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学写作综合复习题
文学写作综合复习题

文学写作复习题(中文2012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文学写作课的目标要求有哪些?2、文学写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3、张亮想尝试着写一些文学作品,但一动笔就力不从心,所以特就教于各位中文学子。
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给张亮写封回信,简明扼要地告诉他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4、李春从小学到大学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因为她老是觉得无啥可写。
请从观察、感受、想像、认识能力着手,分析其原因。
第二章散文1、从古到今,散文概念的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概念有何特点?2、散文有哪些特点?3、谈谈散文取材的契机。
4、如何提升散文的立意等级?如何营造散文的意境?5、散文的主题是如何表达出来的?6、关于散文的真实历来都有争议,有些人要求象小说一样可以虚构,而一部分认为要追求原生态的真实,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1如何理解散文的以真为本,虚实相生? )7、陆云的散文功底不错,但老是感到没啥可写,请从两级碰撞论的角度给他提些建议。
148、张克的散文量大质优,题材广泛,但一直未被文坛关注,请给他把脉,并给他提出一些建议。
229、老师常说小洪散文的境界不高,请你给予指点。
2510、含笑见识不俗,也很有灵气,但她不知如何通过散文形式表达出她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
3811、读过小云散文的同学都说她的散文头绪杂乱,不知所云,请从结构和线索的角度加以指点。
4112、小刘的散文文辞华丽但缺少灵动的神韵,为此非常苦恼,请你为他诊断病因并开出药方。
4913、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来到世上,但人生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们,究竟在哪落伍了,分流了,以至于演绎出落差之大的人生走向。
是源于先天的命定?还是依仗于后天的拼搏?是上帝决定命运?还是性格决定命运?抑或是选择决定命运?还是机遇造就了命运?这几项之间又有哪些关系?请以《谈命运》为题写一篇论题类议论散文。
14、莎切尔夫人出生在西方忌讳的13号,周围人都不看好她的命运,只有他的父亲不信邪,他决心把她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他从小培养她积极进取、毫不退缩的性格走向,他要求她永远争第一,永远坐在第一排,即使在汽车上,也要坐在第一排,如此这般,成就了莎切尔夫人辉煌的一生。
汉语文学复习题

汉语文学1.下列作家不属于金代的是()。
A.蔡松年B.党怀英C.吴激D.刘因答案:D2.《窦娥冤》的作者是()A.马致远B.关汉卿C. 白朴D.王实甫答案:B3.()评价自己的散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
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王安石答案:B4.南曲理论之作《曲品》的作者是()。
A.吕天成B.沈璟C.王骥德D.徐渭答案:A5.钟嗣成的()是研究元杂剧最早的珍贵资料。
A.《青楼集》B.《录鬼簿》C.《曲律》D.《元曲选》答案:B6.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B.东维体C.铁崖体D.廉夫体答案:C7.柳永流传至今的词作共二百多首,其词集名为《》。
A.乐章集B.花间集C.珠玉词D.小山词答案:A8.辛弃疾的()以失宠美人自况,曲折表达忧谗畏讥的心境。
A.《祝英台近》(宝钗分)B.《鹧鸪天》(陌上柔桑)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答案:D1.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张惠言B.朱彝尊C.陈维崧D.纳兰性德答案:A2.()编刊《六十家小说》,即《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
A.洪楩B.凌濛初C.陆人龙D.冯梦龙答案:A4.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A.格调说B.神韵说C.肌理说D.性灵说答案:B5.晏几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写与歌女重逢时的情形,今昔对比,百感交集。
此词的词牌名为《》。
A.鹧鸪天B.临江仙C.踏莎行D.木兰花慢答案:A2.李清照是今()人。
A.河南B.江西C.湖南D.山东答案:D3.“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提倡的口号。
A.公安三袁B.袁枚C.前后七子D.沈德潜答案:C4.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
A.黄庭坚B.杜甫C.陈师道D.陈与义答案:B5.()被公推为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
A.黄宗羲B. 顾炎武C. 吴嘉纪D.屈大均答案:B7.《四时田园杂兴》是()退隐石湖时所作。
大学汉语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汉语写作考试题及答案一、写作题目1. 请以“我眼中的中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2. 以“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说明文。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探讨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3.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以“假如我与XX对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合理,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二、写作指导1. 在写作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可以采用举例、对比、因果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有说服力。
2. 说明文的写作重点是对某一现象或事物进行解释和阐述。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结构方式。
3. 记叙文的写作要注重情节的构建和人物的刻画。
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三、参考答案1. 我眼中的中国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在我眼中,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国家。
