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西与越南体育教学训练互动的研究

合集下载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境内有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特别是广西与越南接壤,这里有着丰富的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舞蹈、音乐等。

由于地域、经济、教育等因素的限制,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角度对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探讨。

目前,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缺乏专业的体育场馆和设施。

一些中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没有专业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导致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受限。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衰退。

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衰退的局面,年轻一代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不高。

3. 缺乏专业的体育教练和管理人才。

在少数民族地区,缺乏专业的体育教练和管理人才,导致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限。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发展策略:1. 加强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投入,提高当地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2. 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年轻人参与传统体育项目。

通过加强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练习和比赛。

4. 加强中越边境地区体育文化交流。

广西与越南接壤,可以通过加强与越南的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场馆建设、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体育文化参与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广西与越南高校体育专业合作研究

广西与越南高校体育专业合作研究

广西与越南高校体育专业合作研究
戴友胜
【期刊名称】《广西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广西和越南高校体育专业各有优势,双方高校在体育专业上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加大双方体育专业交流合作力度、扩大合作领域具有可行性。

可考虑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在合理利用双方高校体育专业的优势教学资源,加强区域性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加强体育教育合作的硬件建设,促进双方体育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扩大合作。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戴友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12.78(67)
【相关文献】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新形势下广西与越南旅游合作研究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广西与越南经贸合作研究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广西与越南经贸合作研究
4.广西农科院科技人员赴越南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研究
5.广西与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合作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机遇研究

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机遇研究

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机遇研究作者:李玉华莫少强黄河蒋心萍徐波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1年第01期[摘要]高校国际体育教育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广西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政策机遇、地缘优势、文化优势、市场机遇、合作空间五大方面对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的机遇进行研究,为广西高校制定体育学科专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西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文献编码]dol 10 3969/j issn 0450-9889(C)2011-01-011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提升我国西部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略,同时加强高校国际体育教育合作,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广西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广西与越南区位相邻,通过体育教学合作、训练合作、科研合作等途径拓展和深化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广西高校体育学科专业教育资源,实现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国际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而且有利于广西高校开拓越南高校体育教育贸易市场,有助于提升广西高校国际知名度,为开拓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国际体育教育贸易市场奠定基础。

一、政策机遇为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在“教育合作”部分,明确指出要继续通过东盟大学网络和中国教育部落实中国一东盟学术合作及交流计划,进一步升展合作研究、培训,及杰出教授、教师和学生交流等项目,鼓励和支持校际合作与交流等。

在“文化合作”部分,明确指出要“合作开发文化产品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联合保护并推广民族传统节日;鼓励和支持体育合作与交流。

2009年中国与越南签订了《中越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

由此可见,政策为中越两国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二、地缘优势广西与越南区位相邻,海、路、空往返交通非常便利。

广西越南教育交流合作发展论文

广西越南教育交流合作发展论文

广西与越南教育交流合作发展研究【摘要】本文简述了广西与越南进行教育交流合作的优势,并针对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双方教育交流合作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西越南教育交流合作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前进的步伐,国内各高校更为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各界对越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其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到对方国家去留学,更成为高校大学生的热门选择。

越南和广西山水相依、人文相通、习俗相近,近年来双方教育合作交流日益频繁。

一、广西与越南进行教育交流合作的优势(一)交通优势广西与越南除了可以选择乘坐中国和越南的国际列车外,从广西首府南宁出发只需要坐7-8个小时的汽车,便可到达越南的首都河内。

广西到越南交通最繁忙最快捷的方式莫过于汽车,虽然有国际联运列车,但它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汽车。

2000年6月27日,中越两国代表分别在越南广宁省先安县和中国广西防城港市举行了中国防城港越南先安国际汽车运输开通剪彩仪式,标志着中国与越南之间又一条国际汽车客货运输通道顺利开通。

到今天,中越汽车运输业日益发展壮大,在南宁市就有3个售票点可以直接买到南宁至河内的直达快巴车票,车程仅8个小时,每天至少有2趟车次从南宁开往河内。

遇到春运、学生放假、开学等,客运公司还会根据售票情况增加车次来满足需求。

由此可见,广西到越南的交通往返非常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合作双方的高校师生节约时间成本与教育成本。

