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含解析39

名著与文学常杭州6.文学常和名著。
(1)清代文人潮不不过人有知音,物也有知音:“菊以渊明知音,梅以和靖知音,竹以子猷知音,以濂溪知音,桃以避秦人知音⋯⋯”潮的波及我学的多篇古文,写出此中两篇的目。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一文,含着迅一位落魄的同故人的想念与怜悯;《二十四孝》一文,表示了迅封建孝道持否认的度。
(3)下边文字中“ A” 原是“她”的名字,写出个人的名字,并系《祥子》的有关情,个人的死祥子生的影响。
只需了她,从前的全部能够一笔勾,此后另辟一个天地⋯⋯她不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世交他,两个地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联手前。
曹先生的能感他, A 不用就能感他。
他曹先生了真的,他将要 A 些更贴心的,跟也不可以的都能够她。
(老舍《祥子》)【考点】 F4:名著合.【剖析】本考名著的理解和剖析能力.【解答】(1)本考文学常的累.(2)《朝花夕拾》是迅所做的一部回性散文集.共收 10 篇,此中的《狗 ?猫?鼠》是写与自己有关的三个物的故事,《范》写的是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他是一位正直、倔、国的知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二十四孝》的是迅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觉,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忍.作品侧重剖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种封建孝道不管少儿的性命,将“肉麻看作风趣”,“以不情为伦纪,诽谤了先人,教坏了后代”.作品针对当时反对白话文、倡议复古的偏向予以了尖利的抨击.(3)本道题考察学生对《骆驼祥子》有关人物形象的掌握.答案:(1)《饮酒》《爱莲说》《桃花源记》(2)《范爱农》否认(3)小福子虎妞逝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全部的希望幻灭.他失掉生活的勇气,开始憎恶劳作,吃喝嫖赌,各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湖州4.学校睁开“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达成下边任务。
(1)为下边三位同学的读后有感标题选择适合的书名(填写字母)。
贵州省7市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有解析)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安顺市6.(4分)走进名著【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
来道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乙】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再见!再见!”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你要向这个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1)【甲】文中的“他” 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该名著的作者是老舍。
(2)【乙】语段出自作品《爱的教育》,该作品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作者是意大利(国籍)的德•亚米契斯。
【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注意结合积累作答.【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涉及的作家作品的掌握.根据甲段文字中的“他来自农村、北京、拉洋车、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等容易判断是老舍的著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骆驼祥子》讲述的就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2)本题考查岁名著主要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恩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答案:(1)骆驼祥子老舍(2)恩利科意大利【点评】名著试题形式较为稳定:要考查的形式一般为填空题;考查的篇目未超出考纲范围;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毕节市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江苏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分项汇编解析版专题: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专题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专题常州: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取经成功,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孙悟空为“金身罗汉”,猪八戒为“天蓬元帅”,沙僧为“斗战胜佛”。
C.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D.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E.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但后来得罪了皇帝,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2.B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名著阅读要求细读,把握主要人物、牢记关键情节,尤其是某些重要的细节,似是而非是很难猜对的。
B项中如来授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沙僧为“金身罗汉”。
D项中智真长老将智深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而是因为大闹了五台山,没办法再收留了。
无锡: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姆,索亚历险记》“铁钳甲虫戏弄小狗”的故事中,汤姆觉得去教堂做礼拜若能碰到点新鲜事儿还是挺有趣的。
B.《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D.《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
A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
2017中考名著题及答案.doc

2017中考名著题及答案中考名著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夺分“战场”!为帮助回学们不在这一题上丢分,学优网精选以下中考名著经典真题及答案解析,不可错过!快来学习吧!中考语文名著精华试题及答案11.文学常识填空。
(3分)(1)“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这幅对联可以概括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的内容。
(2)承天寺如水的月色浸润这我们的心灵,“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沸腾这我们的热血,(人名)啊,读着你的诗文,虽相隔千里,我们对你依然满怀敬意。
1.(1)法,我的叔叔于勒。
(2)苏轼2.运用你课外阅读积塞的知识,完成(1)〜⑵题。
(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体看,《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朝花夕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繁星•春水》是________ 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Z 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晁盖之后是________ o2.⑴散文诗⑵王伦宋江3.走进《安徒生童话》。
(5分)“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
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
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
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己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
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
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上面语段出自(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o3.丹麦《海的女儿》声咅(舌头)人泡沫4.名著阅读(3分)鲁迅先生回忆口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1)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2)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6.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树影婆娑,花团锦(cù),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专题09 名著导读(第03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2017年中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第3期1.【2017年中考甘肃兰州卷】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1)-(2)题(4分)(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此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等等。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答案】(1)小福子(2)D 。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7届中考贵州黔南卷】名著导读(3分,每空1分)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文中这样评价我国古典名著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
如《三国演义》中关羽身上我们看到忠义的化身;《①》中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匡扶正义的人;《西游记》中②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性格;《红楼梦》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林黛玉内信的③。
【答案】(3分,每空1分)①《水浒传》②沙僧③凄苦【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
加强学生对课外名著的阅读,对其文学常识、主要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及相关的内容的识记。
解答此类试题不难。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2017年中考河南卷】(4分)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答案】示例:①传说张天师在此地封存了许多妖魔鬼怪,并在井盖上贴封存条,以防妖魔逃脱。
洪太尉私自打开封存的井,结果放出众多妖魔到人间,这便有了水浒108个好汉梁山聚义的故事。
②师徒四人路过五庄观。
八戒怂恿悟空去偷人参果,两个童子将师徒四人锁在屋里又恶语相加,激怒了悟空推倒人参树。
五庄观主不放行,捉住四人要他们医好树。
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救活人参树,脱离了苦境。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20170901163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滨州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史铁生的《秋天》、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及谦词和敬辞的区分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A“《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错误,《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C“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错误,孙犁的《芦花荡》是小说;D“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错误,应是:“尊君”是尊称他人的父亲,是敬辞。