首先,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其次,中国的文化丰富多彩。
从古老的书法、绘画到现代的电影、音乐,中国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最后,中国的人民勤劳智慧。
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发展迅速的国家,我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而感到自豪。
2. 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一方面,网络让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通过社交软件,人们可以轻松地与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
另一方面,网络交往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在网络中可能更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此外,网络交往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下降。
文学写作复习题及答案

文学写作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老舍答案:A2. 《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3.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安娜·卡列尼娜》C. 《追忆似水年华》D. 《荒原》答案:B二、填空题1. 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节奏、韵律、意象2. 小说三要素包括人物、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情节、环境3.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是________,其代表作品是《尤利西斯》。
答案:詹姆斯·乔伊斯三、简答题1. 简述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
答案: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灵感的触发、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构思与规划、创作与修改、审稿与完善等步骤。
2. 描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答案: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对传统叙事结构的打破,强调内心世界和心理描写,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以及对语言和形式的创新。
四、论述题1. 论述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答案: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文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
其次,文学具有审美功能,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再次,文学具有教育功能,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传达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最后,文学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社会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五、写作题1. 请以“时间”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答案:略(考生根据个人理解和感悟,围绕“时间”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六、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段落,分析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主题。
段落内容:略(提供一段文学作品的摘录)答案:略(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段落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七、综合应用题1. 假设你要为一部以“成长”为主题的小说设计一个情节,请简要描述这个情节,并说明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汉语文学专业的考试题及答案

汉语文学专业的考试题及答案汉语文学专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经、史、子答案:A3.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家》B. 《春》C. 《秋》D. 《呐喊》答案:D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白居易答案:C5.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吴承恩D. 施耐庵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________”,其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
答案:诗圣2.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史书,由西汉史学家________撰写。
答案:司马迁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位。
答案:一百零八5.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答案:西游记...(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性格复杂多面。
他聪明、机智、多情,对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持批判态度。
同时,他也有软弱、依赖的一面,对家族和社会的束缚感到无奈。
他对爱情的追求纯真而执着,尤其对林黛玉的感情深厚。
2. 请简述“诗经”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区的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雅”是宫廷诗歌,语言典雅,内容多涉及政治、社会问题;“颂”是祭祀用的歌辞,内容主要是歌颂祖先和神灵的功德。
