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河流相油田井震一体化储层精细构型技术与应用

合集下载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

质砂岩油田。

大庆油田历经60余年的开发,始终以高水平、高效益为目标;以解决“层间、层内、平面”问题为核心,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完善的油田开采理论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开采技术。

特高含水期油田的储采严重失衡,剩余油严重分散,液油比迅速上升,挖潜难度极大。

因此,应以“控含水、控递减、提高采收率、提高难采储量动用程度”作为精细管理的最终目标。

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储层的非均质特点对最终的油田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上世纪末,喇萨杏油田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采用垂直上细分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的方式,构建了大庆长远油田的砂体沉积模式,并创立了“模式绘图法”,得到了大范围的实践应用。

步入21世纪后,无论是三次采油力度还是综合调整的力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调整对象也从层间逐渐转向了层内,厚油层底部的低效、无效循环和顶部的剩余油共存[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认识到河道砂体的非均质特点已经无法满足开采需求,因此开始倾向于河道类型划分、层次划分等河道砂体的非均质性描述的研究。

比如,关于曲流河型砂体的研究,分别从复合河道砂体识别、单一河道的识别、单一点坝、点坝内侧积体与侧积夹层识别、内部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加深了对曲流河型砂体平面和层内的非均质性特点的认知。

当油田的采收进入中后期,油水比会越来越高,粘结度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给注水开采带来困难。

该时期的油藏特点决定了无水采油的时间非常短,采收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是成片的油藏。

见水之后,油藏的含水率会迅速上升,然后便会呈现高含水、特高含水现象。

为了提高有产量,往往会采用强注强采的方法,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采收率,而且并不会立刻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但实际情况却是,地下油水的分布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水油比越来越大,给后期开发、开采造成很大阻碍。

如果仍然用早期的油藏来描述这一阶段的油藏特点,显然无法达到开采要求,所以要针对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具体特征来构建剩余油的预测模型,利用精细化系统模型分析剩0 引言我国的油藏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阎存章、杜志敏、张朝琛等学者先后在江苏、胜利、中原等老油田进行了实践调查与研究。

特高含水开发期曲流河储层构型深化研究及应用

特高含水开发期曲流河储层构型深化研究及应用
[ 9 ] 徐安娜 , 穆龙新 , 裘怿楠. 我 国 不 同 沉 积 类 型 储 集 层 中的 储 量 和 可
曲流带 空 问组 合 模式 及 河 道 两岸 的组 合关 系 . 得 出 2 ) 根 据 储层 测 井 和 岩心 资 料 , 对 孤 岛油 田 中一 区
了1 1种单 一 曲流带 侧 向叠 加样 式 。
单元 [ J ] . 地质科学 , 2 0 0 2, 3 7 ( 2 ) : 2 1 9 — 2 3 0 .
曲流 带 内部 单一 曲流带 的空 间分 布 类 型 , 同时 根据 单

[ 夹 层 分 布 模 式 及 对 开 发 效 果 的影 响 [ J ]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2 0 0 3 , 2 2 ( 2 ) : 2 4 — 2 7 .
含油面 积 0 2 7 5 k m 2 , 地质储量 1 2 3 x 1 0 4 t , 含水率 9 8 . 8 %, 采 出程度 5 2 . 3 %, 采 收率 5 5 . 1 %。 根 据储 层 构 型深 化研 究
3 4 砂 组 高 弯 度 曲流 河 为 例 [ J ] . 油气 地质与采收 率 , 2 0 0 5, 1 2 ( 2 ) :
化 了射 孔 井段 和射孔 密度 。 通 过 近 2年 的试 验 . 中心 井
[ 4 ] 何文祥 , 吴胜 和 , 唐 义疆 , 等. 地 下 点 坝 砂 体 内部 构 型 分 析 : 以孤 岛
油 田为 例 [ J ] . 矿物岩石 , 2 0 0 5 , 2 5 ( 2 ) : 8 1 — 8 6 . [ 5 ] 殷建 , 林鑫. 特 高含 水 期 井 间 非 均 质 模 式 对 注 水 效 果 的 影 响 [ J ] . 断
4 5 . 4 8 .

