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谷子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
在栽培谷子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术要点可以提高产量。
下面介绍一些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的谷子品种。
常用的谷子品种有足工1号、秃谷9号、长珍谷等。
二、适宜的播种期谷子播种要选择气温稳定、土壤湿度适中的时机。
一般在春季气温稳定在5-15摄氏度,土壤湿度在70%左右时,进行播种工作。
三、地块的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同时要避免山脚、沙地等环境恶劣的地方。
四、合理施肥谷子生长期间需要不同阶段的施肥。
早期阶段要施足底部肥,促进起苗和根系发育。
后期要施足表肥,提高谷粒质量和产量。
五、适宜的密植密度谷子的密植密度决定了穗数和单株谷粒数的多少,因此需要合理掌握。
一般推荐每亩栽培密度为22-24万株,也可根据地区特点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六、合理的田间管理谷子生长期间要经常翻土除草、除虫害,保证谷子生长无受阻。
同时要及时排灌水分,保持土壤湿度适中。
七、科学收割谷子的收割要适时进行,一般在颖花至颖粒冉稳定在35-38%时进行收割。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机具进行收割,避免损失和浪费。
八、恰当的脱粒和晾晒收割后的谷子先进行脱粒处理,将谷子与谷壳分离开。
然后要进行晾晒,使谷子水分适宜,并保持其质量。
九、储存保鲜对于谷子的储存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霉变和虫害。
可以选择使用密封包装或者储存罐等方式进行储存。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谷子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谷子由于其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而被广泛种植。
下面将介绍谷子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选择适宜的地块。
谷子对土壤要求不高,喜欢温暖、湿润但排水良好的土壤。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耕地,避免在坡地、贫瘠土壤和积水严重的地方种植。
适时进行耕作。
谷子播种前需要进行翻耕和松土,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
高产栽培要求精细化耕作,保证土壤的松散和适宜水分含量。
合理施肥。
谷子作为高产农作物,对营养需求较高。
栽培谷子需要进行基础肥和追肥。
基础肥要在翻耕前施用,一般选择有机肥和磷、钾肥。
追肥根据谷子的生长过程和需求进行适时施用,促进谷子的健康生长。
合理密植是谷子高产栽培的关键。
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株产量。
通常,谷子的栽培密度为亩播谷子1.5-2.0千克。
还有,谷子需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光照条件。
谷子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排水要好,不能积水。
在干旱季节,要定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对于光照条件,谷子对阳光的要求较高,要选择充足的阳光照射地点。
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谷子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
要定期对谷子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谷子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谷子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选择适宜的地块、适时进行耕作、合理施肥、合理密植、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光照条件以及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谷子的高产栽培目标。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谷子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益。
为了实现谷子的高产稳产,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规程。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品种选取、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一、土壤选择第一步是选择适合谷子生长的土壤。
一般来说,谷子生长喜欢轻土壤,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光照。
适合谷子生长的土壤PH值在5.5-7.5之间,土层深度在30厘米以上。
在土壤选择方面,如果土壤神量不理想,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有机肥或者化肥等手段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在土壤选择方面还需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病菌的侵袭,避免对谷子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品种选取在谷子的种植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环境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谷子的品种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还需要考虑到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等因素,选择综合性能较好的品种进行种植。
三、施肥管理在谷子的生长期中,适量的施肥对于提高产量是非常有益的。
一般来说,谷子的生长期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营养元素。
在播种前,可以将有机肥和底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翻,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谷子在生长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适时进行追肥。
一般来说,谷子生长的前期对氮肥需求量较大,后期对钾肥需求量较大。
在施肥管理中,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施肥过量,导致土壤肥力失衡,影响谷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在谷子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对谷子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在谷子的栽培中,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和间套种植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上,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杀灭病虫害。
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光照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谷子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谷子产量和质量为目的的种植技术。
下面根据谷子生长的不同阶段,介绍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种与育苗1.合理选种在选种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谷子品种。
根据当地的春季温度、降雨和土壤类型等条件,在高寒地区以北应选择早熟类谷子(比如黑谷),在中低温地区应选中熟类(比如烟台谷子),在温暖地区应选晚熟类(比如小白谷)。
2.科学育苗为了达到高产的效果,应注意谷子育苗时的一些技巧。
首先,要选择优质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加快孕穗,促进出苗,提高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其次,播种前要进行施肥,保证养分的供应,提高幼苗生长速度。
最后,在苗期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止苗期发生病虫害,影响苗期生长发育。