3. 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大学汉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汉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全部属于名词的是:A. 快乐、发展、美丽B. 跑、跳、笑C. 书、桌子、椅子D. 红、绿、蓝答案:C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其词性是:A. 动词B. 形容词C. 名词D. 副词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挂在天空中。
B. 窗外的风在轻轻吹拂。
C. 他的脚步声越来越远。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答案:B二、填空题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2.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三国演义》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________》、《阿Q正传》等。
答案:《狂人日记》三、简答题1. 解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一旦说出的话,就像四匹马拉的车一样,难以追回,强调说话要慎重,一旦说出就难以收回。
2.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一段悲剧。
贾宝玉是贾家的公子,而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情感深厚。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家族利益的考虑,最终贾宝玉被迫与薛宝钗结婚,而林黛玉则因悲痛过度而病逝,两人的爱情以悲剧告终。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传达深远的意境;其次,它讲究音韵美,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使诗歌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再次,它蕴含丰富的哲理和情感,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最后,它形式多样,包括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多种形式,各具特色。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
中文文学写作综合复习题

中文文学写作综合复习题文学写作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文学写作课的目标要求有哪些?答:1.强化中文系核心竞争力。
专业优势必须强于其他专业的能力。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写作鉴赏能力。
2.激发强化自我表达的欲望。
通过写作欲望进一步演化成表达欲望进而有交流欲望,从而找到欲望的出口。
3.实现与虚拟读者与同学与外界读者的交流。
4、李春从小学到大学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因为她老是觉得无啥可写。
请从观察、感受、想像、认识能力着手,分析其原因。
观察能力=凝视+揣摩+默述,表现在对事物的注意力度和主观能动性。
感受能力。
是指主题观客体的灵敏度和强度和力度。
想象能力。
把抽象化为形象,并赋予形象以精神。
认识能力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评判能力即对主题的提炼能力、表达能力。
它决定着文章的价值高低。
第2章小说2、小说的构思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如何操作?3、何谓小说的移接?移接阶段包括几个步骤?二、移接移接就是由启动点引起联想,迅速牵拉出生活中的许多人、许多事,然后移花接木、加工改造,营构人物关系,展开矛盾冲突,形成一连串的情节链。
狭义的构思是从移接开始的。
在移接阶段必须完成以下几项内容:1确立主要人物。
(1)主要人物是作品的支柱、重心。
(2)他体现着作者的创作目的,寄托着作者的审美理想、社会批判。
2设置次要人物(1)围绕着主要人物设置次要人物。
(2)搭建主要人物的社会舞台。
(3)对主要人物起衬托对比作用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次要人物,主要人物也无从谈起。
3构建人物关系应遵循两个原则:(1)要充分地表现主题展开矛盾冲突(2)人物关系要复杂化。
如《梧桐雨》沈岩、沈娟、何俊兰、谢家树、朱玉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4展开矛盾冲突(1)重点设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2)其次是人与环境的冲突(3)再者是人自身的矛盾冲突。
分析《女大学生宿舍》的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主要人物筐雅兰,次要人物是同母异父的妹妹辛甘、辛母及同宿舍同学。
东北师范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写作》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2

东北师范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写作》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不是所有主题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和布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文章结构包括几组基本要素和概念处在同一层面上。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杰克伦敦把整个屋子钉满词汇卡片说明积累语言素材是语言训练的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解说词所言之“旨”与此“物”之“旨”恰好吻合,达到解说的目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准确,就是要以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手段确切地表达意思。
()A.错误参考答案:B6.构思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割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如要获取材料,观察的条件有()A.端正观察态度B.运用比较方法C.选好观察点D.加入理性思考参考答案:ABCD8.文艺评论要挖掘文艺作品外在的,轻易被人发现的外在的美,明朗的美和浅层次的美。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消息结尾的作用是归结全文,加深印象,阐明意义,指明前景。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所谓“绾结”、“收住”,或者指分散全篇的观点,或者指展示过程的结局,或者指升华作者的感情。
