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教案(上)幻灯片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第一课时PPT课件

古代汉语-第一课时PPT课件
9
❖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 1、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
❖ 古人学习文言语言的方式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他们要经历十年寒 窗之苦,硬背下大量的文言文,方能熟悉文言语言,运用文言语言写作。
❖ 对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它,要对其进行一分 为二的分析:
❖ 死记硬背的劣势:

易疲劳。
古代汉语
中国人民大学 陶曲勇
1
绪论
❖ 一、“古代汉语”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 1、“古代汉语”的内涵
❖ 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 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文 言-----------文言文

古代汉语

古白话-----------古白话文
❖ 文 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 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熙皇帝令编写,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录汉字四万七千 多个。 ❖ 体例:用二百一十四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 ❖ 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 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 不足:错误较多。可参考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 订误》两书。 ❖ ②《汉语大字典》: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 成,收录汉字56000个左右。 ❖ 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 书等形体。 ❖ 字音:用汉语拼音注音,并收录中古的反切,还标明上古的韵部等。 ❖ 字义:释义详尽,并收有语言例证。

——杨泓《床的变迁》
8
❖ 4、“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 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 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 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通论一)ppt课件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通论一)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66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最新版整理ppt
67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词义范围的缩小
“臭”氣味
與 “香”相對
“惡”罪過,醜,疾病,憎惡,語氣詞
不用做語氣詞
“子”兒女
後來專指兒子
最新版整理ppt
68
《三国志·华陀传》“五禽戏”:“一曰虎, 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钟-鍾、鐘 饥-飢、饑
获-獲-穫 汇-匯-彙
发-發-髮 复-復-複
最新版整理ppt
62
第三讲 古今词义的异同
最新版整理ppt
63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
(1)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手”、“耳”、“父”、“母”、“天 ”、“地”、“雷”、 “坐”、“大”、“小”
最新版整理ppt
64
(2)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最新版整理ppt
31
例字2
最新版整理ppt
32
例字3
最新版整理ppt
33
(二)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隸書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漢 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隸變不仅 關係到書寫风格,而且也關係到漢字的結 構。
最新版整理ppt
34
1、漢字部首形體的簡化
• 爪→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火→灬
最新版整理ppt
35
19
《説文》:“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為武。”于省吾《釋武》曰:“武从戈, 从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 ‘止 ’即示行也。 征伐者必以武器。‘戈’
即武器也。”
最新版整理ppt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古代汉语教案03ppt课件

古代汉语教案03ppt课件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 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 台。您姑且等着吧。”
推荐阅读(教学平台) : 1、《左传》 简介
pp2t、课件《左传》的影响
3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 《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呢?
左丘明《左氏春秋传》 公羊高《公羊春秋传》 谷梁赤《谷梁春秋传》
ppt课件
6
三传区别
• 《左传》重叙史其内容大部分是传注史事,叙述 《春秋》经文重要史事的过程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ppt课件
1
➢ 语言知识:
学习目标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 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 文学知识:
识记《左传》的编著者、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 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课文阅读分析:
• 了解本文记叙的郑庄公与共叔段兄弟争斗的历史事件,概括文章 的中心思想;
ppt课件
15
主要 身份 性格特点 文章 段落 段意
人物 关系
结构 号
序幕
开端发展Biblioteka 高潮结局尾声 ppt课件
16
文意理解3
•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 等到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地作 为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
• 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 大叔。 过去虢叔就死在那里,(因此不便分封给他),其他的 地方一切听你吩咐。”(姜氏)请求京地,庄公让 共叔段住在那里,百姓称他“京城太叔”。
•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环节,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
• 把握课文略写战争经过而详写战前战后各种人物活动的剪裁。

古代汉语(一)ppt

古代汉语(一)ppt

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 也。 裘锡圭:令长二字是词义引申而非假借。汉人 之假借当指用某个词(字)来表示它的本义( 造字是准备让它表示的意义)之外的某种意义 ,此之假借实则包括今之假借与引申。 今之假借:借用某个字来表示跟这个字同音或 音相近的词,如‚其‛、‚花‛、‚豆‛等。
《山海经》
语多荒诞分为: 山经五卷:山南经、山西经、山北经、山东经 、山中经。 海经:海外南/西/北/东/中经;海内南/北/西 /东经。 又有大荒经:大荒东/南/西/北经。 海内经。 其南北东西的顺序排列有不同,估计有改动。


