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与美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田 梅
( 辽 宁省本 溪 市第二十 五 中学
摘
人格的完善 以及其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初 中教学
文献 标 识 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G6 2 3 . 4
辽宁 ・ 本 溪 l 1 7 0 0 0 )
要 “ 美育” 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 , 目的是提高学生们 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 以促进其
经完 全 超 越 了文 字 的 概 念 , 更 富 于 了人 们 文 化 美 的意 境 。 司 母 义气, 《 三 国》 的计谋感染并陶冶着学生们。 学生们在阅读, 在
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 的青铜器, 享誉 “ 镇国之宝” 美 交流, 这样的美育教学机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呢? 誉。而现在在很 多地方, 人们摆设着它的赝 品, 彰 着 贵重与 4用精巧的方法呈现历 史中的一切美 气派 , 穿越多年, 与现在的审美依然丝丝入扣 。 翻阅历史 , 惊秦 历史是博大精深的学科, 地理知识, 经济知识, 政治知识, , 长城 的蜿蜒, 赞龙 门石窟的魏晋雕刻魅力, 叹唐古长安城 的恢 音乐知识……包 罗万象 , 纵横交错 。 教师要善于挖掘每课的最 弘设计 , 迷《 清 明上河 图》 的气势滂沱 , 诵唐诗宋词的韵律…… 佳施展美育教学的结合点, 如历史地 图是我们讲历史不可缺少 每讲述一个朝代 的历史, 笔者都会和学生们一起挖掘这个时代 的 东西 , 我们 在 展 示它 的时 候可 以用 多媒体 展示 祖 国 的大 好 河
着原始人制造工具的活动 , 更应该展示和品味着原始人群的审 多诗句都成为 了他们的励 志句 子。欣赏苏轼“ 大江东去” 的豪 美观 和 原 始 艺术 。 近代 某 个 时期 流 行着 少 女 装 饰 的颈 链 , 那 粗 迈奔放 , 李清照“ 寻寻觅觅” 的凄美婉约, 学生们 的审美情趣会 犷与 粗 糙恰 恰展 示 着 原始 的美 , 谁 能说 这 一 灵感 不来 源 于我 们 悄然发生变化, 古代诗歌的魅 力不仅提升着他们的文学素养 , 古老 的祖先 呢 ?商 朝 的 甲骨 文 , 从 历史 的角度 来 看 它是 人类 最 也美化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古典的小说更是激起 了学生阅 早的文字之一, 而今天 , 很多居家用 甲骨文做装饰背景墙, 它 已 读名著 的热情 , 《 红楼 梦》 的繁华 , 《 西游记》 的幽默 , 《 水浒》 的
美育与历史教学并存 高效与历史教学同在——以《蒸汽的力量》为例谈谈如何构建美丽高效的历史课堂

美情趣基础之上 的课 堂结构 , 方便 了学生对课本知识 的
记忆 、 理解 与把握 , 利于学生形成 完整 的知识 结构, 有 大
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三、 语言之谐趣 美
“ 向距离挑 战” 从 中不 难看 出 , , 这些 有诗 意的课题 绝大
多数集中在有关 科技的章节 中, 而有关政治 经济 内容 的
教学 肘空 帅 N XE O U cN A G U X E A K o
美育与历 史教 学并存 高效与历史教学 同在
— —
以《 汽的力量》 蒸 为例谈谈 如何构建美 丽高效 的历史课堂
江 苏睢 宁高级 中学 南校(220 吕 秀 2 10)
“ 爱美 之心人 皆有之 ”美好 的事物 总能给人带来身 ,
一
不应当是某些术语 或 口号的简单移位 。以《 蒸汽的力量》
一
课 为例 , 材安 排 了“ 大 工业 ’ 教 ‘ 的狂飙 时代 ” “ 、 打造
‘ 世界工 厂 ”和 “ 界市场 的孕育和 成熟 ” ’ 世 三个板块 , 从
文字的表达上看 , 三个标题非常形象生 动 , 富有美感 , 但
在 内容 的安排和表 述上则 稍有重复 、 混乱 之感 , 逻辑 性 不强, 不利于学生 的学 习。所 以在教学 时我对 教学 内容
样 教学内容被整合成两个板块并加上 副标题 : 、大工 一 “ 业” 的狂飙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产生 ; 、 二 世界市 场 的孕育 和成熟——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扩展。 中第一 其
课题富有诗意 , 非常形 象生动 , 富有美感 。比如必修二专 题 五第 三节《 汽的力量》 会让学 生产生无 穷 的遐想 : 蒸 ,
章节 , 课题诗 意化便很少 。这说 明新课程标 准教科 书 其 的编者是很下 了一番工 夫 的 : 平 时的教学 中, 在 有关 科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任务 。
含 美育之原素 。”史 之所存 ,美之所 在 ,历
点 ,分 析历史现象 和历史事件 的本质 ,认识
中学历 史 教 科 书 中无 数史 实 雄 辩 地说 史 教材本身就是一 座美育 的大宝库 。而其 中
历史 发展 的规 律 ,确立为人类 理想社会奋 斗 明 ,古往今来 ,一切 有作为 的人 都是具有远 更 不泛富有创新精 神的审美 因素 ,这 些具体 终生 的观念 ,从 而实现社会美 教育 的根本 目 大理想 的人 。马克思 在中 学毕业论文 《 青年 的、鲜 明的美 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
、
在 中学 历 史 教 学 中 ,进 行 社 会 美 教 演 出,表现 了崇 高的 民族 气节 ;方志敏在狱 不拔的毅力 和不畏艰难 、锲 而不舍 的精神去
育新 。这就必须从创新精 神 的心
历史是人 类生活和斗 争的记 录。中华民 为后人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 的最好教材 。 理成分 出发 ,从审美教育人手 。 三 、 挖掘理想教育 的内容 ,引导学生树
l |
中学 历 史教学 中的美学教 育
口 河 南省 睢县 教 研 室 卢 竹 梅
二 十一世纪 国际的竞争 ,是对 人才 的竞 华 民族不但 以刻 苦耐劳著称 于世 ,同时又是 创新精 神的重要途径 。创新 精神也 叫创新态
争 ,是人 的素质 的竞争。在重视受 教育者素 酷爱 自由、富于革命传 统的民族 。千百年来 , 度 ,是 一个 人对于创造 活动所具有 的 比较稳
制约 ,构成一个统一 的整体 一 创新精神 。
也就是说 ,构成 创新精神 的三种心理成
立现 代新 的历 史教育观念 和方法 。通过作 者
历史 教学实践 的积累 ,强调学 科 中美育 的渗 的爱 国义举 是何 等 的豪壮 ;朱 自清宁死不 吃 分 决定着一个人想 不想去创新 ,有 没有创新
历史课堂盛开美育之花——浅谈高中历史课的美育渗透

历史课堂盛开美育之花——浅谈高中历史课的美育渗透发布时间:2021-03-29T11:31:25.73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作者:屈梅[导读] 新时期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还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美育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美育教学内容,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五育并举”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主要通过学科内容审视屈梅陕西延安中学 716000【摘要】新时期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还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美育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美育教学内容,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五育并举”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主要通过学科内容审视、传统文化体认同、学科意蕴挖掘等途径进行。
【关键词】“五育并举”历史教学美育渗透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66-0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美育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美育教学内容,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五育并举”培养目标。
