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道内营养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EN)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本院收治的15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75例。
对照组患者在进入ICU 48 h之后给予肠内营养,研究组者在进入ICU之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的可耐受起始时间、实现肠内营养目标点需要耗费的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平均入住ICU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进行早期EN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危重症患者的内源性感染,促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危重症;营养支持;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收治的150例危重症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入ICU之后24 h内接受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则在入ICU之后48 h接受肠内营养,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效果。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本院收治的15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75例。
研究组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65.22±11.13)岁。
其中50例为多发伤,10例为重症心肌炎并发呼吸衰竭,15例为术后恶性肿瘤。
对照组中男37例,女3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66.10±11.63)岁。
其中52例为多发伤,11例为重症心肌炎并发呼吸衰竭,12例为术后恶性肿瘤。
1.2 纳入标准年龄满足以下标准:18~80岁。
患者存在意识障碍,难以顺利的经口进食,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jian 《中外医学研究》第17卷 第1期(总第405期)2019年1月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NJMU123)①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通信作者:钱叶红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王龙珍① 钱叶红① 陆志斌① 杨菲①【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方式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74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37例。
一组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SP,百普力)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治疗,二组采用家庭制作匀浆膳进行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住院10、21 d 后,一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分均显著低于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10、21 d 后,一组患者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测量数据略高于二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10、21 d 后,一组患者总淋巴细胞数、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以能全力+百普力营养制剂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实施早期EN 支持治疗,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营养风险,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升营养状况及免疫力水平,故此种EN 支持方式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 营养状况 doi:10.14033/ki.cfmr.2019.01.01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1-0036-03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在创伤、出血、手术治疗等情况下,机体的应激反应强烈,营养消耗较快[1-2]。
危重症病人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体会

危重症病人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体会摘要】目的对危重症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48例重症脑梗死为例,将其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时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蛋白、TSF、MAMC以及胃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有效改善,同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重症脑梗死治疗【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022-02重症脑梗死患者由于广泛性脑、脑干损伤,容易长时间昏迷,吞咽及进食困难,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属于临床治疗中的危重症病人之一[1]。
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对48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提供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现将报告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观察组男15例,女9例,年龄35~85岁,平均(65.3±2.5)岁。
病程(1.44±0.27)天,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梗死14例,NIHSS评分为(15.94 ±3.71),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7例,NIHSS评分为(14.14 ±3.55)分;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3—86岁,平均(63.4±2.1)岁。
病程(1.54±0.39)天,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梗死15例,NIHSS评分为(16.45士3.72),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6例,NIHSS评分为(14.12±4.32)分。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研究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研究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ICU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研究组行早期EN治疗,即在进入ICU后的24~48 h开始实施EN;对照组行常规EN治疗,即在进入ICU后的48 h后开始实施EN,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天的Alb和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LU和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达标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EN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和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upportive therapy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N)in the treatment of critical patients. Methods 60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ICU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early EN treatment,and EN was carried out within 24-48 h after entering ICU.