《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 西王母所居也。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 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 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 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

汉字的历史发展及结构
汉字的历史发展及结构
汉字及其发展的历史 独特的汉字及其悠远的历史 汉字:汉语的书写单位。一个方块只代表一个 音节。(唐兰)

一个汉字character是一个独立的音形义的结合 体。其独特的书写形式区别于大多数单纯记音 的字母文字或音节文字。 古代对汉字的称谓:书。 字不等于‚语‛也不等于常说的‚词‛。
从定义与角度说起 ——对古代汉语的再发现与 重新认识
古代汉语与古代的汉语 ——关于古代汉语的可能性认识
判断下列写法的正误。 天気 大廈 収 人们对‚青年‛的认识

定义差异的参考价值: 下定义时选择的切入角度可能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与定义的适用范围、定义的切分标准 的差异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定义的实际内容及其 对相关内容的判断结果,也会相应地影响围绕 定义而建立起来的思维或行为。

古代汉语(上)课件(林志强)

古代汉语(上)课件(林志强)

通论汉字的构造
象形字举例
通论汉字的构造
指事字的特点是用抽象符号指出字义, 因而指事字是符号性很强的抽象汉字. 指事字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符号的指事 字,二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 号的指事字. 指事字举例
通论汉字的构造
所谓会意,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 字符号(即形符或意符)合并在一起, 并把它们的字义会合起来,出现一个新 义的指向,记录一个新词.会意字的数 量较之象形,指事要多得多. 会意字举例:
通论判断句 也字
关于"是"的问题 "是"在先秦汉语中的基本作用是起复指作用, 现代汉语判断词"是"即由此而来.当所复指 的前文由长变短后,"是"的复指意味也就逐 渐减弱,而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具备了 由指示代词向判断词转变的条件.当"是"字 句末不用"也"字帮助判断,或"是"前受到 副词修饰时,这个"是"就完全转变成了判断 词. 如何断定"是"的词性和用法呢?有两个办法: 1.句子的主语是代词,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 组,"是"为判断词.2."是"字前面有副词修 饰,"是"为判断词.
通论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汉语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阶段,现代汉语是 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语 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地方;同时 更要看到古今汉语的发展变化,看到古今汉语 相异的一面.因此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我 们要有历史的观点,注意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不能以古推今,也不能以今律古. 古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秦汉为古,唐宋就是 今;唐宋为古,明清就是今.只有在这样的古 今概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词义的变化.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习惯句式 ⑴“佗邑唯命。”
❖ “唯命”是“唯命是 听”的省略形式。 ⑵“君将若之何?”
❖ “若……何”是一种 固定格式,意为 “把……怎么样?”或 “对……怎么办?”
❖ “若之何”即“把它 怎么办?” 可简单以为 “奈何”“把它怎么 办”

4.判断句式 ❖ ⑴“制,岩邑也。”
精选课件ppt
36
二、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 ,主要有三种情况:
❖ 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 ❖ 与--参加,师--军队,欲--想; ❖ 2、加上词尾词头,如: ❖ 虎--老虎,杯--杯子,石--石头; ❖ 3、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
词。如: ❖ 儿、子--儿子。
精选课件ppt
1. 为了了解古代社会
精选课件ppt
6
“社”
❖ 《说文·示部》:社,地主也。 ❖ 《玉篇·示部》:社,土地神主也。
精选课件ppt
7
“葬”
❖ 《说文·茻部》:“葬,藏也,从死在茻中。 ”
❖ 《易经》:“古之葬者,厚之以薪,不封不 树,葬之中野,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精选课件ppt
8
2. 提高理解现代汉语
❖ 厌——餍 古今字 满足。 3、“公赐之食。食舍肉。”
❖ 舍——捨 放着,放在一边。 4、“佗邑唯命。”
❖ 佗——他 异体字 5、“不义不暱。”
❖ 暱——昵 异体字
精选课件ppt
22
❖ 6、“庄公寤生。”
❖ 寤 ——牾 通假字 倒逆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 见。”
❖ 阙——掘 通假字 挖掘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 滋蔓。”“无生民心。“不 及黄 泉,无相见也。”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古代汉语教案(上)doc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古代汉语教案(上)doc

