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考物理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要内容,是后面要学习的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是形
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的重要基石,是教学的重点。
从学生认知特点来看,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
“ 有力,
物体才运动”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样的错误
前概念根深蒂固,并且“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
律,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对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是教学的难点。因此,笔
意义。
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选取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 24
个必须通过实验学习的三级主题中仅有三个是物理

境化。大单元教学要脉络分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把握联系。先要“高瞻远瞩”,抓住一条知识主线,清
[1]
素提出了 3~5 个基本要求,如表 1 所示。
表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数
科学探
究要素
提出
问题
科学探究
能力的基
本要求个

3
猜想 设计实 进行实 分析
交流
与假 验与制 验与收 与论 评估 与合
设 订计划 集证据 证

3
5
5
5
5
5
三、SRI 一致性工具
SRI 一致性研究工具是斯坦福研究所的(Standford
理教师》
《物理教学探讨》
《物理通报》
《中学物理教学
参考》4 种期刊中关于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教
学设计的 12 篇文章[5]~[16]。
二、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科
学探究的要求
2011 年版课标将科学探究分为提出问题、猜想
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物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影响因素研究

物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影响因素研究

物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王焕霞秦歌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9年第08期摘要:在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中,考试命题需要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研究学科试题与学科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深入探究了我国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影响因素,包括命题者、试题质量、编码者、一致性分析模式等.为增强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更好地促进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建议从加强命题者的评价素养、选取高水平的编码者并进行培训、构建本土化一致性分析模式等方面着力进行.关键词:物理期末测验试题;课程标准;一致性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和变化的评价[5].物理学业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物理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物理学习的情感状态等[6].物理期末测验是物理学业评价的一种形式,在每学期期末进行,不仅是衡量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而且是评价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7].课程标准对学生预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进行了规定及明细表述[8].本研究主要涉及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中,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调研数据及各方建议的基础上,2018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引领中国未来十余年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方向.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指学业评价的实施与课程标准中相应要求的吻合程度[9].结合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本研究中的一致性主要是指高中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相应要求的吻合程度.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我国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析,分别从命题者、物理期末测验试题、编码者、一致性分析模式等研究影响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命题者这一影响因素进行研究.2.1 命题者对命题者从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对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认识、对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调查样本为50名高中物理教师,命题者均有多次命制物理期末测验试题的经验.2.1.1 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需要深入研究物理课程标准,并明确课程标准是命题的核心依据.从命题者对课程标准的熟悉程度、满意程度、对课程标准是物理考试命题的依据这一要求的熟悉程度等展开调查,结果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较大比例的命题者比较熟悉课程标准,但仍有少数命题者需要进一步熟悉课程标准,以保证命题时更好地依据课程标准.较大比例的命题者对课程标准满意.绝大多数命题者熟悉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总体来看,对于命题者对物理课程标准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物理课程标准的深入认识.2.1.2 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对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认识为保证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命题者需要熟悉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认同两者之间具备一致性的必要性、丰富一致性的理论,并接受相关培训.从命题者对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的熟悉程度、是否认同两者之间具备一致性的必要性、是否接受过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培训、是否需要充实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相关知识等展开调查,结果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较大比例的命题者不够熟悉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很大比例的命题者没有接受过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培训,这也是导致他们对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不够熟悉的主要原因.较大比例的命题者已经认识到一致性的必要性,但在基于课程标准的物理教育改革背景下,仍需提高命题者对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认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绝大多数的命题者具有进一步充实一致性知识的意愿,因此在实践中,应增加对命题者关于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培训.