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肺癌领域年度进展精要

合集下载

肿瘤学进展

肿瘤学进展

十年辉煌不寻常:抗癌药物盘点2015-02-02 14:16来源:作者:字体大小自从2005 年公布首篇临床癌症进展报告以来,它见证了肿瘤学领域10 年来坚实而笃定的进展。

10 年来,有超过60 项抗肿瘤药物获得了的批准(图1),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理解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它们的问世改变了成千上万例难以治疗的癌症病患的现状。

此类新型药物可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存活或扩散所必需的特异性分子或分子簇。

图1 这十年批准的抗癌药物汇总(2014 年截止至十月份)十年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了项目,它也成为此类项目中最早及涉及范围最广的一个。

迄今为止研究网络已经描绘出了10 种不同癌症类型的完整分子图谱。

今天,及其他大通量测序项目不断探索出宝贵的信息,将有助于通过一系列路径改善患者预后,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成为可能,研究还发现了新的癌症驱动基因异常,这些基因可能成为新药的靶点。

经历了数十年的稳步发展,抗体免疫治疗领域终于在近年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重大成功,它首先发生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其后一系列其他癌症类型,包括肺癌的最常见类型等也获得进展。

此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人群经新型疗法治疗后生存期出现了显著的延长,近期一项长期研究提示抗体免疫疗法在完成治疗多年后仍对肿瘤生长产生作用。

另一种免疫疗法致力于重组自身的免疫细胞以攻击肿瘤细胞,它对于特定的血液肿瘤以及一系列实体肿瘤同样表现出色。

过去的十年间首款癌症疫苗也得以问世(宫颈癌疫苗)。

探索其他类型癌症疫苗的试验也正在进行中。

最后,大规模的筛查研究带来了新的重要证据,表明对于一些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可推进筛查实践。

靶向治疗迅速发展最近的十年间,我们看到由批准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有了稳步且迅猛的增加,远远超过新型化疗药物的研发速度(图2)。

这期间大约有40 种新型靶向药物得到批准,其中许多都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许多癌症患者的预后。

2014_ESMO_LC_新进展

2014_ESMO_LC_新进展

M. Catherine Pietanza, et al. 2014 ESMO 1463O.
SCLC的分子分型——全基因组分析
频繁的TP53和RB1失活已被证实 已证实SCLC并无突变互斥的特点,且SCLC亦存在可做为治疗靶点的驱动致癌 基因异常 已发现多种基因异常与SCLC生物学行为相关,因此SCLC靶向治疗具有潜在可 行性
M. Catherine Pietanza, et al. 2014 ESMO 1463O.
SCLC-MAP结果:
肿瘤组织来源
手术切除标本 针芯活检标本
N=50
21(42%) 21(42%)
细针抽吸活检标本
8(16%)
M. Catherine Pietanza, et al. 2014 ESMO 1463O.
CRKL
CRLF2 CSF1R CTNNB1 DAXX DDR2 DICER1 DIS3 DNMT1 DNMT3A DNMT3B E2F3 EGFR EP300
FBXW7
FGFR1 FGFR2 FGFR3 FGFR4 FH FLCN FLT1 FLT3 FLT4 FOXL2 FUBP1 GATA1 GATA2
SCLC-MAP:患者特征
患者(N=50) 年龄,中位值(范围) 性别 男/女 吸烟状态 从不吸烟 曾吸烟 目前吸烟 分期 局限期/已切除 广泛期 21/17(42%/34%) 29(58%) 4(8%) 19(38%) 27(54%) 28/22 65(48-91)
对一线治疗的反应 敏感/辅助Fra bibliotek疗SCLC-MAP结果:病例情况
试验性队列: 21例SCLC患者的肿瘤活检 组织FFPE标本和对应的正 常组织FFPE标本 11例患者有足够的组织标 本用于IMPACT(52%) 9例组织标本成功进行 IMPACT 7例组织标本与正常组织 配对 前瞻性队列: 入组开始:02/2013 60例患者知情同意并入组 5例患者无足够的组织用于 IMPACT 10例患者正等待结果 45例患者有足够的组织标本 用于IMPACT 2例患者质控失败 43例患者组织标本

