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篇一:七年级地理上册《4.1 天气》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地图的基本要素》是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等基本要素,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为今后的地理学习和生活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内容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同时,地图的基本要素也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重要内容,如数学中的比例尺计算、语文中的地图说明文阅读等。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章主要包括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地图的方向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3.地图的图例常见图例的认识和记忆。
图例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材特点1.内容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3.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将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的认知基础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地图,对地图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他们对地图的基本要素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为学习地图的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实践和探究问题。
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地图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地理信息载体,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理论,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案

教案名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2)能够识别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3)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拓展学生对海陆分布相关知识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 经纬网的概念及应用4. 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认识、经纬网的应用、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
2. 教学难点: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经纬网的绘制和解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构造和特点;(2)学生分享对地球仪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海陆分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加深对地球空间概念的理解;(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地球仪,学习经纬网的绘制和解读;(3)教师讲解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大洲和大洋。
4.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挑选个别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5.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认识、经纬网的应用、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
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素养提升 体验多彩人文》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素养提升体验多彩人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素养提升体验多彩人文》是在学生学习了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等基础内容之后,对人文地理知识的一次综合提升和拓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传统习俗、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提高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
本章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是为后续学习世界的区域地理和中国地理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对多彩人文的体验和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文化的多样性介绍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如建筑风格、服饰、饮食、艺术等。
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发展、民族融合等因素。
2.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探讨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如节日庆典、婚礼习俗、丧葬习俗等。
分析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变迁,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经济活动与文化特色介绍不同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分析经济活动与文化特色之间的关系,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等。
4.文化交流与融合探讨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
分析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
(三)教材特点1.综合性强:本章内容涵盖了文化、习俗、经济等多个方面的人文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
2.案例丰富: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和图片,生动地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
这些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实践: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实践活动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本学期,我将致力于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七年级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地球和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地图和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环球伦理观念和爱国情感,让他们具备全球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地球和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等。
2)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等。
3)人文地理环境: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
4)地图和地理信息: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2.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地理现象。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案例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我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1)考试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评估: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3)实验评估:通过实验活动,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地球和地球运动第二周: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第三周:自然地理环境(水文)第四周: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第五周: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第六周:人文地理环境(人口)第七周:人文地理环境(城市)第八周:人文地理环境(交通)第九周:人文地理环境(工业)第十周:人文地理环境(农业)第十一周:地图和地理信息第十二周:复和总结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业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业星球版目的和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商业星球的地理知识和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课程目标- 了解商业星球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 研究商业星球的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地形和生态。
- 探索商业星球的人文地理和文化特色。
- 研究商业星球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方法单元一:商业星球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和卫星图像,了解商业星球的地理位置。
- 引导学生了解商业星球的表面特征,如陆地、海洋、山脉和河流。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商业星球的地理特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单元二:商业星球的自然地理- 研究商业星球的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
- 分析商业星球的地形特征和地层构成。
- 研究商业星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 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商业星球的自然地理现象。
单元三:商业星球的人文地理- 研究商业星球的人口分布和城市化现象。
- 了解商业星球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特色。
- 探讨商业星球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关系。
- 设计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对商业星球的人文地理理解。
单元四:商业星球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研究商业星球的资源类型和分布。
- 讨论商业星球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
- 探索商业星球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评估- 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展示和口头报告,评估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 地图、卫星图像和地理工具。
- 实验材料和模拟环境。
- 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 书籍、杂志和报纸。
备注该教学计划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调整和修改,并结合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

一、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和位置。
(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
2. 教学重点(1)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和位置。
(2)地图和地理图表的使用方法。
3. 教学难点(1)地球的椭球形状及其推算方法。
(2)地图的投影方法和种类。
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模型或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讲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和位置,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
(3)介绍地图和地理图表的种类、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教案:第二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亚洲的地形、气候等特点。
3. 教学难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亚洲的地形、气候等特点的成因。
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分析、学生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亚洲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讲解亚洲的位置、范围,让学生掌握亚洲的基本知识。
(3)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等特点,分析其成因。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三、教案:第三章《亚洲的国家和地区》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亚洲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2. 教学重点(1)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亚洲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
3. 教学难点(1)亚洲国家和地区分布的规律性。
(2)亚洲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的成因。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范文文档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范文文档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1第一节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图 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4.亚洲之最:(1)世界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发源于中国XX省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4)亚洲面积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的湖泊:里海(咸水湖);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2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含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王攀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AB两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自己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
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与学中的优势因素,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不强,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可能会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不利因素和未知困难,应该是教师提前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
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四、学期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了解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理事物描述能力的培养。
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会学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气候类型的简单的天气图。
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分布地区。
了解地球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国家,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差异。
五、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地球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二单元地图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
介绍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认识,地图的方向,怎样区别方向,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等知识。
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本单元主要包括海陆分布,海陆的面貌,海陆的变迁。
“海陆分布”一课,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海陆的面貌”一课,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
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海陆变迁”一课,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
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人类活动与气候五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
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单元世界的居民本单元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单元内容将在后续学习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总领效果。
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习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2016年8月口升学英语全真模拟试卷七Part II:知识运用(共三节,5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0分)第一节:词汇和语法(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21. They ____ go skiing in winter.A. rightB. familiarC. familyD. suit22. The trees are so green and beautiful; they stand on ____ of street.A. both sideB. each sidesC. both sidesD. every sides23. She tried _____ her tears.A. keeping backB. to keep backC. to keep downD. keeping down24. His mother ______ a doctor in the hospital.A. works likeB. works asC. is likeD. is as25. You _______ read that article if you don’t want to.A. haven’tB. can’tC. mustn’tD. needn’t26. I am going to the meeting, and _____.A. so does DaveB. so goes DaveC. so is DaveD. Dave is so27. She was very busy last week. Otherwise she _____ us more help.A. would giveB. would have givenC. will have givenD. will give28. I need some blue ink badly, but there is ______ at hand.A. notB. littleC. noneD. nothing29. I visited two of the families and Tom met to see _____.A. otherB. othersC. the otherD. the others30. Today’s weather isn’t as cold as it was yesterday, ______?A. is itB. isn’t itC. was itD. wasn’t it31. Is it necessary _____ the book immediately?A. that he returnsB. his returningC. for him to returnD. to him return32. Hardly had the play started ______ there was a power cut.A. thanB. whenC. asD. until33. He is said ______ a new color TV set.A. buyingB. to have buyC. having boughtD. to have bought34. Write clearly _____your teacher can understand you correctly.A. sinceB. forC. caseD. so that35. Who is the comrade ____ was there?A. whomB. thatC. whichD. whose第二节:交际用语(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