措施可以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并确保企业拥有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这将使企业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风险内控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声誉和信任。

通过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来管理风险,企业可以向利益相关方展示其负责任和透明的经营方式。

这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最后,风险内控是法规和法律要求的一部分。

许多行业都有各种各样的监管机构和法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遵守这些法规和法律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 风险内控的挑战尽管风险内控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实施有效的风险内控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4.1 复杂性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

不同的风险可能相互影响,使得风险内控更加复杂化。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系统性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以确保能够应对各种风险。

4.2 人为因素风险内控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然而,人为因素往往是风险内控的一个薄弱环节。

员工的不合规行为、盗窃和疏忽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破坏。

因此,培养和保持员工的合规意识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可能引发系统性、行业性风险。

需重点关注的是政府投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两高一剩”行业的风险。

监管部门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陆续出台政策进行清理规范,前几天省行和市行先后转发监管部门相关文件,进一步对当前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明确监管要求。

虽然我行目前还没有开办批发类贷款,但房地产市场经过持续的价格上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连续出台政策,进行密集调控,决心非常之大,力度前所未有。

在“重拳”打压下,房地产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与住房相关贷款的潜在风险可能逐步显现。

去年以来,银监会对邮储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风险分类、减值拨备等方面的监管政策有较大调整,并且加大了对我行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力度。

今年又是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面推广实施年,外部监管的要求进一步趋严。

财政等监管部门也将我们纳入监管视线,并执行商业银行的统一监管标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民银行和地方分支机构相继对邮储银行总行和部分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并提出严格监管要求,尤其从去年三季度开始,陆续对九家商业银行进行处罚,今年以来储蓄存款已经进入加息通道,反洗钱工作压力不断加大。

监管部门对我行的监管要求已经与其他商业银行处于同一水平线。

而我行与银行同业相比,我们在业务操作规范、流程、意识上都有差距。

特别是风险合规管理方面,还缺乏积极主动的心态。

这些都可能引发新的监管风险。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辽宁省分行“风险内控年”活动实施方案》整体安排,结合全辖风险点梳理具体情况,省行对风险
台账进行二次整理。

为总结经验,促进学习交流,推动“风险内控年”各阶段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开展。

各业务条线加强指导,指导并督促各支行及时上报各项资料,要加强梳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做好督促工作,及时将各项资料上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支行、部门梳理工作要有章法,要对照业务梳理制度,一项一项梳理,每项业务都要从头梳理到尾,不要漏掉一个环节。

要对照业务检查通报、审计检查通报梳理风险点,对照风险点提出解决措施,要用制度覆盖风险点;要结合省行2010年度内控评价通报情况逐项梳理,查找风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要对照业务摸清业务制度的缺失底细;要建立好风险台帐,内容要细化,描述要清晰。

各业务条线要在做好本身风险点和业务制度梳理的情况下,结合全辖工作科学指导支行梳理工作,要让支行梳理工作有章法可循,避免盲目。

加强贯彻落实。

各部门、支行确确实实将“风险内控年”活动方案贯彻到每一名员工,贯彻到银行管理的每一个节点,各部门、二级支行要利用晨曦会的时间逐项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要有会议记录,要有每名员工的签字;各部门、县行要有落实情况反馈,每旬将工作开展情况以书面的形式上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要详实、数字要准确、措施要具体。

肇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所谓“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尚不能说已经结束,但无疑向世界展示了金融风险对经济生活的巨大破坏力。

风险的根源在于市场和人性道
德方面的不确定性,而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风险变得扑朔迷离,似乎不可驾驭。

但是,在现实世界的不确定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非一筹莫展,风险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和选择得到控制。

也就是说,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风险偏好和内控体系,在风险和效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风险偏好是风险管理战略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既可接受的风险。

一般的规律是风险和效益成正比,风险高的产品收益水平也高。

在银行经营管理中要纠正两个错误认识,一是追求高收入而忽视风险的存在,二是一味强调风险而忽视发展。

每家银行的风险偏好是有所区别的,一个银行在不同时期对风险偏好也是不一样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设定风险偏好。

