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酸、碱、盐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能力解读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识别:混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单质,有机物和无机物,常见的酸、碱、盐和氧化物。
3.懂得:元素的简单分类。
4.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
知识梳理1.物质分类及典型实例体系总图2.物质的定义⑴ 组成混合物,⑵ 组成纯净物①单质: 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 组成的纯净物...。
ⅰ氧化物: 组成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 ,如 CO2、SO2。
中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能与 ,如:CaO 。
。
ⅱ酸: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
⑼有机物:含 元素的化合物...。
ⅲ碱: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 的化合物...。
ⅳ盐:由 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如:He 、Ne 、Ar 等 金属单质:如Mg 、Al 、Zn 、Fe 、Cu 、Hg 、Ag 等气态:H 2、O 2、N 2、Cl 2 固态:C 、S 、P 、Si 、I 2 物质 纯净物 如:空气、自然界中的水、化石燃料、溶液、合金、盐酸等 单质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如CH 4、C 2H 5OH 、CH 3COOH 、C 6H 12O 6等 如(C 6H 10O 5)n 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的,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碱 盐:如NaCl (中性)、Na 2CO 3(碱性)、CuSO 4(酸性)等 酸碱性氧化物:如CuO 、MgO 等 酸性氧化物(酸性):如CO 2、NO 2、SO 2、SO 3、等 含氧酸:如H 2SO 4、H 2CO 3、HNO 3等 无氧酸:如HCl 、H 2S 等 可溶:如NaOH 、KOH 等 难溶:如Mg(OH)2、Fe(OH)3、Cu(OH)2等 微溶:Ca(OH)2等 中性氧化物(中性):如H 2O 、CO 等 混合物3.混合物:分散系:的体系,叫分散系。
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1.种类:溶液、胶体、浊液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分散质粒子大小/nm溶液NaCl、蔗糖溶液胶体有浊液泥水2.溶液的配制步骤:3.胶体的性质:4.分离提纯方法:练习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类各写两例)⑴单质⑵酸⑶碱⑷盐⑸氧化物⑹有机物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3.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编号①②③④⑤名称食醋白酒白糖水石灰水纯碱溶液主要成分CH3COOH C2H5OH C12H22O11Ca(OH)2Na2CO3溶液PH 3 7 7 11 10 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化学 物质的分类1

化学物质的分类酸: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
狭义上也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是能释放出质子的物质总称为酸。
分类1.根据有机无机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
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COOH)。
磺酸(-SO3H)等也属于有机酸。
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
2.根据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如硫酸H2SO4、碳酸H2CO3等)无氧酸(如盐酸HCl、氢氟酸HF等)3.根据从酸分子中可以电离出H+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HCl)、二元酸(H2SO4)、三元酸(H3PO4)4.根据酸性强弱将酸分为强酸,中强酸,弱酸(是否能完全电离)强酸(HCl等) 中强酸(H3PO4等)弱酸(H2CO3等)5.根据是否是中心原子得电子分为强氧化性酸和非强氧化性酸强氧化性酸(HNO3等)非氧化性酸HCl常见的酸的性质①盐酸(氢氯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
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④硒酸(H2SeO4)selenic acid分子量:144.9 白色六方柱晶体,极易吸潮。
熔点(℃):58沸点(℃):260(分解)相对密度:2.95 ×10^3kg/m3,易溶于水,不溶于氨水,溶于硫酸。
主要用途:用作鉴别甲醇和乙醇的试剂,及硒盐制备。
吸湿性腐蚀性强。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具有强氧化性与强酸性(均强于硫酸)。
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
⑤磷酸(H3PO4)磷酸根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因此,几乎90%的矿石都能溶于磷酸。
包括许多其它酸不溶的铬铁矿、钛铁矿、铌铁矿、金红石等,对于含有高碳、高铬、高钨的合金也能很好的溶解。
酸碱盐讲义