總体来看,对于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对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深入认识.2.1.3 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对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实践认识为保证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不仅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而且命题者研制试题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并对研制出的试题采用技术手段分析其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并对试题进一步修改完善.从物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依据课程标准的频率、命题者研制试题时依据的核心素材、命题者研制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的频率、研制试题的方式、命题者是否采用一致性分析技术手段分析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等展开调查,结果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有较大比例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并没有很好地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较大比例的教师编制物理期末测验试题时以教材为核心依据,而不是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依据,这也是导致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命题是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命题者而言,依据的频率较高.绝大部分命题者是自己设计或者改编已有试题,无命题者使用现成试题,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命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只有少数命题者采用技术手段分析过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间的一致性,绝大多数命题者并未进行这一关键性的工作并依据分析结果对试题修改完善,这也是导致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水平经常偏低的原因.总体来看,对于命题者对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实践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命题者对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实践认识亟需加强.2.2 物理期末测验试题物理期末测验试题质量是影响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物理期末测验试题的分析表明,与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相比,物理期末测验试题对知识点及认知要求的考查有时出现偏差.表现在物理知识内容主题,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主题及各内容主题的分值所占比例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内容主题及各内容主题知识点数目所占比例一致性水平偏低.表现在认知水平,试题考查的知识的认知要求及各级认知水平的分值所占比例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的认知要求及各级认知水平的知识点数目所占比例一致性水平偏低.因此,物理期末测验试题质量会影响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2.3 编码者编码者的选取是影响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在进行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期末测验试题相关内容分析,对其进行编码,并统计在对应的编码矩阵中时,需要编码者作出决策和判断,不可避免的是,不同编码者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赫尔曼(Joan L. Herman)等人在进行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时,分析了评分者一致性对相应研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编码者的分析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10].另外,韦伯模式的开发者韦伯本人也明确指出,分析判断各学科学业评价与相应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过程,需要不同编码者组建具有学科背景并具有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编码团队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在进行具体界定与归类时,不可能仅仅以一套清晰的客观规则为基础,而是需要每位编码者做出判断,然后计算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不同编码者讨论协商以达成最终的编码结果的一致性[11].因此,在进行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时,编码者的选取情况会影响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2.4 一致性分析模式一致性分析模式的选取是影响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一,选取不同的一致性分析模式会导致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各类一致性分析模式各具优缺点和侧重点,分析维度与可接受水平不同,分析方法与分析程序不同,适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差异.选择不同的一致性分析模式分析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结果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其二,各种一致性分析模式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均需不断优化完善.韦伯本人对韦伯模式进行了深刻检视与反思,指出了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五方面问题,包括试题数目、根据知识深度水平如何恰当分配试题数目、试题覆盖具体目标的范围、知识分布平衡性如何处理、不同年级间的知识深度水平如何恰当界定等问题[11].同样,其他一致性分析模式在开发、使用和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容易解决又必须面临的问题,如运用实施课程调查模式分析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时,无法实现精准反映每一个知识点及对应的认知水平在试题中是否被正确考查,只能反映每个内容主题或者内容领域总体上被考查的情况[12].因此,在进行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时,一致性分析模式的选取会影响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为增强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建议从加强命题者的评价素养、选取高水平的编码者并进行培训、构建本土化一致性分析模式等方面着力进行.3.1 提高命題者的评价素养第一,加强命题者对评价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命题者评价素养的高低会极大影响到命题质量,从而会影响到对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解释,更可能影响对某一段时期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的整体评价.但命题者的评价素养培育除了依靠自发自为的自学以外,更应该依靠有规划的职前教育和持续的在职教育,而且要加强命题理论与工具在实践中的训练.[13]台湾“评量人才养成工作坊”项目为提升台湾地区教师的评价素养而深入开展,重在培养和提高教师使用、运用多元评量方式的能力及纸笔测验命题技巧的能力而展开,主要培训内容为“国内外评价经验、纸笔测验命题原则、修订版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命题实做、命题修订等内容[14].”我们可充分借鉴以上经验,采取有效措施与步骤,借助培训平台,加强命题者对评价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命题者的评价素养,促进物理期末测验试题命题工作从“经验型命题”走向“专业化命题”.第二,加强命题者对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的培训.