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EN treatment,and EN was carried out within 48 h after entering ICU.The curative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 of Alb and PA in the research group after treatment at the 7th day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 of GLU and ALT in the research group after treatment at the 7th day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required time of reaching the target of EN,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ed days in ICU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EN supportive therapy for critical patientsin significant,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each biochemical index and nutritional conditions,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Key words] Critical patients;Early stage;Enteral nutrition危重患者在嚴重应激后机体的代谢率明显增加,营养状况下降,常引起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又直接关系到危重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转归和预后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尤为重要[1]。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mg U s e ,A p i r l 2 0 1 5 ,V o 1 . 8 N o . 4 C
・
7・
・
论 著
ro g u p we r e g i v e n e n t e r l a n u t r i t i o n a f t e r 2 d a y s o f b e i n g i n t o I CU,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g i v e n e n t e r a l n u t i r t i o n wi t h i n 2 d a y s o f b e i n g i n t o I CU, n u t it r i o n s t a t u s i n d e x,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 o m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i n f e c t i o n w 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t we e n t h e t w o ro g u p s ,n u t i r t i o n s t a t u s i n d e x i n c l u d e d s e r u m lb a u mi n, p r e a l b u mi n, t i r c e p s s k i n f o l d t h i c k n e s s ,a r m mu s c l e c i r c u mf e r e n c e a n d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6例,根据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患者进入ICU2天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进入ICU2天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的营养指标及胃肠道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营养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2周后的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2周后的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3%,与对照组的8.57%的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不会增加胃肠道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临床价值危重病人因严重感染、创伤、手术等因素,机体处于高分解低免疫的状态,多会出现机体热量-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现象,不利于病人的恢复[1]。
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减少危重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是临床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的关键[2]。
为了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笔者选取76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6例,所有患者的直系亲属了解本次研究的全过程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基础疾病预后效果较差、肠内营养禁忌症及合并会影响营养和代谢的内分泌疾病的患者。
根据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1.42±5.86)岁;基础疾病:重型颅脑损伤10例,感染性休克5例,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17例,其他6例。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基本内容
危重患者常常因为疾病或手术的原因导致身体状况虚弱,需要特别的护理和 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是一种常用的营养支持方法,但在喂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 耐受的情况,这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健康状况。因此,针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 间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 受的原因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患者的体位、喂养速度、喂养量等方面的控制。例 如,适当抬高床头可以减少胃食管反流,减慢喂养速度可以减少患者的胃肠道负 担,逐渐增加喂养量可以避免肠道功能受损。
此外,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喂养不耐受,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例如, 对于胃潴留的患者,可以采取小剂量、低浓度的营养液喂养方式;对于消化道出 血的患者,需要暂时停止肠内营养,采用静脉营养支持等措施;对于胰腺炎的患 者,需要避免高脂饮食,采用低脂、低糖的营养液等。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搜集关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 的应用研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共纳入20篇相关文献,其中10篇 为随机对照试验,5篇为观察性研究,5篇为系统评价。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 广泛,且时机和剂量对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另外,肠内 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疗效也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 解决,如如何针对不同患者的营养需求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如何准确评估患者 的营养状况等。
