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理论物理硕士学位研

合集下载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学分 学分 学分20学时1学分1.开题报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具有较为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物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 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具有较强 的科学研究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览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 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 1. 学位课(12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 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3 教育学原理 60学时 3 教育心理学 60学时3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 1. 专业基础课(12学分) 物理教学论 60学时 3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60学时 3 现代物理讲座 60学时 3 物理课程论 60学时3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物理教育专题研究 40学时 2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40学时 2 计算机与物理实验40学时2(三)必修环节(2学分)2.文献阅读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3 考核形式: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物理教学论 学 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内容简介:1.物理教学论的基本问题,2.物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3.中学物理教材分析,4.中学 物理教学方法,5.中学物理教学模式,6中学物理教学技术,7.中学物理教学设计,8.中学 物理教学评价,9.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10.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探讨等。

主要教材: 1.侯恕.物理教学论.自编讲义.20学时1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关联起来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性专业人才.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4。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动态;能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具有敏感性.(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4)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5。

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高等量子力学,群论,广义相对论,统计物理和多体理论,量子场论,宇宙学,物理中的数学方法,激光物理,光电子物理,计算物理,专业英语等课程,另外还要参加教学实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硕士生毕业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中学教学以及在相关企事业任职.二、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授、讨论、专题发言与课后自学、写读书笔记;社会调研与教学实习;参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生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1.引力与宇宙学,导师主要有翟向华教授、张宏升研究员、冯朝君副研究员等.2。

量子宏观效应与量子场论,导师主要有刘道军研究员、奚萍副研究员等.3.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导师主要有张敬涛研究员、冯勋立研究员、张一副教授等。

4。

计算物理,导师主要有叶翔研究员、谢逸群副教授、吉凯副教授、梁云烨副教授等。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介绍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介绍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介绍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店铺考研网为14年考生提供华中师范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源于华中大学1903年创立的理学院物理系,历经百年沧桑,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奋斗,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光辉业绩,发展成为具有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工科应用研究亮点的特色学院。

学院拥有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理科(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在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8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还拥有物理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天体物理(天文学)、电路与系统(工学)、物理电子学(工学)、材料物理学与化学(工学)5个硕士学位点,学院还设有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和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实验室",挂靠学院的单位有中南地区理论物理学术交流中心。

学院设有物理学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粒子物理研究所、纳米科技研究院和信息资料中心。

物理学系下设物理理论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理论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物理教育、时空复杂体系研究室;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下设电信工程理论教学中心、电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研究室;粒子物理研究所下设4个研究室,主要在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夸克物质理论与有限温度场论、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处理、高能物理唯象理论、复杂性动力学等方向开展研究;纳米科技研究院下设低维纳米材料与器件、碳纳米管及组合技术、仿生纳米表面科学与应用研究室。

学院还设有光电集成技术研究中心、天体物理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学院信息与资料中心采用现代化手段,开设电子阅览室,收藏中外书籍资料2.8万余册。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了解本学科的学科体系和前沿发展动态,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具有扎实的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综合开发应用EDA、DSP、SOPC或嵌入式系统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子信息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

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的团对精神。

具有第一外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电路与系统(1)电子系统设计:研究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平台逻辑核心技术和数字化软硬件设计集成系统技术。

如嵌入式控制的通信系统研究,数字化系统电路的研究等。

(2)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微电子技术。

主要研究基于8位、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和智能仪器的硬件设计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如uCOS、Linux)的BSP和应用软件设计等。

(2)核电子学:核电子学是在核辐射探测技术和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学与核科学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高速电路设计、信息处理和实时控制在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实验的前级电路和数据获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数据获取和信息处理系统及核电子学系统。

2. 物理电子学(1)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电子信号的获取、变换、传输、存取及数据处理,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检测及智能化控制,培养具有坚实的硬件电路设计、调试能力以及善于用汇编语言和各种高级语言编程的专门技术。

(2)信息光电子技术:从信息的角度研究光电子领域的相关技术、系统及应用,主要包括光电传感与测量、光通信、光电信号处理与控制、图像处理技术等。

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201)一、培养目标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理论物理的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

本专业的研究生应具备系统的理论物理基础和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理论物理学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掌握研究物质的微观及宏观现象所用的模型和方法等专业理论以及相关的数学及计算方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从事前沿课题研究的能力。