应加强命题者对新版物理课程标准的培训,使物理期末测验命题者深入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对评价与命题的建议等相关知识并会灵活运用于物理教育实践,对命题者开展关于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培训,加强命题者对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实践认识等,促进命题者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物理期末测验命题研究与实践,从而研制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质量物理期末测验试题.3.2 选取高水平的编码者并进行培训在进行物理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时,选取高水平的编码者对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至关重要.运用一致性分析模式分析比较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时,建议组建具有物理学背景和教育学背景的编码者团队.不同一致性分析模式所需编码成员数目有一定差别,如韦伯模式需要6—8名编码专家,成就公司模式需要3名(或者更多)编码专家[15]. 提高编码者编码分析的效度和信度是一致性研究中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伯赫拉(Dennison S.Bhola)等人指出,运用任何一种一致性分析模式,一致性研究中均需要对编码者进行专业培训[16].在进行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时,建议通过选取同时具有物理学背景和教育心理学背景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授、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物理教研员等高水平编码者,对编码者进行一致性研究的专业培训,选取合适数量的编码者人员,高水平编码者个人分析和集体审议相结合,并计算评分者一致性信度等措施提高相关研究的效度和信度[17].3.3 构建本土化一致性分析模式不同的一致性分析模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各种一致性分析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均需要持续优化完善.在借鉴并使用国外典型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模式时,需要结合我国物理教育实情对其进行修正完善,并进行本土化改造.而构建本土化一致性分析模式,既需要充分考虑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特征和组成部分,物理学科物理知识内容主题的设置、认知水平的分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又要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物理期末测验试题试卷结构、考试时间、试题类型、题量、试题难度等因素.本土化一致性分析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将有效促进我国基于课程标准的物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领域的落实,从而最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参考文献:[1]L. B. Resnick, D. P. Resnick. Assessing the Thinking Curriculum: New Tool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anging Assessment. In: B. K. Gifford, M. C. O'Connor. Changing Assessment: Alternative Views of Aptitude, Achievement and Instruction. Boston: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s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92.[2]Porter, A. C. 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Instruction: Us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2,31(7),3-14.[3]Webb, N. L. Alignment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s in Four States[EB/OL].[4]Rothman, R., Slattery, J. B., Vranek, J. L.Benchmarking and Alignment of Standards and Testing[EB/OL].[5]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蔡敏.当代学生课业评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7]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8] 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习质量和基本标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9] Webb, N. L. Alignment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s in Four States.National Institude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Officers[J].Education,1999,289(3):559-569.[10] Joan L. Herman, Noreen M. Webb, Stephen A. Zuniga. Measurement Issues in the Alignment of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s: A Case Study[J].Applied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2007,20(01):101-126.[11] Webb, N. L. Issues related to judging the alignment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s[J]. Applied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2007,20(01):7-25.[12]王煥霞.物理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02):94-100.[13]张志红.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14] 张雨强,张志红.我国台湾地区“评量人才养成工作坊”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09):102-106.[15] Andrew T. Roach, Bradley C. Niebling, Alexander Kurz. Evaluating Alignment Among Curriculum,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8,45(2):158-176.[16] Dennison S.Bhola, James C.Impara,Chad W.Buckendahl. Aligning Tests with States’ Content Standards: Methods and Issues[J].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ssues and Practice,2003(03):21-29.[17]王焕霞.高中物理内容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一致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近三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中考物理命题的基本原则第一、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第二、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宗旨第三、命题体现物理学科的特性第四、测试方式选择恰当,试卷结构安排合理,提醒设置灵活多样二、命题思路纵观2016—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严格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新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的要求,坚持了“以人为本”、“稳中有变,变中求进”的命题原则,本着保持新疆特色,在适度有所创新的原则下进行,考试内容上注重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