B表述正确,选B.【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名著阅读。
(4分)(1)下列关于名著中的人物判断错误一项是()(2分)A.“他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
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句中的“他”是《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
B.“众猎户都拿了挠钩枪棒,跟着李逵,再上岭来。
远远望见窝边,果然杀死两个小虎。
一个在窝内,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
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
”句中的“他”是《水浒》中的武松。
C.“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
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句中的她是《童年》中的外祖母。
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安顺11.(18分)阅读《与草化敌为友》,完成下列各题与草化敌为友陈立明①草是庄稼的敌人。
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
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
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
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
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
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
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
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
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杭州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清朝文人张潮认为不只是人有知己,物也有知己:“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涨潮的话涉及我们学过的多篇古诗文,请写出其中两篇的题目。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否定的态度。
(3)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她”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
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 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
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老舍《骆驼祥子》)【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2)《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做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10篇,其中的《狗•猫•鼠》是写与自己有关的三个动物的故事,《范爱农》写的是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他是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二十四孝图》讲的是鲁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针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3)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骆驼祥子》有关人物形象的掌握.答案:(1)《饮酒》《爱莲说》《桃花源记》(2)《范爱农》否定(3)小福子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他失去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湖州4.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考点】84:综合读写.【分析】此题属综合阅读题,(1)课外阅读题;(2)口语交际题.【解答】(1)此题解答,要结合平时的课外阅读积累,在掌握选项中四个名著的主要内容基础上辨析作答,《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平等,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傅雷家书》是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三次买车失败,屡受挫折,此后,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所以祥子的堕落,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非祥子自甘.答案:(1)B、A、D;(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立志买辆自己的车,做独立的劳动者.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后,则又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伴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所以祥子的堕落,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非祥子自甘.嘉兴3.传统文化知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
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A.B.C.D.【考点】DD:古代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解答】不惑岁月,指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而立之家,指的是三十岁;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男子20岁称弱冠.小芳是八年级女学生,正属于豆蔻年华.故选:B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考点】F5:文学常识.【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小说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正确;C.作品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D.正确.故选:C.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
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
(每组二选一,各60 字左右)【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综合,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内容.【解答】本题考查了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这道题需要熟知故事情节,读名著,就要细读,细读精彩情节,从中有所收获.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概括要简洁,抓住要点.答案:读懂内容:示例1:我选(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探险之旅.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或:为躲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示例2:我选(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革命.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读出感悟:示例1:我选(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或: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错误决定扼腕叹息.∕在重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命运始终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战争胜利.示例2:我选(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苏特尔(祖特尔)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或: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律支持,也不会有好结果.∕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虽然他没能要回属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与执著令人敬佩金华3.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你不是不愿意了吗?”“是不愿意来着,可是又伸了过去……不知怎的,不自觉的就伸了过去……”(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①以上语段出自《童年》,作者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
②结合上述语段,说说“小茨冈”是个什么样的人?(2)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
请举一例。
【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知识掌握,这要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理解.该题有对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对名著的深入理解.【解答】(1)该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知识点的积累,要求能够掌握住名著的作者以及主要人物,能够叙述简单的事件.①该选文选自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选文写的是小茨冈替“我”挨打的事.②该题考查的是对选段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从小茨冈替“我”挨打,可见他是个善良淳朴的孩子;从写小茨冈再次替我挨打的事,可见他是个勇敢忠诚的人.能够概括出来,意思相近即可.(2)该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理解,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材料上讲述的是孙悟空怕烫的事,而在《西游记》中曾多次写孙悟空不怕火,这样的情节有好几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故事的概括的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比如:在《西游记》的开端部分,最容易记住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里面煅烧,烧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没有烧死孙悟空,反而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还有在车迟国时,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只有符合要求的故事情节即可,概括来说就可以,回答出一例即可.答案:(1)①童年高尔基②小茨冈是一个善良淳朴、勇敢忠诚的人.(2)示例一: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不能烧着.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的火眼金睛.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丽水4.名著阅读。
(1)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
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道袍,鲁达烈火僧衣,武松皂布直橛。
A.破巾旧衫B.道袍C.黑绿罗袄D.烈火僧衣(2)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以丰富,心灵得以慰藉。
读完《城南旧事》和《小王子》,我们心中既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又漾起丝丝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