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安全状况评价准则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标准
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标准

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标准塔式起重机检查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和《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的规定。
塔式起重机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 载荷限制装置、行程限位装置、保护装置、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多塔作业、安拆、验收与使用。
一般项目应包括: 附着、基础与轨道、结构设施、电气安全。
塔式起重机保证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载荷限制装置1)应安装起重量限制器并应灵敏可靠。
当起重量大于相应档位的额定值并小于2)该额定值的110%时, 应切断上升方向上的电源, 但机构可作下降方向的运动;3)应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并应灵敏可靠。
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工况下的额定值并小于该额定值的110%应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大方向的电源, 但机构可作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
2行程限位装置应安装起升高度限位器, 起升高度限位器的安全越程应符合规范要求, 并应灵敏可靠;2)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小车行程开关, 动臂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臂架幅度限制开关, 并应灵敏可靠;3)回转部分不设集电器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回转限位器, 并应灵敏可靠;4)行走式塔式起重机应安装行走限位器, 并应灵敏可靠。
3保护装置1)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断绳保护及断轴保护装置, 并应符合规范要求;2)行走及小车变幅的轨道行程末端应安装缓冲器及止挡装置, 并应符合规范要求;3)起重臂根部绞点高度大于50m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风速仪, 并应灵敏可靠;4)当塔式起重机顶部高度大于30m且高于周围建筑物时, 应安装障碍指示灯。
4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1)吊钩应安装钢丝绳防脱钩装置并应完整可靠, 吊钩的磨损、变形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2)滑轮、卷筒应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并应完整可靠, 滑轮、卷筒的磨损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3)钢丝绳的磨损、变形、锈蚀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钢丝绳的规格、固定、缠绕应符合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起重机安全检验标准

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金属结构
3.7司机室
3.7.1司机室的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司机室与起重机联接应牢固、可靠。
外观检查。
3.7.2司机室内应设合适的灭火器、绝缘地板和司机室外音响信号,门必须安装锁定装置。
对照使用说明书查验。检查滑轮和卷筒的槽型、直径是否与选用的钢丝绳相匹配。
5.2.2除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卷筒上至少应保留2圈钢丝绳做为安全圈。
将吊钩放到最低工作位置,检查安全圈数。
5.2.3钢丝绳应润滑良好。不应与金属结构磨擦。
外观检查。
5.2.4钢丝绳不应有扭结、压扁、弯折、断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
查阅资料。
1.2
安装单位应提供:
a.施工情况记录和自检报告;
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c.安装过程中经制造单位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查阅资料。
1.3
改造(大修)单位除提供1.2项要求的内容外,还应提供改造(大修)部分的清单、主要部件合格证、改造部分经改造单位批准并签章的图样和计算资料。
查阅资料。
3.3主梁上拱度和上翘度
新安装的桥、门式(包括电动葫芦桥、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上拱度为(0.9~1.4)S/1000,门式起重机的上翘度为(0.9~1.4)L1/350;电动单梁、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主梁上拱度为(1~1.4)S/1000。载荷试验后桥、门式起重机拱度应不小于0.7S/1000,上翘度应不小于0.7Ll/350;电动单梁、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应不小于0.8S/1000。
门式起重机的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价分析

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
检测方法:视觉检查、测量、试验等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检测前对门式起重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检测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检测
汇报人: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门式起重机的异常行为
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门式起重机的运行环境,提高检测和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更新:如何应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更新,提高检测和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法规标准:如何适应法规标准的变化,确保检测和评价的合规性
人员培训:如何提高检测和评价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检测和评价的质量
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安全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估、安全检查、事故调查等
安全评价的流程:制定评价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制定安全措施、实施安全措施、评估效果等
确定评价标准:根据门式起重机的安全要求,确定评价标准,以便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和分类。
建立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标和权重,建立安全评价模型,以便对门式起重机的安全状况进行量化评价。
案例背景:某门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需要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价
检测方法:采用超声波检测、红外热像检测等先进技术进行检测
评价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对门式起重机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启示和经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和经验总结: a. 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价是保证门式起重机安全的重要手段 b. 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c.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门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d.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Q7015-2016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Lifting Appliances Periodical Inspection Regul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6年3月23日前言2008年8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
2012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了《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修订起草任务书。
2013年1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起草组,并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了起草组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则的修订原则、结构框架、主要内容等,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确定了时间进度要求。
2013年3月,起草组在上海市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则草案进行了研讨和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013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3〕16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起重机械分委会(以下简称安委会)审议。
2013年6月,起草组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起草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安委会专家审议意见进行了研讨和处理,并相应地调整了规则有关内容,形成了报批稿。
2013年6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将规则修订内容中有关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和要求等以质检特函〔2013〕34号文的形式予以发布。
2014年9月,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特种设备目录》调整情况,起草组又对本规则进行了修改,于2014年10月再次提交安委会审议。
根据审议意见,起草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对规则进行了修改,于2015年2月形成了报批稿,上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
2016年3月2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起重机械安全状况评价准则-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起重机械安全状况评估准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16年11月,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于苏州召开的“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会”(以下简称团体标准苏州会议)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立项申报书》(编号:2017023)。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起重机械属于国家监管的特种设备,随着我国工业、基础设施和物流等行业的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起重机械保有量216.19万台,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近年来的事故调查统计表明,在八大类特种设备中,起重机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重最高,起重机械安全形势严峻,行业安全监管难度大。
目前,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对起重机械采取的监管手段在市场准入环节有型式试验和鉴定评审,在安装使用环节有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上述手段的实施有效遏制了起重机械事故高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态势。
但是,一方面由于起重机械数量巨大,虽然万台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但绝对事故数量未必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起重机械不断朝着大型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一旦出现严重安全事故,人员、财产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政府和社会对起重机械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现有的监管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起重机械更加安全的美好愿望。
对在用起重机械开展安全评估是预防起重机械事故、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对此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报废条件以外的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继续使用”。
TSG 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第三十六条规定:“起重机主梁、端梁、小车架、吊具横梁等主要受力结构件产生裂纹时,起重机应当停止使用,只有对裂纹的影响和采取阻止裂纹继续扩展的措施进行安全评价确认可以使用,或者更换有裂纹的结构件后,方可继续使用,否则应当予以报废”。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与评价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34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起重机械安全检查与评价措施标准版本起重机械安全检查与评价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公司系统各个层次都应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或评价)制度。
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机械安全检查的形式、检查人员的组成和责任、检查的时间和方式、检查标准内容(各种检查表格)、检查记录要求、缺陷整改要求、检查结果与处理。
2 从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层面出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形式可分为五种检查形式(不包括准入检查及上级单位检查)。
2.1 巡检:指各级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平时在施工现场的巡视,随机性的发现机械操作和使用违章,以及机械缺陷,随时开出处罚、停止和要求整改等指令,可以视情节严重程度和整改难度,决定是否做出记录和处理。
2.2 旁站监督:指各级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在重要大件吊装(如汽包、大板梁吊装等)、起重机械安拆关键工序工艺过程(如塔机顶升加减标准节和找平衡、板起式起重机的整体扳起或放倒、龙门起重机支腿和横梁的安拆过程等)、双机塔吊、超负荷作业、大型起重机负荷试验等,进行现场监护和检查指导,应该作出记录。
2.3 专项检查:指各级机械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重点关注问题或共性问题的单项检查。
如各种钢丝绳的检查(如起吊绳、变幅绳、千斤绳等磨损和断丝、变形情况);所有吊车轨道、基础的下沉、变形等情况;各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记录留存情况等进行的检查。
2.4 月检查:指业主(或项目监理)、施工项目部、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以单位名义组织每月进行定期机械安全检查。
如果说前几项检查还有一定的随机性或灵活性,而定期检查应该时具有一定的常效性、正规性。
24年起重机检验新规