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物理素养,学科特点鲜明,文化气息浓厚,试题科学简约,难度适中,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三、考试范围物理学科考试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新疆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兼顾现行人教版教材的内容。

四、考试形式及卷面结构1.考试采用闭卷答题的方式。

全卷总分90分,考试时间78分钟。

2.全卷最少共28最多32个小题,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5个板块。

3.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8:1:1。

4.试卷分值分配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2016年为32分,2017年29分,2018年27分,2019年25分,2020年22分。

(基础知识部分分值逐年减少)运动的描述,声音的特性,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现象,两种电荷,力学部分,热力学,能源知识,实际估测,简单机械,压强,变阻器的特点等,填空题与实验探究题分值略有变动,(2016,2017,2018年填空题题为25分,实验探究题为27分;2019,2020年填空题为26分,实验探究题为24分);试题连续五年为基础知识均匀分布,基本上8,9年级物理课本里面基础知识全覆盖。

但是出题形式越来越接近实际生活,让学生容易迷惑的去向,难度有点儿提高,但是基本功课好的话可以拿上40分不是难题。

物理实验技术中如何判断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物理实验技术中如何判断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物理实验技术中如何判断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在物理实验中,判断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能够反映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技术中如何判断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一、重复实验重复实验是判断实验结果一致性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重复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多组实验数据,进而进行比较和分析。

如果多组实验数据之间相差很小,那么可以认为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反,如果多组实验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因此,重复实验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评估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二、误差分析误差是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它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误差分析是判断实验结果一致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物理实验中,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设备、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它是相对固定的,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校正和控制。

如果实验中的系统误差被有效控制在较小范围内,那么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就比较小,实验结果相对一致。

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导致的,这种误差不可预测和归纳,但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减小。

如果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得到有效抑制,那么多组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就会减小,实验结果相对一致。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判断实验结果一致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的参数和指标。

例如,可以计算实验结果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以评估实验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

如果多组实验数据的均值差异较小,标准差较小,那么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展示实验数据,比如散点图、折线图等。

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帮助我们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四、参考数据和理论计算参考数据和理论计算是判断实验结果一致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通常可以借助一些已知的参考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之间的一致性。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物理高考作为评价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和形式应与物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标准紧密相连。

因此,研究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对于优化物理教学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阐述物理高考的目的和重要性,分析物理高考内容与内容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接着,通过对比物理高考题目和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探讨两者在知识点、能力要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程度。

本文还将分析影响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一致性的因素,如考试大纲的制定、考试题目的设计和评价体系的完善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物理教学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物理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也希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一致性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物理教育的进步。

二、物理高考概述物理高考,作为衡量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在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

物理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着重评估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以及现代物理等多个领域,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了物理学科的广度和深度。

在物理高考中,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每种题型都有其特定的考查重点和难度。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填空题则更侧重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和应用,计算题则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实验题则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物理高考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一方面,考试内容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科技进步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考试难度也在不断调整,旨在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

物理高考是对学生物理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检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中考物理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新疆中考物理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2 用 弹簧 测 力 计 测 量 力 物 理 3 用 天平 测量 物 体 的质 量
课 标 要 求 4 用 常见 温度 计 测 量 温度
1 2 探 究水 沸 腾时 温度变 化 的特 点 1 3 探 究 光 的 反射 规 律
1 4 探 究 平 面镜 成 像 时像 与物 的关 系 l 5 探 究 凸透 镜成 像 的 规律 l 6 连接 简单 的 串联 电 路 和并 联 电路 1 7 探 究 电 流 与 电压
阿地 力 ・ 吐 尔逊 , 阿孜 古 丽 ・ 司来曼 , 阿布 都 萨拉 木 ・ 吐 尔地
新 疆 师 范 大 学 物 理 与 电子 工 程 学 院 , 乌鲁木齐 8 3 0 0 5 4
摘 要 :物 理 学科 是 以 实验 为基 础 的 学科 。 中考 物 理 实验 命 题 直 接 对 初 中物 理 的 实验 教 学起 导 向作 用 。本 文 选取 2 0 1 4 年 新 疆 中考 物 理 试 卷 实验 题 所 反 映 的 内容 和 对 学 生 认 知 水 平 的 考 查 度 与《 物 理 课 程 标 准》 规 定 的认 知 水 平 进 行 了 分 析 并 得 出试 卷 实验 题 内容 所 反 映 的 认 知 水 平 考 查 度 偏 高。 关键词 : 中考; 实验 题 ; 一 致 性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3 3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6 1 4 8 ( 2 0 1 5 ) 8 - 0 0 7 3 — 4
第3 3卷 总 第 4 8 2期
2 0 1 5 年 第 8期
物 理 教 学 探 讨
J o u r n a l o f P h y s i c s Te a c h i n g
Vo 1 . 3 3 N o. 4 8 2

