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科普之精品——《自然灾害》第一期
科普知识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灾害

科普知识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飓风、干旱等。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同时也提醒我们地球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控制。
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并保护自己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之间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
地球上的地震带分布广泛,其中最活跃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震产生的原因包括板块运动、地下岩石断裂等。
地震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伤亡,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建设抗震建筑、进行地震监测和灾后救援等。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熔岩进一步向地表喷发形成的现象。
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称为"火环"。
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火山灰,对周围环境造成灾害。
人们需要对火山活动进行监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撤离受威胁的地区、佩戴防护装备等。
洪水是由降雨过多、江河水位升高等原因引起的地表积水现象。
洪水的形成和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降雨量、水文条件、地形等。
洪水会破坏房屋、农田和基础设施,并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减少洪水的影响,人们可以采取措施,如修筑防洪堤、加强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城市防洪等。
飓风是一种强烈旋转的风暴,由高海温和适宜的大气条件形成。
飓风会带来狂风和暴雨,破坏力极大。
人们可以通过制定紧急预警系统、撤离海滨地区、加固建筑物等方式来减少飓风带来的损失。
干旱是指降水量明显低于长期平均水平的情况,导致土地和植被水分枯竭。
干旱会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和生态平衡。
为了应对干旱,人们可以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推广灌溉技术、加强荒漠化防治等。
总之,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
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
被城市忘却的蝗虫自然小科普(1)

052有时看着从小在小区高层楼里长大的孩子,一方面感叹于他们这一代从小的养尊处优,另一方面却也担忧他们未来的五谷不分。
之前4000亿只蝗虫肆虐的新闻播出时,小朋友突然问我“蝗虫是什么”,这就是从本期开始GEEK启动《自然小科普》系列的直接原因。
那么第一期就来看看,和我们斗争了数千年的蝗虫吧!小朋友们都应该学过“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吧,从神农氏教会人们种植庄稼时起,几千年来我们的国家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
我们的祖祖辈辈也都一直在传承着辛勤劳作和珍惜粮食的美德。
可是,这个世界上却也存在着偷吃农民伯伯辛苦耕种的粮食的小偷,其中最著名的就属我们今天要讲的蝗虫了。
自古到今,由蝗虫引起的“蝗灾”,也是我国历史上与水灾和旱灾相提并论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
而且据历史记载,我们国家曾发生蝗灾的频次、范围和受灾程度都堪称世界之最,比如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到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的2614年中,史书中有记载的蝗灾就多达508次。
蝗虫的自白“嘿,小孩儿,我就是蝗虫,你也可以叫我的昵称‘蚂蚱’或是‘草蜢’。
你们人类把我归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我还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等,我的家族有超过10000种不同的兄弟姐妹,光是在中国就有1000多个分支。
可以说,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没有我不在的地方。
而且你们人类总共才70亿的人口,连我们家庭聚会在一起时总数的零头都不如。
哼,就凭这一点,怎么能说你们是地球的主宰呢?”“当然啦,相比起南极洲和欧亚大陆北纬55°以北地区这样寒冷的地方,我还是更喜欢待在温暖的地方。
所以,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甚至沙漠地区都能找到我的身影。
我吃的东西也很杂,比如说在我的家族里,喜欢吃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禾本科植物的有有东亚飞蝗、稻蝗、蔗蝗和尖翅蝗等;喜欢豆类、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的有短星翅蝗、苯蝗、负蝗等;和熊猫一样喜好竹子的竹蝗;爱吃棉花的棉蝗和负蝗;以及特别爱跟马牛羊们抢草吃的西伯利亚蝗、戟纹蝗、小车蝗、牧草蝗、雏蝗、痂蝗以及意大利蝗。
高级科普之精品———《自然灾害》

第30卷第1期(142 142)2014年3月中国地震EARTHQUAKERESEARCH IN CHINAVol.30No.1Mar.2014·新书推介·高级科普之精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先生和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先生针对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编著的一部高级科普之精品,也是新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的教材。
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至2013年8月已是第3版第6次印刷(彩色铜版精装本,411页,定价48元)。
自然灾害无法避免,它带给人类的苦难数不胜数,人们只能通过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经验性地、统计性地、进而科学地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规律,以求减轻它带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是人类社会要一直面对的任务。
《自然灾害》全书共9章,第1章对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系统进行了概括的介绍,重点介绍了造成这些圈层运动和变化的能量来源,这为读者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原因提供了基础。
第2 8章分别对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火山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空间灾害进行了介绍,这7种灾害的章节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这样则更利于时间较紧、工作领域不同、兴趣各异的广大读者有选择地阅读。
本书的文字简洁凝练,案例经典翔实,图片精美绝伦,三者兼备,相得益彰。
初次翻阅,相见恨晚之感便油然而生。
小到电子显微镜下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直径100微米左右的火山灰颗粒,大到气势磅礴壮观的熔岩流,虽然二者的尺度不可比拟,但当其图片辅之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同样是震人心魄。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自然灾害涉及自然科学、工程学和社会经济学,是一个学科跨度较大的研究领域,所以《自然灾害》作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也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需要和必然。
自然灾害的知识