2014年癌症进展回顾

2014年癌症进展回顾

2014年癌症进展回顾2014年,现代医学在解开癌症奥秘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在年末,为大家回顾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重要进展。

找到癌细胞供血“关闭按钮”英国诺丁汉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11月出版的《致癌基因》杂志上报告说,通过调控一种信号蛋白,可阻止前列腺癌癌变组织周围的新血管形成,从而切断癌细胞的营养供给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及癌变扩散。

研究人员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了分析,这是一种信号蛋白,能以两种形式存在,发挥两种作用,既能促进新血管生长,也能抑制其生长。

前列腺癌细胞会产生促进血管生长的此类因子,使癌变组织周围生出新血管,为其输送氧和其他必需的养分。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化合物,可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全部以抑制血管生长的形式存在。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给患前列腺癌的老鼠一周3次注射这种化合物,肿瘤逐渐停止生长并开始缩小,而老鼠并未表现出明显不适。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验证这一疗法对人类患者是否有效,并确认对其他类型癌症的治疗效果。

如果一切顺利,诺丁汉大学下属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将着手研发口服或注射药物,将其作为癌症患者新的长期维持治疗手段,控制癌细胞生长,抑制其向其他器官扩散。

弄清胃癌推手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关系密切。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小核糖核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弄清幽门螺杆菌诱发炎症的机制以及胃癌发病的原因。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级、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感染这种细菌会导致胃部出现炎症,引发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

不过,其诱导细胞异常增殖的详细机制则一直没有弄清。

小核糖核酸是一类不编码制造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调节各种基因的功能。

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让长爪沙鼠感染幽门螺杆菌,约两个月后收集了沙鼠的胃上皮细胞,全面调查了小核糖核酸的表达,发现一种名为miR-210的小核糖核酸表达显著降低。

2014年全球抗癌药物的支出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2014年全球抗癌药物的支出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2014年全球抗癌药物的支出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15-05-08肿瘤资讯肿瘤资讯oncology_news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来源:艾美仕微信——过去五年年均增长6.5%;较高的癌症发病率、早期治疗、创新疗法、存活率提高改变着癌症临床治疗格局由于早期诊断、较长的疗程和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提升,用于癌症治疗药物的开支不断攀升。

据IMS医疗健康信息学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用于肿瘤药物(包括治疗方法和支持治疗用药)的支出总额,在2014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在医药开支总额中所占份额仅是略有增加。

在过去五年间,在美元定值的基础上,全球用于抗癌药物的支出——按出厂价格且在不考虑发票之外的折扣、返利或患者援助项目的条件下计算——以6.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美国和欧洲5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仍是抗肿瘤药物消费大国,消费额占整体市场的66%。

与此同时,随着新兴医药市场国家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且患者有更多机会获得治疗,这些市场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达到13%。

《癌症治疗的进展、市场动态、患者援助和其价值:全球肿瘤趋势报告》,是对当前和今后的临床治疗格局、肿瘤相关的医药市场动态及患者获得药物的机会及其价值的全面评述和最新解读。

在过去五年中,靶向治疗支出稳步增长,在全球肿瘤治疗开支总份额中急剧增加,复合年增长率达14.6%。

同时,由于将这些药物结合在现有治疗中会带来一定的支出压力,支付方和国家卫生系统加大了其价值审查力度,其结果是这种成本效益评估往往导致患者获得这些药品的机会受限。

随着临床价值各异的抗肿瘤药按不同剂量被单独和联合应用于多种癌症和患病群体,药物可及性和报销问题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众多癌症发病率的增加、早期治疗、新药和疗效的改善都令世界各地肿瘤治疗需求随之增加。

