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高三语文上学期迎期末复习小练(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苏教版
江苏省靖江市高三语文上学期迎期末复习小练(三)语病苏教版

刘国钧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迎期末复习小练(三)语病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方只有正视现实,打消幻想,采取切实措施纠正错误,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才能使中日两国关系重返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B.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态势并未得到遏制的内在原因是重工业增速慢、企业经营困难,库存大,企业中长期去产能化任务艰巨,外部经济环境不好等。
C.已经召开的中共18大必将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事实将继续并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D.虽然“辽宁舰”舰载机外形和外国有些舰载机相似,但是武器系统,比如雷达、通信、导航已经完全国产化,甚至信息化程度要高于外国舰载机,作战半径很大。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 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的距离远,对人体健康、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
D.本市交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进出京的车辆大幅度增加,日均达到55万辆,各条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明显加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一枚携带12吨有毒燃料的航天器在前往火星途中发生故障,意外滞留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
如果技术人员无法使其进入正确的轨道,它可能在一两个星期后坠落到地球上。
B.中国太空船神州八号于2011年11月2日5时58分07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两天内与9月底发射的天宫一号在外太空对接,是中国太空史上的首次太空对接任务。
C.与凤凰书店相比,友丰书店的书籍种类不仅丰富,而且内容更加深入中国文化。
友丰书店的创始人是柬埔寨华侨潘立辉先生。
苏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苏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材料】在群山环绕中,有一座村庄名为níng dé(凝德)。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隔绝了尘世的纷扰。
ninéng dé的村民以种植茶叶而闻名,每年春天,山间的嫩叶细微地轻轻伸展,一眼望去,仿佛翡翠与金绿交织,构成一首壮丽的诗篇。
每到清明,全村会举办盛大的祭茶仪式,表达对天地与自然的敬畏。
村民们相信,只有在这样的仪式中,才能获得茶叶之灵,使茶香永存四季之中。
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上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文中提到的“níng dé” 和“ninéng dé” 的正确书写方式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A. 凝德和尼凝德B. 凝德和凝德C. 尼凝德和尼凝德D. 尼凝德和凝德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照亮生命的光①当你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你会怎样做呢?你是否只在挫折的阴影中徘徊,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或许,如果有人为你点亮一盏明灯,你便能看到远处不屈的火焰。
②生活正是因为有了挫折,才会更加多姿多彩。
有些挫折虽然暂时阻碍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但也许正是它,为我们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很多时候,挫折也是我们对生命CTRL+C的一次自我调整。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避免挫折,对于挫折,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③生活中依旧藏有一些失望,但积极面对才能有扭转乾坤的可能。
没有人喜欢挫折,因为挫折就像人生的万丈深渊,你刚爬上去,却突然让人把你从深渊中扔下来。
经历挫折,使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弱点,为我们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契机。
有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历经挫折,才找到了成长的方向。
④说起来,挫折就像一把双刃剑,你可以选择在挫折的泥潭中长跪不起,也可以选择在泥潭中吸取教训,为前进铺路。
其实,对挫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人生。
江苏省靖江市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江苏省靖江市高三语文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人大多过得可怜,因为他们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用钱买回其实并不十分需要的一堆东西来安慰自己。
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需要追问的是,(),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竞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这样的时代常常让我想起亨利·梭罗,那位在瓦尔登湖畔______________的思想者。
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
”梭罗同样看破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________________,人们却把他看成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像流浪汉一样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碎步________________于梭罗笔下郁郁葱葱的树林?在那里,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_________________,勤劳的人节制勤劳。
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
