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图复习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图基本要素第1课时图一小明第一次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图二小明第二次绘制的校园平面图追问1:、为什么二组同学找到答案的速度要比一组同学快?、为什么一组同学无法量算出从旗杆到校园大门的实地距离?追问2:对比发现,一幅平面图要想让别人读懂,画图者画图时应该注意哪些?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八方是指哪八方?不同类型的地图表示方向的方法往2-1-3城市街区图中在B的什么方向?指导:用尺子和铅笔画图,以B为中心,画教师演示:沿着A所在的经线画弧线,标出箭头,指向北极的方向为北,对着的方向为A点所在的纬线画弧线,标出箭头,指示东西。
学生1 学生2 学生3有指向标的地图提示:请同学们回顾助学8页友情提示的内为中心,A、B、E、D点分别在小结:对于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中在A的()方向。
:A在C的()方向,)方向,D在C的(在C的()方向。
根据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方向的判断,自主学习、归纳总结以南极点为、利用手表确定方向、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方向。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D.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3.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A.东B.南C.西D.北4.图1中,B点位于A点的方向。
图1 图25.图2中,B点位于A点的方,C点位于A点的方,C点位于B点的方。
6.(1)图中村庄A大致在村庄B的方向。
(2)图中公路CE的走向大致是,ED的走向大致是。
(3)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教学反思】优点:1、本节课第一个知识点地图的基本要素是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归纳总结得出的2、第二个知识点地图上方向的判定是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指导、讲练结合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的。
3、学生在绘图时要求学生规范从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缺点: 本节课内容较多,课堂上练习的内容也多,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一节》教材以商务星球为主题,将地图的基本要素分为五部分:经纬度、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图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案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地图基本要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但对于地图的基本要素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地图基本要素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地图基本要素奠定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经纬度、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及其作用;学会阅读和分析地图,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基本要素的能力;学会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地理素养;树立正确的地图观念,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基本要素(经纬度、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识别和运用。
2.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换算,地图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商务星球为背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地图基本要素的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商务星球背景的课件,展示地图基本要素。
2.地图样本: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城市地图等。
3.练习题:设计有关地图基本要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工具:尺子、圆规等测量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商务星球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基本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三节《地图的应用》教学设计2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三节《地图的应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三节》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图的种类、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地图。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概念,如比例尺、经纬度等。
但部分学生对地图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对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方法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地图应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阅读地图,了解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使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增强地图意识,认识到地图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
2.难点: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地图。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地图应用意识。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地图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商务地图等。
2.准备地图使用实例和案例,以便进行讲解和分析。
3.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演示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地图,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图的用途,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商务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析地图使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地图,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图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巩固。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精品复习教案2

第二单元地图1在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定方向。
2知道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能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和用途。
3知道常用的图例,会看地图注记。
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坡、缓坡等地形。
5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盆地、山地、平原、丘陵五种基本地形。
6能够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地图的类型及合适比例尺的地图。
地图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学习和生活工具,你会使用吗?(一)下图是一幅还没绘制完成的地图,请你按以下步骤完成:1(1)标出地图的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提示:注意路名)。
(2)从地图中我们可以判断:广州百货大厦在人民公园的_______方向。
中山四路至中山七路是自_______向_______方向排列命名的。
2设计地铁站、医院、学校的图例(提示:日常生活所见),并画在下面的框内。
3 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_____________米,若将其转换为线段式,应写成_______;图中广州百货大厦距人民公园的直线距离约_______米。
4.由此可以看出一幅地图应具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要素。
(一)今年寒假你准备去西安旅游,在去之前你想先了解一下有哪些景点,你会选择下面哪种地图?()学习主题三: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学习主题三:地图的应用活动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主题一:(一)1(1)略(2)东南东西2略 3. 500米,略,1750米 4.比例尺、方向、图例(二)略主题二:(一)a (二)图A:小大略;图B:大小详主题三:(一)相对高度,海拔;甲山:1950米,甲乙山相对高度:1270米(二)1. 200米;600米 2.鞍部 3.盆地 4.山脊 5.山谷6.陡崖7. 250米8.CD ,CD山坡的等高线密度比HI山坡的等高线密度稀疏,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三)③,A,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地图的应用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图的应用【课标要求】●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各种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要想知道201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里约热内卢的位置,应该查找()A.世界地形图 B 世界政区图 C 世界人口分布图 D 英国地形图2.某中学七年级3班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请你帮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地图()A.政区图 B 矿产图 C 人口分布图 D 当地地形图3.小刚想利用暑假到青岛旅游,可以从电子地图上获得的信息有()①青岛的主要景点;②青岛主要景点的文字介绍;③各景点的乘车指南;④某景点未来几天游客人数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4.读《济南城区图》,找一找从济南东站到山东经济学院最近的路要经过哪些街道呢?5.假如你独自一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想尽快了解该城市的主要学校,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图?如果想乘公交车去其中的一所学校,你会选择公交车吗?如果不会,找一张你所在城市的城区图练习一下吧!6.利用谷歌地图,找到我们的学校。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法进行授课,由于教材内容偏少,理解性知识不多,重点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利用活动题充分展示学生的识读,读图,用图的能力,把感性的理解落实到具体的生活用图中,使学生在用图中学,在学图中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学习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要求,拓宽了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体会成功,获得喜悦。