24年起重机检验新规
据报道,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24年发布了新的起重机检验规定。
这些新规定旨在提高起重机的安全性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根据新规定,起重机的检验周期将根据其使用环境和工况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一般情况下,起重机将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同时,对于特殊环境下使用的起重机,如高温、低温、腐蚀性气体等,检验周期可能会更加频繁。
新规定还对起重机的检验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除了常规的结构和功能检查外,还将对起重机的安全装置、控制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测。
同时,还将对起重机的起升能力、载荷限制、工作速度等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新规定还要求起重机的使用单位在每次检验后,及时整改和修复存在的问题。
如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况,使用单位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复,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总的来说,新的起重机检验规定旨在加强对起重机安全性能的监管,提高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
这将有助于减少起重机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起重机检测国家标准

起重机检测国家标准引言起重机是一种用于搬运和举升重物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物流、制造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起重机的安全可靠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起重机检测国家标准。
本文将探讨起重机检测的重要性,并介绍中国的起重机检测国家标准。
起重机检测的重要性起重机是一种高风险设备,如果没有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和人员伤亡。
因此,起重机检测具有以下重要性:1.保障操作人员安全: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例如起重机的结构破损、故障等。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这些问题,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保护财产安全:起重机在搬运和举升物体时,可能会对周围的财产造成损坏。
通过检测,可以确保起重机的工作状态良好,减少意外事故对财产的损失。
3.提高工作效率:定期检测和维护起重机可以保持其工作状态良好,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中国的起重机检测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起重机检测相关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GB/T 16899-2011《起重机验收规则》、GB/T 5905-2011《起重机安全技术条件》等。
以下是对其中几个重要标准的介绍:GB/T 16899-2011《起重机验收规则》该标准规定了起重机产品制造商和使用单位的检测要求和相应的验收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质量:该标准对起重机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起重机的结构、安全性、稳定性和操作性等。
2.验收方法:该标准详细描述了起重机验收的方法和程序,包括验收前的准备工作、验收试验的具体步骤以及验收报告的编写等。
GB/T 5905-2011《起重机安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起重机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起重机结构:该标准对起重机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起重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结构材料和焊接要求等。
2.起重机操作:该标准规定了起重机的操作要求,包括操作人员的资格要求、操作程序的指导和操作注意事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ASEI XXXX- XXXX
起重机械安全状况评估 准则
Crane safety situation assessment—Criterion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 发布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发布
20XX-XX-XX 实施
T/CASEI XXXX- XXXX
6 结论和报告 ....................................................................... 12 6.1 安全评估结论 ................................................................. 12 6.2 安全评估报告 ................................................................. 1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确定起重机械限制示例 ——铸造起重机 ............................ 13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划分评估单元示例 ——金属结构 .................................. 16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常见的起重机械危险源 ........................................... 17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起重机械危险识别示例 ——制动器 ................................ 19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起重机械风险估计示例 ——铸造起重机 ............................ 21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安全状况评估报告参考格式 ....................................... 27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I
T/CASEI XXXX- XXXX
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上海市特种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河南省特种 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 限公司、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3 4.1 评估原则 ...................................................................... 3 4.2 评估情形 ...................................................................... 3 4.3 评估机构 ...................................................................... 3 5 程序和方法 ........................................................................ 4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概述 .......................................................................... 4 确定评估对象 .................................................................. 6 收集评估信息 .................................................................. 6 确定起重机械限制 .............................................................. 6 划分评估单元 .................................................................. 6 危险识别 ...................................................................... 7 风险估计准备 .................................................................. 7 风险估计 ...................................................................... 7 评估对象的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