酸、碱、盐知识归纳:物质分类:一、酸、碱、盐的概念二、常见的酸1、浓硫酸的特性B .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活动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 ,(H) Cu,Hg,Ag,Pt,Ar Fe+2AgNO 3=Fe(NO 3)2+2Ag C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D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E .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盐新酸。
如:H 2SO 4+BaCl 2=2HCl+BaSO 4↓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常用来检验SO 42-的存在) 。
又如:2HCl+AgNO 3=HNO 3+AgCl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常用来检验Cl -的存在)4. Cl -、SO 2-的检验。
某溶液中滴入AgNO 3产生白色沉淀,是否可以肯定溶液中存在Cl -?某溶液中滴入BaCl 2产生白色沉淀,是否可以肯定溶液中存在S O 42-?不能,如:Na 2CO 3+2AgNO 3=2NaNO 3+Ag 2CO 3↓(白色沉淀), H 2CO 3+ BaCl 2=2HCl+BaCO 3↓(白色沉淀),因此CO 32-遇Ba 2+或Ag +同样产生白色沉淀,不同的是加入硝酸后沉淀消失,原因如下: Ag 2CO 3+2HNO 3=2AgNO 3+CO 2↑+H 2O , BaCO 3 +2HNO 3=Ba(NO 3)2+ CO 2↑+H 2O因此,用Ag +、Ba 2+检验Cl -、SO 4产生白色沉淀后还要用稀硝酸检验沉淀是否消失。
5.溶液的酸碱性可用石蕊、酚酞等酸碱指示剂来区分。
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 试纸来测定(具体方法如何?)。
A 、PH 值表示溶液的酸碱程度。
酸的PH 值<7,PH 值<7的物质呈酸性。
PH 值越小,酸性越强,PH 值为0的物质酸性最强;碱的PH 值>7,PH 值>7的物质呈碱性。
PH 值越大,碱性越强,PH 值为14的物质碱性最强。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4)碱 + 酸盐 + 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三、碱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3)酸+碱 盐+水(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CuO +H2O2Fe(OH)3 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 pH5.6的雨水为酸雨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酸的PH7(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 + 金属==盐 + 氢气例:2HCl+Fe=FeCl2+H2(4) 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5)跟某些盐反应酸+碳酸盐==盐+水酸+盐—新酸+新盐例:H2SO4+BaCl2=2HCl+BaSO4(6)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2HCl+Cu(OH)2=CuCl2+2H2O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复习及重点题型解析在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命题中,无不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分类

04 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定义及性质
性质
氧化物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金属
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A 定义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B
பைடு நூலகம்
C
D
金属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Na2O、CuO 等。
非金属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SO2等。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O2、氮气N2等 。
性质
单质具有该元素的独特性质,如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光泽、延 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化合物定义及性质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 碳CO2等。
性质
化合物具有其组成元素的综合性质, 也可能产生新的性质,如盐类化合物 通常具有咸味和溶解性等。
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方法
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原则
科学性原则,分类必须依据科学原理和实际情况;实用性原则,分类应方便实 用,易于理解和应用;发展性原则,分类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 完善。
02 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定义及性质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步骤设计
02
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顺序,使实验过程更加科学、严谨、
有序。
实验结果分析
03
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释,得出科学结论,为
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认识化学元素

• 示例:炉甘石 主要成分 — 碳酸锌—ZnCO3—盐
• 金刚石 主要成分 —— 碳—— ——
。
• 刚 玉 主要成分 —— 氧化铝 —— —— 。
认识化学元素
一、元素
• 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2、理解元素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一种元素可以包括多种原子,例如:氕、氘、氚。 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种元素。
(填“元素”“原子”
• (2)富硒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
。
• (3)可用
区分富硒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 2017 -17题
• 17.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关系,是化学学 科的特点。
• (1)图A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是
。
•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填字母)。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别
具有固定的组成
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 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
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联
纯净物
混合
混合物
系
分离
“混合”是几种物质简单地掺和在一起,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化 合”是几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一种新物质。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宏观组成 区
只含有同一种元素
质量
H
1
铝
He 4 硅
质量 Al 27 铁
Si 28 铜
质量 Fe 56 Cu 64
质量。
碳 C 12 磷 P 31 锌 Zn 65
• 3、元素符号的书写: 氮 N 14 硫 S 32 银 Ag 108
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1. 酸碱理论1.1 酸碱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将一些常见的物质归类为酸或碱。
1.2 p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通常用来表示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
pH 值的范围是0-14,其中pH值小于7的溶液被称为酸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溶液被称为碱性溶液,pH值等于7的溶液被称为中性溶液。
2. 酸的性质2.1 酸的味道和触感酸有酸味,酸溶液具有刺激性,会引起灼烧感。
2.2 酸的导电性酸能够导电,这是因为酸溶液中存在离子,可以形成电流。
2.3 酸与金属的反应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反应的一般方程式为:酸 + 金属→ 盐 + 氢气。
3. 碱的性质3.1 碱的味道和触感碱有苦味,碱溶液具有滑润感。
3.2 碱的导电性碱能够导电,这是因为碱溶液中存在离子,可以形成电流。
3.3 碱与酸的中和反应碱与酸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反应的一般方程式为:酸 + 碱→ 盐 + 水。
4. 盐的性质4.1 盐的形态盐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4.2 盐的溶解性大部分盐在水中能够溶解。
4.3 盐的导电性盐能够导电,这是因为盐溶液中存在离子,可以形成电流。
5. 盐的用途5.1 盐的食品用途盐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能够提高食物的口味。
5.2 盐的工业用途盐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作化肥、制冷剂、脱硫剂等。
5.3 盐的医药用途盐在医药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用作抗菌剂、药物辅料等。
结论化学酸碱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
了解酸碱盐的定义、性质以及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化学物质。
同时,了解酸碱盐的基本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健康地生活和工作。
以上就是化学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酸碱盐的性质与分类