在未来的几年里,创新性治疗类别、联合疗法和生物标志物的使用将改变治疗格局,在降低药物毒性的同时为癌症患者带来显著改善生存质量的希望。

2014NCCN指南

2014NCCN指南

一线治疗:阿法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一线治疗(1)
二线治疗: 厄洛替尼可用于敏感突变软脑膜转移 (2A)
维持治疗:移除“继续现有方案化疗直到进展”
吉西他滨原药维持证据级别降低(2A→2B) 培美/厄洛替尼换药维持证据级别降低(2A→2B)
增加靶向药物表格:Dabrafenib用于BRAF 突变(2A)
早期姑息治疗:姑息治疗取代支持治疗(2A) 肺癌诊断:获取足够样本量的重要性(再次活检) (2A)
ALK检测证据级别提高(2A→1)
强调Multiplex/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2A)
一线治疗:阿法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一线治疗(1)
二线治疗: 厄洛替尼可用于敏感突变软脑膜转移 (2A)
非小细胞肺癌中EML4-ALK易位的流行率
● 根据目前估计,EML4-ALK 融合出现在大约3-5% 的非小细胞肺癌 中,具体因研究的人群和使用的ALK 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 目前,中国初步的ALK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张绪超等运用RACEcoupled PCR sequencing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 所2003~2006 年通过手术切除及穿刺活检等手段获得的103 例 NSCLC 冷冻组织标本进行EML4-ALK 融合基因检测发现,EML4-ALK 在103例肺癌中的发生率为11.6%,在腺癌的发生率为16.13% (10/62),在非吸烟者为19.23% (10/52), 在不伴有EGFR或KRAS 突变的腺癌中高达42.80%。
Hotspot 27% CNAs 41% 替代 19%
STK11
PI3KCA NF1 AKT1/2/3 PTEN mTOR/PI3K通路

2014ASCO 肺癌研究结果

2014ASCO 肺癌研究结果

2014ASCO 肺癌研究结果【Abstract #8000】METLung研究:Metmeb(Onartuzumab)联合厄洛替尼对比厄洛替尼在复治的IIIb或者IV期NSCLC:III期随机多中心研究(METLung OAM4971g)【结果】失败了!OS:HR=1.27,p=0.068,mOS=6.8 vs 9.1月【大牛哥点评】期待后续分子marker分析,Metmab若对EGFR+也无任何价值,那这种治疗策略就失败了!【Abstract #8001】克唑替尼在c-MET扩增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有希望,就是研究样本太小,才16个病人,4个PR;克唑替尼继ALK+和Ros-1重排后的第3个靶点吗?【大牛哥点评】c-Met扩增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驱动基因,但作为EGFR-TKI耐药机制之一还是有希望成为有效的治疗靶点,期待扩大样本研究结果!【Abstract No: 8002】PROFILE 1014:克唑替尼对比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者卡铂方案在晚期ALK阳性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的结果【结果】结果不出意料,在ALK阳性的非鳞NSCLC里,克唑替尼显著优于化疗。

ORR:74% vs 45%;PFS:10.9vs 7.0月;OS结果目前没有出来(你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大牛哥点评】我关注的是Crizotinib进展的这些人是否服用了ceritinib。

【Abstract #8003】ASCEND-1:Certinib在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结果【结果】治疗ALK+新药,在克唑替尼进展后,有效率可达55-70%,PFS可达6.9-7.0月。

【大牛哥点评】第一代尚且没给患者用过,第二代已经出来了。

阳性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让牛哥有一丝的开心,因为二代使用之后7个月居然又发生了耐药,如何克服肿瘤耐药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Abstract #8004】晚期EGFR(Del19/L858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两项阿法替尼对比化疗III期研究(LUX-LUNG3及LUX-LUNG6)的亚组分析【结果】台大医学杨志新主导,国内多家单位参与,结果没有特别发现。

2014年批准重要治疗领域药品

2014年批准重要治疗领域药品

2014年批准重要治疗领域药品情况一览医药来源:新康界时间:2015/3/16责任编辑:chengpeng评论繁体2014年批准重要治疗领域药品情况2014年,经过药审中心的审评,提出建议批准以下多个重要治疗领域的药品上市,为患者获得最新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患者用药可及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抗肿瘤用药1.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也是全球首个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小分子靶向产品。

