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

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
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感谢您的阅读!
知识点是关键,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历史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以供大家参考。

A、两汉散文1、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着《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2、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着《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先秦文学常识(1)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文学常识4 两汉文学

文学常识4 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一、乐府1.乐府: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

西汉设乐府令,正式成立于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2.新乐府运动: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拓展】(1)教坊: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原属太常寺。

(2)梨园: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

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3.乐府双壁(1)《孔雀东南飞》:东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兴”的表现手法),故又有此名,主要人物是焦仲卿、刘兰芝夫妇。

(2)《木兰辞》:北朝民歌。

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4.乐府三绝(1)说法1:《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唐代韦庄《秦妇吟》(唐代最长的叙事诗)。

(2)说法2:《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唐代韦庄《秦妇吟》。

5.古诗十九首:东汉,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因数量为十九得名,乐府诗文人化标志,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二、楚歌1.项羽《垓下歌》,歌词悲凉慷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2.刘邦《大风歌》,歌词雄壮中带苍凉情怀。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拓展】荆轲《易水歌》,歌词苍凉悲壮肃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三、汉赋1.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司马相如:西汉,辞宗、赋圣。

原名犬子,因仰慕蔺相如而改名相如,家徒四壁。

文 学 常 识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

文 学 常 识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

文学常识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
《史记》初名《太史公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

《史记》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年的历史。

《汉书》为断代史史书。

《汉书》改书为志,取消世家拼入列传。

《汉书》100篇,分为:八表、十志、十二本纪、七十列传。

《汉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

汉献帝年号建安,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的文学叫建安文学。

建安七子是:王粲、徐干、陈琳、阮瑀、应扬、刘桢、孔融等七人。

三祖陈王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音:锐)、
陈思王曹植。

《诗品》称曹植为建安之杰。

竹林七贤:阮籍、稽(音:溪)康、向秀、刘伶、山涛、阮咸、王戎。

两汉三国两晋 必备文学常识

两汉三国两晋 必备文学常识

两汉三国两晋必备文学常识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0年第28期1.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之首。

2.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

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

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之一。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三曹”之首。

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

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5.曹植,字子建,“三曹”之一。

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6.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

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7.陈寿,字承祚。

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8.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9.范晔,著《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

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 文学常识

两汉魏晋南北朝 文学常识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一、《史记》1.西汉时期,出现了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描写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的形象。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的《项羽本纪》。

2.《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项羽本纪》是例外);“表”是以大事年表的形式呈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礼乐制度、天文、历法、水利、经济、财政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陈涉世家》是例外);“列传”主要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3.《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来叙述历史,是从《史记》开始的。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1.东汉时期,汉乐府继《诗经》、楚辞之后,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新风。

逐渐由杂言趋向于五言,以叙事为主,是叙事诗发展走向成熟的新标志。

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东汉时期,南朝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3.汉末至曹魏时期,产生了以曹操、曹丕、曹植,“三曹”为代表的诗作,其诗语言清新笔力刚健,慷慨激昂,被后世誉为“建安风骨”。

4.《短歌行》为曹操所作。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

他的作品集有《曹操集》,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5.陶渊明是晋代最著名的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田园诗和咏怀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恬静的笔调,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上的“田园诗派”。

东汉的文学常识笔记

东汉的文学常识笔记

东汉的文学常识笔记汉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一、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两汉四百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光辉阶段。

其时,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汉武帝时代,汉帝国进入了鼎盛阶段。

“汉唐盛世”之说与汉帝国统一强盛的社会形势相适应,汉代表现出一种大一统的文化精神。

文化大一统精神在文学上表现为雄视一切,包容一切的开阔视野和胸襟,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1、文化思想上,提出了“罢: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2、文学上,产生了汉赋这样巨制鸿篇、追求宏丽美的文学样式。

司马相如说:“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

”3、史学上,出现了《史记》这部记载了三千多年人类发展史的巨著。

?司马迁写作《史记》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对古往今来,天上人间,万事万物,均予以包容观照和再现。

二、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的理想在儒学经学的作用下,文人普遍具有积极进取精神,怀有强烈的立功扬名思想。

因汉代文学都贯串着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

建功立业理想的实现,有待于圣主贤臣的遇合。

最令他们感动和痛心的就是“遇”与“不遇”问题,这一问题成了汉代文学重要的主题。

庄忌《哀时命》、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三、对现实的批判与赞颂的迭更汉初:?文人关心社会、关心现实,文学作品更多表现为对历史兴衰的批判与反思,对现实社会政弊端的揭露,表现了对现实的清醒关注。

贾谊《过秦论》《大政》《陈政事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司马相如《哀二世赋》汉代中叶:文学从对现实的批判转移到对现实的颂扬。

“润色鸿业”,成了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汉大赋成了这种使命的主要承担者。

东汉:批判现实的文学再度出现,表现了很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崔意《大政》四、文人的独立和依附汉代文学的发展道路:批判一—颂扬——批判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独立一—依附——再独立。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形成了以《诗经》、《楚辞》、《离骚》、《庄子》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学经典,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知识点。

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纂于先秦时期,包括《风》、《雅》、《颂》等三个部分。

它以其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先秦时期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气。

《诗经》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歌颂君王和贵族的《国风》,也有描写平民百姓生活的《民间风》。

其中,《离骚》是《楚辞》中的杰出代表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楚辞》的作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通过《离骚》等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沉沦和个人命运的悲愤之情。

《楚辞》以其独特的骚体诗风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独角鲸”。

三、《庄子》是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先秦两汉时期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庄子》的作者庄子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出了“道”、“无为而治”等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观点。

《庄子》通过对寓言故事和讲故事的形式,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史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编写而成,纪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史记》分为纪传体和编年体两部分,其中《纪传体》以史家的立场,透过个人的经历与命运,展示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塑造了众多历史英雄的形象。

《史记》以其细致入微的记述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以上是关于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一些知识点的论述。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和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而被后世奉为经典,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
导读:知识点是关键,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历史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语文知识点之两汉文学常识,以供大家参考。

A、两汉散文1、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着《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2、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着《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