(二)政策机遇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在“教育合作”部分,明确指出要继续通过东盟大学网络和中国教育部落实中国东盟学术合作及交流计划,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培训及杰出教授、访问学者、教师和学生交流等项目,鼓励和支持校际合作与交流等。

2009年中国与越南签订了《中越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广西是中国的边境地区,与越南接壤,这里有许多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融合了现代运动的元素。

本文将介绍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如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

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也是中越边境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

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他们崇尚勇敢和力量,善于武术和射箭。

壮族的射箭活动非常盛行,每年都会举办箭艺比赛,吸引着众多壮族青年参与。

瑶族是广西的第二大少数民族,也是中越边境地区的重要民族之一。

瑶族有着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他们崇尚自然,喜欢饲养猛禽,飞钓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活动。

瑶族还有独具特色的舞蹈和音乐,通过舞蹈和音乐表达情感和追求快乐。

侗族是广西的重要民族之一,也是中越边境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

侗族注重农耕和竹耕,他们的传统体育活动中常常包含这些元素。

侗族人喜欢登山和攀岩,这些运动对他们来说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追求自由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

二、发展策略1.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其独特的精神财富,应加强保护与传承。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些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和记录,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传统体育活动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结合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观赏性,可以通过现代展示形式来推广。

政府和体育组织可以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和表演,将传统体育活动纳入到现代体育的发展中去,提升其影响力和传播力。

3.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

为了促进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有适合的体育设施来提供场地和器材支持。

政府应该增加对体育设施的投资,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和运动场地,以提供良好的体育训练和比赛环境。

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交流互动的探索方向思考

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交流互动的探索方向思考

TRADITIONAL SPORTS|传统体育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0)-12-003-2-TBB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交流互动的探索方向思考黄海贵卓倪(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摘要:过去,边境少数民族因为交通闭塞、缺少公共活动中心以及卫生文化事业发展较落后等原因,不光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边境对外活动交流。

广西兼具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孕育出了繁荣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正是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推动下,边境民族对外传统体育活动交流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是机遇也是挑战,其应当牢牢把握契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进边境对外文化更深入的交流。

本文基于此,以广西为例,先概述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外交流互动现状,然后分析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外交流互动的意义,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进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交流互动的策略,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交流互动引言基于国家外交政策支持的环境背景下,对外体育交流活动变得越发频繁。

广西在这些年坚持和边境国家越南保持着积极的体育交流,充分发挥体育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加强人文交流方面的特殊作用,多举措加强与边境国家的体育交流合作,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正是其中的重要一块内容,如传统赛事气排球赛、狮王争霸赛等。

由此,本文特分析探索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交流互动的方向。

1、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外交流互动现状1.1、中越边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开展情况广西邻近越南,在中越边境上分别有凭祥、龙州、东兴等城市互相毗邻,这长长的边境线上,住着傣族、壮族、布依族、苗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到当下,广西共举办了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在运动会上设置的比赛项目包括花炮、珍珠球、射弩等,以及表演项目的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比赛。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是中国与越南之间的重要交接地带,这里聚集着众多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这一地区民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展现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由于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原因,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需要借助一定的发展策略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保护和传承。

1. 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壮族的射箭、越南族的蹴鞠、瑶族的踩圩舞、侗族的板牙舞等。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于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2. 缺乏专业化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但由于地域偏远、经济条件欠佳等原因,缺乏专业化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导致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这不仅限制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3. 受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传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逐渐偏离传统的体育文化,更倾向于接受现代的体育娱乐方式,有些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了活力。

这将使得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面临失传和消失的危险。

二、发展策略1.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高体育活动场所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当共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场所。

应当建立一批符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的场馆和设施,以满足他们的体育活动需求。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体育设备和技术,提高体育项目的水平和质量。

2. 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开展体育文化节、比赛、展览等形式,展示文化瑰宝,吸引更多人参与,提升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 开展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培训和交流应当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训和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是中国和越南的交界地带,这里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群体,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境少数民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研究背景之一是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多样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传统,但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些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对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对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俗民风和深厚的历史传统。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聚集着多个少数民族群体,其体育文化在这一地区具有特殊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研究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意义在于挖掘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少数民族群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可以为加强跨境文化交流、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促进地区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和谐共存。

研究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发展策略,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跨境交流与合作,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将为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广西与越南体育教学训练互动的研究戴友胜(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南宁 530006)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广西与越南毽球与藤球运动教学训练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