()11.“教科书”与“讲义”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在具体的编写上也无大的差别。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王力《古代汉语·我国古代的车马》中,在介绍古代马车时,就把它分解为车厢、车轮、车轴、轫、辕等几个部分进行说明。
用的是比较说明。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3.普遍调查的优点是工作量太大,不易进行,得出的结果准确;缺点是全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构思是文章写作的中心环节,是决定作品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的关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5.通俗即语言浅易明白,通畅顺口。
它与人们日常的口语最为接近,有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未加任何修饰的口语直接进入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写作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文学写作课的目标要求有哪些?答:1.强化中文系核心竞争力。
专业优势必须强于其他专业的能力。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写作鉴赏能力。
2.激发强化自我表达的欲望。
通过写作欲望进一步演化成表达欲望进而有交流欲望,从而找到欲望的出口。
3.实现与虚拟读者与同学与外界读者的交流。
4、李春从小学到大学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因为她老是觉得无啥可写。
请从观察、感受、想像、认识能力着手,分析其原因。
观察能力=凝视+揣摩+默述,表现在对事物的注意力度和主观能动性。
感受能力。
是指主题观客体的灵敏度和强度和力度。
想象能力。
把抽象化为形象,并赋予形象以精神。
认识能力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评判能力即对主题的提炼能力、表达能力。
它决定着文章的价值高低。
第2章小说2、小说的构思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如何操作?3、何谓小说的移接?移接阶段包括几个步骤?二、移接移接就是由启动点引起联想,迅速牵拉出生活中的许多人、许多事,然后移花接木、加工改造,营构人物关系,展开矛盾冲突,形成一连串的情节链。
狭义的构思是从移接开始的。
在移接阶段必须完成以下几项内容:1确立主要人物。
(1)主要人物是作品的支柱、重心。
(2)他体现着作者的创作目的,寄托着作者的审美理想、社会批判。
2设置次要人物(1)围绕着主要人物设置次要人物。
(2)搭建主要人物的社会舞台。
(3)对主要人物起衬托对比作用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次要人物,主要人物也无从谈起。
3构建人物关系应遵循两个原则:(1)要充分地表现主题展开矛盾冲突(2)人物关系要复杂化。
如《梧桐雨》沈岩、沈娟、何俊兰、谢家树、朱玉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4展开矛盾冲突(1)重点设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2)其次是人与环境的冲突(3)再者是人自身的矛盾冲突。
分析《女大学生宿舍》的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主要人物筐雅兰,次要人物是同母异父的妹妹辛甘、辛母及同宿舍同学。
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筐雅兰与母亲、环境及自身的冲突。
充分展示主题(1)揭示(2)抨击(3)礼赞(4)寄寓4、情节形成与提炼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强化小说的情节?答:情节形成的途径:由片段事件衍生事件情节(某片段触动创作欲望,进行创作、改造,相像构筑)由人物性格衍生情节(以某一特定身份、特定性格的人物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的行为逻辑、生活逻辑构筑情节)、由特定环境衍生情节(以某一生活场景或趣味点生发想象,营构情节)情节提炼的途径:思想意义的深化(思想是情节的内核,情节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作者真实情感的成功物化、让笔下人物行动充分个性化,作者必须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安排情节如何强化小说情节:1.设置悬念即通过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给以点破。
通过这种有保留的交代和情势的牵引造成读者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2.巧合。
有密切关联的人和事在另一个时空偶然愈合,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其特点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偶然形式表现必然的社会内容。
通过巧合设置人物关系可以使情节发生意想不到的转折,从而进一步展现人物性格。
3.设置误会。
指人对信息感知与事实发生错位,从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
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有意识地制造人物与人物间的误会,加剧矛盾冲突,使情节波澜起伏4设置曲折指小说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激烈多变。
5.陡转也称突变。
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先制造出某种意愿、某种方向、某种情势让读者认同,但后面的剧情突然朝着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让人猝不及防,造成作品前后的巨大落差,将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及思想内涵,在突变过程中得到充分揭示。
6延宕。
含有拖延搁置之意。
它是作家在小说创作中为抓住观众急于获知内情的破密心理,故意放慢叙述节奏,延缓事件进程而使用的一种方法。
5、刻画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要求是什么?答:方法:(1)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特意安排一些事故和遭遇来暴露,使人物性格深藏的本能浮到面上来(2)用典型事例、细节写人——典型细节指最能展现人物个性特征的生活细节(3)用对比、衬托写人要求:(1)内在与外在的结合(2)个性与共性的结合(3)实写与虚写的结合(4)稳定与变化的结合(5)主导面与多样化的结合6、小说的结构有哪些类型?1)单线式结构——情节单纯,线索清晰,便于集中展现矛盾冲突。
分为单线平叙式、单线转折式、单线多层曲折式和单线串联式(2)复线式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交织,线索有主次。