酸碱盐的性质与分类酸碱盐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具有特定的性质和分类方式。
本文将探讨酸碱盐的性质与分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酸碱盐的性质1. 酸性性质:酸碱盐在溶液中可以释放氢离子(H+)或者氧根离子(OH-),呈现酸性性质。
酸性溶液具有酸味、蓝色石头纸变红等特征。
2. 碱性性质:酸碱盐可以释放氢氧化物离子(OH-),在溶液中呈现碱性性质。
碱性溶液滋味苦,红色石头纸变蓝等。
3. 中性性质:一些酸碱盐既不反应释放H+也不释放OH-,因此呈现中性性质。
中性溶液没有明显的酸碱特征。
二、酸碱盐的分类根据酸的性质和碱的性质不同,酸碱盐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酸性盐、碱性盐、中性盐和混合盐。
1. 酸性盐:酸性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盐类物质。
它在溶液中具有酸性性质,可以释放出H+离子。
常见的酸性盐有硫酸铁、硫酸锌等。
2. 碱性盐:碱性盐是由强碱和强酸反应生成的盐类物质。
它在溶液中具有碱性性质,可以释放出OH-离子。
常见的碱性盐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 中性盐:中性盐是由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类物质。
它在溶液中的pH值接近中性,不具有明显的酸碱性质。
常见的中性盐有氯化钠、硝酸银等。
4. 混合盐:混合盐是由酸、碱、氧化物或酸碱盐相互作用生成的盐类物质。
它的性质根据具体的成分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混合盐有氯化铜、硫酸铵等。
三、酸碱盐的应用1. 工业应用:酸碱盐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氯化钠可用于制备氨水和氯气,硫酸铜可用于电镀和制造电池等。
2. 农业应用:酸碱盐在农业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硝酸钾可用于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磷酸二铵可用作化肥等。
3. 医疗应用:酸碱盐在医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氯化钾可用于补充体内缺失的钾离子,碳酸氢钠可用于缓解胃酸引起的不适等。
总结:酸碱盐是具有特定性质和分类方式的化学物质。
通过理解酸碱盐的性质与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于工业、农业和医疗等领域。
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学号:姓名:
【练习1】“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里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
(4)对图中12种物质进行分类,请把有关物质的序号填入空白处。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知识点2】碱能发生的反应
【练习2】应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知识点3】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练习3】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练习4】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单质⑤酸性氧化物⑥酸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⑤⑥D.全部
【练习5】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仍用石灰石做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1)③⑥⑦⑩⑾⑿ (2)④⑧ ② 方程式略 (3)③⑩ ⑦⑿ (4)⑤⑨ ③⑩ 【练习3】D
【练习4】D 全部可以,现举例说明:2Na +Cl 2=====2NaCl ,①④可以;CaO +2HCl===CaCl 2
+H 2O ,②⑥可以;CO 2+2NaOH===Na 2CO 3+H 2O ,③⑤可以. 答案:D
各类无机物的相互关系
碱性碱请以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各类物质的相互反应规律(十大成盐规律),如果反应需要条件的要注明,并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1、金属+非金属 盐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盐
3、酸+碱 盐+水
4、盐+盐 两种新盐(反应物可溶)
5、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
6、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7、碱+盐 碱+盐(反应物可溶)
8、盐+酸 盐+酸(反应物酸比生成物酸强) 9、金属+酸 盐+ H 2(H 前金属、非氧化性酸) 10、金属+盐 盐+金属(盐可溶)
盐+氢气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