井震联合精细标定技术在海拉尔盆地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井震联合精细标定技术在海拉尔盆地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2 井震联合精细标定 技术 流程
井 震联 合标 定技 术是 综合 应用 地震 、地 质及 测井 资料 ,把 钻井 地质 分层 与地 震层 位协 调统一 的一 种
[ 收稿 日期]2 1 一l 一O 01 1 4 [ 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0 70 9 。 基 4 62 8 )
[ 作者简介] 袁丽华 ( 9 6 ) 16 一 ,女 。1 8 年大专毕业 ,硕士 ,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勘探地震解释与储层预测研究工作。 98
之 间 地 层 不 统 一 的 问题 ,有 效 指 导 了井位 部 署 和 储 层 预 测 ,为 海 拉 尔盆 地 油 气 新发 现提 供 了技 术保 障 。
[ 关键词] 断陷盆地;井震联合标定 ;技术流程 ;地层对 比 [ 中图分类号]P 3 . 4 6 1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10 00—9 5 (0 2 1 0 3 5 7 2 2 1 )0 —0 6 一O
海 拉 尔盆地 是 一个 较大 的 内陆裂 陷 型盆地 ,断裂十 分发 育 ,具有 相带 窄 、相变 快 的特点 。随着 勘探 程 度 的不 断深入 ,在许 多 凹陷发 现油 气 ,并 形 成 了一定 的储 量规 模 。在地 层 的统层 研究 中,存在着 同一
断 陷 内层位 及不 同断陷 间层 位难 以统 一 的问题 ,制 约着 海拉 尔盆 地 的勘探 与开 发进 程 。研 究 表 明 ,海拉 尔 盆地 层位 标定 难 主要存 在 以下 原 因 :① 多物 源 、近物 源 的沉积 背景 导致 沉积 相带 变化 快 ,没有统 一 的
具 有三 坳两 隆 的构造 格局 特 征 ,可进 一步 划分 为 1 6个 凹陷 ,断层 极其 发 育 ,盆 地较 为 破碎 ( 1 。 白 图 ) 垩 系为 盆地 主体 沉 积 ,从 下 至上划 分 为下 白垩 统铜钵 庙 组 ( t 、南 屯组 ( ) K ) K n 、大磨 拐河 组 ( ) Kd、 伊 敏组 ( y K )及 上 白垩统 青 元 岗组 ( ) K q 引。

地震相干技术在现河油田沙二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相干技术在现河油田沙二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以认 为 条 带状 高 相 干 异 常 主要 为 砂 岩 的反 映 , 席 状 和 团 块 状 高相 干 异 常 则 代 表 砂 岩 与 泥 岩 的 互 层 。 席状 低 相 干 异 常代 表 泥 质 岩 类 分布 区 ,线 状 低 相 干 异 常 则 清 楚 地 表 示 出断 层 的 位 置 。 并 由 此 开 展 了对 W3区 块 沙 二 上 亚 段 储 层 各 层 段砂 体 分 布 特 征 的预 测 。
井 名
庭 誊
图 1 W3区块 W5 - 7井 W 5 21井 过 井 地 震 剖 面 图 31 4-
到标 定 。
研 究 中 ,在 w3区块编绘 了 l 0条联 井大 剖 面 ,依 据录井 、岩心及 测井 资料进 行 了精细 的地层 对 比, 各剖 面所通 过 的 9 4口井的地 质层位均 得 以明确 。根 据三 维地 震资 料 ,作 了相 应 的 l O条过 井地 震 剖面 。
根据 “ 东营 凹陷 速度场 ” j ,将各 井 S ~S 各 砂层 组 的界线均标 于地 震剖 面上 ,这样 可清 楚看 出各 层组 ;
旷 红 伟 等 :地震 相 干 技 术 在 现 河 油 田沙 二段 储 层 预 测 中的 应 用
・5 ・ 5
界线 与 T ;和 T 辅 助 标准层 之 间的相互 关 系。然后将 T 和 T2 准层 的 位置 标定 于 联井 剖 面 图各 井 的 2 ; 标
相应深 度上 ,并 以 4 为间 隔按东 营速 度 把各 水平 切 片 的位 置 标 于各 井 的相应 深 度 上 。这 样 就 可 以清 ms 加 楚地看 出与各 水平 切 片相 应 的位 置属 于什么 岩性 ,据此 可 以判断过 井相 干异常 的地质 属性 ( 1 。 图 )