视野开阔,头绪繁杂,便于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分为双线明暗式、双线平行式、多线式(3)辐射式结构——以一个中心事件或中心人物为圆心,以多个局部事件或人物为辐射线,是比较现代化的结构形态(4)意识流结构——侧重对某一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进行表现。
强调心灵的自由联想,突出感官印象,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
表面上杂乱无章,实际上能获得以前被掩盖的深切感受,无序性来解释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7、李英小说开头总是不尽人意,请向她传授小说开头的技巧。
总体要求是“开头像钩子,勾住读者,勾出故事”,开窗要寻找最佳切入点,可以从开头起笔,采用顺叙的方法从容道来;可以从结尾写起,通过倒叙设置悬念;也可以从中间切入,用追叙法补充叙述。
2.切入点要别开洞天。
可以开窗退出任务,人物带戏入场。
开窗要展开冲突,尽快切入主题。
开窗还要引人入胜,设置悬念,写好期待。
小说常见的开头方式(1)人物类——对故事人物的介绍或人物的自我介绍(2)背景类——以描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自然风景及社会环境等作为小说开头,以此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打破读者的虚假性(3)情节类——开篇就进入故事的发生状态,从人物的某种行为开始叙述(4)警句类——即以诗句、引言、俗语、比喻或作者自创的简练深刻的话语开篇,一般与文章中心内容有关(5)闲谈类——是一种以叙述类或说明类文字为开场白的开头方法,漫不经心闲话家常、轻松随便的风格8、欧阳很善于讲故事,别人劝他去写小说,但他闹不清小说中的人物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请从人物合成的角度向他作以说明。
答:人物合成方式:(1)真人真事,略加改造——以某一生活原型为基础,然后加以改造、补充、提炼,形成比原型更集中、更典型的人物形象(2)杂取众人,合成一个——把许多人的个性、经历糅合在一起,合成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分为同向合成(把众多人相同或相近的个性、经历组合到一个人身上,使人物的某一个性显示出更大的鲜明性)和异向合成(把许多原型性质不同的性格,经历糅合在一个人身上,使人物的本质特征朝着不同方向发展,使其性格更加复杂化)10、把下列情节续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300——400)(1)东风路,米罗咖啡厅。
优雅的音乐声中,坐在2楼临窗的晓芳不禁走了神,她又想起六年前发生在上海米罗咖啡厅的那件事,真没想到,那件事会影响她这5年的生活。
一阵上楼梯的脚步声打破了咖啡厅的宁静。
她往楼梯口一看,立刻惊讶地站了起来……(2)李老师收到一封来自S市的信件,他自言自语地说:“奇怪,我与S市素无关系,发信人会是谁呢?”他急忙打开了信。
(3)暮霭沉沉,碧蓝的海上扬起一只小帆,大勇正在独自驾船出游,突然,不远处他看见一个东西浮浮沉沉。
(4)、李嘉成终于找到了当年给他解围的老人。
(后续故事)12 根据下列材料营构故事情节。
时间:十年动乱的某一天。
地点:某山脚下。
场景:一农妇打扮的妇女,来到一个孤坟前,她警惕地环顾一下四周,然后在坟前祭拜。
14、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设计一下毕业之后的人生道路,以自己为主人翁,构思出小说的故事框架,字数在400字左右。
15 利用推测想象,描述一下大学毕业五年之后,四位同学首次相见的情形及各自的人生轨迹。
(400zi)17 用布疑法的设悬方法写一个小说的开头.18 用巧合技法写一段故事.第二章散文3、谈谈散文的取材。
答:1)走出书斋,用脚写作——散文以纪实为主,作者的现实生活毕竟有限,需要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以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以陌生化的眼光才能掀动创作激情(。
就散文的两级碰撞而言,生活的反差。
对比越大撞出的火花越灿烂。
2)把握取材的契机——是作者心灵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深刻遇合,即二者的共振、撞击和化合(3)从生活感受最深处加入——选择那些情感撞击最强、对灵魂触及最深的生活素材作为表现对象,精心选择切入面和切入点,不断强化自己的感受能力(4)选取表现时代精神的题材——透过复杂纷纭的生活表象去触摸现代人的心理规律和生存的意蕴(5)营造出自己的一方园地——开拓出属于自己题材领域,形成自己的风格。
必须积淀着作者独特的文化构成。
创作的兴奋点、敏感区,沉淀着作者一生最深刻、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4、试述散文的立意。
(1如何提升散文的立意等级?2如何营造散文的意境?)散文的意可以是某一闪光的理想、某一哲理思考或对真善美的一种追求,也可以是一种心境、一种氛围、一点感受。
提升(1)从人类的高度介入——站在大人类的立场上观照自然、评点人生,要有关爱整个人类的意识与境界(2)从人性的深度出发——人性的本质是善恶兼有,环境诱发向恶或向善(3)从宇宙的整体着眼——穷尽物理、参透万物、以物明理、启迪人生营造意境:意境指作者所要求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描写的生活图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1)化理为像——即把自我的认识、思考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2)象外生境——“象”指做品中的具体的物象,即实景,“境”指具体物象之外的艺术境界(3)以情相融——指靠情感的机制使意与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意境往往是以心境融化物境,以心境统摄整个文境5 、散文的主题是如何表达出来的?)1)点化法——即作者在叙述一段故事,描绘一篇风景、一个物件的同时,用议论的手法将故事的风物作纵身开掘,妙笔点化出它的历史人生的大义,使读者从中得到深刻的领悟,有边叙边议、有篇末点化(2)直射法——即把诗意的思索,感情的热流,直接从胸中喷射出来,不依赖于叙述故事,描写景物作间接体现(3)渗透法——通过记叙故事,描写象征物体现主题。
作者用理性的思考来构制故事,描写理性的对应物,寓哲理于层次结构中。
这是一种整体渗透的表意方法6、关于散文的真实历来都有争议,有些人要求象小说一样可以虚构,而一部分认为要追求原生态的真实,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1如何理解散文的以真为本,虚实相生?)答:所谓“以真为本”是说散文不能任意虚构,所写人\事必须实有其人\事,所表达的感情必须是真情实感。
唯有美真,它才美,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美。
散文对生活的反映不是照相式的,即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表现在(1)由于时空的错位,从而导致散文对生活还原的非整合性(2)散文主题意识与审美属性的日趋强化,使作者在写实基础稍加延伸、改造,即整体真实、局部虚构(3)修辞手法的运用,打破了事物固有的逻辑联系。
7、陆云的散文功底不错,但老是感到没啥可写,请从两级碰撞论的角度给他提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