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深居简出光溜溜徜徉沦落B . 深居简出光秃秃踟蹰沦落C . 离群索居光溜溜踟蹰堕落D . 离群索居光秃秃徜徉堕落(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花费了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B . 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需要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来换回C . 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D . 如果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才能换回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现代人大多过得可怜,他们因为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用钱买回一堆其实并不十分需要的东西来安慰自己。
苏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苏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祥林嫂(节选)鲁迅①“祥林嫂,你一般一天可做的事都做了?样子也不见答言。
忽然惶急起来,失掉了色彩。
……”冬至的祭祖时节到了,鲁镇临时组装的豆腐店里,卖豆腐的老板正在和祥林嫂交谈。
②“祥林嫂,你看,这么大的豆腐行,你为什么不去做?”③“主人家没有像我样地手脚。
……”祥林嫂只立着,肩下到腋,肩上到绩,青青的高高坐着。
这时一个五十多岁,头发乱了的妈妈,她一下出来,紧接着男人旋绕了豆腐店几周,祥林嫂依然没有回答他。
前几年,她还远比不上鲁镇的妇女来。
不久的几年后,她已经完全麻木了,没有了活力……④“祥林嫂这样子,为什么不去做一点家务?[A]唉,主人家的阿毛,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没有头了。
她们去世的时候,一边身上就是这个,只有灰了。
为个人,伊倒是死掉了……”。
⑤鲁镇的东南角有个山茶场。
茶场主区辛佐正在墙上刻画,对着的是猛兽。
[B]山茶场土人,他隔了和祥林嫂说话的十几日,会装出天女下凡般一副惊异的神态,常常会说到阿毛。
区辛佐每每显示他的无比的幸福,每当有人将祥林嫂提及他的时候,他就远会被骑射了。
⑥自从区辛佐见了之后,就又告诉给阿毛被撞死的二太太。
然而阿毛是毫没有其实伤害棠坠痛惜的情状,在她胸口里还是布满了这样的情形,在前几个月了,她就被惩处的很好。
当她被安置就寝时,区辛佐更是大展身手,常常可以陶醉生世体,所以并不是人人都把她当神了的。
……⑦鲁镇的内外也有她所送货不尽的妈咪阿毛和潘春根的灰黑的坟园,周围剥落了青苔的石崖圆弧门楼子,慈祥的女工竟是她最爱的她的孩子。
第1题:第⑤段中画线句子[A]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加以简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语文小现象】①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汉语走出国门,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衡量母语非汉语者的语言能力的标准,已被全球126个国家的近300所大学接受。
2021届靖江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靖江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渡过长江去林非①60年,算得上遥远,那往事却常常飘曳在眼前。
②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默默地匍匐在低矮的芦苇丛中,从长江北岸这一片潮湿的滩地上,张望着前方滚浪的水波,滔滔不绝地向远处流去。
③黄昏时分的太阳,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坠落在江水翻腾的漩涡里。
这大半轮血红色的圆圈,正透过颤抖的波纹,缓缓地沉没下去。
江面上浮起了一股暗紫色的雾气,蔚蓝色的天空中间,却依旧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一道道姹紫嫣红的晚霞,和一阵阵轻轻飘舞的白云,多么无忧无虑地俯瞰着我们,哪里会知晓大家的心情。
此时正火烧火燎似地盼望着黑黝黝的夜色,赶快来罩住茫茫的大地,好搭乘藏在附近的多少艘帆船,飞快地渡过长江去。
④“渡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是我们日夜都惦念的令人神往的壮举。
我瞅着卧倒在自己旁边的许多战友,心里很明白,他们一定比自己更急着要冲锋过去,因为在昨天的誓师大会上,多少人的喉咙都已经喊得嘶哑起来。
⑤苍茫的长空,终于渐渐地暗淡下来,灿烂的红霞和洁净的白云,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背后碧绿的田畴和面前浑浊的江水,也都笼上了一层浓墨似的颜色。
⑥我伏在幽暗的芦苇丛里,猛然想起上海的街景。
百姓们已经被每天都飞涨着的物价,折腾得心惊胆战。
万分恐惧,急着要抛出这每时每刻都在贬值的纸币,好去兑换永远能够保持着昂贵身价的黃金和银元。
不知道什么缘故,银行的大门忽然关闭了。
于是围堵银行的人群像掀起了一阵凶猛的浪涛,向前后两边剧烈地晃荡起来,有人在相互使劲地推搡。
推搡中间,有人被压倒在地。
踩踏发生了!阵阵的喊声和哭声,遮盖了街道上汽车的声响。
⑦我从心底里升起悲哀和愤懑的情绪,沿着街道慢慢地走去,瞧着百货公司五光十色的玻璃橱窗里面,陈列着多少昂贵的珠宝和豪华的家具,除开财大气粗的达官贵人之外、谁又能够享用得起?权贵们操控的政府腐败无能,却让多少平民百姓遭尽了苦难。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Ⅰ必考题(142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20分)乡愁①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偏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
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
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海得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
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所以,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②我便想像那位初唐的诗人陈子昂,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的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任凭你把酒问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
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同时又是哲人,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怕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七)语言文字运用散文诗歌(含解析)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七)语言文字运用散文诗歌(含解析)特色专项训练(七)语言文字运用+散文+诗歌语言文字运用+散文+诗歌(时间:45分钟,分数:4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________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
