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法学院】未成年骑共享单车出事故,谁负责?

合集下载

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出事,责任在谁?!

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出事,责任在谁?!

未成年⼈使⽤共享单车出事,责任在谁?!共享单车的出现,在⽅便⼈民的同时,但是也出现很多问题。

2017年以来,因骑“共享单车”发⽣的意外事故多达18起,数据显⽰,超六成骑⾏者为未成年⼈,其中6⼈不满12周岁。

对此,未成年⼈使⽤共享单车出事已经是不可忽视的,⽽由此引发的责任承担问题的纠纷也不在少数。

那么未成年⼈使⽤共享单车出事,责任在谁?如果⼩孩⼦未满12周岁的话在道路上骑⾏发⽣的摔伤是和单车运营公司没有责任的,共享单车市场中出现的⼉童安全问题,实际上属于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实施条例规定⾃⾏车骑⾏者年龄的限定内,应该由交警等执法部门来进⾏执⾏,所以在这类问题的问责上,应该是由交警等执法部门履⾏相关监管责任。

相应的,学校也应当加强对这⽅⾯的教育,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

⼀、未成年⼈使⽤共享单车出事,责任在谁?------孩⼦监护⼈应负主要责任即便共享单车平台已进⾏⾝份审核,但依然⽆法杜绝⼉童使⽤单车。

遇到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到底谁该负责?根据《中华⼈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车、三轮车、电动⾃⾏车、残疾⼈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驾驶⾃⾏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车和残疾⼈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因此,若是出现未满⼗⼆周岁的未成年⼈骑⾏“⼩黄车”导致受伤的,其监护⼈将是第⼀责任⼈,将承担主要责任。

所以⼩孩的监护⼈应负主要责任,根据上⾯的《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母作为未成年⼦⼥的监护⼈,应保护被监护⼈的⼈⾝权利不受侵害。

因此,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若出现⼩孩摔伤的情况,监护⼈肯定是未尽到相应的监护职责,应对孩⼦的受伤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共享单车运营商的责任认定,要分两种情况看待:其⼀,如果运营商对注册⽤户进⾏了⾝份审核,且单车不存在质量问题,则运营商不应当对⼩孩的摔伤承担责任,但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对⼩孩给予补偿。

其⼆,若运营商未进⾏⾝份审核,或单车本⾝存在质量问题,包括设计缺陷、质量瑕疵、他⼈使⽤后损坏未及时修复等,运营商应当对⼩孩的摔伤承担相应的责任。

骑共享单车受伤向谁维权

骑共享单车受伤向谁维权

骑共享单车受伤向谁维权
骑共享单车受伤向谁维权
用户通过APP扫码后骑乘共享单车,其与共享单车平台之间就形成了租赁合同关系,租赁时间为用户通过电子扫码方式扫码后起至本次骑行结束后止。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因车辆本身存在缺陷而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用户有权要求作为经营者的共享单车平台承担赔偿责任。

只要能证明是因单车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用户都可要求单车平台承担违约责任并进行赔偿。

但如果因用户不遵守交通规则或者骑行不当造成自身或者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则难以要求共享单车平台赔偿。

违约赔偿或侵权赔偿,用户承担的举证责任不同:
专家提醒,用户在因共享单车质量问题而遭受损害时,可以针对共享单车平台提起违约赔偿的诉讼,也可以提起侵权赔偿的诉讼。

如果以违约赔偿为由进行诉讼,只有与平台之间成立了合同关系,通过正规的APP扫码途径使用后发生事故,才能以违约为由对共享单车提起诉讼。

违约无须证明平台的过错即可要求其承担对应的赔偿责任。

侵权赔偿的诉讼则要求证明共享单车平台存在过错,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赔偿的诉讼则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以上两种诉讼,用户承担的举证责任不同,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以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

人民调解案例—未成年人交通肇事监护人担赔偿责任

人民调解案例—未成年人交通肇事监护人担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交通肇事监护人担赔偿责任
2012年3月27日,纳溪区大渡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区人民法院委托调解函,委托调解该镇天堂村未成年人曾某无证驾驶摩托车交通肇事赔偿纠纷一案。

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委托调解函件后,当即通知当事人双方和曾某的母亲袁某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双方当事人愿意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曾某,男,现年15岁,无证驾驶摩托车于2011年8月21日在大渡口镇天堂村公路上与相对方纳溪区护国镇人银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碰,造成两车受损和银某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

经泸州交警四大队事故认定,曾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银某承担事故次要责任。

银某出院后一纸诉状将曾某告到法院,要求曾某赔偿其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摩托车修理费等共计7792.80元。

调解中当事人双方对未成年人侵权无赔偿能力是否应由监护人代为赔偿和赔偿数额成为争论焦点,双方各执一词,调解难以达成一致。

调解员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员先单独对曾某的母亲讲明《侵权责任法》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造成损害无赔偿能力应由监护人赔偿的规定,使袁某明白了法律的规定,知道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然后再对银某
要求的赔偿金额,按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和相关规定,剔除其不合理和过高的赔偿要求,最后双方终于相互谅解,达成了调解协议,由曾某的母亲袁某代为赔偿银某各项损失3300元,其余损失由银某自行承担。

骑共享单车出事儿,保险咋赔?