古代汉语教案(上)课程教学提要一、课程教学目的《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带有工具课性质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古代书面语言的感性和理性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文言文,并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在现代汉语中还有生命力的古代语言成分。

二、课程教学内容古代汉语学习中常用的工具书简介;汉字的结构分析和形体发展;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变化;古代汉语重要句法;古代汉语重要虚词和习惯句式;古代汉语修辞和古文今译;古代汉语音韵常识;近体诗格律;古代汉语文选。

三、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今相关工具书的编排和使用;汉字形体的发展和形声字结构分析;古今词义有差异的词;词的本义和引伸义;古汉语词类活用;“是”字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古汉语常见习惯句式;常见重要虚词的词性和用法;古汉语中比喻、代称、并提、互文、委婉等修辞手法;古文今译的方法;汉字通假和反切注音法;近体诗的特点;古代汉语文选中的重要语音现象。

难点:古文字形体和形声字的反常结构;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异的词;词的本义的确定;词类活用的识别和翻译;宾语前置句;具体分析常见重要虚词在上下文中的用法;古今语音的差异;通假字的识别;近体诗的平仄;古代汉语文选中的难解词句。

第一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学生认识古代汉语学科的归属,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含义、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界线以及古代汉语的分期;了解文言和古白话的区别;了解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掌握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提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的含义。

古代汉语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的分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东汉末年——隋)近代汉语(唐代——1919年)(二)古代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两种书面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漢語教案(Ancient Chinese Language)主講: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协和學院王進安博士、副教授注:1、本講義僅供同學們複習時參考,請勿外傳。

2、本講義由簡體字直接轉換成繁體字,雖進行了校對,但難免還有一些錯漏,請注意甄別。

緒論教學目標和要求:介紹本課程的性質和內容,使學生明確本課程的目的要求和學習方法等。

內容要點:1.“古代漢語”是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基礎課之一,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古籍和進行中學文言文教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修養。

2.本課程的內容包括文字、辭彙、語法、音韻、古書注解、古漢語修辭、詩律以及語文工具書的使用等。

3.古代漢語包括文言與白話兩個系統,本課程研究的物件是“文言”。

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著繼承和發展的關係。

4.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能夠使我們更好地掌握古代漢語,提高閱讀古書的能力,批評繼承古代文化遺產,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語言修養,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現代漢語。

5.本課程的學習要注意理論聯繫實際,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相結合,要注意古今比較反復練習,要注意積累材料循序漸進,最後達到學習目的。

6.緒論部分的教學重點是明確學習古代漢語的目的和重點,指點學習方法。

一、什麼是古代漢語:首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古代。

按文學史的分類,古代可以分為上古、中古和近古等;在這門課裏,古代顯得很簡單,主要以五四為分界線,一分為古今。

而且與語言密不可分。

一般認為古代漢語有兩個系統: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言;二是唐宋以來以北方話為基礎而形成的古白話。

大家都知道,五四運動是我國古今歷史的一個重要分界線。

因此其定義簡單地說,就是在“五四”以前,歷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

它包括書面語和口語。

我們這一門課所要學習的古代漢語中,實際上範圍更窄些。

從上文對古代漢語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古代漢語包括書面語和口語。

而古代漢語的書面語包括兩個系統,一是文言,一是古白話。

我們主要學習的是古代漢語的書面語中的文言。

因為古代漢語的口語只在少數的方言中保留,而古白話較接近現代漢語的語言。

而文言的字音、字義以及語法結構等,都與現代漢語有較大的區別。

如:《項羽本紀》: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字只不過用來記記姓名而已)在結構上與現代漢語有很大的區別。

又如:《項羽本紀》:良曰:“大王來何操?”(大王來時帶來了什麼?良指張良,大王指沛公,鴻門宴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沛公逃跑時張良所說的話)。

這裏要弄清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區別:現代漢語廣義的解釋是現代漢民族使用的普通話和方言。