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探索

在 历 史 课 教 红
( 滕州市至善中学 , 山东 滕 州 2 7 7 5 9 9 ) 在 当前大力提倡 素质教育促 进学生全 面发展 的形势下 . 历 史 课 教 学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在 历 史 课 堂 教学 中 , 重视美育 。 充 分 发 挥 美 育 的作 用 ,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 培养 学 生 的 丰 富 个 性 和 高 尚 的审 美 趣 味 , 既 能 够 达 到 良好 的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 又 对 深 化 历史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有 重 要 意 义 。 美育是关于“ 美” 的教 育 , 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它 同 智 育、 德育 、 体育等教 育一样 , 都 是 在 人 类 社 会 生 产 实 践 和社 会 实 践 的基 础 上 形 成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 并 以 自身 的 发 展 影 响 . 促 进 人 类 的生 产 实 践 和 社 会 实 践 。 我 国是 历 史 悠久 的文 明古 国 . 美 育 很 早 就 成 为 教 育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受到应有重视。 近代著名 的教 育 家 蔡 元 培 先 生 将 美 育 与 德 育 、 智育 、 体 育 并 列 作 为 教 育 的基 本 内容 , 确立 了美 育 在 现 代 教 育 中的 重 要 地 位 。 长 期 以来 , 由于“ 智育至上 ” 思想的影响 , 使 美 育 和 其 他 教 育 不 同程 度 受 到 教 育 者 和 受 教 育 者 的忽 视 。 与智 育 和 德 育 相 比, 美育 主要 是 培 养 人 们 正 确 的 审美 观 , 提 高 人 们 鉴 赏美 和 创 造美的能力 。 结合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的 实 际 。 在 历 史 教 学 中渗 透 美 的 教 肓, 使 学 生不 仅 具 有 审 美能 力 , 而且 具 有 创 造 美 的 能 力 。 1 . 进行 历史课教 学 的同时 。 运 用 历 史课 强 大 的 学 科 教 育 功 能启 发 、 教 育学生, 增 强 学 生体 验 美 、 感受美的能力。 在历史课教学中 , 首 先 要 为 学 生 创 造 一个 美 的 学 习 环 境 , 明 净 而 整 洁 的教 室 ; 温文尔雅 、 服 饰得 体 的授 课 教 师 , 干 净 漂亮 的板书 , 以 及教 师艺 术 化 的授 课 语 言 , 都 会 给 学 生 以美 的感 受 。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通过艺术形式展示历
史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从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
方面进行分析。
教材设计方面。
历史教材中应融入丰富多样的美育元素,如历史艺术品、历史雕塑等,通过图片、插图、影像等方式展示给学生。
应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艺术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研究,引导学生对艺术形式进行感知、欣赏和理解。
教材中可以设计
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对历史的理
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呈现历史内容,如影像资料、实
物展示、实地考察等。
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历
史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通过艺术形式表达
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如组织学生参加历史主题的绘画比赛、音乐会等。
评价方式方面。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意识
和艺术修养的评价。
为了促进美育渗透进历史教学中,评价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可以设置一些艺术创作项目,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展示作品来评价学生的艺术修养和
审美意识。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和口头演讲的方式来展示对
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与途径

1美眉 2024.01下教研与美育美育园地初中历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与途径刘永红(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甘肃 白银 730900)摘 要:美育教育,顾名思义,是以艺术和审美为核心的教育。
在初中教育中,历史学科的地位不容忽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时代的需求。
本文从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历史中的美育内容、历史美育教学的问题和途径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初中历史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教育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美育渗透美育教育,顾名思义,是以艺术和审美为核心的教育。
它关注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理解力,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和审美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素养、身心健康、创造能力、自信心、合作精神、文化素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初中历史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地位不容忽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掌握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态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意义美育渗透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培养审美观念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美育渗透可以通过展示历史文物、艺术品、建筑等美的载体,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和评价美。
例如,通过欣赏中国古代的玉器、陶瓷、书画等艺术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从而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提高人文素质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美育渗透,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领略到历史中人性的光辉和文化的多样性。
例如,通过学习古代文明的兴起,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对人类文明的认知和尊重。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引言美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它不仅仅应该局限于艺术教育领域,而是可以在各个学科中渗透。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案例。