井-震-演联合地层对比技术在薄层复杂碎屑岩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井-震-演联合地层对比技术在薄层复杂碎屑岩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收稿 日期 :O O 5 5 2 1 —O 一l
充分 保 证砂 层组 、 组 及 小层 对 比划 分 的合 理 性 L 。 亚 3 ] 技术 流 程 图见 图 1 。
图 1 井 一震一演联合迭代 地层对比逐 级划 分技术流程 图
区别 于 以往 的 地 层 对 比技术 , 震 演联 合 地 层 井 对 比技 术 具有 如下 特 点 : 高 分 辨 率 储 层 反 演 成 果参 与 地 层 对 比 , 作 为 并 地 层 细化 对 比的 主要 参考 。对 于 薄层 且 横 向厚度 变 化大 的砂 岩 , 采用 传统 的 井震 联 合开 展地 层对 比 , 无 法 实 现 小层 级 别 的 地 层 划 分 , 能够 体 现多 数 薄 层 而 砂体 空 间展 布 特 点 的 高 分 辨率 反 演 成 果 , 可 根 据 则 井 间砂 体 的展 布 及 连 通 特 点 , 于 将 对 比细化 到 小 易 层 ( 至砂 体单 元 ) 因此 , 甚 。 该技 术 是井 震 联合 地层 对 比技术 在 高分 辨率 反 演技 术基 础 上 的进 一步 发展 。
随 着 油 气 田勘 探 开 发 实践 的不 断 深 入 , 层 复 薄 杂 碎 屑 岩油 藏 规 模 的 落 实及 有 效 开 发 , 油 藏 描 述 对 技术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薄 层复 杂碎 屑岩 油 藏在 地 层对 比方面 存 在 如下难 点 : 砂 体 单 层 厚 度 薄 , 震 特 征 对 砂体 变 化 反 映 不 地 敏感 。 , 河 油 田石 炭系 卡 拉沙 依组 砂 泥岩段 单 砂 如 塔 体 厚 度 一 般 为 3 8 远 低 于三 维 地 震理 论 分 辨 率 ~ m, (6 3m) 砂体 厚 度平 面变 化大 , 2~ 0 , 缺乏 地 层对 比标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在水平井设计中的应用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在水平井设计中的应用

据 与 =波 进行 反褶 积 , 反演 出波 阻抗 ( 反射 系 数 ) 数
据 ; 后通 过测 井 曲线 和砂 泥 解 释 成 果 建立 波 阻 抗 然 与岩性 、 物性 ( 渗/ ) 孔/ 饱 的关 系 , 般 这 种 关 系 是 一
非线性 , 最终将波阻抗体变成地质体 ( 岩性体、 物性
应 用前 景 。
地震 反演 储 层 预 测 方 法 是 通 过 变 差 函数 建 立 统 计关 系 来 描 述 空 间数 据 场 中数 据 之 问 的相 互 关 系 。储层 预测 的重 点 是 井 问储 层 的变 化 , 层 空 间 储
1 井震 结合反演技术
该 方法 以测 井 数 据 为 主 , 间 变 化 用地 震 数 据 井
88 8
变 差 函 数







l 2卷
表 1 A一 1 2 5水 平 井 采 油情 况 一 览 表
3 结论
利用 井震 结合 地 震 反 演 技 术 进行 储 层 预测 , 能
有效 提 高储层 预测 精 度 , 在大 庆 长 垣 北 部 区 块 精 并
图 2 变 差函数理论模型示意 图

要 单纯依 靠测井进行井 间储层预测存在很 多困难 , 而地震 具有横 向密度 大 的优 势。采用 井震结合 反演技 术进 行储 层
预测 , 能有效提高储层预测精度 。利用该 方法在 大庆 长垣 北部 区块精细油藏描述及 开发应用 中见到 实效 , 根据 砂岩反 演剖面 布 置 了 A一 1 平井 , 2 5水 其砂岩钻遇 率为 9 % , 2 该井 目前累计产 油 96 6t展现 了良好 的应用前景 。 8 ,
的各 向异 性 用 变 差 函 数 表 示 。 变 差 函数 是 区域 化