自然灾害的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儿就来聊聊这让人又怕又不得不重视的自然灾害呀!你说这自然灾害,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时不时就来捣鼓一下咱们的生活。
洪水那家伙,一旦发作起来,就跟脱缰的野马似的,奔腾而来,所到之处一片汪洋。
那场景,就好像是老天爷在给大地洗澡,只不过这水多得让人有点招架不住啊!你想想,好好的家,眨眼间就可能被水淹了,那得多心疼啊!还有地震,嘿,那可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地就开始晃悠了,就跟在摇篮里似的。
这要是赶上了,可得赶紧找个安全的地儿躲起来。
不然,那房子说不定就跟搭积木似的,哗啦啦就倒了。
这多吓人呐,你说是不是?台风呢,就像是个脾气暴躁的大汉,呼呼地刮着大风,能把树都给连根拔起。
那风刮在脸上,就跟小刀子割似的,生疼生疼的。
要是再下点雨,好家伙,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大片啊!不过咱也别太害怕,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就像遇到洪水,咱得提前知道往哪儿跑,啥地方地势高。
要是住在河边,那可得多留个心眼儿,随时关注着水情。
地震来了,也别慌,“三角区”知道不?那就是咱们的救命宝地呀!找个结实的桌子、床啥的躲下面,等晃悠过去了再出来。
台风的话,就乖乖待在家里,把窗户关好,别让那些大风大雨跑进家来捣乱。
咱平时也得做好准备呀,家里备点应急的食物和水,万一真遇到啥情况了,也不至于饿肚子。
还有那急救包,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呢!咱中国人向来是团结的,遇到自然灾害,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去应对。
就像上次洪水,好多人都自发去帮忙救人、抢险,那场面,真让人感动啊!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所以说呀,自然灾害虽然可怕,但咱有办法应对呀!只要咱平时多留意,多准备,遇到事儿了不慌张,肯定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咱的生活还得继续,不能让这些自然灾害给吓住了,对吧?咱得笑着面对,就像那句话说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这一阵儿过去了,咱的日子还是照样过得美美的!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儿童科普:了解地球的自然灾害

儿童科普:了解地球的自然灾害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地球的自然灾害。
地球是一个多样化的星球,它的自然环境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现象。
然而,有时候这些现象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
那么,这些自然灾害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吧!一、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件。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台风、干旱、滑坡等。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1. 地震:地震是地壳内部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发的一种剧烈震动。
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严重后果,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2.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冲出地表的过程。
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熔岩和毒气,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水位上升,泛滥成灾的现象。
洪水会导致农田淹没、房屋损毁等严重后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4. 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伴随着强风、暴雨和海浪。
台风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如房屋倒塌、船只翻覆等。
5. 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没有降水,导致土壤干燥、水源枯竭的现象。
干旱会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减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6. 滑坡:滑坡是指地表上的岩石或土壤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下滑的过程。
滑坡会导致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严重后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
三、我们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1. 学习知识:我们应该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提高我们的防灾意识。
2. 遵守规定:我们应该遵守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布的防灾规定,如遇到台风、洪水等灾害预警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 培养自救能力:我们应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如学会游泳、使用灭火器等基本技能。
高中地理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素材 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相关素材
自然灾害
(natural disaster/nat ural hazard)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
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
打击。
演示文稿1自然灾害