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实验探究题分析纵观这几年的中考物理试卷,整张试卷中的试题突现了学科知识、实验教学的特点,不仅全面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而且还注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情境,不仅关注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而且还重视考查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的状况。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卷注重对基础物理知识、基本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重点知识重点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的思想;试题既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要求,难度适中偏难;考题中死记硬背的现象几乎很难找到,物理知识多以生活中提供的情境作为载体,要求考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科学探究能力的考题,主要是指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注重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力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选择题和实验题的考查难度变化小,填空题(基础性知识)的考查较基础、简单,难度小,区分度很高,而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考查难度增加较大;从总体上说,试卷基本上达到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的要求,试卷的选择题、与计算题、探究题的区分度把握较好,能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

2、试题呈现出的总的变化变化一:返朴归真,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标考试实行几年来,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生产、科技的情境中,已被广大教师、学生熟悉并接受。

例如2012年实验探究题T21考察了天平的读数、刻度尺的读数、电流表的读数,还例如2011年实验探究题T22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变化二:学以致用,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形成过程,每个规律的建立过程都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每个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因此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也在中考中逐渐体现。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中考物理试题按照《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了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坚持以人为本,稳定中求发展,适度考查了物理学科的整体水平。

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基础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套试卷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减负增效”的精神,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涉及的物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同时突出了重点知识的考查。

试题的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考查了初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和规律,试题还特别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物理实验的考查。

试题中涉及了多个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操作,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物理与生活的。

试题中涉及了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大部分题目的难度适中,个别题目有点难度。

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审题不清、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2、填空题部分:填空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3、作图题部分:作图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4、实验题部分:实验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5、计算题部分:计算题的难度适中,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四、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中考物理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作者:阿地力·吐尔逊阿孜古丽·司来曼阿布都萨拉木·吐尔地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5年第08期摘要: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中考物理实验命题直接对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起导向作用。

本文选取2014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实验题所反映的内容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查度与《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得出试卷实验题内容所反映的认知水平考查度偏高。

关键词:中考;实验题;一致性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8-0073-4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进行大规模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

中考是具有选拔功能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对初中教学成果发挥着大检阅作用。

[1]在物理课程中实验和科学探究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2]。

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是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重要主题。

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实验仪器的使用、物理量的测定、猜想假设的检验、实验过程与结论的评估等内容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以及实验探究题等不同的形式出现。

因此,对中考物理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分析,对提高实验命题质量、促进实验教学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等方面意义重大。

[3]1 初中物理教材和《物理课程标准》里体现的实验1.1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统计根据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初二、初三三本教材实验进行统计得出,教材中出现的实验分教师演示实验44个、学生探究实验35个、课堂实验32个、课外实验35个,共为四类146个实验[4]。

1.2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实验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科学概念、规律建立的基础。

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认识、分析、创造及思维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过程控制和对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因此,《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认识物理概念、规律所发挥的作用,强调物理课程应当把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来实施。

并制定了初中阶段学生必须要做的实验内容(表1)[5]。

2 中考物理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中中考与《物理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指中考物理试卷所体现的内容和其所包含的对学生认知水平与《物理课程标准》所定的目标和能力水平的符合程度[6]。