多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及剩余油预测研究——以岔河集油

多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及剩余油预测研究——以岔河集油

收 稿 日 期 :2019-07-2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子 课 题 (2016ZX05026-007-007);陕 西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础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2017JM4013)。 作 者简介:韩蓬勃(199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藏描述、储层表征与建模。
研究区 发 育 X 型、Y 型 断 层,断 层 切 割 关 系 复 杂 ,理 清 断 层 的 平 面 和 空 间 切 割 关 系 至 关 重 要 ,精 细 雕刻断层模型应遵 循 以 下 原 则:① 充 分 应 用 断 层 精 细解释资料确定断 层 走 向 和 倾 向,对 于 过 井 点 的 断 层,利用井震约束地 层 对 比 确 定 断 点 在 空 间 的 准 确 位 置 ,进 而 约 束 微 调 断 层 的 走 向 和 倾 向 ;② 建 立 层 面 模 型 ,合 理 处 理 层 面 与 断 层 的 组 合 关 系 ,使 其 符 合 真 实 的 地 质 规 律 ;③ 针 对 切 割 关 系 复 杂 的 断 层 (如 削 截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9; 2.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河北 霸州 065709;3.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岔71断块东三段主力油层为典型浅水低能河控型三角洲沉积环境 ,经过多年开采,已进入 高含水采油阶段。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复杂特征。 基 于 钻 井、地 质、地 震 等 资 料,采 用“多 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深入剖析断层在空间的延伸及相互切 割 关 系,建 立 反 映 油 藏 内 部 地 质界面三维空间形态的油藏构造模型,进而生成单砂层级别构造图,从 而 对 剩 余 油 进 行 有 效、准 确 地 预 测。研究成果不仅为后期属性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 相 似 地 质 条 件 油 田 剩 余 油 挖 潜 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断层区域储层精细表征技术研究及应用