在当代社会,最________的语言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________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瞥见引人注目排山倒海B.洞察备受瞩目铺天盖地C.瞥见引人注目铺天盖地D.洞察备受瞩目排山倒海2.(2019·淮安月考)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缘在他人身上。
我们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一个人如果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内在的空虚,一旦起了风浪,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A.要为漫长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B.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尤其重要。
C.经历挫折而立于不败之地最可贵。
D.坚定的人生方向能助人到达彼岸。
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A.②④①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4.(2019·宜兴市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拯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北京时间10月5日19时,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揭晓。
挪威剧作家Jon Fose(约恩·福瑟)摘得殊荣。
《访书记》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崔莹曾经亲自采访过约思·福瑟。
下面是她对约恩·福瑟的部分访谈内容。
崔莹:“大海”在你的作品中分量很重,往往莫定了全文基调。
它有时给人安全感,更多时候却令人恐惧。
为何这样描写海洋?你的主人公经常长久地凝视大海,你也会这样做吗?福瑟:是的。
我在挪威卑尔根附近的小镇豪格松德长大,在那里总能看到海和海浪。
这对我影响很深。
坐下来集中精力写作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自己第一次看到海、看到船的情景。
现在,我有时也去卑尔根附近的一所房子写作。
它离海很近,从那里二楼的书房眺望,可以看到海、海浪和峡湾对面的陆地。
我经常会在那里凝视大海。
天气好的时候,在广阔的海面上,你会感觉到自由。
但同时,这种自由是有限的——所有的时间里,你都必须呆在船上。
你会热爱大海,会喜欢海浪的节奏、海水变化的颜色,但同时你也会发现大海的危险:它变化无常,发怒时会很残酷,很多人葬身其中。
可以说,大海是个矛盾体。
我的作品也是个矛盾体。
而这是因为,人生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崔莹:你反复书写人的孤独感:“我将只有独自一人。
”这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吗?福瑟: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我的孤独感要追溯到我的婴儿时期——它在我一两岁时就出现了。
从小到大,虽然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但我一直性格内向,有些害羞。
我感到我和他人、和整个世界的距离都很远。
正是为了减少这个距离,我开始写作。
崔莹:你最早写的是短诗和歌词。
当时的你是怎样开始创作的?这段经历对你的戏剧创作有什么影响?福瑟:12岁时,我很喜欢弹吉他,就开始编一些小曲子,也为它们写歌词——我至今依然记得其中的几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国钧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迎期末复习小练(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茅盾的乌镇刘五福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
因为茅盾的缘故,乌镇可算是江南水乡中名气较大的,乌镇成了我梦里最向往的地方。
十月将尽,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我同朋友启程,踏上了去江南的路。
江南愈来愈近,透过车窗,我看见了那一片片白色依旧的小楼,灰黑色的屋顶,我看见了吴冠中画里的最初景象。
近在咫尺,对乌镇的渴望让我心潮激动。
车行至嘉义,我远远就看见了大幅广告牌上刘若英那妩媚而清澈的笑容,上面印有一行让人过目难忘的大字:“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终于要走近乌镇,我怀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触。
或许是留在记忆里的梦想太过深刻,或许是因好友的一篇关于乌镇的文字,虽没有近距离接触,我却早早爱上了乌镇。
那里固有的清愁和孤寂大概适合我这样的人去寻找、去抚摸吧。
我是怀着一种寻找的目的来到了乌镇。
踏上乌镇的地域,首先让我震撼的是乌镇的色彩。
目光所及,到处是一种年代久远而显乌黑发亮的古铜色,这里没有繁华都市花红柳绿般的张扬,没有车龙马水,只有古朴与厚重。
乌镇得此之名也算得上名副其实。
初识乌镇,她如同一个娟秀的少妇,恬静而沉稳地伫立着。
不事张扬,不讨好谁,也不向谁谄媚,有着淡定的笑容,也有满腹的故事向你诉说,像一个久违的恋人,让你深深地凝眸。
深秋的风是如此的凉。
透过粼粼的水波,我极目远眺,一排排独具匠心的木质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水面上,有着古朴的质感。
绿色的水面也透着一种深幽和宁静。
穿越乌镇的大门,我的目光在各处停留。
我发现,乌镇的每一扇门,每一格窗,都大气而凝重,充满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我伸出手去,真实地触摸着门上的每一道沟壑,每一条裂纹。
呼吸着来自乌镇人文和地域特有的古朴气息。
透过那些褐色的木纹,我仿佛看见了隐藏在纹路后面的故事和神秘。
一艘小木船,载着我走进乌镇的水巷。
我用探寻的目光,迫不及待地搜寻着深藏在我内心深处和乌镇相通的碰撞,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丝由此产生的错觉。
河岸上大片大片的芙蓉花还在斑斓地盛开,和乌镇的古旧形成鲜明的对应。
下了船,走上了一条幽深而寂寞的小巷。
踩在厚重的青石板路上,我感觉自身是如此尘缘而轻薄。
小心地走过每一个铺子,仰望着每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观赏着每一件让人心颤的手工艺品。
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茅盾的故乡。
