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导教案设计(无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导教案设计(无答案)公园路中学理化学科导教案班级:课型:新学课主备人:安新东批阅人:讲课人:讲课时间 : 课题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学习要点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书写格式要规范化2、理解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照;3、掌握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学习难点训练和培育学生依照化学特色去思想的科学方法课前准备教课课件学生教案学法指导解说,研究练习教课环节主备人导学设计流程二次复备导学流程记录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预习先行问题导学( 1)、表示;(质)(2)、表示。
(量)如:化学方程式 C + O 2 === CO 2中,量的含义是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反响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如有12g 碳充分焚烧,耗费氧气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若6g碳完整焚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计算出以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通电2H2O2====2H2O + O2↑::合作研究展现怀疑可见:在一个化学反响方程式中,它能够表示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也就是质量关系)。
所以,我们能够依据此质量比进行简单的计算。
明显,如有34g 过氧化氢电解完整分解可获得氧气的质量为g。
[例题 1]加热分解 6 g 高锰酸钾,能够获得多少克氧气?[剖析 ] 这道题是已知反响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要求:看书后把解题步骤默写下边[思虑 ] 依据方才对例题 1 的阅读和讲解说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学生思虑、议论并回答][例题 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假如要制取10 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剖析 ] 这道题是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来求反响物的质量,即已知产品的质量求原料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与量的关系以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计算,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在解题过程中,养成正确地审题习惯和书写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过程中体验定量研究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体会自己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勇于实践,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课堂环节【温故知新】1. 书写正确的反应方程水通电条件下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幸运转盘】 2. 书写正确的反应方程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问题1】若将2g镁条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g 的氧化镁(计算结果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归纳利用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问题2】制取4.8g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g同时能生成多少g氯化钾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课后作业【巩固基础】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2.将火箭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若100kg的液氢需要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能力提升】 1.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用6.5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2.5g 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铝的质量一定()A.等于5g B.一定大于5g C.一定小于5g D.无法确定 2.若生成的这些氧气,分别由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所需物质的质量最少的是()A.H2O2 B.KMnO4 C.KClO3 D.H2O3.把干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6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待试管冷却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
试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各多少克。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重点:计算的依据和步骤)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课前预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⑴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⑵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⑶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情境导入】你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吗?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生成物(产品)或反应物(原料)的质量呢?例: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水和氢气的质量比为;那么,36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18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
2H2O通电2H2↑+O2↑36 436克(?)18克(?)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尝试练习】现有8g氧气与足量的氢气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水?[审题]①该题涉及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②题目给出的已知量为_______的质量,未知量为______的质量;③已知量与未知量有什么关系?[解题]请你在草稿纸上书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对照]写完后,请先自己检查,再与同学的解题过程对比、交流,然后与P100例1比较有哪些异同。
【阅读】自学课本P100例1、例2后,完成以下问题:【思考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可分为哪几个步骤?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火眼金睛】电解36g水可得到多少g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如下,请你仔细检查后回答:他们做得对吗?分别有什么缺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归纳小结】1.计算的依据是。
2.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无答案)

五、检查反馈: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4.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到氧化镁的质量.( )
A.10g B.6g C.5g D.12g
5.在3B+2A=C的反应中,10gA与足量的B反应能生成22gC,则A、B、C三种物质的参加反应的质量之比为( )
A.3:2:1 B.5:6:11 C.4:5:22 D.5:4:22
6.A和B的混合物212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测得C与D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2、化学计算题中设答的量纲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
三、预习感知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是:
(1);(2);
(3);(4);
(5)。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A.176 g B.141.3 g C.44 g D.36 g
7.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gX与bgY充分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则关于生成物Z的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等于(a+b)g B.可能小于(a+b)g
C.一定大于(a+b)g D.可能小于或等于(a+b)g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
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
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
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依题意找出已知量。
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
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
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
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
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
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复习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课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对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和掌握。
2、进一步熟练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3、已知化学式计算化学式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
4、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1、掌握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2、化学式有关计算的几种类型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复习难点: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结合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实际质量复习内容:通过NxOy引入复习的课题(同学们,我是九年级(6)班的化学老师程道启,很久以前我就非常的期待能在你们班上节课。
今天机会终于来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在本月23日对你有所帮助。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NxOy)这种类型有关的知识,NxOy它是什么?(化学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化学式相关的知识,主要复习的是化学式有关的计算。
)一、化学式1.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如H2O、CO2、KClO3等。