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非线性物理2.凝聚态物理3.数学物理4.原子分子物理三、修业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

对于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的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生源为跨专业或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不能提前毕业。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学科专业研究生所需修得的最低学分为3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8学分,专业主干课8学分,发展方向课8学分(其中专业方向课6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

授予学位类型为理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3.导师组负责整个研究方向的总体把握,对每个学生论文选题的正确性、可行性以及论文内容难易程度等进行评估。

把握与监督论文开题及论文答辩的过程。

根据专业学生人数的情况,导师组由该专业的全体导师组成。

4.硕士研究生培养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倡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6.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理论物理是华中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1979年以刘连寿教授

理论物理是华中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1979年以刘连寿教授

理论物理是华中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

1979年,以刘连寿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北京层子模型集体研究的学术根底,在华中师范大学组建了粒子物理研究室,并在国家恢复学位制后于1981年成为首批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1986年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建立粒子物理研究所。

1994年获准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获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设立了“国家理科(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211”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以本学科点为核心,2003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2007年获“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强子结构模型理论。

曾于1981年、1983年两次在武汉举办了强子结构研讨会,这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全国性大会。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本学科点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其一,刘连寿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孟大中教授合作在研究高能多粒子产生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火球模型”,得到国际公认,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这标志着本科学点的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其二,刘连寿教授洞察到李政道先生在国际上倡导的通过重离子碰撞改变物理真空,探索解除夸克禁闭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亦称夸克物质),是正兴起的大学科,于1983年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讨会”,邀请了这一方向的领军学者L.Mclerran来武汉讲学,倡导本学科点从实验和理论两方向开展高能重离子碰撞与夸克物质物理研究。

随后,本学科的理论组在国内率先进入了夸克物质理论研究的前沿,实验组先后加入了SPS、RHIC和LHC的有关国际合作组,为理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而,本学科点形成了两个主体性的研究方向,即高能多粒子动力学和夸克物质理论。

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交叉和重组,在本学科点形成了新的研究方向,如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非平衡统计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等,构成了理论物理研究群体。

华中师范大学《718普通物理》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718普通物理》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348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454普通物理学(一)考研真题
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普通物理学(二)考研真题
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624普通物理学考研真题
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620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454普通物理学 (一)考研真题
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普通物理学 (二)考研真题
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624普通物理学考 研真题
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620普通物理考研 真题
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617普通物理考研 真题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617普通物理考研 真题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618普通物理学考 研真题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 题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普通物理学考研真题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普通物理学(二)考研真题
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461普通物理学(一)考研真题
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462普通物理学(二)考研真题
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472普通物理(一)考研真题
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617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20通物理学考研真题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目 录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普通物理学考研 真题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普通物理学 (二)考研真题
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461普通物理学 (一)考研真题
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462普通物理学 (二)考研真题
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472普通物理 (一)考研真题
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348普通物理 (二)考研真题

中科大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科大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研究方向
近代场论;
基本粒子物理学;
近代原子分子物理;
广义相对论与严格解;
统计物理与非线性动力学;
数学物理;
超对称与超弦;
强场物理
三、招生对象
具有硕士学位的物理学硕士毕业生,或提前完成硕士培养计划,经推荐直接攻博的研究生生。
四、学习年限
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S07020106 多体量子理论 160 8 讲授 笔试
S07020107 非线性动力学(上,下) 160 8 讲授 笔试
S07020108 高等数学物理(上,下) 160 8 讲授 笔试
S07020109 量子光学与凝聚态交叉理论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0 高等量子场论 80 4 讲授 笔试
五、课程设置
政治、英语等公共必修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研究生统一要求。
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如下表所列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专业必修课 B07020101 量子色动力学(上,下)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5 非线性动力学(Ⅱ)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6 量子混沌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9 超对称理论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22 高等统计物理(Ⅱ)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23 高等数学物理(Ⅱ)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24 多体量子理论(Ⅱ) 80 4 讲授 笔试
B07020107 强子物理 40 2 笔试
B07020108 理论物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从年开始招收理论物理硕士学位研究生。