二、田间管理1.土壤管理谷子的生长受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采取相应的土壤管理措施。
首先,要进行深翻耕作,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水分透透性,促进农田的生物活性。
其次,在苗期和抽穗期及适当时期进行追肥、缓释肥等施肥措施,以供给作物全面的养分。
2.浇水管理谷子生长需要水分的保障,因此在干旱的情况下要进行及时浇水。
在管理时要注意避免积水现象,否则会影响谷子的生长,导致底部烂穗等问题。
3.草害防治草害是影响谷子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谷子的生长期,要进行适时的草害防治。
而在谷子出苗后,可以进行草浆撒布,杀死残留的草籽,以达到控制草害的效果。
三、抽穗期管理1.调整种植密度在抽穗期进行植株的疏密调整。
过密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甚至出现肥穗的现象,而过疏又容易导致产量的下降。
在调整植株密度时,也要注意留意其中主茎的数量,以避免产量的影响。
2.适时追肥在抽穗期进行适时的追肥,以提高植株的营养状况,促进分蘖和强化次生穗生长发育。
其中,可以选择多效氮肥、磷酸三铵等高效肥料进行施用。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要点,帮助农户更好地种植谷子,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选种优质种子选择优质的种子是谷子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优质种子应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穗子饱满、籽粒饱满、有一定的油分含量等特点。
在选择种子时,应注意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条件的品种,并严格进行种子检测,确保无病无虫、种子萌发力强。
二、合理施肥施肥是谷子高产的关键环节。
在施肥时,应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和谷子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一般在播种前,可以施用熟化的有机肥,使土壤富含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要根据谷子的生长期和生长需求,适时追肥,加强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保证谷子健康生长。
三、合理密植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增加种植密度,用较少的土地面积来获得更多的产量。
在实际种植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密植度。
一般来说,合理的密植可以增加谷子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但过密的种植密度会导致养分和水分竞争激烈,影响谷子生长发育,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密植度。
四、科学灌溉灌溉是谷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含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
一般来说,谷子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在谷子成熟期,要适当减少灌溉量,以免出现谷子过分吸水的问题。
还可以采取滴灌、喷灌等高效的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水分浪费。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谷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巡田查虫,发现病虫害情况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扩散对谷子生长造成影响。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治,确保谷子生长健康。
六、科学收割谷子的科学收割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谷子是我国的传统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丰富我国的粮食资源、改善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谷子的高产,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依靠科学种植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就谈谈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择在谷子的高产栽培中,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
要选择耐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的品种,同时要选择适应力强、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短生育期品种或者长周期品种,合理选择品种是谷子高产的第一步。
二、土壤条件谷子对土壤要求较低,但是对于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性要求较高。
种植谷子的土壤应当是肥沃的、排水性好的土壤,土壤pH值在6-8之间较为适宜。
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适当施用有机肥、磷肥、钾肥等,增加土壤肥力。
在土壤肥力改善的保持土壤的松软度,有利于谷子的根系生长。
三、播种密度种植密度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谷子的产量。
在选用适宜的品种后,要根据品种的生长特点、农田的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来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的土地上适宜播种的种子数量在500-600克之间。
四、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谷子高产的重要环节。
在北方地区,谷子一般在春季3月上旬至下旬、秋季8月上旬至中旬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播种。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保证作物在生长期间充分利用气温、水分和光照,促进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五、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播种前,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作物的需要,在田地中施入适量的底肥。
播种后,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适时追肥,保证作物的生长需要。
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不要盲目施肥,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谷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在控制病虫害的要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的防治方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七、适时灌溉在干旱地区,适时的灌溉对谷子的生长和产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也是中医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谷子在生长期间的光合作用效率较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生物质的积累和分配,因此种植谷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栽培技术。
1. 土壤准备和改良谷子需要生长在相对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上,它对土壤的ph值在6~7之间最为适宜。
因此,种植谷子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和改良。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化验,了解其肥力水平和养分状况,然后再根据化验结果添加所需的肥料和有机质,使土壤养分平衡,水分充足。
2. 种子筛选和处理选择优质的种子是谷子高产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含水率适中、良种率高的种子为优质种子。