2.意义:(以H2O为例)(1)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水;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微观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可依据化学式计算:①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二、化学式的书写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①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如:金属铁(Fe)、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
②由多原子组成的单质,用元素符号加相应的脚标来表示。
如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又如氮气的化学式为N2;臭氧的化学式为O3等。
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① 氧化物的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后面,另一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左面,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 2;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 2;三氧化二铁的化学式为Fe 2O 3;氧化汞的化学式为HgO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标要求:1、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步骤2、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从量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一、重点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及各式的规范化2、掌握由已知物质质量求未知物质质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不同方法,解题技巧及解体的格式和步骤课前预习设计阅读课本102 页——103 页,完成下列题目:1 、试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各物质的质量比。
2、找出例1 中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的步骤、方法。
课堂学习探究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说说含义。
所处各物质的质量比。
提问:12 份木炭质量的燃烧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3 克的木炭?如果36 克木炭完全燃烧又成多少二氧化碳?你能算出来吗?二、明确学习目标(略1 分钟)三、自主探究合作释疑【自主探究一】自学教材102 页上的例题1,完成问题1、找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方法、思路2、怎样从题目中找准已知量和未知量?例 1 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是什么?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师生活动】:1、学生自学后讨论分析。
2、教师引导精讲找相关物质相关量。
归纳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②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③找:找岀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④列:列岀比例式并求解;⑤答:简明地写岀答案;3、在例二对应位置标上步骤名称。
1【自主探究二】仿照例 1 的方法、步骤完成练习:某实验室中需要1.6g 氧气进行实验。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师生活动】:1、抽学生到黑板上练习,其余独立完成。
2、让先完成的同学帮助有问题的同学。
3、集体纠错,给岀标准答案。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得到氢气的质量为y。
通电2H2f +02f 2H2O===36 4 32x y 1.6g3632 , , 1.6gx, x=1.8g ;432 1.y6g, y=0.2g答:电解消耗1.8g水,同时生成0.2g氢气。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知识梳理
1.回顾旧知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A.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克
B.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
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克D生成。
C.化学反应A+B=C中,4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2
g C。
如有12 g A,能和g B完全反应。
2.新知导入
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
1Kg的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Km。
水是生命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
要想知道汽车能跑多远,就要弄清楚小桶中那18Kg的水能分解产生多少氢气?
【解答1】
【解答2】
【得出结论】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书写格式} {解题步骤}
【例题2】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书写格式} {解题步骤}
4.练习
【练习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 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练习2】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重点: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课前预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⑵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⑶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
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情境导入】你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吗?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生成物(产品)或反应物(原料)的质量呢?
例: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水和氢气的质量比为;那么,36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18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
2H2O通电2H2↑+O2↑
36 4
36克(?)
18克(?)
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尝试练习】现有8g氧气与足量的氢气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水?
[审题]①该题涉及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
②题目给出的已知量为_______的质量,未知量为______的质量;③已知量与未知量有什么关系?
[解题]请你在草稿纸上书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对照]写完后,请先自己检查,再与同学的解题过程对比、交流,然后与P100例1比较有哪些异同。
【阅读】自学课本P100例1、例2后,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交流】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火眼金睛】
电解36g水可得到多少g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如下,请你仔细检查
【归纳小结】
1.计算的依据是。
2.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⑴设:;(未知量带单位吗?)
⑵写:;(要注意什么?)
⑶标:;(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已知量带单位吗?)
⑷列:;(怎么比呢?)
⑸答:。
3.计算类型:
例1: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例2: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4.注意事项:
⑴解题格式要规范,步骤要齐全。
⑵以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对于不纯的反应物或不纯的生成物必须折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⑶必须正确使用单位,单位要统一。
■常见的错误:①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②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③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④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⑤单位使用错误;⑥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进行计算。
■常用的几个关系式:
①某物质的纯度=(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
②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③质量=体积×密度,即m=pv
④单位换算:1L=1000mL=1000cm3;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101、102.1~6
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2g
B、1g
C、1.5g
D、无法计算
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3.在化学反应3X+4Y =2Z中,已知X和Z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碳在高温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计算要使80克氧化铜完全反应,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5.用氢气还原16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同时生成多少克水?你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吗?
【中考直通车】
6.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
生成8.8 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7.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
若增加10g A,则反应停止
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8.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⑵请计算9.6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拓展延伸】
9.已知化学反应 2A + B = C + 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22克
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
D、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的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
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11.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3 gC和8 gO2生成11 gCO2 B.2 gC和4 gO2生成6 gCO2
C.4 gC和5 gO2生成9 gCO2 D.5 gC和9 gO2生成14 gCO2
12.中国登山协会为了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
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 kg。
求:
(1)4.8 kg氧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 g/L)
(2)若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