胃癌是我国高发肿瘤,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后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选择,存在迫切临床需求。

该产品的上市,对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2.西达本胺片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是国内首个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

复发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缺乏有效治疗,预后差,该产品上市对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

3.多西他赛注射液紫杉醇类化疗药,微管解聚抑制剂,已在我国批准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以及非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的患者。

现国内批准增加晚期胃癌的新适应症,为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4.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5-羟色胺3(5-HT3)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已在我国批准用于预防肿瘤患者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现国内批准增加用于预防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的新适应症,为外科手术患者提供了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新治疗手段。

(二)疫苗领域5.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填补了我国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消除了目前计划免疫规划中数千万剂使用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潜在的致病危险(疫苗株或衍生株引发的相关病例),安全性更好。

药审中心按特殊审批程序完成了该疫苗上市注册申请的审评,有效配合了WHO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行动计划。

同时,该疫苗的批准上市,对我国乃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4ASCO进展回顾

2014ASCO进展回顾

内容
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进展 晚期NSCLC EGFR-TKI靶向治疗进展
晚期NSCLC其他靶向治疗进展
肺癌免疫靶向治疗进展
EGFR-TKIs vs. Chemotheray in EGFR Mutation+ Lung Adenocarcinoma
Trial Patient Population TKI Pts No. PFS (months) TKI Chemo HR(95%CI) 0.48 (0.36-0.64) 0.61 (0.31-1.22) 0.322 (0.236-0.438) 0.520 (0.378-0.715) 0.16 (0.10-0.26) 0.37 (0.25-0.54) 0.58 (0.43-0.78) 0.28 (0.20-0.39) 0.34 (0.22-0.51) TKI OS (months) Chemo HR(95%CI) 0.78 (0.50-1.20) 0.82 (0.352-1.922) 0.88 (0.634-1.241) 1.185 (0.767-1.829) 1.065 0.80 (0.47-1.37) NA NA NA EGFR mutation+ subgroup analysis in phase III trials IPASS Asia, non-smoker Korea, nonsmoker Gefitinib 261 9.5 6.3 21.6 21.9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DFS(月) EGFR阳性DFS的敏感性分析 未校正 多变量COX分析** 对所选因素进行校正*** 仅对疾病分期进行校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规范化治疗专题】2014肺癌领域年度进展精要文图/《中国医药科学》苏 暄2014年国内外肺癌防治领域,哪些大事件和重要进展值得记取?★★肺癌2014国际新进展1. ASCO:所有肺腺癌患者进行EGFR,ALK检测成为必选项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签署分子病理学协会(AMP)/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美国病理学家联合学会(CAP)3大机构联合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指出了对肺癌患者适当使用EGFR突变及ALK重排检查的必要性。

2. FDA批准RAM联合多西他赛用于NSCLC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扩大ramucirumab的应用范围,包括与多西他赛联用作为经铂为基础的化疗后的转移性NSCLC的二线治疗。

3. 新药AZD9291治疗TKI耐药NSCLC有效T790M突变是EGFR治疗耐药的主要原因。

一项Ⅰ期研究发现,一种新的突变选择性EGFR-TKI 药物AZD9291,为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提供一种新治疗选择,该药物对T790M 突变的患者(60%的患者检测到)疗效尤其突出,约有一半患者用后肿瘤缩小。

4. 阿法替尼使特定肺癌患者生存获益被首次证实2014年ASCO大会公布的有关LUX-Lung6和LUX-Lung3的一项汇总分析首度提示,基因型导向治疗可改善EGFR突变患者生存,一线阿法替尼可显著提高有常见EGFR突变(Del19/L858R)的晚期NSCLC 患者的总生存率(OS)。

5. 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比单用厄洛替尼PFS 更长2014年ASCO大会发表的一项开放随机试验结果显示,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联用比单独的厄洛替尼无进展生存期(PFS)更长。