当遇到地震,火山,飓风和海啸这些我们应该 做哪些防护措施?当遇到地震,火山,飓风和 海啸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哪些预防和 自救?
火山:
遇到火山爆发,出跑时一定要先准备好湿毛巾以及眼镜,火山爆发时多伴有 地震,除了要注意以上的地震自救外还要实施火山伤害自救,湿毛巾用来防 止火山灰进入口腔;鼻腔以致窒息死亡,眼镜则可以稍微保护眼睛不会受 到伤害(但不是一定不会受到伤害),切记跑出后千万不要往回跑.这样会 受到其他更大的伤害.
地震:
不要慌,可以的话尽量往空旷的地带跑,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就地找一处结实的狭小 的空间,最好还要有水源或食物,比如卫生间;厨房;床下;等.家中应自备急救箱, 如若不慎被埋,则尽量节约体力,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同时要发出一些显著的求 救信号,比如声响(或呼喊;或敲打).
台风:
我国没有飓风,只有台风,台风到了内陆就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担忧,海上要做到船 进港;人上岸;而陆地上的主要是防止次生的灾害,比如洪涝;滑坡;泥石流; 强降雨,只要离开易发生山体灾害的区域;离开老旧的房子;离开低洼地带; 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在海上不慎落水,则尽量紧抱一些牢固的漂浮物,节省 体力,以待救援.陆地上若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应立即往泥石流;滑坡的侧面跑 (不要跑向正面和反面,而且要往侧面的高处跑),被水流冲走的话,唯一的原则 就是抱紧漂浮物,利用水流的力量往河岸边漂流去,尽量抓住河中的树枝的不移 动物体.
我们应该记住的日子
2月2日,3月22日,4月22日 ,6月5日, 6月17日 7月11日 10月4日 12月5日
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适 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养育了人类,人类应 当珍惜和感激,不能够没有节制地向地球索取, 不能够对地球为所欲为。如果伤害了地球,最 终也必将伤害自己。如果以无法弥补的破坏为 代价寻求人类的发展,那么这种发展很快会导 致毁灭。人类长久生存的根本依靠,是地球的 繁荣,爱护地球就是爱护人类自己。只有地球 上的万物生生不息、山川河流欣欣向荣,人类 就能获得世世代代生存发展的根基。
高二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素材 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相关素材
自然灾害
(natural disaster/natural hazard)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
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
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 3月
中 国 地 震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S E A R C H I N C H I N A
Vo 1 . 3 0 NO .1
Ma 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01 4
・
新 书推 介 ・
气势磅 礴壮 观 的熔 岩流 , 虽然 二者 的尺度 不可 比拟 , 但 当其 图片辅 之 以简 练 的文字呈 现在读
者眼前 时 , 同样是 震人 心 魄。 从 科学 的角 度而 言 , 自然 灾 害涉及 自然科 学 、 工 程 学 和社 会 经济 学 , 是 一个 学科 跨 度较 大 的研 究 领域 , 所 以《 自然灾 害》 作 为新世 纪高 等学 校教 材也 是社 会发 展 和社 会安 全 的需 要
和必 然 。
由于本书通 俗易懂 , 图文并茂 , 且集 知识 性 、 实 用性 和趣 味性 于一 身 , 就决 定 了其 读 者不 仅是 广大 的学生 , 还包 括从 事减灾 工作 的各级 领导 和工作 人员 , 包括对 某一灾 害 比较熟悉 但
对其 他灾 害接触 较少 的专业 研究 人员 , 也包括 一切 关心减 灾事业 、 对地 球变化 的秘 密感兴 趣
抗 拒 的 自然灾 害而 编著 的一部高 级科普 之精 品 , 也 是新 世 纪我 国高等 学 校 的教材 。由北 京
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出版 , 全 国新华 书店发 行 , 至2 0 1 3年 8月 已是第 3版第 6次 印刷 ( 彩 色铜版 精 装本 , 4 1 1页 , 定价 4 8元 ) 。 自然灾 害无法 避免 , 它带 给人类 的苦难 数不胜 数 , 人 们 只能通过 在与 自然灾 害的抗 争 中
行 了概 括 的介绍 , 重点介 绍 了造成这 些 圈层运动 和变化 的能 量来源 , 这 为读 者理 解各 种 自然 灾害 的发生 机理 和原 因提供 了基础 。第 2~ 8章分 别对 地震灾 害 、 海 啸灾 害 、 火 山灾害 、 气象 灾害 、 洪水灾 害 、 滑 坡和 泥石流 灾害 、 空 间灾害进行 了介 绍 , 这 7种灾 害 的章 节都保 持 了相对 的独立 性 。这样则 更利 于时 间较 紧 、 工作 领域不 同 、 兴 趣各 异的广 大读者 有选择 地 阅读 。 本 书 的文字 简洁凝 练 , 案 例经典 翔实 , 图片精 美 绝伦 , 三 者 兼备 , 相 得 益彰 。初 次 翻 阅 , 相见恨 晚之 感便 油然而 生 。 小 到 电子显微 镜下 1 9 8 0年 圣海伦 斯火 山喷发 的直径 1 0 0微 米左 右的火 山灰颗 粒 , 大 到
的人们 。
高级 科普 之 精 品
《自然 灾 害》
《自然灾害 》 是 由中 国科 学 院院士 、 地球物 理学 家 、 中 国科 学 院地 学部 主 任 、 中 国地 震局
科技 委 主任 、 中 国地球 物理 学会 理事长 陈颐先 生和 国家减 灾委专 家委 员会副 主任 、 北 京师 范 大学 常务 副校 长 、 民政部一 教育 部减灾 与应 急管理 研 究 院副 院 长史 培军 先 生针 对 人类 无 法
经 验性 地 、 统 计性地 、 进 而科学地 研究 自然 灾害 发生 的机理 和 规律 , 以求 减轻 它带 给 人类 的
生 命 和财产 损失 , 这 是人 类社会 要一 直面对 的任 务 。
《 自然灾 害》 全 书共 9章 , 第 1 章 对 由大气 圈 、 水圈、 生物 圈和 岩石 圈组成 的地 球 系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