骑共享单车出事儿,保险咋赔?

50INSURANCE 保险理财Money 编辑|吴 辉 E-mail |135********@如今,都市里的共享单车,成了城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诸多方便,但也存在不少隐患,比如意外事故频发、骑车摔伤等。

那么,骑共享单车发生人身伤害或出事故,保险该怎么赔偿?事故接二连三根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江苏无锡一名未满12周岁的儿童,在独自破解密码之后,骑着共享单车在城市主干道上与一辆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不仅车辆受损,还造成双方人员受伤。

同样是3月,上海市一名年仅11岁的儿童,骑着共享单车在上海市天潼路浙江北路路口与一辆大客车相撞,不幸卷入车轮,在被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4月,在深圳市和天津市又发生两起因儿童使用共享单车造成的事故。

一名小男孩骑着共享单车与轿车迎面相撞,所幸及时被送医救治没有生命危险;但另一名年仅9岁的儿童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骑行的过程中意外摔倒,单车的手柄直接插入了他的脖颈。

儿童使用出事还可以归咎于年龄太小、控制力不够,但是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成年人也事故频频。

根据《成都商报》报道,去年12月,市民李先生在骑着共享单车回家时不慎摔伤,事故造成其右小腿骨折。

李先生的妻子表示,除了雨天路面湿滑的客观因素之外,摩拜单车的实心轮胎设计也会在天气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影响单车的防滑效果。

今年2月,福州的郑女士在骑共享单车回家的路上车辆发生侧滑,造成其粉碎性骨折;厦门的叶女士也在骑行ofo 共享单车时,因刹车失灵,造成她在途经一段斜坡时失去平衡,飞出车外造成重伤。

近期,北京市首例因共享单车事故索赔的案件正在受理中。

市民冯先生在骑ofo共享单车下坡时摔倒受伤。

他认为,摔倒的原因是因为单车的刹车失灵,平台并未尽到维护的义务,致使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据《理财》杂志记者统计,自 2017 年以来,因骑共享单车发生的意外事故多达 18 起,其中有超过六成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1/3的事件当事人不满 12 周岁。

未成年人骑车带人 受伤后怎么赔偿

未成年人骑车带人 受伤后怎么赔偿

未成年人骑车带人受伤后怎么赔偿
按照《道路安全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后座不能带人,如果带人的发生了事故受伤了,谁来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本文为你介绍。

案例回顾:
小龙和小虎是门头沟区某小学的同班同学。

2006年4月20日下午,9岁的小龙与8岁的小虎放学后,小虎骑着自行车带小龙骑出大约200米时,自行车突然摔倒,小龙的腿部受伤。

为此,原告小龙起诉要求小虎赔偿其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等经济损失共计3.2万余元。

被告小虎辩称,其在骑车过程中,小龙未经其允许突然跳上自行车导致摔倒受伤,其对小龙的受伤不应承担责任。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等费用。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小虎作为未成年人,违反交通法规,骑自行车带人,且未注意安全,其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致使小龙摔倒受伤,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小龙作为未成年人,违反交通法规,乘坐小虎的自行车,其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亦有一定过错,应对事故负次要责任。

小虎应按责赔偿其对小龙造成的合理经济损失。

由于小虎属于未成年人,其赔偿责任应由其监护人承担。

小虎所提小龙未经其允许突然跳上自行车导致摔倒的辩解意见,因未证据证实,法院不予采纳。

综上,法院根据双方的证据情况,按照70%的赔偿比例,作出上述判决。

未成年人肇事父母的责任

未成年人肇事父母的责任

未成年人肇事父母的责任
《未成年人肇事父母的责任》
近年来,不少未成年人因为交通肇事而引发社会关注。

在这些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驾驶者造成的。

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应该对此负起一定的责任。

首先,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该对其行为负起监管责任。

未成年驾驶者肇事,很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其行为缺乏监管,未能及时制止或警示。