6.治疗ALK阳性NSCLC,克唑替尼比标准化疗改善PFS和ORR2014ASCO大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对于ALK 阳性非鳞NSCLC患者中,相比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者联合卡铂,一线克唑替尼能明显改善PFS和客观缓解率(ORR),安全性可接受。

7.新药MK-3475对晚期PD-L1阳性NSCLC 患者疗效稳健2014ASCO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抗PD-1人源化抗体pembrolizumab (MK-3475)可为晚期PD-L1阳性NSCLC患者提供可靠的抗肿瘤作用。

8.对FR阳性NSCLC,Vintafolide+DTX对腺瘤亚组收益最大2014年ESMO大会上展出的一项TARGET研究提示,对199位所有目标病灶表达FR[FR(100%)]的NSCLC患者,与单独使用DTX相比,Vintafolide+DTX 在所有有效终点(ORR, PFS和OS)中均有临床改善,尤其腺瘤亚组有最大收益。

9.治疗晚期肺鳞癌,比较TKI药物疗效首个研究结果公布2014年ESMO大会Ⅲ期临床试验LUX-Lung 8研究数据显示,晚期肺鳞癌患者应用阿法替尼相较于厄洛替尼在PFS方面优势显著。

10.BRAF V600E突变的治疗有新进展治疗BRAF V600E突变的NSCLC,达拉非尼作为此类药物中首个显示有活性的药物,抗肿瘤活性持续反应,且安全性可接受。

11. 非小细胞肺癌新治疗靶点——ROS1重排美国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克唑替尼治疗或可使ROS1基因重排的NSCLC患者获益。

★★肺癌年度回顾之中国进步1.吴一龙:INC280+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耐受良好。

(2014ASCO年会)2.程颖:第三代铂类药物洛铂联合依托泊苷(EL)方案为我国ES-SCLC患者一线治疗提供新选择。

3.梁文华:NSCLC根治术淋巴结检出越多,患者预后越好,建议根治性手术至少检出14个淋巴结以准确分期和提高患者生存率。

(2014年ESMO大会)4.程颖:首个Ⅲ期试验探索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SCLC标志物的价值。

(2014ESMO年会)5.吴一龙:真实世界中,对我国可切除肺腺癌NSCLC患者,辅助治疗或不能带来获益。

这类患者总体EGFR突变率为55.1%,3年DFS率为61.7%。

术后病理分期、年龄、手术切除类型与3年DFS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2014ESMO大会,ICAN研究)个体化治疗:富集临床特征可检出合适对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实验室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高居榜首,而传统的化疗虽能改善近期疗效,但对生存的改善有限,预后较差。

由此,基于分子靶点的个体化治疗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研究中的热点,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为靶点药物的发现,对NSCLC的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EGFR抑制剂治疗EGFR敏感突变患者已成为NSCLC基因分型靶向治疗的成功模型,而作为北京市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内科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分子靶点检测研究。

前期在孙燕院士和石远凯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在EGFR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ALK融合基因作为“科研新星”,有很多未知的内容值得探索。

借着ALK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在我国临床试验开展的良好契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实验室也对此开启了一段探索之路。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石远凯教授介绍,以往研究表明,ALK融合基因多见于腺癌,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年轻患者,多数情况下与EGFR、KRAS互斥,在未经筛选的患者中发生率很低(3% ~ 7%)。

因此我们收集了晚期、非鳞癌、较年轻的NSCLC患者,并找到了2例ALK与EGFR突变共存者。

经过富集这些临床特征后发现,ALK融合基因约占1/3的比例,惊人的检出率提示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富集后,能高效检出合适的患者进行靶向治疗。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检测ALK融合基因的金标准,但因其检测费用高、需要精密仪器和丰富的结果判读经验,不适合大样本人群的筛选,所以寻找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诊断方法用于日常临床检测,成为研究任务之一。