主要结论:广西与越南地缘相邻、文化相近,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两地交往提供了平台,应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机遇,实现广西与越南体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广西与越南毽球与藤球运动体育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

具体可采用政府间签署体育合作协议、互派体育留学生、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交流培训、举办国际赛事等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交往;广西;越南1 毽球与藤球运动的概况毽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毽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完善了竞赛规则、竞赛制度,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农民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毽球运动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在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开展,并成立了国际组织,建立了世界锦标赛制度。

【1】【2】藤球运动是流行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古老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藤球的体积小、重量轻,要用脚去支配和控制球,但技术动作比足球更加精确、高难,比赛时两队隔网相对,观赏性、竞技性很强。

现代藤球的产生仅有50多年的历史,泰国前教育部长科•乔哈利对推广藤球运动做出了一定贡献,被认为是“现代藤球运动之父”。

乔哈利经过努力,使藤球运动于1965年被正式列为两年一度的东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开始在东南亚国家中流行起来。

1982年藤球作为表演项目进入亚运会,1990年列入北京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3】2 毽球与藤球运动在广西的发展毽球在广西的发展极不平衡,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在广西南宁的一些中学和广西梧州的企业,曾经开展过毽球运动,达到了很高水平,并在全国的毽球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因为普及程度不高,群众基础薄弱,后继人才的匮乏,造成了广西的毽球水平,始终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无法跟上全国的发展趋势。

藤球运动从1987年引入中国开始,在中国的开展已有二十五年历史。

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推动下,中国藤球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广西也开展起藤球运动,建立起体工队,也曾在全国取得不错的成绩,1992年5月,广西南宁承办了世界青年藤球锦标赛。

但随着国——————————————————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名称:广西与东盟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互动的研究——以藤球与毽球为例(项目编号:2010ZD006)题注:“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报告会录用论文。

第1作者简介:戴友胜(1969-),男(汉族),湖北襄阳人。

讲师,学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Tel:(0771)3260115,E-mail:16804889@家“奥运战略”的实施,“非奥”运动项目的发展受到停滞,1997年,南宁国家藤球训练基地的撤销,广西藤球体工队的解散,使得广西的藤球运动完全停滞。

【4】【5】3 毽球与藤球运动在越南的发展毽球运动在越南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普及度非常高。

越南每年都会举行中小学毽球比赛,全国毽球锦标赛,并列入越南全国运动会,还举行两年一届的越南国际公开赛,各地方上下都很重视和支持,发展力度较大。

越南是世界上最早成立毽球国家队,发明鸭蹼式“毽球鞋”的国家,创新了正脚背踢球技术。

通过借鉴藤球的倒勾球进攻技术,在毽球比赛中,以倒勾球进攻为主,充分利用鸭蹼式毽球鞋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对方,由于动作凶狠,速度快,往往能制服对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毽球技术上的发展。

越南简化了进攻组织,变配合进攻为个体进攻,使进攻更加简洁、灵活和迅速。

越南毽球国家队以“进攻凶狠、灵活、速度快,防守打不死”的打法风格,多次在世界毽球锦标赛取得冠军,成绩超过了传统强国中国队。

越南的藤球运动水平也很高,普及程度高,群众基础好,有完善训练体制和比赛制度,多次夺得亚洲冠军和世界冠军,在2010年广州亚洲运动会藤球比赛上,越南取得了女子团体第三名、女子单组第二名。

越南人发现了毽球和藤球两个项目技术之间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并加以结合与改进,促进了两个运动项目技术的发展。

4 毽球与藤球运动教学训练在广西与越南间的互动4.1广西与越南间体育教学训练所具有的优势4.1.1 广西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与越南邻边邻海,具有文化相近,地缘相邻,海陆空交通非常便利,时间成本与交流成本都很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广西推向了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广西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和首选区域。

4.1.2 广西与越南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方面也有长期的交流与合作。

越南每年都选派运动员到广西集训,广西则派遣体育专家、教练员及运动员到越南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指导。

越南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灵、小、短、水’的体育发展战略,根据越南运动员身材相对矮小的特点,把发展体育运动的重心放在灵巧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上,使越南有可能跨进诸如奥运会和亚运会这样世界重大体育盛会的门槛。