渗透美育的重要性培养审美情趣历史教学中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鉴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研究历史时期的艺术形式、建筑风格和艺术品等,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品味。
提升创造力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创造力。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学生可以发展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历史教学也涉及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明创造,这些历史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渗透美育的方法选择适合的文化素材在历史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文化素材是渗透美育的重要一环。
可以引入历史时期的艺术品、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讨论来感知和理解历史背景下的艺术和文化形式。
创设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在历史教学中,设计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组织创作比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亲自体验艺术和文化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为了更好地渗透美育,历史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数学、科学和地理等学科的元素,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历史的同时,了解科学原理、地理环境等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应用案例文化传承和艺术鉴赏在研究古代文明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艺术品,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并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展示他们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创造性思维训练在研究重要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解释和观点,并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历史教学与美育教育
三河市第一实验中学王晶
美感教育又称美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
中学生历史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美感观念,正确区分“美”与“丑”,正确对人生。
然而,美感教育,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知识的教学。
教师只有将美感教育运用到历史知识教学之中,美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感悟学生的心灵,收到“树人”之佳效。
我认为历史教学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受到创造美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劳动创造美”。
这就意味着美诞生于实践,严格地说是创造工具的活动。
因此,在中国古代史中“北京人创造的石器”、“战国时期的工具”、西汉“二牛一人犁耕法”、三国“翻车”、唐朝“敦煌壁画里的曲辕梨”和“简车”等生产工具的演变进步,证明人类创造和欣赏的能力不断提高标志着美已有相对独立的发展。
另外近代中国也有许多创造美的例子如詹天估设计京张铁路、冯如设计出世界一流飞机等。
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情趣与远大理想,并准备以饱满的热情走向创造美的行列。
二、通过教科书中的美术作品插图进行美育教育
历史教材美术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画如《敦煌飞天》、《清明上下班河图》、《蒙娜丽莎》等;一类是雕塑的艺术品,如《秦兵马俑》、《云冈石窟》等。
这些插图虽小,但有的画面精美,有的气势磅礴。
应指导学生细细观察,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三、通过教科书的诗、词、民歌、戏曲、小说题材进行美感教育。
文学的美是通过语言、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因素有机组合表现的。
教学中,应该紧紧依靠这些能够表现美的素材,加以发挥、渲染。
如讲到唐诗时,先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并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诵、品味、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李白描绘祖国山河南省的诗: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语言轻快生动。
达到对学生美育教育。
四、通过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进行美育教育
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学中要正确、具体、生动、实事求是地讲解和评价。
特别是对历史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既要肯定他们的贡献,又要指出其缺点或局限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五、通过杰出建筑进行美感教育
古今中外有许多建筑,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气势宏伟,有的技术高超,如长安城、故宫、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
在讲解这些建筑时,努力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壁如,在讲唐都长安城的建造时,我这样讲述:唐朝的都城长安,东西宽9700米,南北长约8600米,其面积相当于现在许多大中城市,南北向11条大街,东西向有14条大街;街道市区内道路整齐、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并且树木成行和排水渠;长安大明宫规模大,而且雕刻精美;这样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唐长安城不但是亚洲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城市建筑水平也是名列前茅的,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
总之,美育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应注重把握直观手段,强化感应效应;把握历史大事,拓展理性效应;把握历史人物,克服崇拜效应;把握时代特色,升华艺术效应;把握历史活动,创设情境效应。
这样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审美个性,美化学生心灵,进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准备良好的精神支柱。
养成优美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理想。
最后达到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