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5)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散文阅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届中考山东聊城卷】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香椿的味道李红霞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

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

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

竖在房角的长竿终于派上了用场。

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竿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竿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竿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

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

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

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4)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4)

1
2018年5月19日 周末培优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年中考四川南充卷】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
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
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
春已来。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
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 .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参考答案】 1.BE 2.新生事物必须从陈旧的事物中脱胎而出。

(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

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 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B
项“江风劲吹,船行快速”表述错误,应为“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迅。

辨析talktotalkwithtalkabout和talkof-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英语人教(同步系列二)

辨析talktotalkwithtalkabout和talkof-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英语人教(同步系列二)

1
—What do you _________ pop music?
—It sounds wonderful.
A. look like
B. think of
C. talk about
【参考答案】
B
【解题必备】
【辨析】talk to, talk with, talk about 和talk of talk to
"和/与……谈话",强调一方说,另一方听,to 表示方向
talk with
"和/与……谈话",强调谈话对象是双向交流 talk about
"谈论",涉及谈话内容和具体情况 talk of "谈起,谈到",只涉及某人或某事,不涉及内容
Don ’t talk to your classmates in class. 课堂上不要跟你的同学说话。

My mother often talks with my teacher. 我妈妈经常和我老师谈话。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friends. 他们正在谈论他们的朋友。

Mr. Li often talks of his school life. 李老师经常谈到他的学校生活。

1. —Do you know _________ for advice when we have problems.
—You can talk to your parents or teachers.
A. who to talk
B. when to talk to
C. who to talk to
D. who can we talk to。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基础训练1.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______(奠定/奠基)人和开拓者。

(2)佩服他、_______(仰慕/羡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3)在北京,见到______(阔别/离别)了22年的稼先。

(4)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_____(提议/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1)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的科学家——邓稼先。

(2)那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3)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的。

(4)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5)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的人物。

A.鲜为人知/任人宰割/当之无愧/可歌可泣/家喻户晓B.当之无愧/任人宰割/家喻户晓/鲜为人知/可歌可泣C.鲜为人知/任人宰割/当之无愧/家喻户晓/可歌可泣D.可歌可泣/家喻户晓/任人宰割/鲜为人知/当之无愧3.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每逢星期天就带着新习作去聆听老师的点评。

有一次,莫泊桑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只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他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1。

辨析sothat和sothat-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英语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辨析sothat和sothat-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英语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1We got up early __________ we could catch the early bus.A. so thatB. so…thatC. such…thatD. in order to【参考答案】A【解题必备】so…that…意为"如此……以至于……",其中so 是副词,常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者副词,that 从句既可以是肯定句也可以是否定句。

常用句型为:主语+谓语+so+形容词/副词+that 从句。

学%科网 He runs so fast that I can ’t catch him. 他跑得如此快以至于我追不上他。

The question is so easy that I can work it out. 这个问题如此简单以至于我能做出来。

【拓展】"so…that "可以和"too…to…"互换。

Paul is too young to go to work.= Paul is so young that he can ’t go to work.保罗太小了不能上班。

【辨析】so...that...与so that so...that... 意为"如此……以至于……",so后接形容词或副词,that 引导结果状语从句。

She was so busy that she had no time to rest. 她如此忙,以至于没有时间休息。

so that so that 引导目的状语从句,意为"以便;为了",从句中常用can/could/may/should 等情态动词。

The little boy saved money so that he could buy his mother a present onMother ’s Day. 小男孩攒钱以便可以在母亲节给母亲买一件礼物。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 (2)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 (2)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

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闻.之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D.王且何利.利:好处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1。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 (2)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 (2)

1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哽.咽(ɡěnɡ) 踌.躇(chóu ) 锲.而不舍(qì) B .云鬓.(bìn ) 字帖.(tiè) 可汗.(hán ) 兀.兀穷年(wù) C .祈.祷(qí) 踱.步(duó) 校.对(jiào ) 鲜.为人知(xiān ) D .哺.育(pǔ)晌.午(shǎng )咳嗽.(sou )锋芒毕露.(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揩汗 渲闹 伫立 目不窥园 B .懊诲 硕果 嫉妒 来势汹汹 C .斑斓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 .澎湃深邃彷徨妇孺皆知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C .参加会议的有编辑、记者、作家、和教师。

D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 .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C .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H7N9流感”主题班会上,小张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赞叹不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北京、上海等地的执法部门公布了“地沟油”“假奶粉”“毒豆芽”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名句名篇默写-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名句名篇默写-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月歌》)
(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
李龟年》)
(7)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忆长安
故园》)
3.课内文言文直接默写。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欧阳修《卖油翁》)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欧阳修《卖油翁》)
(3)我亦无他,
。(欧阳修《卖油翁》)
“理解型默写题”方法归纳 1.认真审清题目 这类题常常以提问的方式出现,题目中会出现许多限制语和重要提示,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 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准确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切忌因为题目“眼熟”而草率作答。 2.正确理解句意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能正确掌握诗文句子的含意,特别要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区分,保证理解的 准确性。学科@网 3.准确识记,规范书写,认真检查 平时背诵诗文时,一定要保证识记准确,对于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答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 不写错别字、潦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要仔细检查,避免添字、漏字的现象发生。
4
小。学生只要熟读并背诵课内的诗歌,便能轻松作答。本题中注意“萧瑟”“啼”“悬”“峨眉”等字的书写。 3.(1)公亦以此自矜 (2)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3)惟手熟尔 (4)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5)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 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默写均为课内诗歌默写,且均为直接默写。难度较 小。学生只要熟读并背诵课内的诗歌,便能轻松作答。本题中注意“矜”“杓”“惟”“溅溅”等字的书写。 4.(1)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3)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4)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基础训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______)濯.(______)案牍.(______)亵.玩(______)鲜.有闻(______)
2.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
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
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
3.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D.无丝竹之乱.耳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
5.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获益.匪浅B.延年益.寿C.日益.发达D.良师益.友
7.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