【6】2003年底,由中国教练员调教出来的越南运动员在第22届东南亚运动会上抢金夺银,使越南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上高居榜首,傲视群雄,成为地区体坛霸主。

4.1.3 从2004年起,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于广西南宁的契机,广西承办多项国际体育赛事,越南都派代表队积极参赛,加强了广西与越南的体育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感情。

【7】4.1.4 广西与越南的教育交流合作十分活跃,留学培养模式成熟规范,2009年在广西留学的东盟留学生达到5224人,广西高校到东盟国家进行一至两年学习的学生每年接近5千人。

【8】4.2 广西与越南间毽球与藤球运动教学训练互动采取的措施4.2.1 大力发展广西学校毽球与藤球运动,夯实广西毽球与藤球运动基础4.2.1.1针对广西毽球运动基础薄弱,水平低的情况,在广西的中小学推广和普及毽球运动,以毽球项目被列为广西中学生运动会和广西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广西学校毽球运动,培养毽球人才,加强广西毽球运动群众基础,努力提高广西毽球运动的水平。

【9】4.2.1.2在广西原有传统的重点中学中,开展藤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大力培养藤球运动的后备人才,努力加强广西藤球运动的群众基础,为重新发展光大广西的藤球运动,创造良好条件。

【10】4.2.1.1通过在学校中设置毽球与藤球运动专业的课程,培养毽球与藤球运动的专业人才,提高广西高校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促进广西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同时,加强毽球与藤球运动师资的培训,实现毽球与藤球运动在广西的推广和普及。

4.2.2通过政府间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广西与越南的体育交流通过广西与越南政府间签署体育合作协议,实现双方培训所需体育领域的人才,在广西具有优势的奥运会体育项目上给越南提供帮助和进行合作,在运动医学领域上与越南分享经验、信息和相互合作,向双方的体育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

承诺根据各自的具体要求派遣权威专家和教练,旨在提高双方在地区、亚洲及世界体育运动会上的成绩。

广西将为越南体育团在广西大型体育中心与广西顶级运动员共同进行培训和切磋创造便利条件。

4.2.3通过广西高校的留学培养模式,实现广西与越南间的毽球与藤球人才的交流通过广西高校“3+1”的留学培养模式,向越南派出体育留学生,进行毽球与藤球运动方面知识学习,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同时,通过广西高校招收越南的藤球与毽球运动专业留学生,学习越南先进的毽球与藤球运动技战术,提高广西的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

4.2.4通过广西与越南间体育教师、教练员的交流培训,实现信息共享,发展提高通过派遣广西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去越南培训和学习,邀请越南的高水平教练和教师来广西讲学培训,交流各自的教学训练经验,以提高广西毽球与藤球的教师和教练水平,实现广西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4.2.5依托广西的体育专业中心,进一步促进体育人才的交流,提高项目运动水平的发展2010年中国—东盟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国—东盟体信息中心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正式成立,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广西民族大学挂牌正式成立,这为促进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体育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为广西与越南在体育教学训练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1】4.2.6 依靠政府支持和协助,举办国际赛事,提高项目竞技水平通过邀请越南毽球与藤球运动队来广西实训,对广西的毽球与藤球运动队进行培训和切磋,通过举办与东盟国家的国际比赛,实现广西与越南体育交流,提高各自毽球与藤球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增进相互的了解。

5 结论广西与越南一衣带水,文化相近,地缘相邻,随着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于广西南宁,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西与越南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交流日益广泛,通过大力发展和促进体育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国的体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广西与越南的毽球与藤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达到服务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1] 毽球.百度百科. [EB/OL]./view/182941.htm[2] 李泰鹏.毽球运动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3] 藤球.互动百科. [EB/OL]./wiki/%E8%97%A4%E7%90%83[4] 方明.我国藤球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07.4:96-98[5] 张守忠,杨俊,马杨.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藤球运动的探讨[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2:60-61[6]黄海敏.灵小短水--中国南方体育发展策略在越南开花. [EB/OL]. /s/2005-07-28/0001624337s.shtml[7] 范金玉.广西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D]. 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 5[8] 钟新.桂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N]. 澳门日报电子版. 2011.12.[9] 宋卫.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体育学刊.2007.6:56-58[10] 李玉华.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机遇研究[J].广西教育.2011.1:2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