任何有关研究方法的决定都必须以回答研究的问题为主要前提,而不是为了方法本身而选择方法[7]。

本研究中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试卷所体现的内容主题及所包含的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是否与《物理课程标准》一致。

因此,基于这个问题本研究中选择了内容分析法。

3 分析过程初中物理课标中有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

本文对试卷实验题进行分析时,内容主题的确定是根据实验题所反映的内容而来的。

认知水平按照《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分类选取(表2)[8]。

分析题1:(新疆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选择题)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如图1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分析这是一道属于机械运动和力的知识的题,对于“平均速度” 《物理课程标准》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是属于必做的探究实验。

活动建议里提到“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是“掌握”。

而本题目考查学生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的能力是考查比较复杂的计算能力,属于“理解”水平,这显然比课标认知要求提高了一个档次。

分析题2:(新疆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填空题)小雷家的电能表上月底的示数为本月底的示数如图2所示,她家本月消耗电能为 kW·h。

该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500转时,消耗的电能为 kW·h。

分析本题目是属于电磁能内容主题,对于这个知识点《物理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里没有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只是属于演示实验内容,在活动建议里提到“学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而本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即比较高的“理解”水平。

重为3 N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1)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2)若将石块向上提,使其露出水面一部分,则水面高度会(选填“上升”或“下降”),杯底所受压强将;(3)若剪断乙图中的细线,石块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分析本题目是考查学生通过联系相关知识并结合原有的技能。

完成该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属于“掌握”认知水平,属于探究实验类型。

而在课标里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即,本题目考查的认知水平要求比课标高一级。

分析题3:(新疆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探究与实验题)(1)图4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是 cm;分析本题目第1小题考查的是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其相应的内容要求指出“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也是必做的探究实验,认知水平要求是“掌握”,符合课标要求;第2小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属性,其相应的内容要求指出“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认知水平要求是“掌握”,符合课标要求;第3小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相应的内容要求是“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属于“掌握”认知水平,本题目与课标相符合。

分析题4:(新疆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探究与实验题)“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

回答下列问题:(1)艾力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跟的关系,实验中他控制了钢球的不变;(2)钢球沿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分析本题目考查的是二级主题机械能的知识点,教材里安排的实验题目为“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斜面上的铁球撞击木块”,课标内容要求的是“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不在必做的实验里,而本题目考查的是探究的七个要素相关的内容,即提高了相关知识点的考查水平。

分析题5:(新疆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探究与实验题)用图8中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实验所用器材有: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运动,根据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3)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8所示为 N,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

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分析本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相关的内容,教材里安排的实验题目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课标内容要求的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第(1)小问考查了“了解”水平;第(2)小问考查了“了解”水平;第(3)小问考查了“理解”水平;第(4)小问也考查了“理解”水平。

即(1)(2)小问符合课标要求,但(3)(4)小问对于本知识点提高了一个档次。

分析题6:(新疆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探究与实验题)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

(1)在图9甲上补画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端(选填“A”或“B”);(3)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9乙所示为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4)某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为找出原因,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分析本题目考查的内容是二级主题电磁能的内容,既是教材安排的学生探究实验也是课标要求的必做实验之一。

课标对本内容的要求是“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而第(1)(2)小问考查的是“掌握”水平,第(3)(4)问考查的是“理解”水平。

即本题目考查的认知水平比课标提高了。

4 结论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4年新疆中考物理题所涉及的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两者的一致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即试卷对认知水平要求有所提高。

中考既有选拔的作用,又有导向作用。

因此,要使教师和学生从试卷中真正感受到新课改的理念,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中考实验题的内容要接近课标要求,注重实验内容的过程性与操作性方面的考核。

参考文献:[1]尚学信.中考物理出题走向及物理教学策略的转变[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191—192.[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李中桂.中考物理实验题的类型及解析[J].中国教师,2009(S2):224.[6][8]阿地力·吐尔逊.新疆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与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4.(栏目编辑邓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