从教学过程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读图分析,解决问题,并能通过分组讨论,踊跃发言,回答出正确答案,说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使用地图技能,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小问题:由于设置的教学情景与学生关系密切,场景为学生所熟悉,学生显得过于活跃,特别在课堂末段教师介绍Google Earth软件的应用及学生亲手操作时,孩子好奇、兴奋、贪玩的天性表露无疑,课堂因为过于活跃而较吵,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操作时提前给学生提示。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2章复习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1、2章复习【复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展示目标建构知识巩固训练展示目标建(多媒体)展示复习范围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1: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知道地球的形状。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多媒体)帮助学生梳理复习要点,完成知识建构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布置训练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巩固训练题。
(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理解经度、纬度的分布及重要经纬线的地理意义;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准备教材和学案,明确复习范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态。
阅读考试要求,明确复习目标。
根据老师多媒体提示,建构知识,阅读记忆以下知识:1、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近似球体球体2、地球是一个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3、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只差了千米。
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5、地球的赤道周长约千米6、地球表面积平方千米先独立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再组内合作,组长负责检查,保证每位同学都完成。
阅读考试要求,明确复习目标。
根据老师多媒体提示,建构知识结构,阅读记忆以下知识:引入新课复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练习巩固复习经线和纬线通过练习巩固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通过练习巩固复习地构知识巩固训练展示目标建构知识巩固训练展示目标建构知识巩固(多媒体) 帮助学生梳理复习要点,完成知识建构(多媒体)展示“要点突破”,帮助学生理解经纬度的划分。
(布置训练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巩固训练题(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传和公转。
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北半球四季的变化;比较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了解五带的划分。
(多媒体) 帮助学生梳理复习要点,完成知识建构(布置训练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巩固训练题(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4: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1节 地图基本要素(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图基本要素(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目标】“校园平面图”,知道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并学会用这两种方向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重点)2.通过巩固复习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学会在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纬线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重点)3.通过判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学会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别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并能辨别这种地图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难点)【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下的问题教学【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直尺。
【教学过程】东北南西东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观察图片得出结论: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NWES回答:B在A正东方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指向标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SENW完成【达标训练】【当堂达标】 1.地图的三要素是()A .方向、比例尺、图名B .图名、比例尺、图例C .图名、方向 、比例尺D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地图的方法,适应的情况是A.所有有经纬网的地图 B.不带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C.带有指向标的地图 D.所有地图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A.西方 B.东方 C.北方 D.南方4.有关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地图的方向的判断方法一定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图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C.地图上表示城市名称、山脉高度等的文字叫图例D.地图上表示河流、道路等的符号叫注记5.下列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C.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读右图,回答6-8题。
6.关于公路的延伸方向,正确的是()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西 B.先由西北向东南,再向东C.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北 D.先由东向西,再向西南7.养鸡场在村庄的()A.东方 B.西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林地在村庄的西南方 B.耕地在村庄的北方C.小河大致向南流 D.小桥为东西走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本节课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形成地理空间观念,通过地形图的判读,使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二是提升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分析和绘制地形图,增强学生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能力;三是培养地理思维,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是强化地理探究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这些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地形图的价值,并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与地形图判读相关的科普文章和地理杂志,让学生了解地形图在科学研究、探险和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例如,《国家地理杂志》中关于地形图的文章,以及地形图在自然灾害预警和资源管理中的案例研究。
-视频资源:推荐一些关于地形图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和应用场景。例如,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地图的秘密》以及地形图在军事和航空领域的应用。
-地形图判读相关书籍:推荐一些与地形图判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形图的知识和应用。
-地理科普视频:推荐一些关于地图和地形图的科普视频,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2.拓展建议:
-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自然地形,尝试用所学地形图知识去解释和描述这些地形特征。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他们不仅掌握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还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上还存在一定困难,这说明我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时还需更加细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图》
1、通过知识要点总结,初步了解学生对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高线地形
图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要点回顾,学生会计算、比较,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3、通过跟踪检查,检测本节复习效果。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本部分内容,但对一些重点的内容学生还不熟悉,在复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清理,让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得到提高。
把学生感觉困难度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重点、难点:
1、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2、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是难点。
3、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其中经纬网定
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4、识记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5、判读地形图
复习方法目标导学
教具准备
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测试卷。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复习的知识:
1、地球运动的形式及意义。
2、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二、本节课复习内容:
_________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地。
地位于B地的__________方向,
米。
)如只考虑地形平坦的因素,我军选择进攻路线A、B、C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