父母应该在孩子还未成年之前就对其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让其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如果父母未能尽到这一责任,那么在未成年人肇事时,他们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父母应该在未成年人肇事后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未成年人肇事可能会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而未成年人常常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赔偿这些损失。

因此,父母应该为此负起部分经济责任,包括赔偿受害者和支付相应的罚款。

最后,父母在未成年人肇事后应该对其进行教育和矫正。

未成年人肇事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伤害。

父母应该针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未成年人肇事时,父母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他们既要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负起监管责任,也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并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矫正。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避免未成年人肇事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的赔偿责任法律案例分析

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的赔偿责任法律案例分析

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的赔偿责任
法律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雷某与陈某本是高中同学,2012年7月29日,陈某驾驶电动自行车载雷某行驶至迎宾大道滨湖湾门前路段时,与另一电动自行车车主发生相撞,造成雷某受伤及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

经交警认定,陈某负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雷某无责任。

雷某出院后因与陈某协商赔偿未果,将陈某告上了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5万余元。

二、裁判结果
法院审理后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利,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被告陈某虽已满17周岁,但仍属未成年人,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被告陈某的监护人赔偿原告雷某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1.2万元。

三、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驾驶车辆造成他人损害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

随着城市交通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得多样化,电动自行车、共享助力车由于方便快捷,成为了不少人的出行首选,不少家长允许未成年子女驾驶电动自行车或者共享助力车上下学,但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助力车并非人人都可以驾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未成年人如违规驾驶
酿成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在此提醒,家长为了未成年子女及他人的人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应履行监护职责,把好安全关,切勿放任未成年子女违规驾驶车辆上路。

未成年人车祸谁负责

未成年人车祸谁负责

未成年人车祸谁负责
《未成年人车祸谁负责?》
未成年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或造成他人受伤的情况时,谁来负责?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监护责任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的责任。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应由监护人承担。

监护人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包括确保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交通工具、并且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

因此,如果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造成他人受伤,监护人应被追究相应的责任。

然而,也需要考虑到未成年人自身的责任。

根据国家法律,未成年人在一定年龄段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未成年人的行为明显违反交通规则或者出现过不成熟的行为,也有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因此,在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责任的确认中,需要综合考虑监护人的监管责任和未成年人的自身行为,以及事故的具体情况。

在处理这类事件时,法律部门和社会也需要平衡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强调监护人的责任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总的来说,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不仅需要监护人承担,也需要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
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这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权益,以及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分钟法学院】未成年骑共享单车出事故,谁负责?
不知不觉,共享单车已经变得无处不在。

有人做过统计,如今的共享单车光APP就够手机满满的一个桌面,那么我们再想象乘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出现在地面上,我的天哪,那得是什么样子呢?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给大家一个数据,深圳共享单车注册用户超1052万!而遇到的问题比如说不安全啊~“熊孩子”脚都够不着地,也骑共享单车上路,太危险!
6月18日下午6点左右,在郑州市西三环汝河路向西200米的东冯湾北跨渠生产桥上,4个小孩骑ofo小黄车玩,由于车速过快,其中一个年龄大概十二三岁的男孩摔倒身亡。

家长赶到后,看到孩子的尸体,抱住痛哭。

知情人称,小孩把共享单车破解打开,在下坡路练漂移造成悲剧。

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这不是第一次孩子骑共享单车发生意外的案例。

这样的悲剧已经发生过很多起。

3月26日,上海一11岁男孩骑共享单车被大客车碾压身亡。

4月1日,天津一9岁男孩骑共享单车时摔倒,导致刹车手柄插入脖子。

4月2日,深圳一不满10岁男孩,骑共享单车上路被撞伤。

如果小学生骑共享单车发生事故,责任由谁来承担?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骑行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针对未满12岁儿童不允许骑行上路这一问题,共享单车平台应做足相应的提醒警示义务。

比如:注册时的身份审核、骑行扫码时的提醒、在单车醒目位置标注相应的警示等。

监护人应不允许未满12岁的儿童骑行上路,不应提供手机或采取其他授意行为允许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若未成年人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发生伤亡的,共享单车平台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不要骑车载人
在摩拜、小蓝、ofo共享单车的用户协议中,均规定“禁止骑车载人,否则由此造成人身伤害或车辆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

摩拜有一条免责条款:“如用户不幸发生任何意外或事故,除非用户能证明
该意外或事故是因自行车本身的固有缺陷直接导致的,否则本公司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未成年人不要骑行上路。

寒假马上就要来了,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我们也再次呼吁共享单车平台,加强车辆的安全管理,尤其是车锁密码存在漏洞的共享单车,希望赶紧回收,换锁改进,这样对谁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