我们对收集的样本同时进行FISH、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并比较了IHC及qRT-PCR 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发现,改良的IHC法(应用较敏感的抗体D5F3,同时采用信号加强系统)作为检测ALK蛋白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并与FISH有较高的一致性;而由于qRT-PCR只能检测已知的变异类型,具有相对较低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度。

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准确性,我们收集了所有患者生存数据并探索在FISH阳性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人群中不同蛋白表达的患者是否具有不同的预后。

结果发现,相对于未接受克唑替尼的ALK阳性患者或ALK阴性患者,ALK阳性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具有较长的PFS和OS,但与EGFR突变接受TKI治疗的患者比较,无明显生存差异。

这说明FISH检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另外我们还发现,在FISH阳性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ALK蛋白表达中和高强度与弱强度蛋白表达的患者相比,具有较好的预后;更有意思的是,本研究中2例同时携有ALK和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蛋白表达强度,对EGFR抑制剂及ALK抑制剂的反应性也不相同,生存预后也有较大的差别。

携有ALK和EGFR双突变的病例非常罕见,对这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是一个谜团。

但从我们的实验数据来看,也许ALK蛋白的表达强度能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意义。

至于ALK蛋白的表达是否可以作为ALK靶向药物治疗的预后因子,仍需要后续实验进行验证。

在NSCLC患者中检测EGFR、ALK基因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美国、欧盟的权威学术机构都已制定出各自的检测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临床治疗指南中也就检测和治疗给出了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性的检测和治疗指南。

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在实践中逐步推动我国转化医学的进展,在孙燕院士的支持下,石远凯教授召集国内肺癌领域知名临床、病理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及我们课题组基因靶点检测结合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的实践经验,已制定出《中国EGFR 突变和ALK 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并在2014年进行了更新,旨在为我国提供该领域的诊断和治疗规范,提高我国NSCLC 患者的诊治水平。

石远凯教授还介绍,由中国药科大学开展的一项针对3个EGFR-TKI 药物治疗中国晚期NSCLC 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于2013年年底发表在《中国药物评价》杂志上。

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3种EGFR- TKIs 类药物二线治疗晚期NSCLC 的经济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最终的研究结论指出,三种EGFR- TKIs 类药物相比,埃克替尼的成本效用比远远小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优选方案。

因此,应优先选择埃克替尼作为晚期NSCLC 的治疗药物,以获得更优的经济学效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

该项目获得了第三届2013年度中国公益践行奖,自2011年11月启动至今,惠及的患者已经超过1.2万名,目前在组人数超过7000例。

肺小结节最新甄别和规范治疗“攻略”做完CT 检查后,有的人会收到“肺部阴影(小结节)”的报告单,认为小结节就是肺癌,于是大为恐慌,四处求诊,甚至每隔一两个月就做一次CT。

小结节是否就是肺癌?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认识肺小结节以及安全经济的诊疗方案。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的数据,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大约是2个活1个,而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是100个活1个。

我国作为肺癌大国,肺癌高发且筛查难度大,是导致其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很多医生对肺部小结节的性质认识和判断经验还不足。

■ 肺部小结节≠肺癌怎么判断和“甄别”小结节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目前国际公认筛查肺癌最有效的方式是低剂量螺旋CT 检查。

美国、欧洲、北京肺癌筛查的实践发现,新一代低剂量的多排螺旋胸部CT 扫描和PET-CT 的普及应用,能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低剂量螺旋CT 发现的早期肺癌占40%~50%,而用X 射线发现的早期肺癌则在25%以下,且接近40%都是晚期肺癌,这表示低剂量螺旋CT 筛查确实能揪出更多的早期肺癌。

美国政府已通过了国家肺癌筛查计划,通过胸部CT 肺癌筛查计划,可在临床发现1cm 以下的肺部小结节,使早期肺癌得到更好的局部治疗,降低死亡率。

根据 2013年肿瘤登记年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首位的是肺癌,每年新发病约为60万人,对高危人群使用低剂量螺旋CT 进行早期筛查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