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案精选5篇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
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掌握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这是下一步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容积的基础。
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掌握熟练。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操作,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
三、教法与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
而他们的思维特点又一般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以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探究为主,教师同时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原有知识体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来为新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学具手势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
【最新】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第5~7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1. 24的因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2.在14、33、45、50、72和120中,5的倍数有( )个,2的倍数有( )个。
3的倍数有( )个。
3.在自然数1~20中(包含1和20),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有(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
4. 8的倍数有( )。
20的倍数有( )。
8和20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5.先在圈里填合适的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下面的每组数中,是否有公因数2、3或5在方格中圈一圈。
8和14 15和20 12和18 30和207.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质数。
12=( )+( ) 20=( )+( )51=( )×( ) 95=( )×( )8.a 是奇数,a+2是( )数,a ×2是( )数。
(填“奇”或“偶”)9.要使31□这个数有因数3,□里可以填( )。
10.要使4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
11.自然数a 既是12的倍数,又是36的因数,a 可能是( )。
12.一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和3,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 )。
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
(每题1分,共5分)1.任何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 ) 五年级数学(下) (SJ 版)2. 8的倍数一定是4的倍数,4的倍数不一定是8的倍数。
( )3.两个不同的非0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 4.任何两个相邻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
( ) 5.若干个自然数(0除外)连乘,只要其中有一个数是偶数,积一定是偶数。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每题1分,共5分)1. 3、4是12和36的( )。
①最大公因数②公因数③公倍数2.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在五年级下册的学习中,第三单元涵盖了多个主题,这包括数学、科学、语文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每个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
1. 数学在数学方面,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主要涉及了分数和小数的学习。
学生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和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他们学会了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数学游戏和练习,学生们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分数和小数计算能力。
2. 科学科学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物和物理两个方面。
学生们学习了关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变化的知识,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此外,他们还学会了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重量,以及探索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如力、摩擦和重力等。
3. 语文在语文方面,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们阅读了一些优秀的短篇故事和诗歌,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和诗歌的意境,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他们还进行了一些写作练习,如写信、写作文等,以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4. 社会社会科学主要包括地理和历史两方面的内容。
在地理方面,学生们学习了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他们了解了地球的构造和地球上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
在历史方面,学生们了解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古代中国的发明和伟大的科学家等,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学生们在不同学科的知识领域得到了丰富和全面的培养。
他们不仅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

1、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2、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分为三组,每组(4)条;有(8个)顶点。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一个长方体,如果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另外四个面是(长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
6、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7、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长=长方体的棱长和/4-宽-高宽=()高=()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9、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6(注意:做题的时候看清题目,看到底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在做题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看它们单位相不相同,不同就需要转换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 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与长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注:在解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应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辨别所需解决的问题与什么有关。
即是什么形体,与表面积有关还是与体积有关;(2)找准关系式,计算中记清相关公式;(3)计算中,要对照公式所需条件一一确认。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2.判断。 (1)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 ) (2)偶数加1一定得到奇数。 ( ) (3)3的倍数的个数比2的倍数的个数少。 ( ) (4)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这个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 ( ) (5)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6)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 )
О知识达标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4 23 39 35 48 2 20 34 43 1
(1)奇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在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有( ),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的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有( ),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的是( )。 (2)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它们之间相差( )。
3.判断。
(1)1是奇数,也是质数。 ( )
分析 求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最小应是1;个位上的数 较容易判断,可通过5,2的倍数的特征来确定,这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 应是0;3的倍数需要这个三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所有十位 上的数可由此特征确定,要满足这个三位数最小的条件,十位上的数 应是2.
解答 这个三位数最小是120。
提示 同时考虑5,2和3的倍数的特征和“最小三位数” 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知识点二】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只需要看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 身两个因数外,是否还有其他因数。如果没有,这个数就是 质数;如果有,这个数就是合数。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A. 12厘米B. 24厘米C. 32厘米D. 48厘米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7C. 20D. 214. 1千克等于多少克?A. 10克B. 100克C. 1000克D. 10000克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多少度?A. 30度B. 45度C. 60度D. 90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0是最小的自然数。
()2. 1千克等于100克。
()3. 所有的偶数都是2的倍数。
()4. 一个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的倍数叫做_________。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3. 两个质数相乘,它们的积是_________。
4. 1千克等于_________克。
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_________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前五个偶数。
2. 请写出前五个质数。
3. 请简述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4. 请简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 请简述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请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2. 请写出1千克等于多少克,1克等于多少千克。
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0厘米,请计算它的周长。
4. 请写出前五个2的倍数。
5. 请写出前五个3的倍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偶数和奇数的性质,并给出两个例子。
2. 请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并给出两个例子。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方形,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然后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
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举例:15和5,[15,5]=15,(15,5)=5;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举例:[3,7]=21,(3,7)=1;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5,8]=40,(5,8)=1;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9,8]=72,(9,8)=1;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公因数试题填空题。
1.如果3X=Y(X、Y均不为0),那么Y是X的( )。
2.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3.某数除以3和5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
4.用一个数除15和30,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是( )。
5.两个相邻奇数的和是16,这两个奇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6.一个两位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 ),最小是( )。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

《长方体和正方体》1.5-1.6同步练习长方形和正方形体积1.一个文具盒的体积约是800()A.立方厘米B.立方分米C.立方米2.一个长5米,宽1.8米的沙坑,里面铺上沙40厘米厚,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个沙坑要填沙()A.612吨B.360吨C.6.12吨D.3.24吨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表面积有可能与体积一样大B.0.2³=0.06C.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cm,它的体积是1cm³。
4.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5.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2)6.光明小学准备用砖砌一面长20m,厚3dm,高2m的墙,每立方米的墙需要625块砖,学校砌这道墙需要多少块砖?7.一根这根方钢的体积,底面是边长为8cm的正方形,高2m,这根方钢的体积是多少?8.家具厂订购4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5dm2,长是3m。
这些木料一共是多少立方米?9.用一根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形状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0.妈妈买了如图所示的纸箱。
(单位:毫米)(1)这个纸箱最小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这个箱子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纸板的厚度忽略不计)参考答案长方体和正方体1.一个文具盒的体积约是800()A.立方厘米B.立方分米C.立方米【答案】A2.一个长5米,宽1.8米的沙坑,里面铺上沙40厘米厚,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个沙坑要填沙()A.612吨B.360吨C.6.12吨D.3.24吨【答案】C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表面积有可能与体积一样大B.0.2³=0.06C.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cm,它的体积是1cm³。
【答案】C4.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答案】解:40×25×(16-12)=1000×4=4000(立方厘米)答:石块的体积是4000立方厘米. 5.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2)【答案】(1)解:(14×3+14×5+3×5)×2=(42+70+15)×2=127×2=254(平方厘米)14×3×5=210(立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54平方厘米,体积是210立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
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年级节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