狹義指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

古代漢語也指漢民族使用的文言文。

兩者最重要的時間界線是五四運動。

此時間前為古代漢語的範疇,後為現代漢語的範疇。

二、為什麼要學習古代漢語?1、古代漢語的學科性質決定的。

“古代漢語”是中國文學系的基礎課之一,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中國古書的能力。

“古代漢語”是一門工具課,通過學習,使我們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漢語,以便閱讀古代文獻,批判地繼承我國古代文化遺產。

2、學好“古代漢語”可以厚實我們的知識結構。

可以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風度氣質。

“古代漢語”離我們生活的年代畢竟太遙遠,讀懂它不容易,就更不用說讀好它了。

3、古代漢語是源,現代漢語是流,要通過學習古代漢語豐富現代漢語。

如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的運用:《齊晉鞍之戰》:“擐甲執兵,固即死也”即:靠近,走向。

成語“若即若離”中用的就是古義。

左在古代表示尊貴,故有成語“虛左以待”。

4、古代漢語作為記錄古人思想、生活等方面的載體。

例如:科技文獻等方面的內容。

三、怎樣學習古代漢語課程性質:還是專門介紹古代漢語的知識課或解釋的;是一門讀古文的工具課,文化常識放在選修課。

北大上兩年。

我們上一年。

古典文學:側重內容的分析,藝術形式、思想價值。

古代漢語:側重字、詞、句,文選是積累感性知識的材料,也是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古人十年寒窗就是背讀古書。

整體來講,古代漢語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通論、文選和常用詞。

方法:1、比較:語法不能生搬硬套,通過比較劃分古今不同:字、詞、句、形、音、義。

即古代漢語課的內容包括文字、辭彙、語法、音韻、古書注解、古漢語修辭、詩律以及語文工具書的使用等方面。

2、加強練習,積累、昇華。

熟能生巧。

3、古今比較、聯繫。

如:《大學章句》中的“大學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一句話中有三個地方值得我們進行古今比較:第一,大小學古今不同。

第二,“明”的用法也有區別。

第三,“親”的用法也較特殊,朱熹《章句》採用程頤的說法,說“親,當作新”,解釋為“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汙也。

”因此,《王力古漢語字典》說這種用法是通假。

因此,全句的意思是:大學做學問的目的道理,在於發揚固有的德性,革新百姓舊的思想和習氣,以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第一單元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教學目標和要求:通過介紹相關的字典辭書,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內容要點:1.介紹一些常用的字典和辭書及其使用方法。

2.介紹古書注音,主要介紹反切。

3.本節內容的重點是介紹主要工具書的使用方法並結合習題讓學生進行查檢練習。

一、常用字典、辭書介紹:表格略二、常用字典、辭書分類:字典、辭書按其檢覽功能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檢字音和字義,如《新華字典》《漢語大字典》《康熙字典》等,《辭源》《辭海》也是。

(二)是查檢詞語和典故,如《辭源》、《辭海》、《漢語大詞典》等;(三)是查檢虛詞和特殊詞語,如《助字辨略》《經傳釋詞》《詞詮》《古代漢語虛詞通釋》等。

三、漢語字典排列漢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即按音序排列(古代大多按平水韻106韻排列,平水韻是唐宋以後人們寫詩所用的詩韻,平聲15+15,上聲29,去聲30,入聲17韻,共106韻):《王力古代漢語字典》就用音序檢字。

2、按部首和筆劃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歸在一起,部首的先後以筆劃多少為序;同一部首內,筆劃少的列前,筆劃多的列後。

如《現代漢語詞典》就採用以上音序和部首兩種檢字法。

3、按號碼或編碼排列(四角號碼檢字法):漢字是方形的,都有四個角,角的形式共有十種,用0-9共10共號碼來代表,四角的順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四碼。

四角號碼檢字法口訣:橫一垂二三點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點下有橫變零頭。

缺角號碼用零補;例外規定“口門鬥”(口:6000;門:3700、3710;鬥:3400),下角號碼內部取(即週邊是以上三個字的一類字,例外改取內部下面的筆形作左右下角號碼,如:昌:6060;圄:6060;閃:3780;閩:3713;閹:3771;斜:8490;斟:4470;斡:4844)。