或许是不经意的缘故,当我在乌镇景区看见茅盾纪念堂的时候,那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还是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原来茅盾出生在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小镇,生长在这么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他的文学成就因此也就有了不可匹敌的力量。
这就是作家对故乡的印迹,故乡是每一个作家的根源。
沿着青石板路,我轻抬脚步,似乎更怕咚咚的脚步声惊扰了乌镇恬静的忆梦。
我一路走来,沉下浮躁的心,打量着只有在乌镇才有的古旧而淳朴的民风、民俗,那些原始的纯手工操作的缫丝、印染、舂捣、编织、织锦,都让我恍然如梦,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走回到过去了的岁月。
我知道,来乌镇,我不是游玩,更多的是为了寻找。
寻找骨子里一直向往的那种清净、简朴、安宁、稚拙,那种没有被同化和没有被污染的清澈。
想那朵蛋黄色的荷花,出污泥而圣洁。
走过一条条不同长短的石拱桥,我一次次俯在桥栏上,看深绿色的河水,仿佛这里的水也被赋予乌镇的颜色,深不见底的河水没有了清澈透明的质感,却能看得见一条条野生的小鱼在水里穿梭来去。
这也是灵魂的穿梭,灵魂的对视。
一个渔翁立于船头,三五只鸬鹚随着渔翁轻轻摇橹穿桥而过,轻盈得如同一缕风,一闪而过,只留些微微的涟漪。
这些梦里的画面再度重现,只一个来回,已让我感觉不虚此行。
有很多很多的秀色印在我的脑海,像初恋时把心留给了她。
我来了,只是作为匆匆的过客。
我将双脚又一次重重地踩在石板路上,似乎想给乌镇留下一个曾经约会过的印记。
江南的美,是朦胧而古朴的,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
是庭中淡然品茶。
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
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穿行在绿水中,历经风浪的斑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临别前,我把头探出车窗,再度留恋地向着乌镇张望。
我还是按捺不住怀揣着的每一丝来自内心的留恋,那些沉淀的古镇文化让我内心震颤,还有更深的古镇秀色藏在我的内心深处让我回味悠长……我不想向乌镇道别,因为我已经来过。
乌镇,茅盾的乌镇,你把我的心虏去。
(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5期,有删改)1.文章以“茅盾的乌镇”为标题,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观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乌镇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围绕“茅盾的乌镇”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1)文章结尾写“乌镇,茅盾的乌镇,你把我的心虏去。
”是乌镇的什么虏去了作者的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这样说合情合理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8题。
窗花耿翔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
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彻底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的好长时光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
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透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里,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
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透出一层很热的汗来。
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
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
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
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
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打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
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
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从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
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
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
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在他们守望的家园里几孔温穆的窑洞,仅仅是一部分。
而更广大的,还是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
他们住在窑洞里,圈在脚地上的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
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尽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
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更不相信和我一样的文化人,用善心对它的穿凿附会。
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
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
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语的歌。
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
这里的凡是叫得很响的艺术,绝不是风花雪月,墨香能染。
那些锤钎凿出的石狮子,那些木槌敲击的牛皮鼓,有哪一样,不像在黄土上种植五谷,需要的是木和铁合一的工具?是的,陕北的人男耕女织,他们手里握着木头,握着铁,这是他们向土地索取衣食的最基本的方式。
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
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
特别是她们的文化与想象的极大反差,却能创造出一些很抽象的窗花,谁会相信,这是出自于一群走在庄稼身边的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
她的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
应该在言语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有删改)5.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