在国家恢复学位制后于年成为首批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年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年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年经批准建立“湖北省高能物理重点实验室”;年“理论物理”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由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批准建设国家理科(物理)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年通过验收,被评为良好基地并准予挂牌);年经教育部批准理论物理作为“”重点学科立项建设;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年建立“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的创新团队;年获“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现有教授人,副教授人,博士生导师人。

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人,全国优秀教师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

在物理学一级学科下的理论物理、粒子与原子核物理、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天体物理七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

近五年来支配科研经费万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其中包括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主持科技部、教育部项目项,其中包括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项,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点项目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篇,其中收录篇。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

年一篇博士论文入选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

随着李政道先生在国际上倡导通过重离子碰撞改变物理真空,探索解除夸克禁闭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亦称夸克物质),本学科于年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讨会”,邀请了这一方向的领军学者来武汉讲学,本学科点开始从实验和理论两方向开展高能重离子碰撞与夸克物质物理研究。

随后,本学科的理论组在国内率先进入了夸克物质理论研究的前沿,实验组先后加入了、和的有关国际合作组。

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交叉和重组,在本学科点形成了新的研究方向,如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非平衡统计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等。

在开放性、前瞻性地发展学科的思想指导下,到新的世纪之交,本学科点进入了以年轻学者为学术带头人和主体的蓬勃发展时期。

主要标志是在上发表了十多篇有较大国际影响的科学论文,做出了若干个受到国际大型实验检验的国际领先成果,同时完成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形成了一个活跃在国际前沿的研究团队,为我国在夸克物质这个国际重大研究领域内取得有重要学术地位和发现这一重大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

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在《科学观察》上发表题为《科学贡献指数与科学鉴赏力指数》的文章,公布了数学、化学、物理学领域的科学贡献指数(指数)与科学鉴赏力指数(指数)的排名情况。

该结果是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根据科技年月发布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统计而成的。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在中国科研机构(包括港澳地区)物理学领域的科学贡献指数中排名第。

除去中国科学院系统的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位列第
又据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水平排名结果,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在师范类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并列第一。

我校理论物理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建
设学科。

目前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正式挂牌的国家理科(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的创新团队,我校物理学科在国内物理学科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学科建设方面,理论物理学科是在国家恢复学位制后于年首批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年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

年获准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年理论物理学科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年理论物理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因此,我校物理学科是在省内发展较早,并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学科之一。

在这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批处于国际领先的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目前在国内学术研究中的领军学者(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庄鹏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吴学兵,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晓松等)和优秀人才。

在基地建设方面,年经教育部批准,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开始建设国家理科(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省内唯一的一个物理学理科基地,年通过验收,予以正式挂牌。

年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审批,获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尼克松总统科学顾问委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圣大菲研究所()的-教授担任该引智基地的学术大师,国际上一流的十名学者担任该引智基地的学术骨干,汇聚了一批国际上一流的科学家进行学科建设,推动我国的物理学科发展。

年经教育部在我校设立"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参加了在美国和欧洲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两个大型重离子加速器和的实验研究,是国际实验合作组和的正式成员。

年由中国教育部科技司与签订《关于合作研制探测器和探测信号的谅解备忘录》,我校作为中国组的牵头单位和开展的国际合作。

在两个国际实验合作组中,该实验室拥有参加实验运行、实验数据获取、独立进行数据分析和开展物理理论分析的权利。

已建立由高性能计算机群和大容量硬盘组成的具有当前国际水平的数据分析环境,安装了和实验模拟软件和有关实验数据。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国际合作和国内独立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开展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新物理的研究。

努力创造条件,根据自身的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和实验中进行自主研究。

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为我国在高能核物理研究领域总体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贡献。

在学术梯队建设方面,长期以来一直采取“内培外引”的政策。

在刘连寿、李家荣、彭金生、杨兰田、蔡勖等老一辈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现在已成为我国在理论物理、粒子与原子核物理研究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

目前已进入了以中轻年学者为骨干和主体的蓬勃发展阶段,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的创新团队。

该创新团队的位核心成员都是博士生导师,有在国外工作两年以上的经历,年龄分布在-岁之间。

位年轻团队成员都具有博士学位,有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以该团队中的成员为主,从本世纪开始近七年在物理学顶尖杂志. . .上发表论文篇,其中篇论文的他人引用率超过次,篇论文的他人引用率超过次。

团队成员中位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位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项,-年期间团队成员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