四、《康熙字典》釋字體例:注音——有三種:反切法,直音法,葉音法葉音法是一種應當否定的注音法。

釋義:主要是羅列舊說,排列古注,分別義項,引例為證。

五、怎樣查字典辭書:1、必須做好三個準備工作。

在使用一部字典或辭書的時候,必須先做到三件事:第一,先看序和出版年月,這樣可以對它的編纂經過、使用範圍和材料收集的起訖點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如,四角號碼“大”字,舊版為4023,新版為4080。

第二,細讀凡例,凡例一般就是使用法,不瞭解凡例,就很難順利地使用。

如:《新華引指由原義引申出來的意義;○转指由原義、故字典》注解中有○引、○转的用法,○事、成語等轉化而成的意義。

第三,注意書後有沒有補遺、勘誤、附錄之類的東西。

如,《康熙字典》附錄裏有補遺。

2、熟悉各種檢字法:部首、音序、號碼法三種。

三種各有利弊。

要掌握漢語字典辭書編排的方式主要有以上這三種,即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筆劃排列、按編碼排列。

六、關於幾部字典的補充說明:1、《辭源》: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語詞為主,兼顧百科常識的大辭書。

它用的是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個部首,釋字體例為:單字字頭下大量收列古今的複音詞或片語,先釋單字,再釋複音詞。

單字先注音,後釋義。

而釋義基本上是先說明詞義或用法,然後再引書證或綜述引文大意。

有的還引古注對書證進行解釋。

注音採用傳統的反切法。

全部採用清李光地的《音韻闡微》的反切,是一種改良的反切,在現代注音方式產生以前,這樣做是很有意義的,較適合北方官話的語音標準,具有規範化的意義。

1958年由商務印書館組織修訂。

與《辭海》作了分工。

它不再作為語詞和百科兼收的綜合性詞典,而是一部“以語文為主,百科為副”的幫助閱讀古籍的語文工具書,專收古漢語辭彙。

修訂本的注音採取中文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但仍保留了反切的注音,只是注音再用李光地的《音韻闡微》的反切,而是一般用《廣韻》的反切,《廣韻》未收的字或未收的音,再用《集韻》或其他韻書或字書的反切。

反切後面加注聲、韻、調地位。

如:社,shâ常者切,上,馬韻,禪。

修訂本仍按部首編排,只是部首由214部改為208部。

仍用繁體字。

書後附有《四角號碼索引》和《中文拼音索引》,可幫助查檢。

2、《辭海》:在體例和釋義上比《辭源》都有改進。

最顯著的是引書注明篇名,便於核對原書。

其次,釋義比《辭源》更具概括性,行文也通俗一些。

在條目的收列方面,理注意吸收現代科學的詞語,刪除了一些《辭源》收錄的較為偏僻的古代詞語。

百科性的內容比《辭源》的比率大。

1958年修訂時,決定改成一部綜合性辭書。

修訂後的《辭海》也是按部首排列的,使用簡體字作字頭,將原來214部調整為250部。

部首數是所有辭書中最多的。

字的歸部原則是“依據字形定部”:上下兩個偏旁都可作部首的字,取上不取下;左、右兩個偏旁都可作部首的字,取左不取右。

如:相取木;坐取土;疑取匕。

3、《說文解字》:許慎所說解的字義是他認定的本義。

他根據小篆的形體來分析字形結構,說解字義,大部分是可信的。

我們分析字形結構或探討詞的本義時,一般都應參考《說文解字》。

由於時代的限制和古文字材料的不足,尤其是許慎無法看到甲骨文和金文的資料,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這一點我們應注意。

具體情況我們將在通論五《漢字的構造》中詳述。

許慎在分析小篆的形體結構時,從中概括出540個偏旁作為部首,然後把所收集的9000多個字列入這540個部首中去,這是他的一大創造,對後世的檢字法有很深的影響。

4、《經籍籑詁》(“籑”同“撰”):它中編排上用的是韻母排列法,按平水韻106韻編次被釋的字;以一韻為一卷,全書106卷,每字之下,羅列以前各種古書注解對這個字的解釋。

關於《平水韻》的有關知識:唐朝以後出現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審音”為主要任務的字典,即所謂“官韻”。

到了西元736年(唐開元二十四年),科舉的事由禮部管理,所以後來經皇帝批准而由禮部頒行的官韻就叫《禮部韻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