为了避免种子的病虫害和萌发劣化,在播种前可以采取种子浸种和热水处理的方法。
3. 播种密度与时间撒种密度直接影响着谷子的产量和单产。
种植密度一般为360~450株/m2。
例如,在南方一般选择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旱地直播,而在北方一般选择5月至6月进行盆栽,随后再移栽到地里,并逐渐适应土壤和气候的变化。
4. 施肥和管理正确施肥和管理是谷子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密度来确定化肥的种类和用量。
在谷子生长初期,适宜施用混合肥或氮磷钾复合肥,促进谷子茎秆、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而在谷穗发育和成熟期,应适时进行追肥,以提高谷子的品质和产量。
在谷子生长的过程中,及时清除杂草、病虫害和危害谷子生长的其它物质,保持土壤的湿润和通风,并进行适时的喷雾和治理病害,以减少病虫害对谷子的侵害和损失。
5. 采收和储存谷子通常在谷穗变黄并气孔闭合后进行采收。
采收后需要及时晒干,以降低谷子的含水率和避免霉变。
晾晒后的谷子可以进行食用、加工和贮存等。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虽然需要复杂的管理和细致的注意,但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谷子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多种用途。
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掌握一些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和实施要点。
选择适宜的种子是提高谷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农民应该选择良种或优良品种的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和品质。
要选择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的种子,以提高抗性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也是提高谷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农民应该进行土壤测试,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量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谷子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育后期的氮肥需求量较大。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比例,根据作物需求量和土壤条件进行适时适量的追肥。
合理的水分管理对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在谷子生长期,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要保证土壤的湿润度,避免土壤干旱。
农民可以采用灌溉的方式来提供足够的水分。
在降水量不足时,可以通过覆盖膜、搭建遮阳棚等方式来保持土壤湿润。
第四,及时防治病虫害也是提高谷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谷子生长期间,农民应该密切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第五,合理的田间管理对于谷子的生长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农民应该合理调整作物的密度和行距,控制杂草的生长,保持作物畦面的平整和通风。
在谷子生长后期,应该进行适时的追肥和中耕,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发展。
谷子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实施要点包括选择适宜的种子、合理施肥、合理的水分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和合理的田间管理。
农民在实际种植中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调整,科学管理谷子的生长和发展,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子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闫宏生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7期
谷子营养丰富、价值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杂粮。
而且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只要科学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选择地块,注意茬口
谷子耐寒、耐旱、怕涝,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不宜在低洼和不易排除积水地块种植。
谷子不宜连作,宜生茬地或轮作种植,小麦、玉米、薯类等茬口均可,但以豆茬和薯类茬口最好。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谷子的地域性较强,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
在我县一般春谷选用生育期长、抗病、稳产、高产的晋谷36、晋谷42等品种,夏谷选择中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张杂谷3号。
三、精细整地,蓄水保墒
谷子籽粒细小,发芽顶土能力弱,必须在墒情充足、疏松细碎的土壤上才易出苗。
因而前作收获后应及时秋深翻,充分接纳秋冬雨雪,积蓄底墒,开春解冻后及早浅耕耙耢,精细整地,保护土壤水分。
四、配方施肥,重施底肥
谷子喜肥,对肥料反应比较敏感,应加强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底肥,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试验证明,每生产100千克谷子,需从土壤中吸取氮4.7千克、磷1.7千克、钾5.0千克。
在当前中等地力的田块要想获得500千克左右的产量,亩需底施优质有机肥4500~5000千克,尿素25~3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
五、精选种子,适时播种
在播种前,对种子做进一步的精选和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般用风车或簸箕清除秕谷和杂质,选留饱满的种子做种,随后选晴天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春谷的适播期在5月中下旬,当10厘米地温达到12~15℃时即可播种(中晚熟品种早些,早熟品种可适当晚些)。
此时,地温高,出苗快(比谷雨前后种植
的谷子出土要提前2~3天),而且,出苗后正值初夏旱季,有利于蹲苗,促进根系下扎和抗旱、抗倒伏;夏谷应在6月20号前播种。
六、机械条播,合理密植
机械条播具有下籽均匀、深浅一致、用种量少、间苗省工等优点,而且利于苗间通风透光、培育壮苗,一般比撒播增产15%以上。
可按27~30厘米的行距进行机械条播,亩播量以0.75~1千克为宜,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夏谷2~3厘米。
做到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水地宜密,旱地宜稀;早熟矮秆品种宜密,晚熟高秆品种宜稀;夏播宜密,春播宜稀。
亩留苗春谷2.5万~3万株;夏谷4万~5万株。
七、精心管理,促进生长
在种好的基础上,认真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才能达到苗壮、秆壮、穗大的目的。
为此,需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及早间、定苗。
按留苗密度要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二是中耕除草。
幼苗至抽穗期,及时进行2~3次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三是巧施追肥。
拔节期亩追施尿素6~8千克,孕穗期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以行间条施为好。
八、加强管护,适时收获
谷子灌浆至成熟期,特别是早熟品种易遭受鸟类为害,应加强管护工作,并防止谷子倒伏。
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即可适时收获。
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应堆放7~10天后再脱粒,以利用后熟作用提高产量。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陇县陇马路21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