断层区域储层精细表征技术研究及应用

其详 细 解 释 了 全 区 l 2 条 明显 断 层 , 断层 的准 备 分
布为下一步 断层 区域砂体刻 画及剩余 油挖潜提供依
据。 4 建 立储层 三维 地 质模型
落 实 好 断 层 的 空 间 分 布位 置 , 即可 研 究 地 下 砂 体
的空 间展 布规 律 。储 层 属性 建 模是 在 构 造模 型 的基 础
种 类 型油 藏 中 , 动 用 比例 分 别 为 8 5 %、 5 0 %, 2 2 %, 动 用 程 度 差 异 大 。岩 芯 渗 透 率 统 计 结 果 表 明储 层 物 性 较 差, 5 0 %的岩 心渗 透率 小于 l nd。 i
2 井与地 震 精细 标定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3 修 回日期 : 2 0 1 4 — 0 2 — 1 3
层 进 行 空 间组 合 和 归 位 , 对 于 存 在 矛 盾 的 地 方检 查 地
震 和井断点解释的准确性 , 反复修改 , 直至到达精确的
断层解 释 结果 。
截止 2 0 1 0 年底 , B油 田累计提交探 明石油地质储 量5 . 4 2 x 1 0 t , 平 均油层 埋 藏深度 为 2 1 0 0 m; 层 系跨 度 大, 最大跨度达 8 0 0 m, 主要分布于潜山、 砂砾岩 、 砂岩 3
期, 剩余油分布为“ 整体分散 , 局部集 中” , 主要集中在
井 网密度 相对较小 的断层边部 区域 和盆地边 地震是时 间域。首先 , 利 用声波速度 , 将测井曲线转为时间域 , 并且生成测井合 成记录 ; 其次 , 通过人 工寻找标志层的办法 , 进行进一
步 的精 细 标定 , 二 者相 关性 达 8 5 %为标 准 , 从 而保 证 后 期 反演精 度 的控 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够刻 画 出分 流河 道边 界 。 以渤 中 2 8— 2南油 田明 化 镇组 下 段 Ⅱ油组 1小 层 主力 砂 体 为例 , 对 本 次研
但地 下储 层构 型 分 析仍 处 于 探 索 阶段 ] 。 目前 , 已 开展 的 储 层 构 型 研 究 主 要 集 中于 河 流 相 储 层 [ 5 ] 。 国内外对 曲流 河 点 坝研 究 最 多 , 辫 状 河及 水 下 分 流
震 资料 同相 轴连 续性 好 , 信 噪 比与分 辨率 较 高 , 断层 比较清 晰 。在开 发 井 实施 过程 中 , 利 用 地 震 属 性 预 测 的各 井钻 遇 目的层顶 面 海拔 深度 与实钻 误 差普 遍 小于 3 m, 地 震 资料 品质好 。因此 , 通 过 地震 属 性 资 料 对储 层进行 追踪 , 能 有效 表征砂 体 的叠置 关 系 , 并
第 l 7卷 第 3期
重庆科 技学 院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5年 6月
海 上 河 流 相 油 田 井 震 一 体 化 储 层 精 细 构 型 技 术 与 应 用
张建 民 王 西杰 江远鹏
( 中海 石油 ( 中国) 有 限公 司天 津分公 司渤 海石 油研 究院 , 天津 3 0 0 4 5 2 )
分 布 的有 效 手段 , 是 制 定 提 高油 田最 终 采 收 率措 施 的重要依 据 J 。储 层 构 型 是 指 不 同 级 次 储 层 构 成 单元 的形 态 、 规模 、 方 向及 其 叠置 关 系 ] 。侧 重 于
露头 和现 代沉 积 的 河 流相 储 层 构 型研 究 由来 已久 ,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1 9 8 0 ( 2 0 1 5 ) 0 3— 0 0 0 1 —0 4
储层 构 型分析 是认 识储 集层 非均 质性 和剩 余 油
地震 上可 得到 较 好 的识 别 J 。在 油 田 目的层 段 , 地
的认识 。渤 南地 区新 近系 明化镇 组 主力油层 为浅水
本次构型研 究 主要使 用地 震 反演 资料 。因 1 1 6 7
砂体贴 近 Ⅱ油组顶界 面 , Ⅱ油 组顶界 面位于 区域 的一 套稳定 泥岩层底部 , 故 以 Ⅱ油组顶界 面为标志层将地 震反演 数 据层 拉 平 , 以便 在 地 震 剖 面上 进 行 河 道 的 识 别 刻画 。通过 地震 相 和河道形 态 的对 应关 系 总结
河道 次之 , 而针 对 浅 水 三角 洲 沉 积 的储 层 构 型 研 究
究所 采用 的储 层构 型研 究方 法进 行详 细 阐述 。
1 . 1 复 合河道 的识 别与 刻 画
较少 , 再加 上海 上 油 田井 网稀 疏 、 井距较大等特点, 使 得人 们对 这种 复杂情 况下 储层 内部 构型存 在 不 同
料 追踪 刻 画水 下 分 流 河 道 的充 填 演 化期 次 , 进 而对 浅水 三 角洲 的 内部 构 型进 行 精 细 解 剖 , 为 解 决该 砂
出 5种地震 相识 别河 道 的接触 样式 ( 图1 ) 。
( 1 ) 分离式水下分流河道 : 剖 面 上 表 现 为 2条
河 道 不相交 , 但 是不 能确定 2条 河道 的演 化顺 序 。 ( 2 ) 切割、 分 离式 水 下 分 流河 道 : 地 震 相剖 面特 征表 现为左 边 的河 道 被 右 边 后期 的河 道 切 割 , 但 是 2期 河道并 不 连接 , 中间有很 厚一段 泥 岩隔层 。 ( 3 ) 单 向 天然 堤 连 接 式 水 下 分 流 河 道 : 剖 面 上 表 现 为左边 的河 道 发 育 天 然 堤 , 并且 通 过 该 天 然 堤
摘 要: 针对渤海海上河流相油 田复杂地质情况 , 以渤 中 2 8— 2南 油 田明化镇 组下段 Ⅱ油组 1 小 层主力砂体 为例剖
析油 田内部构型。通过地震 相识 别复合河道边界 , 在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河道 内利用测 井相将其 细分至单河 道级别 , 再应用地震 波 形特征追 踪刻画单河道平面展布特征。井 震结 合追 踪刻画 水下分流 河道 的充填演 化期次 , 进而 对浅水 三角洲 的 内 部构型进行精细解剖 , 从而为解决该砂体生产上 的突 出矛盾 以及油 田后期 的综合 调整 提供 有力 支撑。 关键词 : 浅水三角洲 ; 水下分 流河道 ;储层构型 ; 地震相 ; 单河道
三角洲 相沉 积 , 具 有分 流河 道十分 发育 、 河道 频 繁 分
叉 及改 道等 特点 , 在开 发 生 产 过程 中呈 现 出 含水 上
升 不一 致 、 压 力不 均等 现象 。据此 , 本 次研究 选 择渤 中2 8— 2南 油 田主力 砂体 , 综 合 运 用地 震 及 测井 资
体 生产 上 的突 出矛 盾 以及 油 田后期 的综 合调 整 提供
有 力支撑 。
1 储 层 构 型 研 究
渤海 海域新 近 系 明化 镇组 下段 为一套 浅 水 湖盆
砂泥岩互层沉积 , 整体上具有较低的砂地 比, 砂体在 将 2条 河道相 连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9— 2 8
基金项 目: 中石油创新基金项 目“ 深层优质火 山岩储 层成 因机理研 究” ( 2 0 1 3 D一 5 0 0 6— 0 1 0 4 ) ; 重庆市科委基金项 目“ 川渝地 区
页 岩 地 化 指 标 及 勘 探 目标 优 选 ” ( K . 1 1 3 1 4 1 9 ) 作者 简 介 : 张建 民( 1 9 8 0一 ) , 男, 硕士 , 研 究 方 向 为油 田地 质及 油气 藏 开 发 工 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