结论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合 理的护理计划和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因此,针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研究具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肠内营养及PEGJ在危重病人的应用分析

PEGJ技术在危重病人的应用
定义:PEGJ技术是一种通过胃造口术将胃管插入胃内再通过造口处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肠道的 技术。
应用范围:适用于危重病人如昏迷、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等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优势:PEGJ技术可以避免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同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注意事项:在应用PEGJ技术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定期检查胃液的pH值和电解质 水平以及保持管道清洁和通畅。
PEGJ技术的适用人群
无法进食或胃排空障碍的危重病人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 需要进行肠道减压或胃肠减压的病人 需要进行肠道内药物灌注的病人
P肠R内T营养4 及PEGJ在危重病人
的应用
危重病人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的重 要性:提供必 要的营养物质 维持身体机能
PEGJ的优势: 方便、安全、 有效的营养供
肠内营养及PEGJ在危重病人应用的优缺点
优点:肠内营养 能够提供足够的 营养支持改善患 者的营养状况提 高免疫力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PEGJ可以解决患 者的进食问题保 证营养的供给。
添加标题
缺点:肠内营养 可能导致腹胀、 腹泻等胃肠道不 适症状。PEGJ可 能导致感染、出
血等并发症。
添加标题
适用人群:适用 于无法正常进食 的危重病人尤其 是神经系统疾病、 口腔疾病等患者。
PEGJ技术是一种通过胃造口术将胃管植入胃内并利用胃黏膜的自然生理功能输送营养 物质到肠道的技术。
PEGJ技术适用于无法通过口进食或无法吸收营养的危重病人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PEGJ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 生活质量。
PEGJ技术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患者 的安全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肠道内营养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志德
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将ICU中的40例危重症病进行分组观测,人数均等分配,并将最终在营养支持方向层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EEN支持后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较之前有所升高(P
【关键词】肠内营养;危重症病人;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56-02
随着医学的不断深入,对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这类营养支持的手段正在逐渐投入到实际治疗过程中[1]。
我院通过对ICU危重症病人分别使用EEN和PN,以及在所给予的热量条件下进行两者对比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5人 ICU危重症病人中,男37例,女38例,年龄为25-75岁,病人都有肠胃功能上的问题,并且都不能通过口来进食,需要营养支持至少在10d甚至以上,且其中35例皆经过心肺复苏术。
1.2 营养支持方法
1.2 1 EEN组该组的24例病人通过肠管,并且使用输液泵均匀地注射能全力溶液,控制输注速度为50-115mL/h,以防止病例出现不良的反应。
1.2 2 PN组该组32例病例,通过中心静脉凭借重力或是输液泵来控制全营养混合液的输注。
其主要的成分为糖、脂肪乳、电解质及其微量元素、氨基酸等。
营养支持为9-18(平均13)d,待病情有所缓和后停止PN的使用,并且逐步过渡到EN。
1.2 3 营养上的供给量给两组病例分别给予等量的热量和等氮量的PN或是EEN制剂,热量126kJ/(kg.d),氮量为0.22g/(kg.d)。
2 结果
2.1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本组的病人康复45例(75.5%),3例(7.4%)死于原发病,并且在此期间,并未出现其他的严重并发症。
两组病人在营养支持前后TSF和AMC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
PN组的情况则相反,出现ALB的下降,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一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2.2两组氮平衡情况比较
EEN组的病人平均的氮平衡(6.0±2.45)g/d,PN组病人的平均氮平衡为(1.35±0.85)
g/d。
EEN组氮平衡明显好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危重症的病人通常由于应激因素如创伤等会使整个机体处于高分解的状态,这样会导致其身体处于一个相对不健康的状态,整体免疫能力也会随着病情的加深不断下降,抵抗力的迅速下降也成为必然[2]。
由此可见,对那些危重症病人给予在营养上的支持,不但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不良状况的的出现,使病人的迅速康复,使病人的疾病能彻底的根治,以及之后的稳定状况都加以保障。
EEN的本质符合人的生理状态,并且有助于保障胃肠道整体功能和形态的相对稳定,而且此种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
创伤和菌类的感染会使肠黏膜出现萎缩,并且黏膜的通透性也会相应增加,这将导致菌类或是内毒素发生移位,从而诱发系统性炎症反应以及多器官功能的相应障碍,但EEN的营养支持可以保障内脏血流的稳定性以及胃黏膜的相应职能不受影响,即维护其完整性。
本研究对ICU危重症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
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组病人的营养支持结果中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因此,说明对于那些危重症病人而言,EEN在防止机体的衰竭以及维持营养上的平衡上与pN的营养支持情况相差不多[2]。
氮平衡是对机体营养状况和代谢状况进行监测的主要指标。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EEN组的病人在营养支持后在这两指标上都明显高于PN组,而且EEN组保持着持续的正氮平衡状态,与此同时PN组则表现为负氮平衡状态,这些相关的数据说明EEN在代谢效应上优于PN,这些受地段十分符合病患的需要,可以是病患在生理平衡与药物承受力上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从而方便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疗。
总之营养支持并非全部,应在病人自身的角度考虑其最舒适的治疗手段,不断探寻相应的治疗措施,给病患的生理上给予最大的帮助,将营养支持赋予人文上的使命感,将其在技术层面的漏洞在人文层面加以弥补,互为补充。
在ICU危重症病人的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生理需求采取合理的营养支持手段,从而可以促进其迅速康复,同时也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EEN具备更还的代谢效应和营养效果,EEN营养支持在生理状态层面上更具优势,尤其它的代谢效应和营养效果更值得病患进行选择,除此之外,还具备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势[3]。
少数的病人如果出现腹部的问题或是相关的并发症,可以通过控制营养液温度及其输液
速度来稳定病患状况,在有必要的时候应该使用胃肠动力药或是相应的止泻药来对病患状况进行缓解。
参考文献
[1] 吴迪春,黄智勇,张娟,周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4):232-233.
[2] 浦嫚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44-47.
[3] 华晨,刘励军.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