就我们辽宁邮储银行来说前三年和现在的选择就不一样,我们成立的第一年,收入刚过四个亿,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选择了较高的风险容忍度,而现在,我们的收入已达18亿元,那就必须重新确立我们的风险选择标准,降低我们的风险容忍度,从而保持我们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就银行的风险类型来看,包括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科技风险、声誉风险等等,而就我们辽宁邮储银行来讲,当前最应该关注的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要控制这三类风险的发生,必须建立一个内控管理流程,这个流程应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报告五个环节。

一是风险识别,应该在银行未对发生的风险采取任何措施之前进行,只有这样,风险管理者才能全面了解所面临的风险真实状况。

二是风险评估,是风险被识别出来后,我们通过评估判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决定哪些风险是不
可接受的。

三是风险控制,当风险被识别出来后,就需要决定该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把风险降低到能够接受的水平。

四是风险测量和监测,一旦风险和控制措施得到确认,就需要对风险暴露的情况进行测算,包括控制措施如何发挥作用、风险暴露是否应该采取行动等。

五是风险报告,在完成上述的四个环节后,接下来就是向管理层提交风险报告。

这就是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这次活动主要的理论依据。

风险梳理与排查就是风险识别的阶段,由省行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辖内有序开展本业务条线风险点梳理与排查工作,全面查找风险点。

由于业务部门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各业务部门自身的防控意识、防控行为对各类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银行效益的创造者和风险的承担者,应负起本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将识别和管理风险融入经营管理过程中,认真组织实施此项活动。

此阶段要求各业务部门按照产品分类,分产品条线进行。

可以通过制度梳理、流程梳理、自查评估等形式开展,本阶段一定要把问题全部列出来,排查内容侧重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制度建设是否完整。

邮储银行虽然是一家新成立的银行,但是我们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银行,我们的规章制度建设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尤其是储蓄、汇兑等传统业务,这些制度大部分是在储汇局时期制定的,一直沿用至今。

有的至今还适用,有的已经部分或全部不适用。

信贷、公司等新业务在银行成立之后快速推广,许多业务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都是以文件或业务通知形式下发的,零星分散,没有归纳整理,各项规章制度少说已有上千件。

09年的时候,总行通过“合规管理年”活动组织过一次制度清理工作,底貌逐渐清晰,但对现存制度中的缺失、缺
陷、瑕疵等还需进一步修补、充实和完善。

第二个方面是流程设计是否合理。

由于受事物发展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制度、流程是在以往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制定出的,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达到一劳永逸,必然随着业务发展和形势变化不断修订完善。

通过风险点梳理排查,要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流程查找出来,及时进行调整,坚持以工作实际为基点,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力求制度尽可能切合实际,并科学合理。

第三个方面是操作执行是否到位。

制度是由人制定的,更要靠人去执行。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来看,“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映出内控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当做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以保证在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内进行。

此阶段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按照真实情况上报,各级机构不得将风险暴露情况与奖惩挂钩,不得将风险点直接或间接作为通报批评的依据。

对这三个方面问题的梳理和排查,除了各部门对自己平时所承担的职能任务的自身理解和认识,还要参考内部审计、外部监管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逆向推理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从而暴露和揭示风险点。

第一阶段各级机构各产品条线都要建立风险台账,台账的格式在活动方案中有具体要求,各产品条线要按照“内容全面、描述清楚、语言简洁”的要求,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从制度、流程、执行状况三个方面进行归类汇总,列明现有的控制措施。

在风险
排查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各个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我想这是今年风险内控工作的一个重点,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邮储银行能否顺利完成股改、能否成为一家现代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个关键点,希望大家能够给予高度重视。

比如反洗钱工作,对于“洗钱”这个名词,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对于“反洗钱”业务是怎么回事,许多人未必知道或者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反洗钱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行内需要多个部门分工协作,分支行上下密切配合,行外还要接受人民银行的统一管理,这项工作如果搞不好,绝不是对某个部门的影响,而是对全行声誉的影响。

希望通过这次梳理,查找出未切实履行监管要求的风险隐患,提高全行员工合规认识,维护我行良好的社会声誉。

阶段活动结束后各市行各产品条线风险台账应垂直报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风险部)。

省行各产品条线应汇总辖内全部问题后报送风险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